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回北京的火车。说话间来到疑是契丹墓的地方,大伙停下脚步,开始分工合作。
虽然我是第一次参加考古,可对于利用“稻作遗存”来勘测的流程还是清楚的,资料里写得很详细——一人站在高处目测可疑稻作的起始点,指挥下面的人立桩标示,最后再用白石灰把各点连接上,这样就能勾画出夯土的分布图形,从而找出墓室。
这指挥的工作当然是由王叔来做,他点了根烟,一阵吐云吐雾后,快步向上跑去。我跟魏建国手执一把木条,分别站在两棵“神门木”前面,就等他发号施令。
趁这会空闲,我再次打量起这块充满煞气的恶地,突然,上方一堆乱石引住我的视线,那磊叠的形状跟梦境里的一模一样,霎时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不由自主地跑过去。
这一瞧不禁愣在当场,眼前真的有个由缝隙形成的凹洞,而凹洞一直向下延伸,晨曦下,黑森森的看似深不见底。我颤颤巍巍地把头探进去,等眼睛渐渐适应了昏暗之后,才发现这个洞其实很浅,顶多也就两米,然而我还是震撼住了,因为洞底下居然连着有一条石砌的暗道。
“大家快来看,有个破口。”我大声叫唤,兴奋之余又有些恐惧,梦里那诡异的一幕又在脑里重现,这到底意示着什么呢?
“啥情况?”最先赶到的是魏建国,他先是一愣,随即调好相机,从远到近逐步拍摄,有条不紊的,神色十分淡定。
不一会王叔也跑下来,刚好跟厚道伯同时到达,俩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彼此都停住步伐,把目光转向幽幽的洞口。
“这痕迹很新鲜,边缘的土还是湿的,估计就发生在昨晚。”王叔一脸凝重地说,突然扭头问厚道伯,“最近有没有陌生人在这附近出没?”
“你怀疑是盗洞?我看不像,这洞在两块石头中间,盗墓的怎么可能从这儿挖呢?既费力气又危险,再说,外面一点残土也没有……应该是自然坍塌吧!”
厚道伯的话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但凡熟懂辽墓的人都知道,契丹人往往会在墓室入口留一小段石砌暗道,称谓“冥路”。这些“冥路”虽然隐秘,却最接近地面,是一败笔,如果碰到有胆识的盗墓老手,肯定会选择从这个地方下手,这样用不着深挖,那些土还会掉落到甬道里而不留在外,就如眼前这情况……
从发现神门木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厚道伯是个行家,此时他却做出“自然坍塌”的判断,的确让人生疑,他是在掩饰什么呢?
王叔显然是清楚的,但他没再纠缠这个问题,从腰间拔出手电筒,慢慢趴到洞口边缘,看了一会之后,抬头对魏建国说:“这洞不深,我下去看看,你把绳梯搭好。”
“还是我下去吧!或许那个挖洞的人还在下边。”面对传说中冥器无数的契丹墓,我早已按捺不住。
“不!你还缺少经验。”王叔投来一个感激的表情,肯定以为我是为他的安全着想。
魏建国一言不发的把绳梯系在旁边树上,把另一头丢进洞里,随后蹲在洞边准备接应,这书呆子做事倒是利索。王叔也不迟疑,一手抓住绳子,一手握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往洞里溜。
其实这个洞真的很浅,加上甬道的深度也不过三米,王叔没蹬几步就到底了,他并不急着往前走,而是停在原地,打着手电筒左右来回细看。突然,他停止了晃动,好像被前方某个东西吸引住,紧接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漆黑中。
“有情况,可能是看到陪葬品了。”我蹲到魏建国身边,故意找话聊,明知这家伙是个“闷货”,聊不出什么来,可这气氛实在太压抑了。
“不!这只是甬道,跟墓室还隔着一块封门石呢!”
魏建国一反常态,居然搭上话,脸上还露出少有的兴奋表情,想必他已经被这古墓深深吸引。
“你估计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继续找话题,一紧张就话多的老毛病又发作了。
“在内蒙草原,有甬道的肯定是辽墓,形制上会跟唐宋墓差不多。”
“这么肯定?也可能是流落到此的汉人啊!比如中行悦、李陵……还有和亲的公主,这些人也有能力建这样的大墓。”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然而魏建国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
“汉人嘛讲究风水,谁会选择这种没生气的绝地下葬?”
