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主义嗔》第35章


她依旧风风火火地说话大口地喝酒。我们畅谈离开公司后各自的情形,她连珠炮的话和开怀的笑声依旧像从前一样令四座皆惊。只是在接近午夜十二点时,她猛地将酒杯扣在桌面,磕下头嘤嘤啜泣起来,好一会儿她抬起头理顺有点散乱的长发,向我抱歉她的失态。
她说,北京真他妈的是锻炼人的好地方。离开公司都知道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只是当时没有想到是如此地具体。这一年来,你不知道我挨过多少苦。我最困难时,住地下室,成天吃烙饼。有天找工作在人大附近,都下午四点了还没吃早饭,我饿得眼冒金星,他妈的突然一算命的先生挡住去路说要给我算命。我强忍怒火地想,命是什么人都可以算的吗?那算命的说,小姐你是个非常有毅力的人,熬过眼前痛苦就是你的出头之日。我告诫他我口袋里只有两元钱,他却忙不迭地走开。先张,你肯定不相信,就是那个算命的那句话让我度过了当时的难关!现在我什么都好了,我依然是我,是伊豆,是单位同事眼中羡慕的明星,售楼明星。说完她破涕为笑款款向门口迎去,她看见预约的客户这时如约而至了。
爱一块砖
首先申明写爱来爱去这类倍儿酸的文章我很不好意思。但是最近的一段时间我经历的事儿比较多,这些事儿对于我来说忒像一幅定格的画儿,不经意地就想起了,拔都拔不掉。对了,这些画面简直像一幅幅动人的广告——“阅读者”只要稍微注目便久久不能忘怀——有广告比记忆还扰人的吗?
两个月前同事结婚,那天也是我们杂志社举办慈善拍卖活动的时间,本觉着没亲临慈善活动现场,有点遗憾,但同事的婚礼同样让我觉得不虚此行,至少我们欣赏到了一幅定格的画儿。同事的父亲的陪着她,踩着猩红的地毯走到草地的婚礼台与新郎在众目睽睽下亮相。他们本熟悉得不得了,这是我们知道的。但是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你身边的她为妻吗?不管今后发生什么,哪怕你失去整座森林!证婚人把电影里的台词发挥得很蹩脚,却逼得新郎仰头说“愿意”——害怕泪水落下!我觉得这个广告似的画儿很经典,但到底说明了什么,我还是糊涂。
第二个场景是今天中午我在车站目睹了一位妇人向丈夫连掴三耳光的场景。那位仁兄真是可怜,几次把脚扬扬就是踢不下去!这让男人们看了心里实在憋屈。我没弄明白他们为什么打架,没有机会也不想弄明白,但是他们在街头的这一幕着实让人震撼,我现在居然还想得起来。他们在人生经历里突然表现出的粗糙,怎么给人这么大悬念呢?
我开始回忆我见过的那些最经典动人的报章广告,特别是房地产广告,它们为什么那么动人,是不是因为它们一展露就语出惊人——“欧洲社区”、“高度文明”、“尊贵奢华”、“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描摹得实在美妙?我突然想问:什么是漂亮广告的实质?是一些模式,还是恒久的承诺?仅仅是在扮演理想的虚幻,还是踏实了理想背后的“砖”?对了,我再想起一个了不起的广告“北京是世界的朋友”,这个为奥运而作的灯箱广告,过了有几年了,现只能在朝阳区的某些地带瞥见,但是我觉得它简直经典之极,完全应该给它颁个“最佳暗示奖”才对。这个广告第一次指出了事物与事情之间最动人的一种姿态。
现在街上又有一个很有创意的灯箱公益广告,是说环保的,画面一束娇艳欲滴的鲜花,简洁明了,上书:爱一滴水/就是爱全世界。但是,我觉得这不止是说环保,比如它是在说情感,在说房地产这事儿,在说“爱一块砖/就是爱全世界”。高楼万丈平地起。
买房是一场战争
(www。。)免费TXT小说下载
我觉得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把问题说清楚,不然事件必发生偏离。那么什么叫战争?一想到战争,在我脑子里立马涌出一种混乱的局面,很多人乌烟瘴气地搅和在一起,然后有人流血,但又有人变得更加嚣张!但是我在想,这种事情一般不会出现在和平年代,那么如果在和平年代非要找出战争来呢?这可能就要数买房了。
