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科学种种》第63章


这种躯体治疗的第二步是用一个压舌板和一个腰盘,让病人反胃。通常,病人感到为难,并极力抵制。只要向病人作一番简略的解释,或者,治疗者干脆说明这不是进行理智讨论的时候,要讨论也必须等到以后,一般说来病人是会照办的。我的办法是,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让他呕上十几次。呕吐的方式是抑制器官能力强弱的极好的标志。有的人呕得很文雅,没有声音。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病人最难对付。他们的性格甲胄几乎是无法穿透的,他们的个性,刻板到了僵化的程度。对于这样的病人应该鼓励他们大声反胃,不要掩饰自己的不适和厌恶,要他们尽情作呕。另一些人会咳嗽和吐唾沫,但仍是呕不出来。还有的人会嘲笑,认为这套作法不过是一种恶作剧。但是也有些人会把五脏六肺都呕出来。
里加尔戴的病人中如有人产生敌意,那就鼓励他“用各种办法尽情地发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引导他直率地写出他所学到的一切肮脏话和猥亵话……”。
这位医生使用的其他发泄怒气的方法,是让病人捶枕头,撕电话簿,或者用拳头猛击那些下面装有沙袋的充气橡皮小丑玩具。关于橡皮小丑,他写道,“……每个月都需要更换两三个。但是从这种办法所达到的感情的发泄,却是完全异乎寻常的。在我从事精神疗法的12年多的时间里,我可以十分诚实而谦卑地说,我从未见过这样令人畏惧的表演。”
注:
①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语言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他们总是把他们的论题(词和文化)看作是逻辑和数学的基础。贝斯威特的《语言学会学报》(1876)中的“词汇、逻辑和语法”。斯威特说,由于亚里土多德的逻辑是依据雅利安语所特有的语法规则,“形式逻辑的全部结构都失败了”。
②严格说来,这是一个有着双值作用的三值逻辑。但是甚至在有着多值作用的多值逻辑中,推演出来的结论仍然是双值的,因为按照这一体系的规则说,必然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
③英文地址写法与中文相反,因而成了123456。——译者 
。。
第二十四章 从相颅骨到看笔迹
×××小×说×网
有这样一些“科学”,认为一个人的内在性格可从外部现象,如颅骨、鼻子、手的形状,或是从写字下笔的方式上看出来。这些所谓的科学,每门都有自己一套文献,多到成千上万卷,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但是,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试着要把这类研究置于合理的科学基础之上。诸如此类的伪科学家已经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欧洲,但是他们的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兴趣或重视。因此,本书仅就这一类可疑学科中的4种:颅相学、面相学、手相术和笔迹学稍作一瞥。
颅相学是在1800年左右由奥地利解剖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首先提出的,立即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几百个研究颅相学的协会,后来又遍及英国和美国。各协会的热心人士以宗教信仰的热情捍卫着这门学问。无数期刊纷纷出版,不久又消声匿迹了。其中,在爱丁堡出版的《颅相学杂志》影响最大。出版的书籍和小册子可以吨计。
高尔和他的信徒们论证说,从本质上看来,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独立的,天生的“脑官能”构成的,每种脑官能都位于脑的一个部分,所占地方的面积愈大,官能也就愈强。因此,检查颅骨的隆起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最后,奥地利政府禁止高尔的宣传(原因是高尔认为人脑与性格有密切关系的看法,违背了宗教的教义),但是他继续在德国和法国传播他的学说。奇怪的是,1828年他在巴黎去世时,尸体解剖结果发现他的颅骨比常人的颅骨厚一倍。这一事实引起了不少笑谈。
