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带领老公回家乡》第48章


张云黎连人都没看清楚,被他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的。后来过来一个男同学,似乎不经意的问她:“张云黎,刘刚和你说什么了?”
张云黎才知道刚才的人是刘刚,一回味他的话,推测可能是为了自己没把他供出来而感谢吧。
等到找宝的陆陆续续回来,拿着找到的纸条领了奖品,基本时间已经到了十一点左右了,然后各班找地方自由活动。
谢老师早就让杨明宇几个男同学,在树林深处找了一块平坦开阔的地方作为活动场所。
在杨明宇的带领下到了地点,谢老师简单强调了一遍纪律和要求,然后组织全体同学玩一些游戏,有适当的给优胜者发奖品,弄得还是挺热闹的。几乎每位同学都表演了节目,张云黎也演唱了两首歌曲。
到了中午终于可以自由活动了,小组的成员迅速的聚到一起,女同学把带来的塑料布铺好,其他的同学往上摆着各自带来的饭盒,弄好后大家围着圈坐好。
大家在一块有说有笑的,把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最拿手的菜拿出来,有的人同张云黎一样,菜是单独放在一个饭盒的,也有的饭菜在一起,于是用饭勺把菜拨到饭盒盖上,杨明宇一声令下,大家开动。
一边吃一边点评,这个不错,这个有点咸,张云黎的鱼还是受到了好评的。在这期间,有带相机的同学,不停地抓拍精彩的瞬间,把一张张笑脸留在底片上。
吃完大家又聚到一起讲讲笑话,演演节目,玩玩扑克······当然少不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照照相。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晃儿到了该下山的时候。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找同学合照的人更多了,不少内向的趁此也大着胆子找人合照。
张云黎也没少和别人照,感受着这样单纯的喜悦,张云黎感到自己年轻不少。
按老师要求先回到班级,谢老师有长篇大论的讲讲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要求每位同学就这次的春游写一篇作文,才在同学的哀号声中放学。
一出校门就见到在对面笑容满面等着她的林宏斌,看到她出来,他笑容更加的灿烂,摆手向她示意。她高兴地跑过去:“等半天了吧?”
“才到,玩得高兴吗?”
“高兴,你玩的怎么样?”
“也挺好的······”
杨明宇闭上本来想叫住张云黎的嘴,注视着两人不断交谈的渐渐远去的背影······
47、又是期末
更新时间2011717 8:22:51 字数:3144
春游过后又到了紧张的期末阶段,每天除了没完没了的做题,就是不停的考试,同学们是怨声载道。张云黎和林宏斌却兴奋异常,因为他们都想到过了这个期末,两个人就可以在一个学校念书了,这个消息怎能不令人振奋?
当然两人只是私底下暗自高兴,可不敢显露出来,否则容易引起公愤。也从来没有向对方说过,只是在心里偷偷的倒计时,有时在一起也畅谈在一个学校以后会如何如何,两人心里就都明白对方对将来的期待。
夏天到了,天气一天热过一天,段爱芳又买了两块布料,让张云黎为家里的人一人做一件夏装。夏天的衣料薄,所以她裁剪后到老杨大姨处锁了边,才缝纫。这次张云黎为自己和妈妈,做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母女装。上身是简单的对襟鸡心领砍袖小衫,下身是贴身的六分裤,显得利落而又飒爽。
张长水和张云海的父子装,她是按着新买的时装杂志上的样子做的。
端午节赶巧是六月中旬的一个周日。民间对端午节还是很重视的,张云黎早早的联系了王老板,想在端午头一天再搞搞促销活动,让王老板帮着向上游批发商申请给点优惠或是奖品。王老板早料到张云黎会趁着过节搞活动,所以早就讲妥了一切,等张云黎来电话,他二话不说第二天把奖品给发了过来。
对于搞活动两个店里的人都已经轻车熟路了,有条不紊进行着,效果也不错,是平时营业额的三倍。张云黎也慷慨的每个人给了五十元的过节钱,并每人给了一套化妆品。
周六的晚上,吃完晚饭,段爱芳把泡好的糯米和竹叶端到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包粽子。重生前张云黎是不会包的,以前妈妈让她学,她总是说:“反正有卖的,想吃买两个得了,谁还费事的包它?”
