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归路》第179章


常胜难掩激动,“王爷,拓跋王下降书了!拓跋从此甘为大煌属国,年年纳赋税,岁岁进朝贡,拓跋王世代称臣,永不再犯!”这是载入史册的战绩,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武将激动的?
韩煜齐冷笑道,“赢了就极尽残杀之能事,败了就立马跪地求饶,拓跋王也算个能屈能伸的,继续说,他不会没有要求的。”
“他……只要求将拓跋铭平安送回。”
“不可能。”
“王爷,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拓跋铭现在不过废人一个,留着他对我们并没多大用处,日后拓跋王来朝,皇上免不了要释放拓跋铭以示好,与其这样,不如先卖拓跋王一个人情。”
“不行。成王败寇,拓跋王没有议价的余地,我若说拓跋铭已经死了,他也不敢哼半个不字。”韩煜齐蓦地扔了笔,站起来,冷声道。
常将军看着他眼底的戾气骤生,心底一凛,“王爷,大局为重,拓跋铭毕竟身份特殊,落在王爷手里,以王爷的身份……不好处理,不如把这烫手山芋送回去。”
倘若拓跋王称臣,拓跋铭便也算一个王公贵爵,王爷只有亲王身份,没有官爵,没有权利处理一个王公贵爵,何况这次与拓跋开战,王爷扮演的角色本来就不尴不尬,幸在最终立了大功,若是输了,他们这一群人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招降拓跋王一事更加不宜节外生枝。而常将军所说,他的身份不好处理拓跋铭,其中另一层深意,韩煜齐会明白的。
等了好一会,仍是让人窒息的寂静,常胜小心地抬眼,却见韩煜齐面容变得柔和起来,正感诧异,就听他轻声道,“她表面装得满不在乎,心里却是很爱记仇的,她知道我让拓跋铭活着回去,会有多气呢?”
常胜低下了头,不敢去接他的话,韩煜齐也不期望他的回答,突然道,“按你意思,放他回去吧。”
“王爷?”常胜咋一听,几乎不敢相信。
韩煜齐转眼换成冷峭的面容,眼内仿佛那一瞬间的温柔不过是错觉,“对于没了獠牙的狼王,你知道什么才是最可怕的吗?不是落在猎人手里,而是让他回到狼群里,让他昔日的部下看着他活生生地饿死,或者被他的同伴分食得片肉不留。”
常胜大喜,“王爷英明!”
正说话当头,一个娉婷身影进入,似是没料到里面另有人,她在门边停下,欲进还退。
常将军见了来人,忙抱拳行礼,而后道,“王爷,长公主,末将先退下。”
韩煜齐答应一声,返身回到案前,长衫一撩,宛如流风回雪,面容也是淡淡的冰雪色。“你来了?”
慕容德馨点点头,迟疑道,“王爷,听说玥儿醒过来了?”韩煜齐头也不抬,口气略淡应了一句,“醒过来就好。”“王爷,你……不去看看吗?”
“我走不开,麻烦你代我前去看看吧。”
慕容德馨走过去,站在案前看他,他眉间轻褶,神色冷峻,眼底是掩不住的倦色,她觉得心疼不已,只有她知道,这些日子他的不眠不休除了压得让人喘不过气的公务还为了什么。每个更深人静时分,他独自披着夜色出去,黎明时分才静悄悄回来,只有她知道他一夜去了哪里,可是他从来不曾发现站在帐外的她,独立寒宵,披了一夜的风露。
慕容德馨幽幽道,“王爷,你后悔了?你心里怪我吗?”
“德馨,你别多心。”他放下手中的毫笔,淡淡道,“我答应了丞相的,无论如何都会保你平安。”
好一个答应丞相保她平安,他将他们的界线划得一清二楚,她怎么听不出,慕容德馨露出了苦笑,“是吗,王爷是因为这样才救我的?我本想着,你不看在我们好歹夫妻一场的份上,也会看在我们多年相知的情份,没想我竟是自作多情到了这个份上。”
“夫妻一场”几字让他轻轻皱眉,却放柔声音道,“德馨,你为我付出了什么,我心里都是清楚的,是我对不住你。”
慕容德馨看着他俊朗清瘦的侧脸,忍不住心酸,“那么,如果那一天可以重来,你还会不会救我?”
他的眼里涌起复杂情绪,许久,转过身去背对她,轻叹道,“德馨,时间不能倒流。”
慕容德馨低着头轻道,“其实我知道你刚才出去见谁,本来我想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了。王爷还记得丹墀吧,他是王爷从一百多名各地选上来的武生中挑出来的,算是千里挑一,天下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呢?怎么轻易丧命在他人手里?”
