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到财厅领了军饷,便到长兴去了。
第二天卢永祥也到沪宁路一带前线,观察了一会,便仍旧回到杭州。两军在沪宁路及宜兴一带,激战多日,胜负未分。论兵力,苏齐虽比卢永祥要多一倍,无奈苏军不耐战的多,而能战的少。卢、何的军队,却非常勇敢,因此只能扯直,一些分不出高下。至于平阳方面,也是胜负未分。庆元方面,因浙军兵力单薄,被闽军战败,庆元已经失守,不过这一路并非主力,只要东西两路守住,闽军无论如何胜利,也决不敢孤军深入。常山、开化方面,浙军只有第五团一团,江西军虽有一师之众,因浙军素有老虎兵之号,不敢轻进,并不曾接触。这等军队,亏老蔡厚脸派得出来。江山方面,伍文渊正待进扼仙霞岭时,不料孙传芳军已经偷渡过岭,已在二十八都江山县南一市镇。掘壕备战,因此伍文渊不敢前进,只在江山城南的旷野上,掘壕防御。九月十三那天,孙军忽然来攻,伍文渊急急率部应战,约莫战了一天,左翼渐渐不济。原来浙军的战略,注重中锋,大约有一团之众,右翼有两营人,左翼却只有一营。孙军这次参加战事的,有三混成旅之众,因探得浙军左翼的防线单薄,便只用两团人牵制住中锋和右翼的兵力,却用全力去压迫左翼。左翼人数甚少,如何支持得住?战了一天,人数已不足一连,一面勉强支撑,一面急急打电话请伍文渊派兵救援。伍文渊又打电话请潘国纲派兵,潘国纲教他派第二团第一营上去,伍文渊只得又打电话给第二团团长,第二团团长又打电话给第一营营长,第一营营长回道:〃我虽愿意去,无奈我四个连长都不愿意去,请团长回复司令,另派别的队伍去罢!〃真是放屁,养你们做什么用的?第二团团长急道:〃这如何使得?左翼现在十分要紧,怎么禁得再另行派兵?电话去,电话来,一个转折,又要费多少时候,如何还来得及?〃营长道:〃四个连长不肯去,也叫没法、请团长派第二营或者第三营去罢。〃倘第二、第三两营也象贵部一般不肯去,难道就不战了!第二团团长没法,只得回复伍文渊。伍文渊又急急打电话向潘国纲请示,潘国纲急令调第六团去接应。第六团又因不是潘国纲的直辖部队,不肯遵令。命令如此不统一,安得不败?按六团系张载阳所部。如此几个周折,前线左翼几个残兵,早已被孙军的炮火扫光。孙军乘机占了左翼阵地,向中锋的后面包抄过来。
那些炮兵中有几个士兵,见敌军抄袭过来,急忙向敌军瞄准,想发炮时,却巧被张国威望见,急忙亲自走上炮台去,喝退炮兵,把炮口瞄准自己浙军的前线,接连就是两炮。那些浙军正因自己发炮并没效力,正在惊疑,忽觉炮声发处,自己队伍中的人,就如潮水也似的倒了下去,再加审辨,才知炮弹是后面来的,知道已有内变,便齐喊一声,不听上官节制,纷纷溃退下去。中锋一溃,右翼也不敢再战,立刻跟着败走,连在后方的第六团也被溃兵冲散,跟着奔逃。浙军威名,扫地尽矣。第五团原是防守常山的,听说江山战败,后路已经被截,也不敢再留,急急绕到衢州,跟着溃逃。一天一夜,奔了一百六七十里,直到龙游,方才休息了三、五个钟头,重又撒腿飞跑。浙军威名何在?
