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六照--梁羽生》-梁羽生-第64章


王嘉良的《象棋后卫》已经出版一年,何顺安当然看过,而且早已看出王嘉良布局法中的一个破绽。
破绽为何?这就是王的新局法对付敌方的摆七路炮最有效,但若对方不摆七路炮先上边马以求两翼平均发展,而己方仍用“归心马”的话,中防弱点立刻暴露,这个“归心马”就要失灵。
第七回合,何顺安按照计划上边马,王嘉良果然仍走“窝心马”,于是何顺安轻轻巧巧的一个飞炮,炮八进四,针对敌之中防弱点进攻,巧破王嘉良的“归心马”了。
七马八进九 马三退五
八炮八进四(如图) 兵三进一
九卒七进一 炮九平七
十车三平二 车八进三
十一 炮八平二 炮二进五
第七回合,王嘉良若改走车八进二,双方平稳。但王嘉良的目的是要试新招,那又另当别论了。
经过一轮拼兑,何顺安不但有过河卒子之利,且有先手开车捉炮的攻势。故王只好伸炮打马侵扰。
十二 马三退五 炮二退一
十三 车九平八 炮二平七
十四 马五进七 相七进五
十五 卒七进一 车一进一
十六 马七进六 马五退七
十七 卒七平六 车一平六
十八 卒六平五 车六进四
十九 马六进七 后马进九
二十 炮二进三 相五退七
二十一前卒进一 车六退二
何方过河卒横行敌阵,配合马炮进攻,大车未动,已是咄咄逼人。王嘉良虽然调兵遣将,结集左翼,意图反攻,但已无法挽回颓势。至二十一回合,王方若不退车捉马,改走后炮平八企图借捉子而搏杀的话,则何方卒五进一照便可造成杀局。着法为:后炮平八、卒五进一、马七退五(如士四进五,则车八进九胜)马七退五、车六平四、车八进七。下一手何方挂角马叫将军,王方无法抵挡,失车必败。
二十二卒五平四 后炮平五
二十三马七退五 炮五进二
二十四卒四平三(何方得子占势,胜局已定,余着从略)
那次全国棋赛的结果,何顺安得亚军,王嘉良跌至六名以外。这个结果和这局的胜负关系很大。
但经此一战,“归心马”战术的发展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为只有发现破绽,才能修补破绽,更求完善。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成功本来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改正自己的缺点中取得的。
王嘉良的《象棋后卫》出版后,更多名棋手参加了“归心马”战术的研究,据我所知的就有上海屠景明和吉林赵震寰等人。何顺安能够“巧破归心马”,当然对这一战术也是有心得的,可惜他在解放前已患有血吸虫病,天不假年,“文革”前已经病逝了。
何顺安的意见
一九六二年我到上海旅行,曾经和何顺安、屠景明会面(那次也是我和何顺安最后一次的会面)。谈起何顺安胜王嘉良那局棋,他们的意见都认为“归心马”局是可以成立的,但什么时候退“归心马”必须选择最适当的时机,先后着次序有误,往往就有极大不同的优劣互易的变化。王嘉良那一局的失败,就是因为“归心马”退早了一步。如要用“归心马”战术,应该在乎炮兑车之前,先上一步相作为停着,再看对方来势(先后着的次序问题,在围棋术语中称为“手顺”,也是围棋手十分着重的)。
经过许多名棋手的实践试验,“归心马”战术当然是发展得较前完整多了,可惜我知道的只是一鳞半爪,现仅就所知,再介绍两个“归心马”的开局。
新局法一例
第一个是属于“中炮进七卒过河车对屏风马类”的开局。
黑先:
一炮二平五 马八进七
二马二进三 车九平八
三车一平二 马二进三
四卒七进一 兵七进一
五车二进六 相三进五
六车二平三 马三退五
第五回合,黑走过河车后,红方有三种应法:甲、平炮兑车。乙、马七进六。丙、相三进五。甲乙两种应法,各有不同的复杂变化。但如用丙种应法,则可能演变成“归心马”布局了(甲种应法,也可能成为“归心马”局,即王嘉良所创的那五个局法。但只能对敌方的摆七路炮才最有效。如敌方不入圈套,往往会弄巧反拙)。丙种应法,红方如不平车压马,另走他着,黑方亦不失先。
如图形势,黑方有三种着法:
