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第18章


有安全感了,才敢出门。”
一个十一岁的中国男孩,因为钢琴才艺惊人,拿到纽约茱丽叶音乐学院的奖学金,由妈妈带着来美国深造。
没想到,才来不久,他的爸爸就因车祸死了。失去了经济来源,他妈妈不得不出去找工作。
“那孩子真奇怪,一天不知道要打多少次电话到办公室找他妈妈,隔一下就来个电话,问他妈妈在不在。”有一天,他妈妈的雇主对我说。
“这是可以同情的。”我说,“因为他突然就没了爹,他没有完全感,惟恐妈妈一下子也没了。”
一个家在台湾,却总在祖国大陆经商的朋友,对我说的故事就更感人了——
“每次我离开家,八岁的女儿都哭着喊着不让我走。”那朋友说,“我实在受不了那种心痛,也忍不得看她哭,有一次就瞒着她,趁她上学的时候离开家,没想到麻烦大了。”
“什么麻烦?”
“从那以后,每次我回台湾,孩子上学之前都要不断问:‘爸爸今天会不会去祖国大陆?’每次她出门,都回头再回头,眼睛里全是恐惧,好像我一下子就会不见似的。”
看非洲猎豹的动物影片,猎豹妈妈生了四个小宝宝。但是爸爸早失踪了,妈妈要猎食,不得不常常离开洞穴。
就见那四只小猎豹相互依偎着,一动也不敢动,仿佛冬眠一般。影片的旁白说,小动物都是这样,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它们缺乏安全感,生怕自己的热量维持不到妈妈回来,所以只好尽量减少消耗。也因此,妈妈不常在旁边的幼兽,总生长得比较慢。
可不是吗?据说早产婴儿在保温箱里,除了喂奶,还要专人每天戴着手套抚摸,才长得好、长得快。
抚摸,使他们有安全感。
我也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因为十三岁那年,一场大火,不过半个小时,就烧光了我的家。
我的锦旗奖状没了,我最爱的图画书没了,父亲留下的古董字画没了,我宠爱的波斯猫也被烧死了。
从那以后,虽然从台北搬到纽约,又搬到长岛,但是每次离开家,都有几分忐忑;每次回家,看到家门,都有一种“真好!家还在!”的欢欣。
我的母亲也一样,记得孙子才四岁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庐山旅行,她晚上居然在旅馆做噩梦,梦见孙子掉下了悬崖,于是第二天坚持不去看瀑布。
“大概倒霉日子过多了,现在日子虽好了,心里却不踏实,还不敢相信好日子真能维持多久。”老母后来对我说,“苦命啊!连有福气,都怕消受不起。”
读哲学大师罗素的女儿凯瑟琳写的回忆录。
(www。。)好看的txt电子书
罗素四十岁时有一天,坐在椅子上看书,看一半,把书放下来,站起身,走出门,骑上脚踏车离开家。
从此,罗素就再也没回过那个家门,他跟结婚十七年的爱莉丝就这样分开了。
书上说后来罗素又交了个亲密的女朋友,每次罗素看书看一半,站起身,那女朋友都会紧张地问:“你要到哪里去?”
她一直对罗素没有安全感。
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人的生活整个改变了。
也许应该说,生活没改变多少,改变的是心情,最起码在纽约可以见到这种心情。
那心情是无形的,深深藏在人们的心底。以前在曼哈顿的街头,见到的总是无忧无虑的纽约客。但是现在不同了,表面看,他们依然坐在路边喝咖啡,躺在公园日光浴,但是稍微一些震动,即使是车子爆胎或紧急煞车,都可能引起惊悸的目光。
人们可能不说,但是在许多人的心底,都猜,会不会人群里正有炸弹客?会不会地下铁就将冒出沙林毒气?会不会天上飞过的那架飞机,正要撞向自己的家。
安逸的美国人,失去了过去拥有的安全感。
只是想想,这世界上何曾有过没恐惧的日子?病痛是恐惧,战争是恐惧,父母可能遽逝是恐惧,房子可能失火是恐惧,太太可能不开门是恐惧,连幸福多了些,都惟恐失去。
只要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不能预知下一刻,就可能恐惧。谁知道下一秒钟会不会发生八级地震,震碎一切。
于是知道:只有把握现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最安心。只有把握自己,小心开车,小心过马路,小心保养身体,小心做个好人,有一天发生了不幸,才能没有悔恨、没有亏欠。
幸福总在当下——
窗外有蓝天,多美的日子!窗外有阴天,多美的日子!窗外有雨天,多美的日子!