简直难以置信,这书呆子身为考古专家,居然也懂得望门摸脉。看来此行几人都非等闲之辈。想到这,我下意识望向厚道伯,谁知他已不知去向。关键时刻,他去哪了呢?
此时王叔又出现在洞底,他满脸欣喜地爬上来,扶了下眼镜,激动地说:“下面是条甬道,长只有十米左右,可以确定是‘冥路’。这个破口又恰到好处,离墓室石门只差一步,我刚才看了下,没有被盗挖的痕迹。”
“既然有破口,咱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挖来看看咯!”我不失时机地怂恿。
“嗯!不过会很危险。墓室入口就在这堆石头下面,而冥路的埋层很浅,撬开石门又是大动作,恐怕会引发连锁坍塌……是个难题啊!”
“这么说,石头堆不是天然的,而是防盗机关?”我暗暗惊讶,本以为这墓连选址都有问题,不是高人手笔,应该很好破才对,哪知这外围就已经有布置了,还相当的隐秘。
“只能先把石头移开了。”魏建国俨然地说:“我看也不难,这些石头还不算大,咱们可以利用坡度,撬动让它滚到坡下,再把这段表土剖开,这样就安全了。”
“怕的是,你一动它就坍塌,到时候连入口都给堵死了。”王叔摇了摇头,又点上一根烟,边吸边低头凝思。
此时晨光已经开始变得炽热,透过并不浓密的枝叶投在身上,感觉很是不爽,而更令人压抑的是现场的沉闷气氛,仿佛被一团阴云笼罩祝就在这时候,山林里隐隐传来清脆的马铃声,我不用想就知道是厚道伯,他那个有四条边角的马铃声音太特别了。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坡下,不一会,厚道伯牵着他的马出现在杂草树木间,慢悠悠地,像是在闲庭信步。他把马牵上来干嘛?我向马背上一瞧,只见上面驮着几捆粗绳子,还有两把大铁铲跟撬棍。难道要用马来拉开石头?突然间,我想起王叔对他的形容——厚道伯简直就是一匹狼,一匹嗅觉极其灵敏的老狼。
……
“怎么都闷坐着,有问题?”厚道伯刚走近就扯着大嗓门问,王叔把情况介绍之后,他撇撇嘴,摸着胡子说:“要不是规则限制,咱们可以从别处下手,现在只能先清理石头了,我说试试吧!塌了就塌呗!堵死了更好,回头你可以再组织人马来挖掘嘛!”
“干就干,怕的是连人带石掉下去。”其实王叔早有此意,就顾忌这一点。
“这倒不是问题,咱们可以用马帮忙拉,这样也减轻对表土的震动。再说,这冥路的宽度也不大,只要纵向移开这个范围就行。”
厚道伯这番话如同一针鸡血,大家又开始兴奋起来,立即分配工作。王叔先用竖木条的方法标出冥路的大概走向,我一看,不禁有些骇然,这冥路正好是顺着山坡由下往上,如果刚才用魏建国的方法滚下石头,势必引起连锁坍塌,后果将不堪设想。
搞清楚冥路位置,大家围到石堆前,先清理掉几块较小的石头,再用粗绳子系住当中最大的两块,马拉人拽地移到冥路范围外。虽然过程让人胆颤心惊,但一切都很顺利。接下来,就是要铲掉墓室入口顶上这层表土了,王叔早已气喘吁吁,拉着厚道伯躲到一旁休息去,魏建国却仍干劲十足,抡起铁铲沿着木条标示的路线挖掘,想必是要让表土自然陷落到冥路里吧!这是最聪明的做法,既省力又快捷,我内心赞了下,走到冥路的另一边刨起土来。
没过多久,只听轰的一声闷响,几十公分厚的表土整块掉到冥路里,一股夹杂着潮湿腐朽气味的阴风激涌而出,墓室入口就这样赫然剖开。随着霉腐味渐渐散去,一扇拱形的石门暴露在阳光下。
我不得不佩服那个挖盗洞的人,觅穴认位之准令人惊叹,几乎直对着墓室门。这时魏建国却皱起眉头,露出不解的样子,望着阴森的石门喃喃自语:
“真是怪事,按说契丹贵族的墓葬形制应该跟唐宋的一样才对,都是用封门石,这个怎么直接就一扇门呢?”
