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诺。三人分兵讫,杨化昭中锋先进,在新丰司地方和蔡军接触。蔡军还没见杨军的影子,便枪炮齐发,乱轰一阵。可发一笑。杨化昭却安然处之,并不还击。等到两军相距甚近,方令开枪。才是惯家作用。不一时,愈战愈近,相距不过十余密达,杨化昭便令上刺刀冲锋。又玩肉搏的老调儿了,此公真是狠货。兵士齐声大喊,奋勇向蔡军猛扑。蔡军起初还忙不迭的开枪,并乱用机关枪扫射,等到杨军冲过了十字火线,相距只有三四密达的光景,早已丢了枪械,纷纷奔逃。杨化昭哪里肯舍?竭力追击,追击蔡军枪械委弃了一地。臧致平、刘长胜又从左右杀来,杀得蔡军更无逃处,溃散得几不成军。臧、杨冲过了建昌、金谿,由江浒、胡坊、河口、广信、玉山,退入浙江的常山。
浙江人民,听说臧、杨的军队入境,恐怕引起战事,一齐电请卢永祥派军防堵。卢永祥哪里肯听?臧、杨轻蔡而重卢,亦知卢氏必能重视彼等也。浙江绅商,都借口饷项困难,情愿集资遣散,一面推代表去见卢永祥。卢永祥道:〃我心上何尝不知道浙江财政困难,不能再供给军队的饷项,但我本与臧、杨有约,他今穷而归我,我如拒绝他,或者解散他,不但有乘人于危之嫌,良心上也如何过得去?〃绅董们再三劝解,卢永祥总不肯听,绅董只得怏怏而出。卢永祥当即派人赴衢州常山改编臧、杨军队为一混成旅,并定名为浙江边防军,以臧致平为司令,杨化昭为旅长。
从此直派方面因攻浙联浙的主张不同,曾造成洛阳、南京两大实力派的意见大冲突。这时齐燮元便拿着这事去责备吴佩孚,吴佩孚也觉得有些说不过去,便即电致卢永祥,请其即将臧、杨两部遣散,一面电令苏、皖、赣、闽四省监视浙军的行动。浙江各团体也因一时盛传四省攻浙,解决臧、杨的风声,一天紧于一天,都纷纷吁请卢永祥解散臧、杨部队。这种电报,一时如云蒸霞蔚而起。现在把浙江省议会发给卢永祥的一个电报,录在下面,也见当时浙江人民反对之烈了。
原电的内容,大意道:
臧、杨入浙,全省人民莫不惊惶失措。度以事理,揆以环境,其不可不另筹解决之理有四,敢为督办陈之。浙江虽为财赋之区,而历年供应浩繁,军费重积,频年以来,渐入窘境,国省各税所入,以应原有各军,已有竭蹶之虑,何能再增负担?一也。臧、杨以不容于闽,见逐于赣,始改就浙江。闽、赣皆与浙省为邻,万一进兵致讨,必致牵动大局,二也。前此和平公约及督办历次宣言,不容客军入境,今收容臧、杨,是实始破坏和平公约之咎,三也。浙江陆军,原有一二两师,益以第四第十,已达四师之数,以固边防,绰有余裕,收容改编,义无可取,四也。务乞俯顺民意,另筹解决之道,浙江三千万人民幸甚。
卢永祥见了这电报,便请省议长沈钧业到公署中去,向他解释道:〃兄弟自从到浙江以来,多蒙全浙父老兄弟诚意拥戴,兄弟也处处顾及民意,时时顾及地方。老实说,浙江也差不多可说是我第二故乡了。自从废督的潮流一起,兄弟当即适应潮流,自向全省人民辞职,又蒙全省人民付托我以军事善后督办的重任,半年期满之后,又坚留我继续担任,浙民之爱我如此,我岂有不爱浙民之理?兄弟所以定要收编臧、杨者,也是有我一番至理。馥荪兄沈钧业字。试看目今的直系,驱逐总统,公然贿选,是否是全国人民所共同切齿痛恨的?论理我既是中国国民一份子,当然要尽力反对,此言我不可以不反对。便是浙江人民,也并非居在中国版图之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该努力向这条路上去走。此言浙江人民也不可不反对。何况直系本抱着武力统一的主张,即使我们不反对他,他也决不能轻轻放过,当然还要派兵来攻。此言便不反对,也不能免于一战。我们不反对而仍免不了受战事的损失,何如爽爽快快正言反对,也教他们知道民心尚未全死,知所警惕。此言我们乐得反对。我们既处在不能不反对,不可不反对的地位,他们又处在不肯不攻浙的地位,是战事迟早总不能免。试想浙江现在的实力,怎能对付四省十余万的兵力?