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讯》第11章


尖叫。
港务长抽出一本纸页松散的笔记本,用大拇指翻了翻,然后递给奎尔。封面上写着“到达”;给人一种进账和亏损、满舱货物和千里迢迢的感觉;有一种热带的气息。
他随着奎尔的视线。
“多好的画儿!那是‘玛丽女王号’撞翻了它的护卫舰‘库拉索’。是1942年的事情。离开爱尔兰海岸二十英里,当时阳光明媚,有着水晶般的透明度。‘女王号’有八万一千吨,是从客轮转为部队运输舰的,而那艘巡航艇只有四千五百吨。把它拦腰撞断,像切一根煮胡萝卜。”
奎尔写得手都发麻了,却发现他抄录的船名都是几个星期以前入港的。
“我怎么能知道船还在不在这里呢?”
港务长又抽出一个本子。胶合板封面,上面歪歪斜斜、颤颤巍巍地烫着“离开”二字。
“哈哈,”奎尔说。“我认为他们应该给你弄一台电脑。这些记录似乎挺费事儿的。”
第九章 系泊结(2)
港务长指了指柜台后面的一个小壁间。电脑屏幕像煮沸的牛奶。港务长敲了几下键盘,船名便以蓝色豪华体字母显现出来,还有它们的吨位,船主,注册国,货物,到达和离开的日期,上次停靠的港口,下次停靠的港口,离开出发港的天数,船员人数,船长的姓名、出生日期和社会保险号码。港务长又敲击一通,一台打印机嗡嗡作响,纸张不断地滚出来,落进一只塑料箱里。他把纸撕下,递给奎尔。这便是船讯。
他咧开嘴巴一笑,假牙暴露无遗。“现在你便会记住了,我们用两种办法记录船讯,”他说。“这样,碰到狂风骤雨,突然停电的时候,你就可以翻翻老本子,东西都在上面。喝一杯茶吧。在阴雨天气,没有比喝茶更舒服的了。”
“好的。”奎尔说。坐在椅子的边缘上。雨水像小溪流一样顺着窗玻璃淌下。
“下去,”港务长说,把一只猫从椅子上推了下去。“现在我们这里的船只范围很广。两年前政府花了一千七百万元给这个海港升级。重建的码头,新的集装箱枢纽站。今年有十六艘巡航舰赶着入港。他们只呆一两天,但是,我的小伙子,只要他们踏上这片码头,就开始大把地往外扔钱。”
“你干这个多长时间了?”
“取决于你说的‘这个’指的是什么。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出海了——在我叔叔唐纳尔的六十吨的纵帆船上做舱面水手,在这片海岸上转悠。我就是这样练出了一身力气。哦,他给我吃山珍海味,却也让我做牛做马。后来我在一条平底纵帆船上到贝尔岛沿岸捕鱼。我在海岸渡船上干过。我当过商船船员。二次大战期间,是加拿大海军上尉。战后我参加了海岸巡逻队。1963年,我搬进这间办公室,担任锚爪市港务长。三十年啦。明年我就退休了。我才七十岁,他们就要把我赶走。我想学学弹五弦琴。要是我能不把弦儿崩断就好了。有时我真不知道我还有那么大的力气。你怎么样?”他活动活动手指,使关节像燃烧的树节疤一样突现出来。伸出防风草根般的小指头。
“我?我刚到报社工作。”
“你看样子像是本地人,但口音不像。”
“我家是奎尔岬的,但我在美国长大。所以我是个外地人,或多或少吧。”奎尔的手悄悄移到了下巴上。
港务长打量着他,眯起眼睛。
“是的,”狄迪·肖维尔说。“我猜你在那儿有过一段故事,小伙子。你怎么会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长大?然后又回来?”即使现在他也能表演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绝活儿。
奎尔将茶杯在托碟里拖来拖去。“我——唉,一言难尽。”他的声音低弱下去。他用钢笔戳着笔记本。改变一下话题吧。
“那儿的那条船,”他指点着,说。“它是什么?”
港务长从椅子底下找出一个双筒望远镜,朝海湾眺望。
“‘北极磨工号’?哦,是的。它已经通过了试航和检验。定期到这里来装鱼和海胆卵,用于日本的美食贸易。是一艘冷藏船,大约1970或1971年在哥本哈根为北方美食公司建造。你见过它在鱼厂装海胆卵的场面吗?”
