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月河》第53章


党删妥罡叩牡蓖啤逗炻ッ巍钒桑∷淖髡卟苎┣郏郧楦甙粒嗖哦嘁眨苁苹谄嗔估Э嘀写丛炝宋按蟮摹逗炻ッ巍罚笫蓝嗌俟撩鲇酱疵约喝丛谝桓龀χ埂峋《拧=阈戳艘恍┬∷怠⑸⑽摹⑹瑁诒戏⒈砹耍懿恢劣诰妥匀衔俏难Ъ摇⑹肆税桑磕阋仓溃诘苯裾飧錾缁幔擞胱骷业拿逶缫驯幻教謇挠茫庑┏莆街杏卸嗌俸鹆磕兀恳膊黄妫Аanshuba。:看书吧'怪,就连学者、专家这些神圣的称谓都被盗用,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更何况,李、杜的诗尚且没有多少人品读,四大名著、外国文学名著的读者就更少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时期,谁还有时间与心情去细细品味砖头式的名著呢?现在可是快餐的时代。那么,你认为你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写成的,在报刊上发表的小说、散文,还有多少人在真心的阅读呢?我想,它们的价值大概也只能用稿酬来衡量了吧。
“再说,从事文学创作除了勤奋,还需要天赋。就算你有这份天赋,写上十年、二十年,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名著,可是,要被认定为名著,还需要时间的筛选,需要几代读者的认可,你能等到你的作品被承认的那一天吗?只是,进东,你这样转弯抹角的追逐名利,不仅浪费了你的精力、时间,说不定还会事与愿违,到头来一无所获,穷其一生。好吧,就算你很幸运,在你有生之年等到了这一天,但是,想想那时的你吧,韶华已逝,满头白发,耳聋眼花……你为了崇高的兴趣,付出毕生的精力,大半生都没有钱享受现代高科技创造的大量的物质财富。请问,目前,你有私家车吗?你有自己的大房子吗?你出过国吗?一年能够出去旅游几次?所有的这一切你都没有,你还叫现代人吗?我真不明白,你还在瞎忙什么?
“实话告诉你吧,老朋友,如果想尽快出人头地,就去做秘书,这可是一条直奔‘成品’的捷径,即稳妥又见效快。老兄,聪明的人,应该掌握实用的原则。与其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不如抓住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人生苦短,岁月无情,还是及时行乐,好好享受生活吧!现在既然有这个难得的机会,你好好考虑一下,可千万别错失良机哦!”苟先光说到最后,仿佛为了强调他说话的重要性,他特意用右手手指敲打着桌面。
苟先光这位仁兄的一番洋洋洒洒、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让舒进东无言以对,他呆呆地望着苟先光,感慨着苟先光洞悉世事的敏锐的眼光,以及他雄辩的口才,记忆里那个腼腆而又有些自卑的苟先光早已荡然无存了。
舒进东这一、两天一有空就在思索苟先光对他说的那番话。越想那些话,便越觉得有道理。苟先光毫无疑问是言行一致的,他享受着职务上的诸多便利,滋滋润润的生活着。再过几年,他或许还要得到升迁,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进一步扩大。现在,苟先光在他面前尽管得意,尽管神情之中,满是不可抑制的优越感,却还把他当朋友,他们还可以同桌而饮、还可以畅所欲言。以后呢?再呆在学校想必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当他越来越落魄,苟先光越来越长进之后呢?舒进东痛苦的想到,随后,在心里把自己和苟先光进行了一番比较,惆怅之中又有了重重的失落感。“我难道比苟先光差吗?当然不是!”舒进东随即就否定了。无论是才貌还是学识,他都高出苟先光一大截,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苟先光之所以可以给他上课,充当起他的老师,全是由于他现在所处的地位。在学校教了几年书,好像与社会脱节了,他才会这么愚钝:教导主任有多大?大不过校长;校长有多大?大不过文教局长;局长又有多大?还不得听县长的……想到这里,舒进东觉得先前自己真是“近视”,为了一个小小的教导主任的职位伤心痛苦。幸好这件事情没有对苟先光讲!
