《细说清朝》第126章


揖徘偻蚶锢陨稀?br />
赔款虽则以中国的库平银两为单位,在支付之时却必须按照各该国的国币市价折算。以后每年分期支付之时,又必须按照每一年外币的市价折合银两。
《辛丑和约》签定之时,外币的折合率是每两等于:
英金 三先令
美金 七角四分二厘
法币 三点七五佛郎
德币 三点零五五马克
俄币 一点四一二卢布
日币 一点四零七日元
奥币 三点五九五克隆
荷币 一点七九六盾
其后银价每况愈下,中国所受的损失极大。
《辛丑和约》规定,赔款分三十九年还清。每年除付“本”之外,加付“余债”利息百分之四。预计付到1940年时,全部本利共为九万万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
《辛丑和约》的两大问题惩凶与赔款,既已获得具体解决,其他枝节也就费不了多少折冲。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9月7日),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便会同十一国驻华公使在条约上签字。这十一国是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
和约的本文共有十二款,所根据的是上一年(庚子年)闰八月十一法国所提出的“议和原则”六条,与十一月初三公使团交给奕、李二人的“和议大纲十二条”。和议大纲是在十一月十七被慈禧完全接受的。
《辛丑和约》的第二款与第六款,分别规定了惩凶与赔款的具体办法。
第一款与第三款规定:中国应派遣地位相当的大臣,分赴德、日两国为克林德与杉山彬二人被杀的事道歉。而且,要为克林德立碑于“遇害”之处。(这一座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了之时被中国北洋政府拆毁,换立了一座“公理战胜”的牌坊。)
第四款规定,凡是“诸国被污凟及挖掘各坟茔之处,也一律立碑。其地点于附件之中,列表说明”。
第五款规定,禁止军火及制造军火之机器与材料输华,为期两年。
第七款规定,在北京划出一个“使馆界”,由使馆自行管理、自行设防;界内不许中国人民居住。(除了东交民巷以外,肃王府等处也划入这使馆界。使馆界的地图,作为《辛丑和约》的附件之一。)
从此,清朝中央政府,处于使馆界炮火威胁之下。民国成立时,孙中山之所以反对在北京建都,这是原因之一。
第八款与第九款规定,将“大沽及有碍京师至海(的)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准许各国驻兵于黄村、廊房、扬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
这么一来,不仅洋兵可以由洋船运来,在大沽或塘沽或秦皇岛登陆直至北京,横行无阻,而且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也完全被控制于列强的铁骑之下。
第十款规定:在全国各府、厅、州、县,张贴禁止人民仇教、仇洋的各次上谕,包括禁止“结会”的上谕,停止某些地区文武考试的上谕,严办不尽力弹压的官吏的上谕,等等。张贴上谕的期间:两年。
第十一款规定:直隶白河水道与江苏黄浦江水道必须整修。整修白河的经费由中国负担,整修黄浦江的经费,由中国出一半、列强出一半。
第十二款规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此后应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各国公使觐见中国君主的礼节,也必须“变通”。至于如何变通,则在附件之中说明。
这《辛丑和约》,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屈辱文件。然而,倘若列强不互相勾心斗角而始终沆瀣一气,其内容之毒辣更甚于此,可谓不幸中之大幸了。当时慈禧已无丝毫的抵抗能力,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也都不是敢于和列强继续作战的人,列强本已可以要什么便有什么了。 
《细说清朝》一三五、慈禧的最后七年
慈禧于《辛丑和约》签字后一个月,八月二十五日,带了光绪、荣禄、鹿传霖等人,离开西安回銮。十一月十五,到达北京。 十月二l,于中途驻跸开封之时,慈禧颁旨废除溥儁的“皇子”名号。在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她颁旨追升珍妃为贵妃。珍妃本是她上一年仓卒离京之时,吩咐太监推到井里去的。
慈禧与光绪的感情,经过一年多的患难相共,像是恢复了一些。但是统治大权,慈禧却依然紧握在手。