颅相学在十九世纪为一些才智之士,特别是那些倾向于神秘学的人所广泛接受。歇洛克·福尔摩斯从一顶大号礼帽推论出戴这顶帽子的人“非常聪明”,根据的就是当时广泛流行的颅相学的权咸意见。艾尔弗雷德·华莱士和柯南道尔一样,成了唯灵论者,同时也是颅相学的信徒。有一次,他让一个受试者沉入迷睡状态,这时,他触摸颅相学研究用的人头模型上各个不同部位。每次触摸时,受试者的面部表情就出现与颅骨上的这一隆起部分相应的反应。华莱士写道,这并不是传心术,因为有一次他以为触摸的是某一隆起部位,而实际上他的手指是按在另一部位上,然而病人还是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沃尔特·惠特曼为颅相学证明他的一切官能良好而感到自豪,因此他把一张他头部颅骨的图表出版了5次。《草叶集》中就充满了颅相学的术语。评论家们多年来对于“啊,附着力——啊,我生命的脉搏”这类诗句感到不解,直到他们发现“附着力”是指一个心灵吸引另一个心灵的颅相学的官能,才解开了这个谜。惠特曼在他的某些私人笔记中有时提到“16”和“164”。比如:“永远对16保持一种仁慈的精神和行为。但不要再追求她。”早期的评论家们不相信惠特曼是个搞同性恋的人,便用这些话来证明他对女人的兴趣。后来才发现原来16和164是一本流行的颅相学书中的两节,是指希望和渴求这两种官能说的。
尽人皆知,近代关于人脑的研究,已完全推翻了旧的“官能心理学”。各个感觉中心都集中在一个局部位置。例如,头后部的脑和视觉有关,并非象高尔所讲授的那样。与对子女的爱有关。颅相学这门伪科学,除了偶尔有游方算命的人还谈论它,几乎已完全不存在了。
相面术这种根据面部特征判断性格的技术,可以追溯到一篇伪托亚里士多德之名的文章。关于面容是现表现个性特点,或者如莎士比亚所写,“没有什么方法能在人的脸上看出内心的思想,”这个问题从希腊人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意见分歧。论述相面术的著作数量极大而又互相矛盾,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著作影响最大。近年来有资格的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研究,已经得出了否定的结论。鼻子、耳朵、嘴唇的形状,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皮肤的肌纹以及其他特点,看来和精神方面的特征没有什么相互关系。
但是,必须承认有某些例外。有时,一种特有的面部表情能反映经久的精神状态,能以线条或固定的肌肉特征留下痕迹,比如,一个人30年来一直心情抑郁,他的表情在人看来就可能是阴沉的。或者一个人爱笑,他的眼睛周围可能会有明显的开心的碎纹。社会学家们已经指出,某些社会习俗的信念,比如说红头发的人脾气暴躁,下颏突出是有决断的标志,可能在某些孩子身上造成那些相应的特征。如果每个人都说红头发的孩子好发脾气,这可能会促进他爱发脾气的性格。不过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多少科学上的探索。
关于罪犯都有固定的“特征”,他们的面部特征和身体特征都与常人不同的理论,是意大利的神秘主义者切萨雷·洛姆布罗索(1836~1909)提出的准科学研究课题。他的统计方法十分拙劣,以致这项研究不久就被人忘掉了。但是最近几年,它的基本概念又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的欧内斯特·胡顿教授重新拣了起来。胡顿博士在三十年代所作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各种体型都与一定类型的犯罪有关系。比如,强盗一般都有浓密的胡子,虹膜中有漫射的色素,有大的耳垂,以及其他6种身体特征。但是,不可把胡顿看成一个偏执狂人,他的研究工作做得非常仔细,因此不属于那种类型,但是他的结论没有为他的大多数同事们所接受,他们认为他的研究缺乏适当的控制手段。
在这方面,还必须提到威廉·谢尔登医生有关精神特点与身体类型(内胚层体型、外胚层体型和中胚层体型)相互关系的著作。他的著作引起极大的争论,本书不便详述。同样,本书也无法详细讨论苏黎世的精神病学家利奥被德·松迪所发明的“松迪试验”。他在这项试验中给病人一套人物照片,照片上是8种主要类型的精神病患者。他让病人挑出似最厌恶的和最不厌恶的照片,然后对他的选择加以仔细分析。这项试验背后的理论是,病人一般喜欢那些面部表情和肌肉紧张状况与他们自己相似的精神病患者的照片。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苏珊·德里1949年著的《松迪试验的理论与实践导论》一书中找到对这一切的解释。该书的作者在曼哈顿的社会学新校中教授这门技术。
手相学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