“没有。”奎尔想到涨潮的水池里那些绿色的针垫。
“漂亮!真漂亮。花哨的木碟子。日本人认为它们是美味佳肴,每碟子出一百美元呢。他们把它们摆成好看的图案,像一条被子一样。‘乌米’,管它们叫‘乌米’。生吃。在蒙特利尔的寿司酒馆里可以买到。我吃过。我什么都尝过。野牛,裹巧克力的蚂蚁,还有生的海胆卵。我有一副钢铸铁浇的肠胃。”
奎尔喝着茶,感到有点恶心。
“给,拿望远镜去看看。它的龙骨前端部分是球茎状的,那是造它的时候刚开始使用的。另外还有一艘姐妹船,叫‘北极门牙号’。冷藏船,带四个货舱,隔离舱。还有航海图和位于船的中部的驾驶舱,以及所有最先进的电子航海辅助设备。在当时来说是高度自动化了。它在风暴里遭难以后,又给它重新配备了新的航海设备,新的温度计,你在驾驶台上就能看到,还有其他的一切。
第九章 系泊结(3)
“造这艘船的时候,你知道,正流行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装备——那些柚木便是派了这种用场。那首歌,《挪威森林》,还记得吗?”用男低音连吼带唱了几句。“‘北极磨工号’上都是涂了油的柚木装置。它有蒸汽浴室,而不是游泳池。在大海里蒸汽浴室是不是管用得多?墙上的壁画描绘了滑雪比赛、驯鹿、北极光等等。我想你该听说过它的。”
“没有。它有什么出名的地方吗?”
“就是那条船造成了父子间的不和,杰克和他的儿子丹尼斯。”
“丹尼斯,”奎尔说。“丹尼斯正在给我们的老房子干活呢。在奎尔岬。”
“我小的时候,”狄迪·肖维尔用淡漠的口吻说道,“可能去过那座房子。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了。说起丹尼斯,他是一个很好的木匠。他当木匠比当渔民出色。当时这对杰克来说是个安慰——巴吉特家的人在海上遭遇了那么多的不幸。杰克虽然把所有的时间都尽量花在海上,却对大海有一种病态的恐惧。他不想让他的儿子们去当渔民。结果当然弄得父子关系剑拔弩张。杰克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非常、非常残酷的生活,到老了一无所有,只有一身的病痛和贫穷。而且很有可能孤苦伶仃地淹死在那片沸腾着冰块的水域里。他的大儿子杰森就遭到了这样的命运。载着满满一船鱼在巴基滩被冰包围,
后来天气突变,就翻了船。预报说是中等的疾风,却突然变成了风暴的势头。这里的海岸上堆积着可怕的银白色的融冰——越是美丽就越是危险。再喝点茶。”他为奎尔倒了一杯浓茶。
“就是这样!丹尼斯去给圣约翰斯的一位有名的木匠当学徒,学习从制图到完工的一套手艺,如果我记得不错,那人好像是叫布里安·考科利。后来他做什么呢?告诉你吧,他的第一个工作是签约在‘北极磨工号’上做随船木匠!它来来回回地航行于沿海诸省和欧洲之间,去过两次日本,还顺着海岸去过纽约。丹尼斯对船和大海简直着了迷,就像杰克和杰森一样。在所有的事情当中,他最喜欢捕鱼。可是杰克死活也不同意。
“杰克的那个态度真是吓人。他想如果丹尼斯是个木匠,就会平平安安地呆在岸上。他很担心,你知道,替他感到担心。我们对自己害怕的东西经常感到怒不可遏。杰克的想法是对的。你看,他知道大海特别钟爱巴吉特家的每一个人。
“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这儿就会有一场冬季风暴。真是活该倒霉,‘北极磨工号’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在圣约翰斯东南面大约二百英里的海面上。二月风暴,来势凶猛。寒冷的四十英尺高的巨浪,风速为五十海里的呼啸的狂风。你有没有在海上遭遇过风暴,奎尔先生?”
“没有,”奎尔说。“也不想。”
“你永远不会忘记那种经历。以后每当你听到风声,就会想起那预报死讯的女妖精的呜咽,想起排山倒海的巨浪,被撕成泡沫的浪峰,和可怜的船的哀哀呻吟。任何时候遇到风暴都是够倒霉的,而当时正是严冬,冷得可怕,栏杆和索具上都结冰了,最后船上载着好几千磅重的冰。雪下得那么猛,透过这些窗户只看见外面狂舞着一片白色。根本看不见下面的街道。房屋的西北面粘了一英尺厚的雪,像钢铁一样坚硬。”
奎尔手中的茶杯冷却了,他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