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科学种种》第59章


饩汀笆顾遣换崛グ髂切┎恍业娜恕薄?br />
1951年哈伯德出版了一本新书《幸存者的科学》,谈到一种简化的加速处理方法。如果说《意念说》是用了3个星期写成,那么这本篇幅几乎相当的书,仅用了3天就写成了。它引入了几十种新词汇,比如mest(物质、能、空间和时间等词的第一个字母)、生命能、生命能态和mest态等,搞了大量的形而上学和杜撰名词。
编辑部为5~13岁儿童去除“印象”而编的一本《儿童意志说》和一本《意念治疗手册》,均已问世。哈伯德后来登出广告,为他本人所写的其他著作进行宣传。这些书包括《象征法处理过程》;《验察什么》;《怎样当一名管理者》(能保证消除“管理上的腐败根源”);《早期论文》(《意念说》的早期手稿,哈伯德试图把这部手稿推销给若干出版家,包括芝加哥的科学幻想小说出版社,但未成功),还有《亚瑟王的魔剑》。
《亚瑟王的魔剑》一书的写作背景颇为动人。这是阿瑟·科克斯在1952年7月号《科学幻想小说广告》杂志上透露的。这个杂志由加利福尼亚州格伦戴尔的科学幻想迷们出版。1948年,哈伯德对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幻想迷说,他在海军服役时曾受伤动过手术,他实际上死了8分钟。据科克斯说,“哈伯德意识到他在死去期间得到一个惊人的启示……。他在打字机前坐了6天6夜,只字未写。后来就出现了《亚瑟王的魔剑》。《亚瑟王的魔剑》包含关于宇宙的超自然的根本奥秘。他把这部书稿分送给几家出版社,都遭拒绝。……于是他把稿子锁在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但是后来,据他说,他想设法改写一下再出版……,最近,哈伯德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意念说》就是根据《亚瑟王的魔剑》中的一章写成的。”
《亚瑟王的魔剑》广告简介很妙,值得一提:“哈伯德先生这部著作写于1938年。最初阅读这部书的15人中,有4人精神错乱,于是哈伯德先生将书收回,存放在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直到如今。本书仅供经过挑选的读者并按说明进行阅读。获得此书者应发誓不外传他人。本书所提供的数据,在哈伯德先生在世时不准发表。书中有完整的处置验方,有《意念说》未予透露的秘密。欲买本书者可获得原始复制品,并可个别打印。烫金面装订成册。有作并签名。数量极其有限。每册1500美元。。
哈伯德的另一部新作名为《自我分析》(1951年由国际艺术与科学图书馆一类团体出版)。哈伯德屡图把他独特的见解写成通俗普及的作品。《自我分析》一书就是推进这一想法的尝试。这本书旨在使读者自己施行“轻松的治疗过程”。他在书的开场白中说,“自我分析不能使死者复生,也不能使疯人院关门或制上战争。那是意念验察师和意念疗法专家的任务。”这书仅为有意增进个人健康、幸福和工作效率的‘坚强读者而写的。读者只要坚强,阅读本书便无危险。如果不是这样呢?哈伯德承认,“我不想使读者误入歧途。仅仅阅览一下这本书,就有可能发疯。”
经过检查,这本书似乎是无害的。书中包括一整页一整页的问题,让读者自问自答,例如“你能记起你喜欢的某人入睡的时候吗?”或“你能回忆起你跳绳的时候吗?”为了帮助读者回想这些情节,哈伯德提供了一个硬纸的圆盘,上面开有狭槽。把圆盘放在书页上,就能透过一个槽看到问题。如果圆盘上面写着“看”,你就试着“看”出这件事。然后转动圆盘看下一个问题,圆盘上出现另一种“感觉”,比如“嗅”。这时你就试着回想当时的“气味”。用这种奇妙的方法,可以产生许多感觉与记忆的奇怪结合。哈伯德提醒说,“如果不用圆盘,这种方法的妙处就会失掉百分之八十以上。”随书配有两个圆盘,一个绿色的,一个白色的。哈伯德说,“读者可依自己的喜好选用。”
在书的后面,“编者”(可能就是哈伯德本人),抄袭了威廉·希的那一类大话。编者说,当原于弹还在发展中时,哈伯德就在埋头研究原子能用于建设的问题。“1947年,他发现这种难以控制的能可被驯服,遂改变思路,辟开谬误,找到明智的方向。他发现了原子能支配人体功能的机制。”这里有一条触目的脚注,向读者泄露了哈伯德当时的经济困境。“他在进行意念说研究工作中,甚至没有一个帮忙的秘书,没有一辆汽车。写作用的是一部老旧的雷明顿牌打字机。他靠的仅是朋友们和接受他治疗的人们自愿解囊。作者拒绝使用基金会的钱,他宁愿把这些钱用于帮助别人——编者”。