韩煜齐没说话,但背影的线条瞬间绷紧了。
“秦管事以为是你故意放出的烟雾,说你让丹墀执行特别的任务去了,可是连他也不知道,这一年来,丹墀到底去了哪里。”
慕容德馨自顾自地说,“其实你一早安排了丹墀跟在她身边,命丹墀冒死保全她,一路上,丹墀就隐藏在拓跋铭的人里,你明知即使放手,她也不会有事的,对不对?”
难怪他不怕她们落在拓跋手里,难怪他不怕她们会在混战里遇害,他一早胸有成竹,她们是质子,也是诱饵,一步一步引拓跋铭上钩。慕容德馨叹息,他的心智之强大,她一度以为了解他,没想到也不过是雾里看花,始终隔一层。
一路上,她们落入拓跋铭手里的情况,他了如指掌,她们惊惶不安,她甚至有过自行了断的念头,可他能忍下心,沉住气,将计就计,待得请拓跋铭入瓮后,才亮出最后一着。
韩煜齐脸色降至冰点,眉峰更是拧成结,语含警告,“德馨,够了。”
“我说得不对吗?拓跋铭有个手下,精通易容,他就是丹墀,要不是有后来的意外,我们应该被他救走了,是吗?”
韩煜齐一愕,眉头皱得更紧,良久,一点点松开,长叹一口气道,“德馨,不要自作聪明。”
她咬唇,“王爷,要不让我去跟她说?”
“好了,这事到此为止,你不必插手。”
慕容德馨却感到轻松起来,他和自己是一类人,清楚自己要什么,习惯掌握全局,之所以敢冒着失去的风险,恰恰是因为笃定十足。
虽然他不说,她已然知道答案,若时光重来,他在那一刻抓住的还是她的手,这就够了。
这时,一个亲兵急步进来,韩煜齐下令过有紧急事务时,不必请示,也不必行礼,所以二人一看那人,便知道有事发生了。
“王爷,圣旨到了!京里来的公公就在军营外候着,将军已经去迎接了。”
慕容德馨一惊,拓跋王才下降书,就来了圣旨,她只想到“狡兔死,走狗烹。”
韩煜齐倒是冷静,“从冀州到京城至少有十来天路程,来得倒是比我预料中得快。”
“那我们怎么办?”
“圣旨比军令可重多了,将士立了大功,不让他们进京见见世面,他们答应,我也不答应,替我更衣,准备接旨。”
第二百零三章 初雪
更新时间2011512 23:30:52 字数:2139
送圣旨的随行队伍规模十足。
仪仗队一直延伸到军营外走在最前面的黄幡队伍最为显眼,明黄的颜色气势逼人,皇家威严十足,数十辆金黄色的马车跟紧其后,队伍最前的是满脸春风的宣旨太监。
如此盛大的阵势一路从京城走到冀州,沿路吸引了多少人的眼光就可想而知了。
主帅大帐外士兵站得笔直,宣旨公公下车,整齐地跪成一片。
“圣旨到——”
宣旨的是福公公,一张老脸笑成一朵花,快步迎上去,虚扶了韩煜齐一把。
“不敢,不敢,王爷是大功臣,老奴可不敢受王爷的跪,请王爷平身接旨。”
“谢吾皇恩典。”
“豫亲王抗敌有功,朕甚欣慰,念皇弟尚在病间,不宜过劳,特召速速返京,以嘉其功。”
寥寥几字,便将韩煜齐召回京中,不提前事,各人心中却亮堂,亲王进京,所带的兵马不得过百人,他的军队自然由别人接手,至于是谁,除了附近的秦将军还有谁堪当重任?
韩煜齐平静接过圣旨,谢了恩,既不热络,也无任何不满。“公公远道而来,请到内小憩。”
福公公也不推辞,笑道,“那公公就叼王爷的光了。”
也许是受过常将军的约束,士兵里并无起任何骚乱,自觉地让出一条道来。
福公公走了几步,在人头里一扫,细长的眼眯成一条线。施玥儿知道她被盯上了,本想藏身在人群后,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留意到,谁知道这个老狐狸一双眼快成火眼金睛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今皇帝仿佛长了通天眼,连荒蛮之地有哪位王臣都了如指掌,甚至还在有人通报有圣旨来了,她第一个反应便是怎么来得这么快,来得不早不晚,简直掐准了她醒来的时间。
正想着,福公公慢吞吞地朝这边来了,晓得内情的人微微变了脸,公公停下脚步,“哟呵”一声,“老奴眼拙,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