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唐》第32章


“说来也简单,我看出了《千字文》是赝品,直接向他点明,他担心事情败露,所以无奈之下只好屈服!”
“啊……”崔居惊讶万分,“既然你知道真品不真,为何还非要让八郎买下,又为何非要再转手卖给老者?”
崔向知道崔居一下也绕不过弯来,抬头看看日头,说:“还去龙兴寺么?去的话,现在动身,我们路上边走边说。”
一路上,崔向向崔居点明其中的关键之处。老者是洪州卢家之人,对他们来说,钱财是小事,面子是大事,所以他转手将赝品《千字文》卖给老者,让他觉得他不过是贪财之人,不足为虑,示敌以弱才是最好的保全之策。而且如此一来,凌静安担心事情败露,必定会对崔家言听计从,毕竟是他卖假给卢家,而不是他崔向。况且经此一闹,卢家说不定还会怀疑凌静安从中捣鬼。凌静安现在是百口莫辩,只有忍气吞声,别无他法。
“凌静安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谁让他以赝品骗人……二郎,那你答应八郎的《兰亭序》,莫不是想要借凌静安之手,以假充真?”
崔居心思倒快,转眼就想到了此事。
“不错,正是此意。”崔向很无赖地承认了,“凌静安人品不堪,不过确实也有真本事,以假乱真的本领举世无双,除我之外,恐怕能够识破他的人寥寥无几。既然真品世间已经难找,那么无人点破的赝品,就是真品,只要能让八郎高兴,真假又有何不同?”
崔居挠头一想,忽然一笑:“也是,二郎言之有理。八郎手中还有几幅字帖,我一直认为全是赝品,他却爱若至宝。想想只要他一心当成真品,只是出于喜爱之心,并非用来赚钱,何必非要计较真假分明。”
崔向暗赞崔居心思剔透,笑道:“正所谓,假做真时真亦假!”
崔居大喜:“此句甚合我心,妙句,妙不可言!”
二人说话间,已经走到城南。本来崔居出行,一向有崔府的马车伺候,还有下人随行。今日却是不同,他只想让崔向陪他前往龙兴寺,才不想让下人跟着,省得他们向父亲禀报。一路上只顾和崔向说话,不知不觉二人已经走了数里路,也不觉得累。
崔居走着走着,忽然脸色一沉,想起一事,蓦然站住,朝崔向深揖一礼。崔向唬了一愣,忙闪到一边,惊问何事。
“多谢二郎援手,我才想到,洪州卢家不正是江南西道按察使卢关么?你刚才在文渊阁示敌以弱,假装贪财,替崔安出头,其实是帮了崔家一个大忙!”崔居收起笑脸,正色说道。
“何出此言?”崔向不解。
“四大士族之中,崔卢素来不和,外界并不清楚,我身为崔氏子弟,却是明白内情。卢关对我父看不过眼,始终寻机要弹劾我父,而卢关身为按察使,身握刺史的考评和升迁的大权,家父谨小慎微,唯恐被卢关指摘微小过失。”
原来还有如此隐情,崔向没料到他无心之中帮了崔家一个大忙,也算是多少回报了一点崔刺史对他一家的照顾和厚爱。
崔向摆手,不想居功,就以只是无心之举不算有意为之为由,搪塞过去。崔居也不过多纠缠此事,忽然又古怪一笑:“二郎,为何你才比我大上两岁,就有这般遇事不慌不乱的本领,还能乱中取利……对了,你又是如何看出《千字文》并非真品?”
