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再嫁》第94章


阿瑟见明慧不再吃点心,便从怀里拿出一条帕子递给了明慧。
明慧用帕子擦了擦手,这才对诚王道:“王爷,皇上那里怎么说?”
诚王靠近明慧的耳朵,压低了声音道:“皇上虽然把我给叫了回来,但显然不太甘心。今晚的洗尘宴,怕是要小心应对了。”
明慧点了点头,也低声道:“皇后让我把景春、景明几个都带进宫去,说是宫里许久没有小孩子了,带小孩子进去热闹热闹。还有,皇上可能会封二少为郡王。”
“这些事情,皇上倒是一点也没有向我透露。皇上只是一直在那里让我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看来,我们虽然回京,但日子却并不好过。”
明慧笑了笑:“再不好过也比在庄子上的好!放心吧!既然我们回来了,就必不会再离开!皇后还让我给世子寻个好人家的姑娘,说吉安侯一家因安王之事连累,早就被毁券夺爵了!”
诚王脸上就是一怔,太意外了!他虽然想过唐同瑞肯定是要另寻亲事的,却一直以为是吉安侯不可能让他的嫡孙女等唐同瑞这么多年,却不想吉安侯早就没有了!
“这是皇后亲口说的?”
明慧点了点头,一双眼睛有点担忧地看向了诚王。
诚王拉着明慧的手紧了紧,然后叹了叹气,低声道:“没想到我们竟如聋子瞎子一般过了这么多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洗尘宴
马车一回到诚王府,罗勇便带着长史及那些下人前来迎接诚王与*。
诚王径直去了书房,叫来了唐同瑞及唐同哲,跟他们说了今天进宫的事情。
唐同瑞一脸的震惊,看着诚王道:“父王,吉安侯居然就这样没了?”
诚王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有些不好受地道:“朝堂上风云莫测,谁又能保证有哪个权贵可以永远得意?皇上登基的那年,到底倒了多少权贵,我们至今都还不清楚。我们的人也早就被处置得差不多了,眼下我们就是聋子瞎子,重回朝堂,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唐同瑞与唐同哲默然不语。
诚王见两个儿子都不说话,又道:“今晚皇上会在宫里设宴,为我们接风洗尘。我们一家阔别京城已经八年多,今晚是我们王府重新在京中正式露面的日子,你们都要好好的表现!虽然我们不能明着拉拢一些人,但只要我们表现得足够好,那些人不用我们拉拢,也会跑到我们的身后,支持我们!”
“是,父王。”唐同瑞与唐同哲异口同声地道。
“还有,据王妃得来的消息说,皇上有可能会在晚宴上封哲儿为郡王。哲儿,这二十多年来,你总算有个爵位了!”
唐同哲闻言就是一喜,自己的大哥从一出生就被封为了世子,三妹唐玉访虽然没有正式被封为郡主。可也是父王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也受尽宠爱!只有自己,顶着诚王府二少爷的名头活了二十多年。一直都不曾得封个爵位,如今总算是看到希望了。想到这里,唐同哲脸上的喜悦怎么也掩不住。
“二弟,恭喜你了!”唐同瑞拍了拍唐同哲的肩膀,心里也为唐同哲欢喜。
“谢谢大哥。”
“今晚的接风宴,我们全家大小都要去。宴席上人一多,就会出现意外。你们两个回去后跟你们的侍妾与下人都要说清楚,一定要小心谨慎。同进看好小孩子,切莫让他们着了别人的道!”
唐同瑞听到这里,脸上的表情也是一肃,皇宫的确不比其他地方。随时都有意外发生,有心人也实在太多,隐藏得太深,如果不小心应对的话……
“行了,你们先回去安排吧!”诚王对两个儿子摆了摆手,他今天进宫跪了那么久,也早就累了。为了在晚上能更有精神,他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回到正院,田嬷嬷与方嬷嬷早就已经命人备好了吃食。*吃饱喝足以后。便把今天在宫里皇后对她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田嬷嬷与方嬷嬷。
田嬷嬷与方嬷嬷也没有说什么,只让*安心,皇上皇后既然已经让他们回来了。就必不会再更改主意。*他们只要本本分分,静下心来安心等待,什么也不做,这才是最有利的处事方法!
*回过头一想,觉得也确实如此。很多人都是因为焦躁或者被人挑拨,然后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她贺*好不容易回了京。就必不会让这些事情导致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差错。与其多做多错,还不如静心等待。
傍晚。诚王府一家陆续上了马车,一群人由护卫护送着走在大街上,引得无数路人驻足观看议论。
“听说了吗?那就是诚王府的马车!”
