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4·苍穹浩茫茫》第38章


万丈,整个人如同浮在一个无比耀眼的光球之中,就连头发都飘浮起来,一根根竖立如矛。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银紫色的弧光在罗中夏右手劈啪回闪,不知何时,他手里早已握起一柄虎啸龙吟的倚天长剑,剑身颀长,刃间流火,还有雷电缭绕其间。剑柄与罗中夏的右手若即若离,只靠着电光相联。
诸葛四兄弟只觉得眼前一亮,一道波纹状的巨大半月冲击波沿着直线疾突而来,一往无前。他们四个寒毛倒竖,纷纷朝两侧闪避。那道冲击波呼啸而过,正正击中青箱巷的巷口,只听「轰隆」一声,巷口一带屋舍碎成一地瓦砾,仍有残留的气流在半空划出道道痕迹。
罗中夏手持长剑,冷冷望着他们四个。他无论是在悯忠寺、退笔冢、绿天庵、还是高明洞,从来都是被动着去接受、被动着去反抗,一生之中,还从未如此主动地锋芒毕露过。
这一次,为了十九,他再也不能忍了。
强横的气息丝丝流转,禅心与诗仙迅速融汇一体。青莲笔本来就是任情之笔,怀素禅心亦是狂草之心,加上罗中夏此时滔天的怒意,至极至盛。
诸葛四兄弟见识到青莲笔的威力,丝毫不敢怠慢,诸葛春低声道:「结阵!」
四兄弟毫不迟疑,各据一方,四枝笔灵呼啸而出,在半空结成一个菱形,与青莲笔遥遥相对。韦定国一看到这四枝笔灵,脱口而出:「初唐四杰?」
诸葛秋看了韦定国一眼,咧嘴笑道:「老东西却识货。」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骆宾王、杨炯与卢照邻四位大家,这四人在初唐各擅胜场,诗文才学均是一时才俊,是以并称四杰。诸葛四兄弟的笔灵,正是炼自这四位大家。
诸葛春握有王勃的滕王笔;诸葛夏握有骆宾王的檄笔;诸葛秋拿的是杨炯的边塞笔;诸葛冬身上的是卢照邻的五悲笔。四兄弟心意相通,四杰笔灵亦气质相契,两者结合在一处,威力绝不可小觑。费老苦心孤诣训练他们,甚至不惜让四枝笔灵寄身在四兄弟身上,正是为了追求这种可怕的默契程度。
罗中夏对初唐四杰了解不多,只听鞠式耕约略提及过,想来不是什么惊采绝艳的人物——至少与李白不在一个级数。他对这个小小的阵势毫不在意,看着诸葛四兄弟如临大敌的脸色,只是冷笑一声,青莲笔再度攻来。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保留,上来便施展出〈草书歌行〉。凭着怀素禅心,这诗的威力与高山寺那时候相比,不遑多让。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布,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刀风飒飒,笔锋洋洋。怀素草书一往无前的狂放气势,被青莲笔宣泄而出。霎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四杰笔阵在狂风中微微欲坠,却偏偏不倒。诸葛春道:「五悲笔,出!」诸葛冬闻言双手一挣,卢照邻的五悲笔应声而出。
一股悲愤之气迎面扑来,四下环境登时凄风苦雨。
卢照邻一生命运多舛,先染风疾,又中丹毒而致手足残废,万念俱灰,只能归养山林,在家中挖好坟墓,每日躺在其中等死,是以写出〈五悲文〉,极言人生际遇。这五悲笔,浸透卢照邻的失落之意,笔灵所及,能教人心沮丧、意志消沉,任凭对方通天的气势,也要被搞至烟消云散,再也提不起劲头来。
罗中夏初时还有些慌乱,随即便恢复了正常。他冷笑一声,口中诗句不断,竟丝毫不受五悲笔的影响。那些悲云被怀素草书冲得难以聚成一团。
自古文人多悲愁,如李煜的愁笔、杜甫的秋风笔、唐婉儿的怨笔、韩非的孤愤笔、陈子昂的怆然笔等等,或殇国运、或叹数奇,或感伤时事,或深沉幽怨,每各有不同。这五悲笔不过是个对自身仕途充满怨懑的文人,从境界就已经落了下乘,又岂是拘束得住放荡不羁的李太白?
