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情深》第10章


(Www。。)txt电子书下载
看小说就去翠微居。
第二十一节 灶膛改造队
段玲玲这几天倒是安稳,安静地让二爷觉得出奇。平时在一起,她像久旷的怨妇,要了一次又一次,把个二爷折腾地七魂丢了三魂。这段日子不知怎么了,段玲玲再没给他打暗语,二爷有些不安。
夜深人静的时候,二爷偷偷溜到玲玲的房后,敲了敲后窗棂,这是她们约定的暗号,平时她听到,会立即打开后窗,让二爷爬进去。今晚房间里静悄悄地,一点响动也没有。二爷等了半天没见回音,倒是瞎眼婶子咳嗽了两声。二爷心里非常的失望,怏怏不快地离开了。
其实,段玲玲去了部队。新婚燕尔,在一起也就呆了那么几天,男人想她想得心慌,部队首长看他表现不错,特许他家属来部队过春节。一封电报打过来,段玲玲急慌着忙地去了,连和二爷打声招呼都没来得及,后来还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二爷心里很生气,再怎么说,两人同穿过一条裤子,同钻过一床被窝,你想去,别人也不拦你,总不能悄没生息地溜了吧!
没有了朱屠夫,咱也吃不了带毛的猪,二爷过后想想,也就算了,一不是她的男人,二不是她的亲戚,只是一个私下里的老相好,说不说的没啥。二爷想通了,精神气也跟着上来了,他还没忘记在杏花家被两个女人折腾的事,脚步不由地往孙寡妇家里走去。
你还别说,守寡的娘们办起事来就是够味,不说孙寡妇腰身发育的如何迷人,但就那办事的技巧,都是另外三个女人无法相比的。二爷边走边想,心底不由地热火起来,脚步也加快了许多。
刚拐过街口,迎面碰到了匆匆忙忙低头走路的支书刘璐,刘璐抬眼看到了二爷,大手一挥:“二哥,干啥去?”
二爷支支吾吾,一时想不出什么理由,好在心眼来得快,说:“你三叔家的火炕不好烧,让我去瞧瞧。”
“嘿!今天总算找到正主了,公社刚刚下发通知,让大队派人去学习灶膛改造,我正愁没有好的人选,眼前的二哥不就是大能人吗?,赶紧地,收拾收拾跟我去公社。”刘璐解决了问题,满怀兴奋。
“别拿我开涮了,什么好营生能轮到我头上,该不是又让我站台子、挨批斗吧!”二爷忘不了过去的好事,心里时常挂念着。
“这次比那回强多了,不但管吃管喝,还免费学手艺。兄弟看你对心思,把这等打着灯笼寻不到的好事留给了你,你要不愿去,我再找别人。”刘璐不耐烦了。
“别价,有光不沾那是王八蛋,二爷我今天就跟你走了。”
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一个铺盖卷,外加一个掉瓷的破缸子,二爷就跟支书刘璐上路了。
到了公社大院,别村的人都到齐了,就差刘家洼了。二爷名声在外,多数人认识他。看看他进了院子,都笑容满面地和他打招呼,开着玩笑。
公社书记坐在前台纳开了闷:什么人物这么让人喜欢?比老子下乡都招人待见。不行,得问问。于是,叫过来秘书耳语几句。小秘书乐颠颠地跑过去,把二爷拉到公社书记跟前。一番交谈之后,书记恍然大悟。他不就是刘家洼出了名的“房长”吗,想当年声震云霄,全县的老百姓都知道,他曾和当时的县委书记同处在一个主席台上,很是风光了一阵。
公社书记乐呵呵地说:“小刘啊!你的‘英雄事迹’我清楚,几年过去,你由一个落后青年,蜕变成了上进分子,多亏了革命大熔炉的锻炼改造,今昔非比啊!”
“那里那里,书记言重了,我不过是社会主义大树旁边的一棵小草,借借光,偷吸点养分,呵呵!”二爷见过世面,和公社领导说话,得会咬文嚼字。
“哈哈——,比喻太恰当了,阶级觉悟就是高。这样吧,我代表公社党委,任命你为灶膛改造队的副队长,怎么样?”