由于职业的习惯我跟许多买房的人打过交道,因此听到了关于战争的种种描述。我曾笼统地问他们买房的感想,结果所有的人都不回答。看着他们齐刷刷沉闷的样子,我以为他们认为买房稀松平常没什么好说的呢,就继续追问,是不是买房跟买白菜一样感想不起来?这下他们就立马急赤白脸地说:哪里嘛,你问啥不好非要问感想,你一问感想我就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在他们情绪高涨时,其中一个人惊爪爪地总结:没有好心智,买房早晚就得“死”!我惊愕:为什么要死呢?他说:买房前看广告,词藻华丽,风景如画,爱死!不符合要求的房子太多,周末四处看房,跑死!每去一个售楼处,服务太好,一天一个电话“快来买吧”,烦死!售楼小姐狗眼看人低说您也买得不起啊,气死!交首付款和月供后,总不见交房,等死!交房时间到了,仍不通知收房,听说开发商已经没钱了,慌死!我赶紧不顾SARS嫌疑干咳一声喝住他,要不然这样一口气说下去,真死了咋办!不过我从心底里理解买房。
我是上个月签的购房合同。我和老婆一大早急匆匆地跑到售楼部,可那个天天给我打电话的售楼小姐忙得跟旅行社导游似的,她对我们说:二位请稍等,还有三拨儿马上轮你们了!我心着急还有其它事情要办,心堵得想吵架,老婆见势赶紧把我按在了沙发上,不然真不知发生什么!好不容易售楼小姐停下来,她抱着大堆文件说:您在这上面赶紧签吧,我还有一拨儿客人在等我呢!我一看合同一式四份,每份达三十多页,还有各种委托书数份,以及物业管理公约若干。这些我都没过目,怎么签呢,我说,为什么在刚才的等待中不先给我们看看!这次我老婆比我还恼火:我们今天不签了,你先把这些资料让我们带回去看了再说!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经过别的售楼处,老婆一下来了感触:若你一直凝视着售楼处的一端,售楼小姐也要开始注视你。我说:买房的人在路边看楼盘,看客户的售楼小姐在楼上看你。老婆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购房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我的心恨成了石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地产圈的“薄”客们
“博客写作是颠覆性的,不只是对习惯的颠覆,更是对思想洁净的革命,在博客里应该和所有的庸俗作斗争。”这是博客先烈的声音。但如今博客当道,勃得风生水起,徐静蕾的“老徐”,日博三千,夜博八百,并博出抢钱的帛书。就连木子美也和俺说了,“偶不勃了,您找徐静蕾吧”。人们早忘了博客的草根精神。由此,不难看出,“名人博”取得了灾难性的成功。但是,本是展示个人才华、抒写观点的博客,为何到地产圈就立马变成“薄客”了呢?
说来原因也简单,一句话“文如其人”。地产是什么?是商业。商业有文化吗?在商业中能挤兑出文化吗?这很难说。因为难说,于是众人纷纷挤兑,惟恐没文化,至此,“薄”客再所难免。薄客最“薄”的地方是找人代写。老总们日理万机,既要利益最大化,又惮着没文化。咋办?开博!而代写亦分两种:“自己说”和“一直说”。这不难理解:“自己说”乃潘老师等的惯用做法,即每日口述,小秘记录、整理、上传,尽管不能保证言之有物、字字珠玑,但起码也每日更新啊,总算没辱“日志”之名;相比较起来,“一直说”就等而下之了,“一直说”们也不是不能写出好文章,但终归他们觉得写文章属“商业”之一种,一生能写出三五篇做思考状的“通稿”,便万事大吉——企业手册、公司文化、会议演讲,“一直说”到底。废话少说,齐步走,咱去瞧瞧那“薄”。
潘老师3月16日“力讨”博客广告,这事儿早有人得出了结论,但他说“博客贴广告相当于拿着大炮打蚊子”,不错,比喻新颖,紧扣社会热点;任老师则撰写《小潘,洗洗你的脸》——直抒胸意之人,俺向来敬仰,即便是抒“最该挨打的人”胸意,且怀了他心,但只要抒得够激愤,这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小迪老师的博,则干脆一直不更新,以“不变应万变”,一直保持“企业文化”和房子裸照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