仅仅增一臧、杨,我尚嫌他太少,浙江人民,怎么反嫌兵多呢?此言不能不收容臧、杨。这番苦心,我又不能明白宣布。一宣布了这层意思,岂不立刻挑动了战事?此言所以不明白宣布之因。馥荪兄!你现为全省人民的代表,务请你代为解释!〃一篇话,说得十分透彻。沈钧业原是个忠厚人,听得他如此说,不能辩驳,也是不敢辩驳。当时喏喏而出。那齐燮元久已想并吞浙江,扩充自己的实力,可恨此次战事,实完全由齐氏一人引起。此时有口可借,便调集自己所部的第六师全师,黄振魁的第二混成旅,吴恒瓒的第四混成旅,陈调元的第五混成旅,杨春普的第十九师,白宝山的苏军,总计约有四万人的兵力,纷纷向沪宁路和太湖附近一带开动。安徽方面虽然和浙卢并无仇恨,也无野心,只是既同隶直系之下,自不得不派兵助战。江西的蔡成勋,因怕孙传芳压迫的缘故,本来竭力主张和平对浙,这次因臧、杨夺他的军械,又破他堵截之兵,因此迁怒到浙卢身上,也派定杨以来一师人,在玉山边境,乘机窥伺。孙传芳此时已将福建督理的位置,让给周荫人,自己只拥了个闽粤边防督办的虚衔,正想竭力向外发展,另外找一个地盘。他的本意虽在江西,却因名义上总算同隶直系之下,不能不有多少顾忌,所以迟迟未能实行。现在见浙江方面,大有可图,便带领孟昭月、卢香亭、谢鸿勋等六个混成旅,分兵三路,窥伺浙江。
浙江方面,防驻衢州的,原为夏兆麟。卢永祥因夏旅系北军精锐,想把他调到北境,攻击江苏,所以驻衢不久,便又令他开驻嘉兴。夏兆麟奉了这调防的命令,当下便令地方上拘集船只,开拔东下。这些民船,行驶很慢,衢州上游开到杭州,虽然说是顺水,每天也只能行驶百来里路,所以每天总在县治所在的地方驻泊。从衢州开到龙游,恰好只有一站路,一站路者,九十里也,浙江上游人,多如此称。将晚时分,夏兆麟到了龙游时,自有一批官绅人等,远远在那里迎接,夏兆麟上岸答访,就有当地绅士的领袖张芬,设筵款待。到了半酣时候,夏兆麟忽然动了征花之兴,主人少不得助助兴致,立刻命把沿岸的交白姝,不论船上岸上的,一律叫来。且住,交白姝究是什么东西?怎么又有船上岸上之别?读者不要性急,且听著书者慢慢道来。原来衢州上游一带的妓女,并没有什么长三么二之分,只有一种船妓,碰和吃酒,出局唱戏,一切都和长三相类,不过没有留客过夜的旧例,所以有卖嘴不卖身的谚语。这种船妓,俗名谓之交白姝。至于何所取义,却没人知道。初时交白姝只准在船上居住,不准购屋置产的,到了光复以后,民国成立,这种恶例取消,他们因舟居危险,而且又不舒畅,才有许多搬在岸上居住。至于交白姝之营业方法,则依然犹昔,并不因一搬到岸上而有什么不同。这龙游地方,原属小县,更兼县城离开水面,还有三四里的旱道,近水一带,只有一个二三百家的市镇,因此船妓的生涯,也并不十分发达。操此业的,总计也不过二十来人。此时听说夏旅长叫局,也有欢喜的,也有害怕的,欢喜的是以为夏旅长叫的局,一定可以多得些赏钱,害怕的是听说夏旅长是个北老,恐怕不易亲近。可是害怕欢喜,其情形虽不一致,至于不敢不来,来而且快的情形则一。所以条子出去不多时,所有的交白姝,便已一齐叫到。夏旅长虽是粗人,却知风月,少不得要赏识几人,替钱江上游,留点风流趣史。正是: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未知夏兆麟究竟看中何人,如何发生趣史,且看下回分解。
臧、杨入浙而东南战事爆发,江、浙之争,其果以此为导火线乎?曰:否否。卢不附直,虽攻臧、杨而消灭其势力,直亦必出诸一战。纳臧、杨与不纳臧、杨,于东南战事固无与也。矧臧、杨与卢,同为反直份子之一,今臧、杨以势蹙而归卢,卢倘拒之出境,其亦何以对初心乎?更进一步言之,则东南战争,势必不免,与其拒之而自翦其羽翼,何如改编之以为反直之助也。然则吾人岂可以纳臧、杨为卢咎哉?
第一百五十七回 受贿托倒戈卖省 结去思辞职安民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