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天下》第620章


即便是令狐楚,也没有办法做什么——这种消息渠道除非掌握在官府手中,任何民家私人性的运作都是说不清楚的,即便于家掌握了这样的消息渠道,若是暴露出来,也是天大的麻烦。
除此之外,在李贤看来,许宣更加作死的地方,在于他那个什么“科考培训班”。
简直可笑,他以为他是谁?居然大言不惭……对于这一点,李贤心中鄙夷,但是更多的是愤怒。许宣眼下任何功名都没有,居然就敢去教导秀才们考举人,这不是在讲笑话么?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所看到的就是巨大的机会。这种荒唐的行径,只要让其他人知道,许宣所面临的就是群起而攻。杭州,不,甚至整个天下的士林都会站在许宣的对立面。到时候滔滔大势,都是他咎由自取。
“哼!”
想着这些,他的声音冷冷地落了下来,随后嘴角牵扯出一丝极为玩味的笑容。
……
许宣结束了一天的授课,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选择离开。甚至那个叫骆绍仪的秀才,课后还专门找他谈了谈。许宣只是随口说道,他手中正在编一套科考宝典,到时候编写出来了,会拿给他们看,随手就打发了。而这个时候的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空前的危机,正在慢慢酝酿成型了。
……
秋日的阳光照耀在大明朝的山河之间,北方、北方……万里之外的京城之中,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刘守义回到的府邸之中,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忙了。虽说他的官职不高,但是毕竟是在户部,也算是比较机要的位置。官场斗争什么的,每天都有。不过还好,大家都知道他是张居正的人,即便位卑,但轻易也是不敢惹他的。
今日有人过来拜访他,来人是张居正府上一个叫任行的幕僚。因为同是张居正的人,因此彼此之间早已经熟识。晚膳过后,二人在屋内谈些事情。
“刘大人,家翁已经派人往南去了。”那边叫任行的张府幕僚喝着茶,这般说道。
“哦?”刘守义在对面,心中微微一惊,随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所为何事?”
那边任行意味深长地看了刘守义一眼,随后说道:“刘大人莫非真的不知?”
“呵。”这样简单的对话之后,刘守义想了想,微微皱了皱眉:“如果是为许宣的话,那么一封信就足够了罢?他虽然胆子很大,但也不肯能不来。首辅大人这般举动,真是让人有些意外。”
“何止是你意外,在下也是被吓了一大跳。”那边任行说着这话,表情复杂。过得片刻,才微微叹息了一声:“说起来,那个许宣也确实是厉害。家翁推行改制,从头到尾其实也都是在摸索……用那许宣的一句话,那就叫摸着石头过河。”刘守义闻言,点了点头,这句话是许宣让自己转交给张居正的信里提到过的。后来经常被张居正拿来说。
“家翁做事情,心中都有谱,很多事情都是在有了筹算之后,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但是先前许宣居然在家翁定计之前,说出了一些东西……‘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这些东西家翁都还在想的时候,那边就已经提了出来了。”任行说着,身子朝刘守义靠了靠:“你可知道,家翁私下里说过,这许宣简直是他的知音……”
这是很私人性的话了,刘守义先前也是不知道的,这时候陡然听说张居正对于许宣居然有这般高的凭借,吓了一大跳。
“只是,那许宣先前提到的那些问题,家翁并没有放在心上,待到时间过去……”任行微微地叹了口气:“都一一验证了。哪里会出问题,哪些人出问题,甚至问题会出在哪一步……这些事简直像是许宣安排一般地在走。也是因此,家翁此次决定将他请进京来。”
刘守义看了他一眼,随后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任兄有什么好担心的?”
任行闻言迟疑了片刻,才开口道:“许宣是你的人,这个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毕竟很年轻,这样一个人,陡然间给了他这样的位置,怕是拿捏不好分寸。”
刘守义闻言,沉默了一阵,随后说道:“这终究是好事情。”
那边任行将手中的茶喝完,准备告辞离开了,刘守义将他送到门口的时候,他想了想,回过头来:“刘大人可知道这一次派去南方的是何人?”
