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第238章


“好。”康王也不客气。手朝着外面一挥,立刻的。便有侍卫抬进来一只木箱子。打开箱子,全是一锭一锭的十足雪花银。
王成这时脸突的沉了下来:“王爷这是干什么,想让我王成失信于人吗?”
“哦,此话怎讲?”康王一头雾水。
“王爷,还是那句话,这天山雪莲是非卖品……”王成说着顿了一下。
周围人一阵摇头,此时,便是阿黛也同赵昱面面相觑。
“大哥这什么意思啊?”赵昱冲着阿黛问。
“我也不知道,再看看吧。”阿黛微皱着眉头,也有些闹不清自家大哥是唱的是哪出。
“所以,天山雪莲王爷只管拿走,这银子也请王爷抬走,天山雪莲我不卖,只送。”王成重重的道。
王成这话一说,周围一片哗然,天山雪莲是延年益寿的仙草之一,多少人求之而不得,没想到王成说送就送了。
阿黛这时一拍额头,自家大哥别的没什么,最是仰慕那些个侠义之辈,既然之前,大哥已经放出天山雪莲是非卖品,他要守信,自然不可能再卖了。所以,只送不卖,这是大哥会做出来的事情。
这边康王也愣住了,好一会儿却是一鼓掌:“好,王东家今之成全之情本王记下来,本王在桂楼摆了一桌,还情王东家不要推辞,本王于王东家不醉无归。”康王示意董修接过天山雪莲,冲着王成邀请道。
“好,小的陪王爷喝一顿。”话是喝酒,那王成是从不推辞的。
阿黛这边却是气机飞扬
就在康王接过天山雪莲的那一刻。
天空之中,万里腾云。
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阿黛气机飞扬,康王的有脉相,皇者命格已渐成形。
“若是康王能有所成,那大哥就赚到了。”边上,赵昱也哈哈笑道。
谁也没想到,最后王成居然来了这么一招。
阿黛也是眯着眼笑,从康王接过天山雪莲这一刻,康王九五至尊之命格便已初成了,若最后真是康王胜出,这份情,康王是要还的。
所以说,这世间之事真是莫有定数。有时,失去就是得到。
“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我也讨杯酒喝。”赵昱同阿黛走到珍宝阁门口,赵昱哈哈笑的冲着王成和康王道。
“如此甚好,同去同去。”康王更是高兴。
于是康王交待董修事着人先将天山雪莲送回府,几人便直奔桂园。
“呼,这一关终于闯过去了。”孟氏从珍宝阁出来,冲着阿黛笑道,也长长的出了口气。
“都说了,不会有事的。”阿黛亦是应和的道。
此时看热闹的人也散了,唯有高二气的直咬牙,他本想看戏,看王成怎么死的,没成想,最后倒是他成了别人的笑柄。
竟是不顾阮秀,直接带着人一脸恨恨的先离开了。
阿黛正陪着自家大嫂上二楼,这时,阮秀正从二楼下来,正好跟阿黛碰个面对面。
两人点头而过,错肩之时,阮秀却突然停住了脚步:“你给你姐夫传句话,明年初的会试小心一点,说不定会有一场泄题大案,让他小心不要卷了进去。”
阮秀说完,脚步不停继续出了王成珍宝阁。
背影有些萧瑟,但却挺直。
阿黛看着阮秀的背影,阮秀是重生的她知道,更何况,会试会出事情她也有些预料,只是却无法知道太多的细节。
而阮秀这么一说,阿黛便有些明了了。
自阮家一倒,牵连朝中一大片,朝中便空出许多官位,几番角足之下,聂纪堂任吏部右侍郎同时掌文渊阁大学士之位,虽说品阶只升了半阶,但实权却涨了不少,已隐隐是朝中二号人物,只在清泉真人之下。
随着聂纪堂升任,他原来的右督御史之职就空了出来,这个位置之前就是翁咏白之父翁同华的,如今翁同华起复,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拿回了这个原职。
当然,翁同华能这么如愿的起复,高家功不可复,自上回,高家拒绝了同李晴岚的婚事后,高家便同翁家结亲,翁咏白之妹嫁给了高耀。
高翁两家成了姻亲。
而历代文渊阁大学士掌阁都会是当时会试的主考。所以,以此推论,明年会试的主考官会是聂纪堂。
若是出了泄题案,再牵连到安修之等人的话,那聂纪堂说不定就会卷了进去,实是聂纪堂跟同文书院,跟于老先生太有渊源了。
而安修之又是自家姐夫,如此,再牵连到恭王府这边也就不稀奇。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猜测,不过,有了猜测再小心求证就是。