此时卢永祥尚在杭州,浙军溃退的第二天,方才接到这个消息,只因电报电话俱已隔绝,得不到详细情形,都说:〃浙军全体叛变,倒戈北向,反替孙军做了向导。〃卢永祥部下的几个高级军官听了这话,一齐大怒,约齐了来见卢永祥道:〃督办待浙江人总算仁至义尽,不料他们这般无良,下此辣手,他无情,我无义,现在我们也顾不得许多,督办千万不要再讲仁义道德的话!〃浙军即叛变,与杭人何与?说得无理之极。卢永祥忙道:〃你们要怎样呢?〃是故意问。众军官道:〃还有什么办法!老实说,事已至此,就是我们不干,部下士兵,也要自由行动了。〃卢永祥冷笑道:〃哦!你们原来想这等坏主意,这不是糟蹋浙江,怕还是糟蹋我罢。我治军二十年,部下的兵士,从来不曾白要过民间一草一木,好好的名誉,料不到今天坏在你们手里,你们果然要这样办,请先枪毙了我再说罢!〃卢氏治军之严明,在旧式军人中,确实不易多得。众军官听了这话,更觉愤怒,齐声道:〃督办待他们如此仁义,他们可有一点好处报答督办?今天督办有别的命令,便是叫我们去死,我们也都情愿,只有这件事,我们只有对督办不住,要抗违一遭了。〃说着,起身要走。卢永祥急忙立起身来,喝令站住。众人只得回头,看他再说些什么话,只见卢永祥沉着脸,厉声问道:〃你们果然要这么办,非这么办不行么?〃众人齐声道:〃今天非这么办不可!〃足见怨愤之极。卢永祥大怒,立刻掣出手枪,向自己心头一拍,厉声说道:〃好好!请你们枪毙了我罢,我今天还有脸对人吗?〃更说不出别的话,写得气愤之极。众人见卢永祥如此大怒,倒都站住脚,不敢动身了。里面有一两个乖巧的,反倒上前劝解道:〃督办不必动气,既督办不愿意如此办,应该怎样处置,只顾吩咐就得咧。〃卢永祥听了这话,才换过一口气来,喘吁吁的说道:〃你们若还承认我是上官,今日便要依我三件事。〃众人问哪三件事?卢永祥道:〃第一件,各军军官,所有眷属,一例在今日送往上海;第二件,各军军官士兵,所欠商家的帐项,一例须在今日还清,不准短少半文;第三件,各军官兵,一例在今夜退出杭州,开往上海。〃众军官听了这话,都十分不服,却又不敢违抗,大家默然不语,怒气难平。
正在不能解决之时,恰巧张载阳得了这个消息,赶来请示。众人见了他,都眼中出火,纷纷拔出手枪来,要和他火并。卢永祥急忙拦住,众人虽则住手,却都气忿忿的指着张载阳大骂。张载阳却不慌不忙的向着卢永祥一弯腰便跪了下去。卢永祥慌忙把他扶起道:〃暄初如何这样?这件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又不在前敌,如何知道前线的情形?〃卢永祥确不失为仁厚之人。张载阳大哭道:〃浙人久受督办恩荫,哪个不想念督办的好处,哪个不想报答。不料浙军软弱,逆贼内乱,恶耗传来,令我肝肠寸裂。我职为总司令,不能节制各军,使他们效忠督办,至有此变,这都是载阳之罪,特来向督办请死。〃亦是实情实理之言,但事卢如君,未免大失身分耳。卢永祥亦忍不住流下两点老泪,忙安慰他道:〃暄初不必这样,当初我本有言在先,此次战事,无论胜败,必然把浙江还给浙人,浙军之变,不过自己捉弄自己而已,在我并没有什么损失,何必怪你。我现在仍当实践前言,辞去浙江军务善后督办的职务,将浙江交还浙人。暄初是浙江人,此后请好自为之,不要负我交还的一番苦心咧!〃张载阳道:〃我随督办来,仍随督办去,岂肯贪恋权位,受国人的唾骂?〃此时除随卢俱去以外,实亦无术可以自辩。众人听了这话,都道:〃很好,暄初兄,你能这样办,我们原谅你,我们并原谅浙江,想不到浙江还有你这么一个好人。〃怨愤如画。张载阳听了这话,十分难受,便即设誓道:〃张载阳如有一点对不住卢督办的心,将来总须死在敌人之手。〃卢永祥忙道:〃这何必呢。你一去,浙江教谁维持?〃张载阳道:〃无论有人维持,没人维持,我无论如何,总须随督办到上海去。〃说着,便别了众人,回到省长公署里,令人去请夏处长夏超时任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和周总参议来。周凤歧时任警备队总参议。
两人到了省长公署,张载阳先对夏超道:〃老兄想这省长一席,现在可以达到目的了,在气头上故有此话。现在我决计跟卢督办走了。这省长的事情,就交给你罢。但是据我想来,孙传芳也不是好对付的人,怕没有象子嘉那样仁厚罢。〃夏超听了这话,不觉良心发现,惭愧道:〃既然省长随督办去,我当然也去,如何说这话?〃张载阳笑道:〃你太谦了,不怒而笑,其鄙之深矣。何必客气。定侯兄!夏超字。你自己不知道,外人是怎样咒骂你?〃夏超脸一红道:亏他尚能一红。〃外人怎样骂我?我自己想来,也并没什么可骂之处哩。〃你太夸了。张载阳冷笑道:〃你自己怎得知道?既你问我,我少不得学给你听,你当初因想做都督,不惜和吕戴之吕公望前为浙江都督。火并,结果戴之虽给你撵走,却便宜了杨督。只因你一点野心,便把一个很?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