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鬓影》第180章


初夏午后,阳光照得明晃晃,绿荫葱郁的院子里弥漫着不知名的花草芬芳。
老式两层红砖小楼外面看上去已十分陈旧,窗户上还装着十年前常见的绿纱窗,如今城市里已很少能够见到。看得出房子的主人还停留在过去的生活习惯里,是个念旧的人。
一个小保姆模样的姑娘走出来,看见艾默还站在门口,便热情地招了招手,“进来坐吧,大姐刚上去叫老太爷,他正睡午觉,要等一阵子了,你站在外头多晒啊。”
艾默歉意地笑笑,“真不好意思,打搅了老先生休息。”
小姑娘将她让到客厅沙发上,利落地倒上水,“没事儿,昨天就知道有客人来,老先生还特别嘱咐我记得叫他起来。”
艾默松了口气,原本担心老教授不见得肯见她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只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往他家中地址寄了封信。没想到老人家很快回了信,同意她今天来访。
樊老先生即将八十高龄,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也是张孝华先生三名弟子中,至今唯一还在世的。四九年之后便留在重庆一所大学任教,至今还住在校园后面的半山小楼里,僻静清幽的小楼背山临江,可以俯瞰嘉陵江蜿蜒流过。
艾默捧着杯子,目光投向阳光灿烂的窗外。
在重庆这样一个长年阴天多雾的城市,难得见到如此晴朗天气。
远处山峦叠层,近处高低起伏的城中高楼大厦错落林立,整个城市依山而建,山在城中,城在山上,浑然就是一座无法攻克的天然要塞。而今眼前俨然是一座极具阳刚气质的现代化城市,昔年战火争痕迹早已烟消云散。
这已是第二次来到重庆。
第一次踏上这座江与山交相环绕的城市,是在读到那厚厚一叠紧锁抽屉数十年的信件之后。
那时迫不及待登上飞往重庆的航班,满心激动不能自抑,以为能在这里寻找到她们曾生活过的痕迹,找到解开那本日记后面未完成之迷的答案。
然后找到的只是深深失落。
循着信件中提及的蛛丝马迹找去,当年的学校和礼堂早已瓦砾无存,旧址已覆上柏油,修成笔直大路,推平的废墟浇上混凝土,建起住宅楼……辗转找到信中提及的孤儿院,也不知是不是她们到过的地方,只残存着两间平房,被附近宾馆用作杂物仓库。
再也找不到一星半点儿痕迹能证明她们曾经存在过。
惘然登上离开的飞机,不想回头,从此再未指望能在这里找遗落的过往。
直至启安的出现,隐隐打开另一扇通往答案的门,门后的真相和他的身份一样隐秘莫测,他究竟是谁,对茗谷的热忱究竟来自好意还是别有居心——她对他始终一无所知,他隐瞒得天衣无缝,从未透露过自己的来历,面对这样的提防神秘,她又怎么能开诚布公。
严启安,除了这个名字,她所能追寻的就只剩与张孝华有关的一丝联系。
假如他说的是真话,他的父亲真是张孝华门下弟子,那么找到张孝华后人或者其他学生,便不难查到严启安的父亲是谁。可张家后人已经先被他找到,从他们口中问来的话,未必可信;剩下便只有寻访张孝华唯一在世的弟子,远在重庆的樊有年教授。
身后轻细脚步声中断了艾默的思绪。
艾默站起来,看见楼梯上一位银发老人被女儿搀扶着,手里拄了拐杖,一步步缓慢走下来。
樊教授的女儿热情爽快,一面招呼保姆拿水果来,一面扶了老人落座,笑着大声对他说,“这位就是来看望您的艾小姐!”
艾默忙伸出手,欠身问候老人。
老人露出温和笑容,抬手与她握了握,指着自己耳朵缓声说,“我听得见,不用像她那么大声。”
艾默一怔,没想到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还能这样诙谐,反应丝毫不见迟钝,忍不住与老人相视而笑。教授的女儿笑着说,“艾小姐,电话里听你自我介绍说是写书的,想通过我父亲了解张孝华先生的事情,你是要为张先生撰写传记吗?”