能看到家、看到孩子、看到妻子、看到亲人、看到朋友,那是多美的日子!
试卷 
王国华 
在暗夜,偶尔会梦到试卷,真真切切,跟真的一样。
试卷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或者意味着考试吧。
多神秘的试卷啊,在拿到手之前,你不知道上面有什么内容。
但你明白,一定有许多不预知的东西等着你。
那是老师设置的一道道陷阱。你像穿越迷宫一样,小心翼翼,高抬脚,轻迈腿,在丛林里闪转腾挪。
即使你心细如发,即使你身经百战,也有中招的时候。你满头大汗,如临大敌。
其实那不过是老师和你开的善意的玩笑。
第二天,他会告诉你,昨天你在什么什么地方,进入了圈套,实际情况不是那样的,而是这样的。然后,他告诉你准确答案。
我盼着老师揭晓谜底。他总给我意外的惊喜。自认为对的,或许错了,自己没有把握的,却蒙对了。
他根据你的表现,给你打一个分数。
这个分数,你完全可以不在乎。
所以,每次交上试卷以后,我都满心期待着老师的讲解。他们常常让我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一般。
爽透了。
(Www。。)免费TXT小说下载
老师是整个过程的设计者。我们懵懵懂懂,跟着他,亦步亦趋。
我对得起试卷,因为我从不抄袭别人的答案。抄袭对我没有意义,我需要自己理解答案。
现在为什么要梦见试卷呢?也许我天天都在考试。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对我都是一次考试。但我没有盼头。
没有老师,也没有标准答案等着我。我只能一个人面对着那一张纸,咬着铅笔头,苦思冥想。
即使我交白卷,也没人管我。不会有人对我大声咆哮,罚我重做一百遍。
谁管谁啊?每个人都面对着一张试卷,包括老师在内。他的那张卷子,可能比我这张还难,他可能比我还紧张呢!
我们自己领来卷子,摆在桌上,自己解答,最后自己给自己打分。
别人给你打59分,你可以自己打100分。别人给自己打了100分,你可以探头看看,撇撇嘴说,明明不及格嘛!
试卷和答案,没有必然的联系,和分数也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与分数,都不再神秘。反而让你惶惑,让你无所适从。
试卷是例行的吃喝拉撒,它就那么轻飘飘地来了,摆在你的眼前。仿佛在说,你看着办吧。
《读者》2009年第01期txt下载 www。。首发 &。
爱情病症 
安 宁 
去小剧场再次看了孟惊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台上的总结说,A爱B,B爱C,C又爱D,而相爱的两个人,却注定要分离。
剧中“明明”与“马路”对于爱情近乎病症般的执著,在这个时代,几乎成为稀缺的花草。偶尔在阴暗角落里看到,你不会觉得珍惜,反而会对其不合时宜的绽放,生出怜悯与同情。
想起一个读博士的朋友,曾经痴情的爱过一个来自贫穷山区的女孩。我们都认为,凭借他自身的能力,毕业之后可以与女孩在这个城市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可以去一所大学做一名老师,而她,则可以在某一个单位谋一份文员的工作。房子,车子与孩子,皆可以慢慢地来。
可是朋友的父亲却断然不同意他与女孩的结合。他带她回家,父亲拒绝与她见面,还对他谆谆教导:你一定要找一个对你的前程有切实帮助的女孩,要么她的工作与你相当,不相上下;要么,她的父母亲朋有显赫的权势,能够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
朋友就在这样的引导下,与父母安排的一个家世优越的女孩见面,并很快地走在了一起。女孩的父母果然在他毕业的时候,帮他寻到了一个好的归宿。而之后的买房、结婚、评职称;他也一路走来;毫不费力。几年后我们再见;他俨然成了我们这一群人中最春分得意的一个。言谈举止里;全是上层人士的骄傲和自如。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