“哦?”刘守义皱了皱眉头,想了一阵,随后说道:“李兄,金兄……都是可能的吧?”任行闻言,摇了摇头:“是三少爷。”三少爷?张懋修?!刘守义闻言又一次愣在那里。
第五百一十六章 黑日及蝴蝶的翅膀(上)
秋天的日子同其他时候也没什么两样,夏日的暑气还没有完全被秋风驱散,丰收的时节里,总体的气氛是比较喜悦的。这年代,秋收的成果决定了接下来冬天人们的生存状态。若是收成好,那么冬日里饿死的人就少一点。
即便真出了什么天灾,官府也有余粮进行救济,若是不好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就足够头痛了。但好在,万历三年,年景看起来不错。人们将该做的事情做好,一天天地熬着时光。有的人知道自己所做所为是为了什么目的,有的人则是没有什么方向的,浑浑噩噩的度日,但是不管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这都是生活的一种,也无须去指责。
在许宣这里所谓的科考培训班,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弄,但是到得眼下,也有一定的成效了。这些秀才是真心想要考中的,虽说许宣提供的方式未必就能保证他们考上,但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结果总不可能更坏,他们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万一考上了呢?
另外便是许宣众人画了一个饼,只要能坚持学下来的人,每个人都有额外的银两奖励。这个是比较实在的东西,因此众人打消了最后的顾虑,开始认真地去对待那些被总结出来的应试方法,或者去背那本印成册子的所谓“科考宝典”。这也是许宣参考后世参考书的思路编出来的一套东西,暂时看起来还不完善,但是也能用了。分门归类地列出了四书五经里面各种语句能够使用的范围,就相当于建了一个材料库。秀才们在写八股制艺的时候,直接就能用针对性地选取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至于策问之类的东西,也是借鉴了后世公务员申论、行测等等的培训思路在做,初步有了效果。
总之所有的一切,都在好起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秀才们也基本上掌握了套路。原本的一些道理,在叙述之时较之要圆润很多,文章自然也就丰满了起来。虽说眼下还不知道能到哪一步,但比起原本,确实是有了很大的长进了。
……
夏日和秋天,分界并不十分明显。温度若是想要真的降下去,那么少不了得有一场雨。在中秋节之前的三天的时候,天气陡然阴沉了下来,看起来就要下雨的样子。秋雨是很缠人的,若是开始后下了,大概很难晴起来的。若是下得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秋收。当然另外的原因是因为中秋节快到了,一些原本为这一年的中秋做足了准备的人们,就比较失望。但天气并非人力所能左右,因此稍稍抱怨几句,生活也就重新回到了轨道之上。
果然,后面几天,雨就落了下来。许宣早晨起来,推开窗户,一片古代的屋舍在细蒙蒙的秋雨中若隐若现。外面下人在雨中匆匆走过,因为没有打伞,用衣袖遮挡在头顶上匆匆地跑过去,如果是侍女的话,则多半是要打伞的。油纸伞,莲步轻裙缓缓过来。这种感觉委实不错。
原本许宣是打算在中秋之前回一趟岩镇的,毕竟这年代重视团圆,徽州府离这边也不算远,来去一趟花费的时间不是太多,一两天也就可以了。但是那是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天气比较好的基础上的,最近开始下雨,这雨暂时来说没有停的趋势,加上他如今手上的事情确实有不少,许宣也就很遗憾地在杭州留了下来,无奈地准备体味一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不过即便是下雨,但是人们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还是保持了比较大的热情。一些户外的庆祝虽然因为天公不作美,进行不下去了,但是室内的庆祝还是可以的。这边繁荣的经济带来了繁荣的文化,受到熏陶的人们,也总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方式。中秋赏月是一直以来的习俗,但若是没有月亮,中秋赏雨也是能当做风雅的事情来弄的。
刘余帆最近正在家里扯皮,按照刘家的意思,是希望他中秋能够回到刘家。不过最近还在观望,先前刘家对他不起,眼下他的想法就是让那边多纠结一段时间,即便最后还是要回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