苟先光对舒进东的那番游说,不能不说是对舒进东的成功洗脑,它进一步膨胀了舒进东的名利之心。以前孜孜不倦追求的人生目标,变得缥缈、虚无,毫无价值,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是啊,为什么要‘转弯抹角’的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呢?更直接、更便利不好吗?”舒进东对自己讲到。先前的犹豫不决变成了深切的渴望,他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渴望踩在别人的头上,接受别人的仰视。“巴尔扎克不是说‘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吗?’我就要站在他人之上!”舒进东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文云,我不想教书了。”舒进东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对梅文云说到。
“那你想要做什么呢?”梅文云认为舒进东是说着玩儿的。
“有人推荐我去做马副县长的秘书,我觉得不错,想去试一试。”
“什么?为什么要放弃目前的一切?我觉得我们现在这样安安静静的生活很好啊!”
“文云,你是女人,满足现状没错。可是,我是一个男人,很想干一番事业。”
“你有自己喜(。3uww。提供下载)欢的事业——教书育人、文学创作!这些都很好的。”
“我现在不想当教师,更不想当作家了,我想当政治家。作家和政治家都在研究社会、研究人,可是作家停留在纸上、文字上;而政治家管理社会、书写社会,面对的可是活生生的人。男人三十而立,我还不到三十呢,现在改行,还不算太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历来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面临选择的两条人生道路,非此即彼,我现在选择前者,你不会有意见吧?”
“进东,你很有文学天赋,就这样放弃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我不过暂时停一下,不会放弃文学的。你知道,从事文学创作,除了写作才能,还需要丰富的阅历,生活经历太简单,写出来的东西都像是无病呻吟,苍白而没有生命力。年轻的时候,多尝试一些职业,多接触社会、民众,可以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舒进东生怕梅文云反对,敷衍的对她说到。心里却暗自说到:文学,只是一件过时的黯然失色的华丽服装,早已没有了往日夺目的光彩,就好像前清的长袍马褂,看看还可以,真要穿在身上,只会贻笑大方的。从今以后,文学,只留存在我的记忆中了。
“那你自己决定吧,”梅文云不置可否的说到:“只是,进东,秘书并不是政治家,充其量只能算是幕僚吧。”
“哦,一个有力的跳板而已。”见梅文云没有阻止自己,舒进东轻松地说到。
其实,暗藏在舒进东心底真实的愿望,并不是献身文学,而是献身文学后面的功利。否则,他不会因为有了更快获取功利的途径,而轻易放弃文学。文学只是他获取功利的一种工具,这个工具一旦被认定是过时、不实用的,他自然会选择另一种在他看来更容易操作的工具。成王败寇,他只在乎结果。总之,舒进东带着一半对自己以前选择的生活道路的失望,一半对未来的雄心,准确的讲应该是野心,放弃了教师的职业,放弃了文学创作,费了很大一番周折,做了马副县长的秘书。
自从做了马副县长的秘书之后,舒进东就忙碌起来了。马副县长是分管农村工作的,自然下乡的时间比较多。马副县长下乡,舒进东要安排区乡干部接待,要召集有关人员收集相关意见、合理化建议,要给马副县长准备发言材料……做为副县长形影不离的随行人员,舒进东还时不时在县电视台编辑播放的新闻节目里露脸。而且,饭局还特别多。多是区乡干部请他,每一次都有很充足的理由,不能不去。否则,就太不支持工作、太不给人面子了。刚开始出席这些饭局,舒进东还有些看不惯席间的浪费,对不入流的玩笑话,还有些面红耳赤,坐在那里极不自在,如坐针毡。他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这是工作、是工作。以此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这种心理暗示,没过多久就有了显著效果。等到舒进东在酒桌上如同在文字上一样游刃有余、谈笑自如之后,他也逐渐体味出此间的乐趣——美酒佳肴、宾朋满座,也是另一种人生境界。
第三章
更新时间20101127 11:25:21 字数:3677

现在,如果十天、半个月没有人请吃饭,不到酒楼饭店解解肚子里的馋虫,舒进东反而不习惯了,仿佛受了冷落一般,十分难受。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往超出自己的想像,舒进东有时静下来,回忆自己这一年多走过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