正如先前崔向对凌静安所说,他能够识破《千字文》并非真品,确实是天大的幸运。
后世的崔向是一名大学讲师,他的同事唐掩帘是考古学教授,不但名字起得古典,连说话办事也都十分古典,结果导致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还好崔向颇有耐心,唐掩帘一有重大发现,就会喋喋不休冲崔向说个不停。尽管他对考古不感兴趣,不过为了让唐掩帘不过于失望,就只好耐着性子聆听。
久而久之,唐掩帘将崔向当成知心好友,真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崔向见唐掩帘将他的应付当成真心,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以后再听他大讲特讲新发现之时,也就用心细听,偶而也发现一两句意见,往往切入要点,更让唐掩帘又惊又喜,大呼崔向不做考古研究大大可惜了。
时间一长,崔向虽然没有真想去做一名考古学家,但也对考古和研究名人字画产生了兴趣。因为好佛的原因,他也着手研究佛教史,在历史上几次灭佛的大乱之中,许多中国才有的佛经因此失传,只能到日本请回。
许多名人字画都与佛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崔向也都有涉猎。尽管与唐掩帘相比,他只是略懂皮毛,不过正是因为感兴趣的原因,只要唐掩帘一有重大发现,必定会先来告诉他,而他也就铭记在心……凌静安的《千字文》的破绽,正是他从唐掩帘之处学到的——
在欧阳询行楷《千字文》中,竹字头被俗作草字头,只有“笙”、“笋”二字例外,还是写成了竹字头。根据全文查阅,竹字头的字应该有十三个,可是只见到两个。那么其他应该作竹字头的字都被俗作草字头了。竹头变草字,这是判断一个写本具有俗字特征的显性标志之一。因为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区域和哪个阶层的书写者,把竹头写成草头都不符合正字规范。但在唐朝对于欧阳询来说,却又是再正常不过。这也是判断是不是欧阳询真迹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幸运的是,也不知凌静安是从哪个摹本转临而来,而那个摹本却将以上两字也全部写成了草字头,说是疏忽也可,说是没有见过真迹也无不可,但不管怎样,却明白无误地让崔向一举断定,凌静安手中的《千字文》必是赝品无疑。
早先听崔居说起凌静安起家之快,手段之古怪,崔向心中就隐隐猜测凌静安此人必定有猫腻,因为凌静安的种种作为类似于后世的炒作,事有反常必有蹊跷之处。所以他一到文渊阁就想方设法要请出《千字文》一观。结果一看之下果然不出所料,也就有了诈取凌静安之事。
当时他对凌静安说是幸运,确实也是侥幸得很,崔向都大呼真是运气好,也幸亏后世的他有点耐心,结交了唐掩帘这样一个高手朋友。
简单将凌静安的《千字文》的疏忽之处一说,当然具体原因崔向避而不谈,只好谦虚地说成是他喜好钻研典籍,无意中从某本书中看到,饶是如此,崔居也是惊为天人,喜笑颜开地说道:“二郎真是才通古今之人!”
(文中判断真假之法,不过是小说家言,不入方家法眼,大家姑且看之,呵。有票就给鼓励一下,历史类的书,为了好看一点,为了真实一点,查资料也很费神。)
第三十七章 法师
不简单,崔居一眼就能看出他博古通今,要是他告诉崔居,其实他神机妙算,上知八百年,下知一千年,估计崔居还会拜他为师,就算崔贺尧也说不定把他奉为上宾。
不过真要如此的话,他的死期也就为期不远了,一句“妖言惑众”就可以将他斩立决。当然,以上只是崔向放松心情的搞怪想法,真从嘴中说出的却是:“哪里,哪里,九郎过赞了,我不过是喜好胡乱看一些闲杂书籍罢了,也只是随意翻看,不敢说与他人听,唯恐落人嘲笑,说我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话一出口,崔向才意识此两句诗在某朝可是大逆不道的叛逆之言,因为这两句话,不知有多少人掉了脑袋。幸好唐朝没有文字狱,否则真要是到了某朝,天天说话还得小心翼翼,真是悲剧。
崔居哈哈大笑,背着双手在地上转了几圈:“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妙句,真是绝妙,既形象生动,又别有用意,哈哈,以后若让我再见到谁不肯好好读书,胡乱翻看一通,就用此诗来大大地刺他一刺,定会叫他哑口无言!”
想到得意之处,崔居几乎跳跃起来,兴奋莫名。
龙兴寺位于袁州城南,大小宫殿不下百余间,气势巍峨,气象万千,据说有僧众五百余人,再看寺前人流如海如山,香火之旺,十倍之于百丈寺。
崔向和崔居好不容易挤到大殿之上,见正殿正中释迦牟尼佛庄严慈悲,左侧为舍利弗尊者,右侧为目犍连尊者,皆是法相庄严,双目低垂,怜悯天下苍生。
佛像下首站立一名僧人,双手合什,引领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依照规矩,依次跪拜。崔向和崔居不敢怠慢,也做足了礼数,合什顶礼完毕,由右侧绕佛像穿过大殿,来到后殿。
大殿和后殿之间,有一处方圆百余丈的厅院,院子正中矗立一座佛塔。
佛塔,亦称宝塔,也曾被音译为浮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是指佛塔。佛塔一般是供奉舍利子,珍藏佛像、佛经之用。佛塔起源于古印度,由汉时传入中国,到汉末之时就已经风行天下,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