(一)炮五进四打中兵
(接图黑先)炮五进四、马七进五、车三平五、炮八平七。结果黑方虽多得一中兵,但红方子路灵活占优。
(二)马八进七
(接图黑先)马八进七、炮二进一(伏有兵三进一打死车的圈套)车三平四、兵三进一、车四退二、车一平三、卒七进一(若黑马七进六则炮二进二)、车三进四、红方先手。
(三)炮八进四
(接图黑先)炮八进四、兵三进一、卒七进一、车一平三,仍为红方占先。
王嘉良败给何顺安之局,因未曾上相,给何飞炮一攻,中防弱点即露。此局红方上相后,车可平至相位,故不怕弃兵,先弃后取,反而可以夺先。
陈孝堃的新招
今年(一九七五)全国象棋比赛,陈孝堃在预赛中以后手中炮对上相局战胜胡荣华,战术新颖,着法精妙,极得好评。决赛阶段,两雄相遇,陈孝堃又出新招。这次新招更为出人意外,他是先手方在顺手炮对局中计划用“归心马”的。虽然计划未能实现,但已经给“归心马”战术又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了。
(陈孝堃黑先)
一炮二平五炮八平五
二马二上三马八上七
三车一平二车九上一
四卒三上一车九平四
五马八上七车四上五
六马三上四
第六回合,黑方以往的着法多是走炮五平四的,陈使出新招:马三上四,战略企图是诱胡荣华走车四平三压马。假如胡压马的话,陈走马七退五,成下图形势:
如图红方若炮五进四打中兵则黑马四进六捉双,马兑炮后,“归心马”跳出咬车可连夺数先。若车三平五,黑亦跳出“归心马”捉车占先。(红若退车河头,黑亦是跃出“归心马”,马五进三。并辔神骏双双出矣!)
胡荣华是最擅于打“乱仗”的,当然也看得出他的企图。他的应着是车四退一。结果陈即以马去对方中兵,双方兑马后,陈有先手立中炮之利。
六马三上四车四下一
七马四上五马七上五
八炮五上四士四上五
本来胡虽然不上圈套,陈方仍是稍有先手的。可惜他后来走了弱着,把本来可以稍占上风成和的一局棋输了。
这局棋,陈孝堃的“归心马”新招虽然未能使出,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正如周德裕第一次使用“弃马陷车局”时,虽因黄松轩没吃弃马,未能演变成为该一局法,但他暗藏的后着,稍有功力的棋手都看得出是“归心马”。故而这个局法的创始者还应属他。
先手方而用“归心马”战术,这一新招(马三进四与及暗藏“归心马”的后着变化)应该认为是陈孝堃首创的。
在已知的“归心马”战术看来,可见先手方后手方都可应用,应用的范围是更加广了。这一战术,可以用于防守,也可以用于进攻,运用得好的话,实有另辟蹊径之妙。“刚柔攻守两相宜”,看来这一战术还大有发展的余地呢。
棋盘上的皇帝
作者:梁羽生
谈比较文学之风近年颇盛,文学固然可以比较,象棋也可以比较的。倘嫌范围还是大些,那就只比较棋盘上的皇帝,也是很有趣的事。
中国象棋的“帅”和国际象棋的“王”地位相当,都可称为棋盘上的皇帝。但“帅”是不能走出九宫的,“王”就不同了,他可以走遍“天下”(棋盘任何一格),冲锋陷阵,本身就具有战斗能力,不像中国象棋的“帅”必须依赖士象保护。
我想棋盘上的不同,就正是反映了东西方皇帝地位的不同。中国的皇帝是“至尊”,是“天子”,除非起自民间的开国之君,可能除打仗之外,皇帝是只能住在紫禁城中,不和外间接触的。不但御驾亲征少有,皇帝出巡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正德皇游江南,大大小小臣子跪在宫外谏阻他出游的有数百人之多,结果这位少年贪玩的皇帝发了脾气,各赏一顿板子,给打死的都有几个。试看,皇帝要走出紫禁城是何等不易。
西方的皇帝就不同了,皇帝带兵打仗,并不稀奇。有两部著名的电影《罗宾汉》与《劫后英雄传》,相信许多人看过,电影中的狮心王李察不但亲自带兵打仗,甚至与武士比武。
另一个不同是,中国象棋双方的帅不能见面,国际象棋则无此限制。这个差异,看来也是反映了东西方对皇帝的观念不同。中国的观念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