为了稍平人民之忿与敷衍洋人,慈禧于回銮前后,颇发布了若干变法维新的诏旨。凡是光绪在百日维新期间所急于实行的新政,慈禧也依样画葫芦什九加以推行,甚至更进一步。例如,废八股而改试策论;不仅停试弓马举重,而根本停考武科(光绪二十七年四月);普遍推广近代化教肯,于各省省会设立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设立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又命令各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决定从光绪二十九年开始,凡是新科翰林,必须再到京师大学堂读书(二十八年十一月);最后,又在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下诏取消全部科举制度。
当年,光绪裁并骈枝机关,她把这些机关一一恢复。现在,她自己动手,先后把詹事府并入翰林院,裁掉东河总督与云南、湖北、广东三省的巡抚,归并太常、光禄、鸿胪三个寺到礼部,归并太仆寺与练兵处到兵部(改称陆军部),绿营与防勇分期裁汰,改练常备军与巡警。
洋人于洽订《辛丑和约》之时,表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应该改组为“外务部”。慈禧不等到和约签字便先行照办,以庆亲王奕劻为首任外务部“总理大臣”,王文韶为“会办大臣”,瞿鸿玑为“会办大臣兼尚书”,徐寿朋与联芳为左、右侍郎。
中枢各部的大改组,是在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原有的六部只有吏、礼二部不动,户、兵、刑、工四部改为度支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相当于部的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增设民政部、学部、邮传部,连同“外务部”,共为十一个部。
各部除了外务部有总理大臣与会办大臣以外,均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不分满、汉(以前六部各设满、汉尚书各一人,满、汉侍郎各二人)。
新制首任的十一个尚书之中,有六个汉人、五个满人。二十二个侍郎之中,有十二个汉人、十个满人。慈禧显然是想叫汉人知道:她用人唯才,不分种界。
她甚至以一个汉人——徐世昌,为首任东三省总督。(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她裁撤奉天将军、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改设三个巡抚,于三个巡抚之上,加设东三省总督。)
她似乎很诚意于化除满、汉的隔阂;早在辛丑年年底,她已经颁旨准许满、汉通婚。
慈禧在她一生最后的七年之中,想做的事极多,但是帮手极少。她颇有意于起用维新的志士,但容不了康、梁二人,又十分畏惧孙中山。她在三十年五月下诏“特赦戊戌党籍,除康有为、梁启超、孙文外。”
李鸿章、荣禄、刘坤一、宋庆、马玉昆,于《辛丑和约》签订以后相继逝世。剩下的较有才干的大吏,仅有张之洞与袁世凯二人。她叫张之洞筹办粤汉铁路,但又对张不放心,终于把他的两湖总督官职免了,调来北京充任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管理学部。这叫做“明升暗降”。
于是,袁世凯成为唯一的时代骄子。李鸿章于辛丑年九月临死之时,上疏保荐他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有人说,这是袁世凯自己托人添写进去的)。慈禧从此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拔袁世凯:于辛丑年十二月,命他“督办关内外铁路事宜”;次年(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升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九月,叫他兼任“督办商务大臣”;十二月,又叫他兼任“督办电务大臣”。光绪二十九年五月,慈禧把训练旗人军队的大权,也付托袁世凯与铁良会同办理。袁世凯所一手训练的汉人军队,六镇(六个师)被拨了四个出去,仍保留两个在他的直接指挥之下。 光绪三十三年七月,袁世凯与张之洞同时被调为军机大臣。张之洞只有大学士的虚衔,而袁世凯却兼了外务部尚书。(原任尚书瞿鸿玑免职,总理大臣仍为庆亲王奕劻。)
袁世凯这人远比不上李鸿章。李鸿章虽只知办“洋务”而不知如何“维新”,袁世凯则连洋务也不肯好好地办。袁世凯所关心的只是个人的权势。慈禧错认了人,因此而被当时与后世批评为“毫无变法诚意”。
与袁世凯勾结在一起的,是声名狼藉的奕劻。和袁世凯作对的,是光绪的弟弟、醇亲王(小醇王)载沣。载沣于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元旦被慈禧任命为军机大臣。九个多月以后,光绪去世。光绪去世的前一日,十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