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全传》第365章


喀尔喀蒙古的途中,噶尔丹叛军大肆烧杀抢掠,人们丢下帐篷器具、马驼牛羊,昼夜不停地向南逃命,一时死者相枕,道路为之堵塞。这时沙俄乘机胁迫喀尔喀蒙古的上层人物叛国投俄,遭到了宗教首领哲布尊丹巴等人的坚决抵制。在哲布尊巴丹的率领下,喀尔喀蒙古归附了清朝。康熙派人抚慰了来归的喀尔喀部,发给他们生活用品,将他们暂时安置在科尔沁草原。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蒙古为名,再次发动武装进攻。他带领的2万名叛军自呼伦池南下,杀进了内蒙古地区。叛军的前锋一直打到距离北京仅900里的乌珠穆沁,京师震动,许多店铺停止了营业。
对噶尔丹的叛乱,康熙曾经给予多次规劝,要求他罢兵息战,归还喀尔喀蒙古的故地。同时也加强了塞外的兵力,做了武装平叛的准备。面对不断恶化的局势,康熙决定亲征噶尔丹,捣毁叛军的巢穴。当时朝中多数大臣主张同噶尔丹妥协。他们认为噶尔丹地处僻壤,他的叛乱无碍大局,应当治以不治,任其自然,同时大军远征茫茫沙漠,胜负很难预料,因此反对康熙亲征。康熙则认为噶尔丹一日不除,边陲就一日不宁,只有平定叛乱,才是万年之计。他排除了各种干扰,为保天下大一统的局面,毅然率军亲征。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康熙亲临塞北,指挥大军迎战噶尔丹。八月,清军在乌兰布通与叛军交战。噶尔丹依山面水布下“驼城”,用来抵挡清军的攻势。“驼城”是将骆驼捆绑卧地,在驼背上堆放箱垛,再加盖湿布布置而成的。叛军满以为“驼城”坚不可摧,易守难攻。可是在清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骆驼非死即伤,反而成了叛军逃跑的障碍。驼阵被攻破了,清军大队人马掩杀过来,直杀得叛军横尸遍野,大败而逃。噶尔丹带着残兵败将,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以后康熙又经过二次亲征,终于平定了为时10年的噶尔丹叛乱,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西北边疆。
四、整饬吏治广揽人才
康熙深知,贪官污吏的勒索和压榨是激起民变的直接原因。为了清王朝的长治久安,他十分重视整饬吏治。他采纳了“民生安危视吏治,吏治贪廉视督抚”的建议,特别注意处置腐败的高级官吏。
山西巡抚穆尔赛一贯贪酷不法,康熙对他的劣迹也时有所闻。一天,康熙向大学士勒满洪等人查询穆尔赛为官是否清正,他们竟徇私包庇,欺骗圣听,妄图掩盖穆尔赛的丑行。康熙对外官与京官相互勾结、贪赃枉法的现象早已深恶痛绝。所以在查明穆尔赛的罪行后,不仅将他革职收审,判处绞刑,还给勒满洪等人连降两级的处分。
湖广总督蔡毓荣在平定三藩时任绥远将军。接受攻打吴氏巢穴昆明的命令之后,他按兵不动;等他人攻破城池,他反而大肆抢掠本应充公的吴氏财物,然后对贵戚重臣广行重贿,将他人战功贪为己有,由此竟然升官进爵。蔡毓荣的罪行败露后,也受到了严惩。
在惩治贪官的同时,康熙多方扶持清官廉吏,大加褒扬,以起到移风易俗、扶正抑邪的作用。但在当时贪风盛行的官场上,为政清廉者实属凤毛麟角,因此康熙一朝大树廉吏的榜样。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清官。早在顺治朝任广西罗城知县时,于成龙便插棘为门,累土为几,他清贫的生活和卓著的政绩一时传为佳话。康熙十四年秋天,黄州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于成龙发放的赈济粮救活了几万灾民的性命。后来他离开黄州赴福建按察使任所时,几万黄州百姓送行到九江,哭声与江涛声连成一片。于成龙的廉能勤政,深得康熙赞许。康熙二十年,他特地在懋勤殿召见于成龙,称他为“当今清官第一”,还赏赐白金、良马、御诗等,勉励他始终如一,保持气节。于成龙自此为政更加勤勉,常常通宵达旦。他善于微服私访,升任两江总督后,属下官吏不敢为非作歹,不久江南风气大为改观。但是,深受康熙信任、政绩卓著的于成龙后来受挟私报复者陷害,被迫离任。康熙又特下诏令留任。他去世后,遗物只有一袭棉袍和一些盐豉。康熙始知于成龙的确一生廉洁,所谓后来变更素行的说法纯系欺罔之语。为官清正反遭非议,康熙感慨不已。为了使廉风发扬光大,他特地为于成龙题了“高行清粹”4个大字。
