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极品国师》第680章


事,还是由官家做主吧。”
此话一出,朝中官员顿时噤声凝神,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秦天德的身上。
近年来,面对赵昚日渐展现出帝王之姿,秦天德不不退让,如今已经很少在朝中发出反驳赵昚的声音,更是许久没有说过当年那句猖狂至极的“不知官家还有何补充”。
而刚才他的话,虽然表面上依旧是一副退让服软的口吻,但这话中有话,绵里藏针,绝对与这些日子来秦天德的作风不符。
这是又要弄出什么新花样了么?
赵昚自然听出了秦天德话中的含义,什么临安乃龙兴之地的狗屁话,如果没有秦天德,临安还是临安,宋朝能否取得如今的辉煌战果,还是两说,还谈什么龙兴之地?
如果说真有龙兴一说,那么大宋没有龙兴之地,只有兴龙之人,那就是秦天德!
如今朝中官员以及天下百姓,对于宋朝的中兴,将其根源都算到了赵昚的头上,认为是赵昚这个明君才有了大宋的今日。
这无可厚非,在古代江山的兴衰都系于皇帝一身,朝臣的作用再大,也绝不会是决定性的,像秦天德这样的另类,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这一点朝中百官是知晓的,可是却没人敢这么说,哪怕是跟秦天德关系在密切的诸如赵鼎胡铨等人,也绝不会发出这样的言论,因为反会害了秦天德。
赵昚不是昏君,自然也知道大宋兴旺的根本原因所在,对于秦天德今日突然以绵里藏针的方式对自己说话,心中暗笑,开口说道:“国师言笑了,如今国师正值壮年,谈何老迈无能?如今大宋能有如此雄图霸业,朕离不开国师的辅佐。
莫非是因为朕未曾赏赐与你,国师心生怨念,故此不再愿意替朕出谋划策?”
长大了,这小子是真的长大了啊!
秦天德心中暗叹,脸上连忙露出惶恐之色:“微臣不敢。既然官家非要让臣表态,那么臣只好抛砖引玉了。
臣以为,将来六百年内,大宋的威胁依旧来自于北方。众所周知,北方游牧民族不论哪个部落做大,都会觊觎我汉家辛苦创造的繁华基业。
自古以来,匈奴、铁勒、突厥、鲜卑一直到如今的契丹女真,中原无不成为游牧民族眼中鱼肉,予求予取还不算完,还会兴刀兵,寇边扰民更是妄图夺取我汉人基业。
因此臣以为,为了防范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除了需要效仿汉武大帝时,卫青霍去病那般主动攻伐草原,以战养战,还需要定都北方,使得后人随时提防北方草原可能出现的威胁!”
“哦,国师的观点似乎很特别啊。你所谓六百年内我大宋威胁来自北方草原,可是源自你手中天书?”
“非也。只要通晓古今,认真研读历朝历代时期草原各民族对中原的入侵便不难发现这一点,相信以官家的睿智英明,自当也能觉察。”
“通晓古今认真研读?”赵昚冷笑了一声,“哼,朕还以为国师是得自于天书又或者是得自于金人之口,原来国师如今也开始阅读史书了?那不知国师属意何处,可以作为我大宋建都之所?”
赵昚和秦天德这样带着机锋的对话,令得朝中官员无人敢于插嘴,只能屏气凝神,仔细听着二人话中的每一个字,琢磨其中的玄机。
秦天德抬头仔细打量赵昚,全然不顾自己的不敬,片刻后嘴角忽得上翘,开口道:“臣以为燕京城可以作为我大宋都城所在!”
“大胆秦天德,竟然敢奏请官家迁都燕京,你可知燕京先属契丹,后归女真,乃是四战之地,某非你是想亡我大宋么!”这时候,参政知事蒋芾突然跳了出来,对秦天德大加指责。
看到赵昚之前给蒋芾打了个眼色,秦天德上前两步来到蒋芾对面,一把揪住其衣领:“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直呼本国师名讳!你再叫一声试试,本国师定让你知道老子虽然老了,可是老子的拳头还没老!”
