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第1章



《尚书》简介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不包括书《古文尚书》。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
。。 
尧帝功德满天下

【原文】
日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让(4),光被四表(5),格于上下(6)。克明俊德(7),以亲九族(8)。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10)。
【注释】
(1)日若:用作追述往事开头德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稽:考察。古 :这里指古时传说。(2)钦:恭谨严肃。(3)允:诚实。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4)被:覆盖。四表:四方极远德地方。(5)格:到达。(7)俊德:指才德兼备德人。(8)九族:指同族的人。(9)平:辨别。章:使明显。百姓:白官族姓。(10)黎民:民众。于:随着。使:友善。雍:和睦。
【译文】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德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德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德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的友善和睦起来了。
【读解】
尧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开国元勋”。为帝王歌功颂德,使作为臣子的史官责无旁贷的职守,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帐薄。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他的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名垂千古。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
..
春夏秋冬怎样划分
【原文】
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梨想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时(4)。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寅宾出日(7),平秩东作(8)。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讹(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鸟兽希革(20)。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宵中(23),星虚(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毛毨(26)。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日短(29),星昴(30),以正仲冬。厥民隩(31),鸟兽 氄毛(3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闰月定 四时(34),成岁。允厘百工(35),庶绩咸熙(36)。”
【注释】
1)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时的官重黎氏的后代。 (2)钦:恭敬。若:顺从。昊:广大。③历:推算岁时。象:观 察天象④人时:民时.⑤宅:居住。崳(yu)夷:地名,在东方。 (6)旸(yang)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7)寅:恭敬。宾:迎接。 (8)平秩:辨别测定。作。兴起,开始。(9)日中:指春分。春分这天昼 夜时间相等,因此叫日中。(10)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鸟 名,所以则星鸟。(11)殷:确定。仲:每个季度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 (12)厥:其.析:分散开来。(13)孳(zi)尾:生育繁殖。(14)交:地 名,指交趾。(15)讹:运转,运行。(16)致:到来。(17)日永:指夏 至。”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因此叫日永。(18)星火:指火星。夏至这天黄昏, 火星出现南方。(19)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20)希:稀疏。希革:意 思是鸟兽皮毛稀疏。(21)饯:送行。纳日。落日(22)西成:太阳在西 边落下的时刻。(23)宵中:指秋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宵中。 (24)星虚:星名,指虚星,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25)夷:平。这里指 回到平地居住。(26)毛毨(xian):生长新羽毛。(27)朔方:北方。幽都:幽 州.(28)在:观察。易:变化。这里指运行。(29)日短:指冬至。冬至 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30)星昴(mao):星名,指昴星,为西方白 虎七宿之一。(31)隩(yu):奥,意思是内室。(32)氄(rong):鸟兽细软 的毛。(33)期(ji):一周年。有:又。(34)以闰月定四时:古代一年十 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 数少十一天又四分之一天。三年累计超过了一个月,所以安排闰月来补足,使 四时不错乱。(35)允:用,以。厘:治,规定。百工:百官。(36)庶:众, 多。熙:兴起,兴盛。
【译文】
于是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 又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辨别太阳 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 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尧 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辨别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 敬地迎接太阳南来。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 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鸟兽羽毛稀疏。尧 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辨别太阳 西落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 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 尧还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根据 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 人们住在室内避寒,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尧帝说:“唉!你们羲 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闰月的办法来确定 春夏秋冬四时,这就成为一年。以此来规定各种事情就都会兴盛 起来。”
【读解】
这一段记载了神明的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细节是否真实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些信息:中国远在民族部落时代就已有了划分春夏秋冬四时和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