康熙对于成龙的去世十分痛心,他询问廷臣:“当今像于成龙这样清廉的还有几人?”廷臣当堂举荐了张鹏翮等7人。康熙南巡经过张鹏翮的任所兖州府,发现果然名不虚传,从此一再提拔重用。陈瑸是康熙晚年时出现的清官。他认为,贪取一钱与取千百万金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他的衣食住行都十分俭朴,对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他独自骑马带着行李到山东首府济南赴任,官吏们谁也没有认出他就是新任巡抚。康熙称他为苦行老僧,并说:“陈瑸出身非世家大族,又没有门生故旧,天下人对他的情操交口称誉,不是确有实事,哪能名闻遐迩?”因此,康熙在他病故后追授礼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以表示对清廉之臣优礼有加。
由于康熙对整饬吏治坚持不懈,不断清除贪官,褒扬清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但是当时的官吏日渐腐败,加上俸禄也确实偏低,已经积重难返,康熙费尽苦心进行的察吏,也只能是小修小补,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时的政风。
康熙统治初期,尽管各地的反清斗争已经被基本镇压下去,但是民族矛盾仍然相当尖锐。三藩之乱就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尤其还有相当多的汉族知识分子采取不合作态度,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清王朝的潜在威胁。康熙认为,士为四民之首,要争取民心,扭转汉族人民的反清情绪,关键在于促使汉族知识分子转变反清立场。于是,康熙采取了种种措施争取和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他首先从尊重汉族历史传统与儒家文化开始。例如在他南巡时,曾多次亲自拜谒明太祖的陵墓,并亲笔写了“治隆唐宋”的匾额,悬挂在陵殿前。他还提出要查访明室后代,授予官职,让其看守陵墓。后来没有查到,便改派清朝官员按时致祭。他还亲临孔庙祭祀,对孔子的后裔大施恩宠,从感情上对汉族士大夫进行笼络。
除了进行传统的科举考试外,康熙还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特设“博学鸿词科”,千方百计吸引明代遗老及各种人才参政。康熙还要求各级官员都要将自己知道的学行兼优之士举荐给朝廷,以便他亲自考察录用。经各地官吏推举,有143人参加了康熙十八年的体仁阁考试。清政府给了应试者十分优厚的待遇,除了发给往返路费、衣食费、柴炭银外,康熙还亲自赐与了丰盛的筵席加以款待。表面上考试进行得郑重其事,康熙还亲自阅了卷,但实际上对应试者十分迁就,百般照顾。严绳孙只作了一首诗,潘耒、施闰章的诗不合韵律,都被录用。彭孙遹故意将词写得言词不通,也被录为一等。可见,为了广泛招揽人才,康熙不拘一格,确实花费了一番苦心。这次考试录用的50人都被授予了翰林院的官职,奉旨编修明史。高官厚禄和种种特权使这些人逐渐放弃或动摇了反清立场,落第的文人学士也无颜再以明代遗老自居了。博学鸿词科的设立确实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但是应试的只是当时汉族学者的二三流人物,而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著名学者始终拒绝应试,康熙对他们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关中大儒李颙以身体有病为理由拒不应试,被强行从家乡抬到西安,李颙便绝食抗议,连续6天汤水不进。清朝官员无可奈何,只好又派人将他送回。后来,康熙来到西安,指名要见李颙,李颙托病推辞。康熙不仅没有怪罪他,还亲题了“志操高洁”的匾额赐给他的儿子以示褒扬。太原的傅山被役夫用床抬到京城外30里的地方,誓死不入城,京中的王公大臣们慕名纷纷前来看望,傅山大模大样地躺在床上,既不迎送,也不施礼。结果地方官员只得以傅山老病为由奏请免试,得到康熙的准许。康熙所以能够容忍这些人抵制考试的种种大不敬行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名满天下,影响极大,不愿意轻易触动他们,另一方面他们拒绝出仕,只是退居家中讲学著书,还没有直接触犯清王朝的统治。
不过,康熙朝也发生了十几次文字狱。如果说发生在康熙亲政前的庄廷钅龙一案与他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