所谓封门石,就是封住墓室入口的一块巨大石头,坊间称“断龙石”,意示着跟墓主人从此阴阳两断,也有保护墓室的作用,这在唐宋两朝最流行。
“上面那一堆不就是了!只不过裂开了。”我开了句玩笑,内心却非常清楚
小说推荐
- 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陈嘉嵘)
- 《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陈嘉嵘文案编辑推荐陈嘉嵊编著的《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讲述了一个名牌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刚刚投入工作,便从事了考古工作,跟随工作单位的长辈来到了一处不知名的陵墓。跟随这段历史一同被埋葬的还有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秘宝。当他来到这里时才发现,这陵墓竟然和他家族有
- 最新章:第69章
- 最后一个匈奴
- 作者:高建群第一部分高高的山峁上,一个小女子吆着牛在踩场。小女子穿了一件红衫子。衫子刚刚在沟底的水里摆过,还没干透,因此在高原八月的阳光下,红得十分亮眼;小风一吹,简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那时的高原,还没有现在这么古老,这么陈迹四布,这么支离破碎。那时的踩场号子,也没有现在这么圆润和婉转。号子是从
- 最新章:第62章
- 最后一个风水师(泉水)
- 作者:九道泉水 三年噩运、百阴缠身,天意注定我成为捕鬼的风水师 外公为救我,身中血手印而死,临死嘱咐我不要为他报仇 玉尸、银甲尸、地养尸背后到底隐藏何种秘密 风水捕鬼术流传千年,吸收民间方术和道家秘法,未必只是传说,最后一个风水师带你进入异样风水鬼怪世界 这里,总有你渴望的惊奇…第一卷女鬼时代楔子风
- 最新章:第282章
- 最后一个风水师
-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最后一个风水师》作者:九道泉水第一卷女鬼时代楔子风水术分为:占卜、堪舆、择吉、相术、解梦、命理。又以奇门遁甲、天极道藏最为神秘,高明者左右皇权变动。历来帝王都将风水典籍藏在深宫禁苑之中,民间罕有流传。公元880年,青帝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出逃。彼时,宫内灵台地理官杨筠松月夜携书
- 最新章:第282章
- 最后一个天师
- .作品:最后一个天师作者:陇原老夫子分类:科幻灵异#第一章 一个头骨 序章 记得那年我才七八岁,九爷去世了,死的很蹊跷,因为那时年纪小,很多大人才知道的内幕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是完全封闭的,但是总挡不住纸包不住火的道理,慢慢的,在大人们悄悄的议论中我逐渐知道了九爷去世的真相。一切,只因为一个头骨 第一
- 最新章:第51章
- 最后一个鬼师
- 《最后一个鬼师》作者:粮食天地人神鬼,五道皆有师。天师,观云海,盈日月,移星换斗;地师勘形势,察川流,寻山取脉;人师相人面,卜吉凶,问命打卦;神师邀八仙,请天力,降妖伏魔;鬼师穷碧落,下黄泉,百鬼夜行。我就是最末流的鬼师,跟鬼王称兄道弟,与黑白无常喝酒聊天,对牛头马面喝来喝去,且看我如何捉鬼降妖,振
- 最新章:第575章
- 最后一个捉鬼师
- 最后一个捉鬼师邪七 著第一章 母子尸骨 我叫纪子城,家中无父无母,跟着奶奶长大,家住江南,出生在一个封建落后的小山村,村里都是勤劳质补的农民,安静平淡的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奶奶说,因为我是纪家单传的独龙仔,希望我以后为人实诚,待人真诚,于是就起了这么个名儿—纪子城 我的村子叫茅山十里屯,十年前
- 最新章:第394章
- 最后一个阴阳师
- 作者:三两二钱第一章我叫林小凡我叫林小凡,今年23岁。大学刚毕业。跟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找不到工作夹着尾巴回到老家。我的老家是洛阳。洛阳的乡下,一个叫做十里铺儿的小村儿落。之所以回来,是因为村儿里小学唯一的教师得了肺痨,病的已经非常严重,我作为村里走出来唯一的大学生,村长愿意一月掏出一千块的巨资来请
- 最新章:第374章
- 最后一个望气师
- 文案:她是重瞳,可望天下之气。遇上长生不老的他…正文 第1章 四眼妹状元巷的长生典当铺隐藏的特别深。茅小雨从中山路下车,直走百米左拐两百米再右拐十米左右,最后迈下五十米长长台阶往东走到尽头,迎面一块大大招牌就是了。两扇蒙灰的玻璃门。一扇半掩一扇紧闭‘咚咚’敲玻璃同时探头脆生生问“有人吗”别说人,苍蝇
- 最新章:第5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