诸葛冬见拘不住青莲笔,奋力驱使五悲笔灵。那五悲笔突然笔须戟张,分作五束,狰狞如黄山怪松。
那些悲云陡然增多,层层叠叠,一浪浪朝着青莲笔涌去。〈五悲文〉里共有五悲:一悲才难,二悲穷道,三悲昔游,四悲今日,五悲生途。世间任何人,都逃不过这五种悲伤的范围。此时这五悲同时爆发,乌云密布,滚滚黑云中一悲高过一悲,一时间竟有要压过青莲笔的势头。
罗中夏此时境界,与往日大不相同。他只略抬了抬眉头,先停下了〈草书歌行〉,改口轻声吟道:「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卢照邻在〈五悲文〉字里行间,充满着未能出仕朝廷的委屈,进而怀疑人生。而这几句太白诗,说的正是不事权贵、游遍名山的潇洒之姿,简直就是当面抽他的脸,而且还抽得劈啪作响。
一头幻化的白鹿自青莲笔端跃出,甫一出世,便放蹄狂奔,如行走于五岳之间,无牵无挂。五悲之云被挂在鹿角之上,一会儿功夫就被急速飞奔的白鹿扯得七零八落,风流云散。诸葛冬吐了一口血,身子晃了几晃。
悲愁之情与洒脱之意,并无绝对强弱之分。李煜的伤春悲秋,足可压制岑参与高适的边塞豪情;而苏轼的豪放洒然,轻易便可横扫「孤凤悲吟」的元稹。
无非只是境界高低而已。
罗中夏准确地感知到了对方的风格,并准确地选择了诗句予以对抗。这就是他的境界。颜政和秦宜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他们印象里那个无知大学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这等强者。
诸葛春原本打算是让五悲笔困住青莲,使其意志消沉,然后其他三笔齐上彻底压制,这也是他们四兄弟的常规战法。但现在诸葛冬已经动用到了五悲的层次,还是无法约束住罗中夏的境界,看来寻常方式已不足以应对了。
诸葛春十指并拢,低声念动几句,他头顶的滕王笔,连续吐出气象万千的烟霞,烟霞中似还有孤鹜展翅。整个空间都开始剧烈地波动起来,无数裂隙凭空出现,旋即又消失不见,很快便构造出一栋精雕细琢的古朴楼阁,檐角龙梯无一不具。
「〈滕王阁序〉?」罗中夏眉毛一扬,这篇古文他曾经读到过,不过当时他境界不够,不能领悟其中精妙之处,只依稀记得那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绝唱。看来眼下这诸葛春是打算把自己困在腾王阁内。
「可笑!」
罗中夏深信,这些精雕细琢的东西,岂能比得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煌煌大气。他从容换作〈关山月〉,足可以抵消〈滕王阁序〉的影响。
他早已经顿悟,笔灵之间的战斗,不是靠技巧,也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境界。
一轮云海间的明月,足以撑破腾王阁的狭小空间。
可就在这时,罗中夏突然觉得一阵寒风袭上背心,他下意识地蹲下身子,一柄长枪如蛟龙出水,擦着他的肩膀刺了过去。腾王阁内太过狭窄,罗中夏无法及时闪避,只得就地翻滚一圈,朝右边躲去。长枪这东西硬直不弯,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如果一击不中,很难立刻收回去重组攻势。
可罗中夏这一次猜错了。刚才长枪明明已横着擦过肩头,枪杆尚未收回,下一秒钟枪头却突然从脚下的地板突出来,从下向上猛然撩起。他的肩膀能感觉到枪杆仍旧在继续横着前进,枪头却朝着竖直方向挑刺。
这就好像是多了两个空间缝隙,一横一竖,长枪从缝隙横进,却从另外一个缝隙竖出。
罗中夏暗暗叫苦,如果对方能够随意控制空间出入口,那么那杆长枪无论怎么刺,都可以从任何方向刺向自己,简直防不胜防。
正在他思考哪首诗才能完美地破解掉困局的时候,诸葛秋的声音邪邪地传到他的耳朵里:「臭小子,等着被我戳穿吧!」
诸葛秋的笔灵炼自杨炯。杨炯诗文以「整肃浑雄」、「气势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