老人听见张孝华这名字,平和的目光稍稍起了变化,定定直视艾默。
“不,我……其实,我是想了解一位长辈的往事,其中牵涉到一些人,可能与张孝华有关。我查到的资料中,关于张先生的可查信息非常少,所以冒昧前来拜访樊老,希望能多做些了解。”艾默直说出来意,看着老先生眼中流露出的失望之色,心中愧疚不安更甚,迟疑片刻,又讷讷补充道,“关于张孝华先生……”
老人却摇头打断她,露出一丝笑容,“不要紧,你们年轻这一代能关注到过去的人,很不容易了。关于张先生,我所知道的事可以尽量告诉你,能让老师被后人记起,是我为人弟子的本分。”阳光透过纱窗照着老人银白发丝,脸颊的老年斑和皱纹,透出波澜不惊的平静。看在眼中,却让艾默心口沉甸甸,像被什么堵住。
“谢谢樊老。”艾默轻声开口,“我从资料里了解到,张孝华虽然教过许多学生,但正式算得上他的弟子的只有三个人。”
“是的。”老人微笑,不掩骄傲神色,“做他的弟子很不容易,老师的眼光相当严格。”
“那么除了您,还有一位姓陈,另一位姓周?”艾默的问题,令老人目光为之一黯,静了片刻才答道,“是的,陈默走得早,七几年就不在了,周海升倒没走几年,现在就还剩我一个。”
艾默小心翼翼问,“张先生真的只有三位弟子,再没有收过别的门生吗?”
老人抬眼看她,似乎有些惊异于这个问题,“当然,只有我们三个。”
“能不能麻烦您再想一想,是不是有可能私下收过什么弟子,外界并不知名……”艾默不死心追问,心里隐隐发沉。老人看着她,似乎不能理解这样奇怪的问题,半晌只是摇头。艾默抿唇,试着抛出最后的问题,“那您记不记得,张先生身边是否有姓严的朋友?”
老人还是摇头。
原来果真一切都是假的。
连这都是假的,他根本和张孝华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复建茗谷,真的是别的目的。
艾默低下头去,难过得良久说不出话,心里一片混沌。
老人静静看了她一会儿,并不追问原委,温和地问,“我还有些老照片,你要不要看看?”
不忍拂了老人好意,艾默抬眼一笑,“好的,谢谢樊老。”
老人看着她,笑了笑,“你要是有兴趣,我这儿很有些老故事可以说给你听,要不然,再不说就要带到地底下去了。”艾默怔了怔,没来得及回答,却又听老人淡淡说,“别看只有几十年,离得最近的历史抹得也最干净。”
这话挑起艾默心中最深的感触,一时深深动容,望着老人饱经沧桑的面容,却不知可以对他说些什么。老人却好像什么都懂得,平静的目光充满包容的力量。说话间,他女儿已取了老相簿回来。老人翻开厚厚一本黑色册子,摊开在膝上,一幅幅指给艾默看。
泛黄相纸上,年轻的身影,朝气蓬勃的笑脸,将时间定格在数十年前。
看着老人微微颤抖的手,将相册一页页揭过,仿佛时间也从他指间无声流过。
“等等!”艾默蓦然地出声,目光被一张即将翻过的旧照片牢牢吸住,再不能移开。
——那是一副三个人的合影,中间瘦高个子,戴眼镜的中年人是张孝华,在他右边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少女,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模样,左边是个长身玉立的少年,看年岁也只十五六,衣着考究,样貌俊美,尤其那一双眼睛,笑起来微微上挑,有种说不出的潇洒佻达……这个样子,这个样子,难道不就是在茗谷小径上,与启安初相见的那一笑么。
“他是谁?”
艾默指着照片,极力克制住骤然失控的心跳。
老人戴上眼镜仔细凑近看了看,“哦,这好像是……对了,是二少,看我这记性,怎么连他也差点记不起来。”指着照片上的俊秀少年,老人乐呵呵,似乎想起极有意思的事来,“他是先生的友人之子,行二,家里有个姐姐,旁人都叫他二少。这个小子别看年纪小啊,来头可是很大,家里做大官的,进出都有保镖跟着;又会讨先生喜欢,机灵得很,常常自己画些异想天开的图纸,先生看了还夸他有创造力……我记得,先生倒是有意要收他做弟子的,只是后来,唉,机缘不巧,机缘不巧……”
艾默顾不得听他追忆往事细节,急急追问,“他姓什么,是不是姓严的?”
老人摆了摆手,“不不,他姓薛,叫做薛慧行。” 
第二十二章 上
【一九四零年十二月陪都重庆】 
一觉醒来,窗外天光大亮,已近中午。 
昨晚玩得太厉害,喝了不少酒,沈霖倚在床头懒洋洋不想动弹,头有些疼,心里恹恹的,不知为什么一睁眼又想起高彦飞,心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