“诚王府?就是那个八年前去封地就蕃的诚王一家吗?诚王居然回来了?”
“要我说,这诚王还真是好命!你们看他的那些兄弟,死的死,囚的囚,也只有诚王才能够这样风光了!”
饶是*等人坐在马车里,也听到了外面那些人议论声。*当然不会与这些不知情的人计较,但目前诚王府的情况有点微妙,她不得不仔细地倾听,就怕有什么言论会对诚王府不利。
诚王与*带着诚王府的众人来到宫门前下了马车,由宫人带着进了御花园。
唐绍武与商世章还没有到,是内务总管领着诚王等人来到席间。*抬眼看去,只见席中的座位已经坐了已经有六成人了。*等人的到来显然让那些已经在席的人都纷纷朝他们看了起来。
忽然,*感觉到有好几道目光凝聚在自己的身上。*按着自己的感觉抬眼看去,原来是宁国公府的郑云娘及信国公府的众人及贺家的兄嫂们。
*仪态万千地站在诚王的身旁,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身上喜庆且又庄重的王妃服饰显得她是那样的尊贵与美艳。
郑云娘有些忌恨地盯着正向她们走来的*,没想到在那个破地方呆了十年,她居然还是没有变老,老天真是太厚待她了!她贺*一个小小的庶女,何德何能,居然得到老天如此的眷顾?
郑云娘恨恨地端起一杯水酒,猛地喝了下去。
黄氏也定定地看着*,原来她就是贺*!怪不得会让世子念念不忘!黄氏转过头,偷偷地瞥了一眼身边的郑宏涛,见他那双冷峻锐利的眼睛正时不时地落在远处贺*的身上。黄氏心里有些发酸,又有些庆幸。
郑朝宗远远地看着*,原来她就是自己的姨母!十多年没有见过了,自己也长大了,也不知道她还认不认得出自己来呢?
*无视那些落到自己身上的目光,面色平静地跟着诚王由内侍带着来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坐好。
诚王坐在位子上朝席上看去,只见那些官员绝大部分都是生面孔,曾经的那些老勋贵恐怕早就被皇上给清洗了吧!
诚王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见对面走来一位职位不是很大的官员,那官员朝诚王打起了招呼,诚王也只好拿起酒杯那些人应付了起来。
有一就会有二,那些人看到诚王的态度非常温和,便陆续有官员走过来与诚王打招呼。唐同瑞、唐同哲见状也站了起来,陪在诚王的身边。
不一会儿,*的身边也站了几位诰命夫人,她们对着*笑意盈盈,脸上有着惊奇与谄媚,至于她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自然不会去在意。
一场应付下来,皇帝与皇后在众人瞩目的眼光中相与搀扶着,姗姗来迟。
今晚,唐绍武的心情极好。他一见到诚王就露出了个大大的笑脸,还走到诚王的身旁,拍了拍诚王的肩膀,道:“三弟,今天是为你接风洗尘的日子!朕与你兄弟一场,已经有差不多十年没有见过了,今天,你可要陪朕好好喝一场!”
诚王脸上堆满了感激的笑容,谄媚地对唐绍武道:“臣弟谢过皇兄!这十年来,臣弟虽然人远在封地上,可心里却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着皇兄。如今蒙皇兄恩典,回到了京城,可以再见到皇兄,臣弟于愿足矣!”
诚王说完,又让站在两旁的唐同瑞、唐同哲及*等人都上前来对唐绍武行礼。
唐绍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待诚五府的众人都行了礼后,又哈哈大笑起来,只是眼角却已经有了泪光闪烁。
商世章看得分明,不禁也想到了自己的儿女,只觉得心里满是酸楚。商世章上前微笑着对诚王府的众人道:“都坐下吧!都是一家人,用不着那么拘束。今天,皇上与本宫见到你们是太高兴了!”
唐绍武好不容易把眼角的泪花给忍了回去,指着唐同哲对诚王道:“三弟,这就是你小儿子同哲吗?他今年可是已经二十四五岁了?”
诚王拉着唐同哲又连忙向唐绍武躬着腰道:“是的,皇上。哲儿已经虚岁二十五了。”
“嗯,都二十五了啊!那朕的大侄儿岂不是已经二十七岁了?朕记得瑞儿比德儿小了两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