阿黛不相信聂纪堂会泄题,也不相信自家姐夫等人会走歪斜道,但架不住小人如鬼。
还是那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事情自要好好斟酌着。
看着阮秀的背影,阿黛又想起这回高二来的这一出。
说起来,高二真不该抬出靖王。如果高二不抬出靖王,仅是他出面抢夺天山雪莲的话,大家反而不在意,毕竟高二就是这么一个纨绔,事后大家也就一笑置之。
可高二抬出了靖王,偏偏康王也看上了天山雪莲,这就成了一场靖王于康王擂台赛,而最终王成凭着当年的恩义,将天山雪莲白送给康王。
因此,这一局康王不但赢的漂亮,还得了一段佳话。
于是,整件事落在一些有心人的眼里,自有着不同的意味了。
接下来,皇帝的寿辰上,康王能否凭着这支天山雪莲得到皇帝的看重就成了有心人关注的重点了。
可以说,高二此举完全是败笔。
若是这背后真有阮秀的指点的话,那就值得玩味了。阿黛想着。
到得下午,康王得到天山雪莲的事情就在京城传开了,连当年康王以六百两银子买下王成的鹌鹑的事情又有了另外的版本。
主要是说王成落难京城,康王慷慨相助,最后才有了如今王成义赠天山雪莲的事情。
这又成了一段恩义佳话。
而因着这一段佳话,康王在京城百姓之中人气飚涨。
☆、第二百一十六章 昭妃娘娘的病
清泉观外,说书摊子。
一身长衫的说书先生拿起手中的醒木,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啪的一声脆响,随后那说书先成模仿着王成的口气道:“王成道:王爷这是干什么?想让我王成失信于世人吗?康王爷听到王成这么说,就好奇了,说:王东家何出此言哪……”
说书先生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此时,围在周围听说的闲人也是一阵嗡嗡的议论声,王东家这是唱哪出啊?于是又催着说书先生快讲,自不免要多投上几文钱。
说书先生笑呵呵的收了钱,才又继续道:“王成又道:还是那句话,我这天山雪莲是非卖品。王成这话一说,不仅康王爷,便是周围的人也是一头雾水,你不卖那你递给王爷干什么呀,到得这时,王成才一字一顿的道:天山雪莲不卖,只送!!”
说书先生说到这里,又是重重一拍醒木,周围人听处起劲也是用劲的鼓掌,都道这王成真是好义气,好汉子。
“所以说,这世间上各位若逢那有难处的,在各位力所能及之下,不防多伸手,不定哪天就会有异想不到的回报。想这天山雪莲,多少人想得到,当日高二公子可也是代靖王出面了的,可最终康王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天山雪莲,实是出人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说书先生说了结束语。
引得周围人一阵点头。
这段故事是最近京城最热门的段子,几乎每个说书先生都要说上几遍。
此时,清泉观雅舍,靖王站在窗边听着外面说书先生说的段子,那脸色便阴沉沉的,重重的哼了一声。然后才转身盘腿坐下。
“王爷,莫要生气。”同靖王相对而坐的是一位颇有些仙风道骨的道人。这道人一身装扮都十分的普通,但气度却非凡,靖王对他也甚是恭敬。
此人便是大齐朝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清泉真人。
清泉观正是清泉真人的道场。
据说当年京城时疫之时,正是清泉真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解除了时疫。也因此,清泉观的香火十分的鼎盛,甚至一些百姓人家里还供着清泉道人的法像。
此时清泉真人喝了一口茶水,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道。
“怎么能不气。都是高二坏了本王的事情。”靖王一脸恨恨的道。
“王爷。想那高二公子也是一片好心,只是他本就是一个浑人,只会用这种浑办法。不需在意。”清泉真人一脸淡定的道,反而为高二公子辩解了一句。
“嗯,本王知道,只是康王弄这一出,明摆着是跟本王打擂台了,接下来本王要怎么应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