赵昚没有开口阻止,蒋芾的性格本就不是那种欺软怕硬的,当即就要开口,赵鼎担心秦天德在朝堂上大打出手,连忙出面劝说道:“国师大人手下留情,蒋大人也是心系社稷,一时着急才会口不择言,还请国师大人见谅。”
“哼!”秦天德给了赵鼎这个面子,手中用力一推,蒋芾就已经踉踉跄跄的倒退入群臣之中。不过众人还是发觉到了秦天德如今的色厉内荏,放在几年之前,秦天德绝对不会跟蒋芾这么多废话,拳头早就上了。
“秦大人认为应迁都燕京,不知除了防范北方的威胁外,可还有其他缘由?大人可知燕京距离南方富庶之地遥远等弊端?”
秦天德自然明白赵鼎的意思,就是为了让自己将主张迁都燕京的理由详尽说出。
自秦始,一直延续到宋朝,各个统一的朝代,国都基本上都以咸阳、长安、洛阳、开封为主,因为这些地方地处中部,方便朝廷对全国的掌控。
如果定都燕京,由于距离遥远,朝廷对南方的掌控力度必然变弱,而南方已经成为大宋的最为繁华的区域,是每年税收钱粮的重要来源,绝对不能放松掌控力度。
因此秦天德提出,重修大运河,开济州河,从山东任城至须城安山;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燕京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
如此一来,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南方每年的钱粮税赋可以轻松运至燕京,朝廷对南方的掌控力度也不会减弱。
除此之外,由于北方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修筑燕京城以及开凿河段,也起到了以工代赈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的安抚百姓,赈济百姓。
对于秦天德的解释,朝中官员不置可否,不过赵昚在秦天德话音落下后,淡淡的反问道:“看样子国师计划此事久矣,不过若是朕不同意呢?”
第六二四章 辞官换迁都
“看样子,国师计划迁都燕京之事久矣,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不过若是朕不同意呢?”
秦天德早就料到了赵昚的反应,他微微躬身,抱拳道:“请官家三思,臣的决定,向来都是以大宋的江山社稷考虑,从未考虑过自身安危,以官家的圣明,自当能够明白其中的缘由,莫要让臣失望。”
这些话,虽然依旧显得有些狂妄,不过朝中官员,不论是敌视秦天德的,还是赵鼎胡铨那样跟秦天德有联系的,都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都不是瞎子,大宋能有今日究竟要归根于何人,朝中大部分官员心知肚明。
边境地区四大宣抚使是谁坚持主张设立的;散漫的军纪是谁一力坚持整顿的;直插金人辽东半岛起到奇兵效果的两支海军又是怎么组建的;吐蕃又是怎么被打的赔款割地求和;西夏与金国为何连连败在宋军手下;令天下各国闻风丧胆的宋军火器营的那些火器是怎么研制出来的。。。
虽然秦天德从未自我标榜过什么,不过只要想一想宋朝自从赵构退位后的一系列变化,就不难得之,哪怕是如今英明威武的皇帝赵昚,当年能够即位,也是秦天德一手操办的。
所以虽然不明白秦天德为何坚持要迁都燕京,不过百官没有再开口质疑,即便是参政知事蒋芾,也因为没有得到赵昚的示意,而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赵昚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思索秦天德刚才的话,不过当他再次开口的时候,朝中官员就知道,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
“按照秦卿家这么说,你这个国师,比朕这个皇帝更替江山社稷操心了?朕若是执意不准,莫非你还能以死明志?”
秦天德脸上的肌肉,以旁边几人能够看到的速度跳动了几下,猛地挺起腰板,昂首看向高高在上的赵昚:“官家,若你还心中对太上皇还有孝心,就应当遵循太上皇当年旨意。
虽然如今官家日渐成熟,已经显示出了帝王风范,但臣乃是太上皇当年钦点的摄政辅国大之人,更是有权判断官家是否合适亲政!
臣一直以为官家已经能够继承太上皇开创的大好局面,因此这些年逐步将朝权交还官家,但官家若是令臣失望的话,那么臣不介意再度谨遵太上皇旨意,替官家主持朝政,除非官家已经将太上皇之命抛诸脑后,又或者失去孝道,打算违背太上皇当年的旨意!”
“秦天德,你这是在威胁朕么!”
“不敢,官家贵为九五之尊,臣怎敢威胁?不过若是官家同意迁都燕京,臣愿意当众宣布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