在医学界,从医生转变为意念说信徒的最突出的是约瑟夫·温特医生。1949年,小约翰·坎贝尔写信把他介绍给哈伯德,当时他还是密执安州的一位普通医生。温特原来就对艾尔弗雷德·科尔兹布斯基伯爵用普通语义学治疗精神病的方法感到兴趣。他和信仰语义学的许多其他人一样,发现意念说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和哈伯德的通信,促成他亲自去新泽西州的伊丽莎白拜访这位大师,在那里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验察。回密执安后,他在生性怕鬼的6岁儿子身上试验了意念疗法。当他的儿子回忆起穿白围裙、戴白口罩的产科医生为他接生时,他的怕鬼病就痊愈了。
温特医生的热情无限膨胀,他迁居到新泽西州,成为新成立的“意念说研究基金会”的第一位医学指导。但是,不至一年时间。他又从入迷状态解脱出来,到1950年10月便辞职了。现在他在公园大道的一所漂亮的曼哈顿诊所中开业,从事他自己经过改进的意念疗法。
温特医生在1951年出版的《一个医生关于意念说的报告》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意念说真谛之坚实核心的思想,然后列举了他所不同意的论点。例如,虽然他相信胎儿期的“印象”是能形成的,但他怀疑(尽管他没有把握“精子的梦”只是出于患者的想象,而并非真正的记忆。他也反对让患者回忆前世化身之死(这是标准的哈伯德疗法),他认为这种作法没有治疗价值。他发现哈伯德的独断专行的态度和基金会对科学方法的完全忽视是骇人听闻的。比如,“guk”计划。温特解释说,guk是“各种维生素和谷氨酸的混合剂的名称,人们以为大量服用就能使病情好转。对于这项试验没有规定适当的控制,这是一个令人沮丧、费用浩大的失败。”
温特医生也不同意哈伯德认为谁都能当验察师的看法。哈伯德在《意念说》中写道,“凡有知识并有一定耐性,而且愿意细读本书的人,都可成为一位意念验察师。”而且,哈伯德坚持认为即使是坏的验察师也比根本没有好,就是笨拙的验察也不会造成伤害。温特医生的看法则相反。他的著作列举了好几个病例,这些患者在经受意念疗法之前,似乎是神志正常,而在治疗之后,就不得不把他们作为精神病患者送进疯人院了。
最后,但并非次要之点是,温特医生由于显然没有找到一个清醒的人而感到困惑。他写道,“我还要找到一个在意念疗法前后的‘清醒’的人,我本人就没有达到过这种状态,我也未能使我的任何病人达到这种状态。我见过一些被认为是‘清醒’的个人,但是他们的行为并不符合这种状态的定义。此外,一个被认为是‘清醒’的人,又已回复了原来的举止行为,也就是初期的精神病状态。”
也许温特医生书中最能说明问题的部分,是他自己的意念治疗过程的记录。因为这些记录明白无误地表明了验察师向患者提出要他回忆哪一类问题的方式。必须记住,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已经熟悉意念说的理论。有了这一理解之后,让我们来检查温特医生的一个病例。
治疗者: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患者:我想揉眼睛。
治: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患: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可能是一点煤灰。
治:还有别的吗?
患:我害过“火眼”。
治:还有别的吗?
患:我想不出别的了。
治:我能想到一些情况。当然,你不一定相信。如果你哭过,你
的眼睛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患:我想会的。
治:要是有人向你眼睛里点药水,你的眼睛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患:肯定会的。
治:那好,你试着回忆你的眼睛第一次有这样感觉的时候。
可以看出,关于煤灰和火眼的解释是被忽视了。当患者不能想到别的原因时,治疗者就提出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