等到妈妈过世后,她在过节的时候,买了一个,才知道买的永远没有自己亲手做的那种味道。
这次不用妈妈叫她,她主动地坐到妈妈身边,跟着学习。看着挺简单的事儿,可是到了自己手里才发现,想在包粽子的过程中,竹叶保持住呈锥形,真是挺困难的。
头几个被张云黎包的直漏米,妈妈直说她:“包的什么呀?”“怎么这样笨?”“看你弄得哪儿都是?!”······
张云黎不高兴了,撅着嘴,张长水咳嗽了几声,示意段爱芳注意语言,段爱芳才忍着气,没再说什么。张云黎不出声,埋头干着,渐渐地熟练了才好起来。
虽然妈妈说她的时候,她不是太高兴,可是她也心明镜似的妈妈就是这样的脾气,能怎么办?于是包好后,特别是比前几个好后,张云黎还是嬉皮笑脸的凑到妈妈的眼前,显示自己的成果:“妈,你看,这个还不错吧?!”
段爱芳只是爱唠叨,见张云黎不吱声了,自己也挺后悔的,此时张云黎上赶着搭话,她也就不再板着脸:“还行,比前几个强。”
包好后,下到锅里用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熬,最后出锅的时候,香气扑鼻的。因为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吃起来格外的香甜。
第二天张云黎和林宏斌约好了一起去爬山,张云黎给林宏斌拿了几个粽子,还骄傲的告诉他:“这几个都是我包的。”
在林宏斌崇拜的目光中,张云黎张扬的笑了。两个人每天都来青龙山,也没有什么激情了,不过看着其他人累的气喘吁吁的,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况且过节还可以采艾蒿,玩的还是非常高兴。
可惜的是两人都不认识艾蒿,只能瞎采一通,看着长得像的,都被两人采了下来。回到家里,让妈妈认认,把不是艾蒿的扔掉,剩下的用清水浸泡片刻,用来洗脸。泡过艾蒿的水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洗完脸后,人似乎真的清爽许多。
虽然过节,可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把端午节定位法定假日,学校里只是比平时晚上学两个小时,所以吃完饭还要去上学。到了学校,不少同学都带了家里包的粽子和煮的茶叶蛋,相互之间赠送点,尝尝别人家的是什么味道,开开心心的过完了这个端午节。
又过了十几天,张云黎竞赛的成绩下来了,成绩都不错,可惜都不是满分,不过排名倒还是第一。
学校给她发了奖状和奖金,其实说句心里话,第一次答卷子的时候张云黎真是想了好长时间,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自己这样算不算是作弊行为?比别人多活了十多年,还和他们一起争名逐利?可是让自己在重活一次的时候,还是不用功读书学习,她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最后只能抛开不想,对自己催眠说:算啦吧,我只是小人物,又不是什么圣人,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所以说,圣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最起码张云黎当不了的,于是她在觉得自己这个第一名得的不是太光明磊落的情况下,只是稍微的犹豫片刻,就心安理得的该干嘛就干嘛去了,答卷时还是力争满分。这次也一样,学校给的奖金她也没有客气的接了过来。
接过这份奖金,在报纸和杂志上查找了好长时间,找到有关资助失学儿童上学的信息,把这钱邮给了一个失学儿童,并给他发去一封信,告诉他让他好好学习,只要他想念书,她会一直资助到他上大学为止。
从此后,张云黎多了个笔友。在信里张云黎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再有能力的情况下回报社会。
知道这件事后,林宏斌用崇拜的目光凝视着她,感慨的说道:“你真伟大,要不我也资助一个?”
张云黎先谢谢他的赞美,然后分析道:“我是自私的人,之所以资助别人,也是在我有能力和闲钱的前提下,要是我自己都无法生存或是生活的窘迫的话,我是不会这样干的。”
林宏斌明白的点点头,是呀,他和张云黎情况不同,这些钱都属于她自己的,而他是背着家里偷偷挣钱的,有钱了也应该先回报父母才是正理。
想明白了,他也就不急于资助学生了,而是开始每月固定的往家里交一百元,就说是张云黎给他的工资。虽然钱很少,不过对于小学生能每月挣到一百元而言,林母还是非常满意的,渐渐地对林宏斌的态度也有所缓和,不再动辄打骂了。
由于林母对他的态度好转,所以林宏斌每天都乐呵呵的,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