“那敢情好了,书记,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二爷欣喜万分,上来头一炮就捡了个副队长,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你可要尽职尽责,带领这些学员们,边学习边实践,把这件新兴事物,搞得红红火火,为全公社的社员们造福,为咱们公社争光。”公社书记激情高昂,讲话掷地有声。
“保证完成任务。”二爷学着“上甘岭”的镜头,昂首挺胸,满怀豪情。
公社书记的突然任命,让在场的学员们很是嫉妒了一阵子,谁也不会想到,“房长”刘成树刚露面,一眨眼的功夫,就他娘的当上了副队长,官虽不大,可这是公社书记任命的,职权自然比大队书记强多了,不少人,包括刘璐在内,眼馋得眼珠子红红的。
公社书记集合全体人员,照例开了个会,由国际形势,到国内阶级斗争,再到本公社面临的严峻问题,嘴叉子喷着吐沫星子,大讲了一通,最后归结到刚刚成立的灶膛改造队,书记清了清嗓音:“同志们,灶膛改造这项工程,责任重大,关系到我们公社十多万人口的福祉,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千方百计地圆满完成任务,既让老百姓烧着省柴草,又让火苗燃的旺旺地,这关系到阶级兄弟的感情至深。”
散会后,学员们各自按号找到自己的住处。下午到公社礼堂,听上级派来的技术员讲解灶膛构造及制作方法。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爷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了,因为在场的各位大都和二爷相熟,所以,带起队来也不难。
技术员是个女的,姓刘,二十五六的年龄,刚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她把学校里学到的一手技术带到了县里,县长一看,不孬,做饭省不少的柴火。现在叫技术革新,当时属于一项新生事物,得和路线斗争挂上边。县委一声令下,先试点,再推广,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这一幕。
刘技术员讲解着灶膛的新构造,二爷看后觉得好笑:我当什么先进的方法呢,就这破玩意,俺们刘家洼的灶膛,早用上了,家家都是我老刘经手的,我还当什么新鲜玩意儿呢。肚里有想法,但不能说出口,二爷是明白人,他怎么能办那种糊涂事?一个不小心,斗大的帽子立马就给你扣头上:这是顶风犯上,破坏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二爷才不触那个霉头呢!
第二十二节 偶然得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本来二爷对这技术早已成竹在胸,学他说话:那都是放下的活计。别看二爷光棍一条,脑瓜灵光,平时闲着无事,总爱琢磨点小窍门。那年月,没有蜂窝煤,更别说煤气灶了,就是有,按当时的农村条件,没有几家能用得起的。所以,家家用的还是老辈子传下来了大锅灶,做饭、取暖两兼顾,再冷的冬季,只要到了热炕头,冻麻木的手脚,很快就会暖和过来。一家老小,围坐在炕桌前,吃着大葱蘸酱,喝着玉米糊糊,其乐融融。
新盘的土坯火炕,开始的时候烧的挺顺溜,时间长了,锅底灰积满了炕道,出烟的空间缩小了许多,遇到迎门风,烟气出不来,随着风势倒灌回去,满屋子都是烟气,呛得人咳嗽连连,老辈子的妇人没少受了烟熏之苦。火炕磐的九曲十八弯,就好比肚里的肠子,回回转转,几遭下来,方到尽头,末梢一个急转弯,顺着猿猴样的尾巴烟囱,急急地奔了出去。这种技法,是照顾火炕多个层面受热均匀,恰恰忽视了烟道的畅通。
二爷没事就爱琢磨,怎样才能既省柴又最大幅度地保证取暖呢?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农村支锅头,为了安全,习惯把接触铁锅的部分做的厚点,这样锅里面盛再多的水,也不担心锅头散架。其实人们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铁锅是稳当了,可火苗接触锅底的面积相应地缩小了,火势顺着灶膛嗓子眼被快速地抽了出去,不费柴草才怪呢。
那年生产队里刨花生,中午二爷被队长留下看坡,就这点活计,十几个人楞争执不下,为什么呢?午间可以烧花生吃,看坡的人就这点权力,任你撑破肚皮,只要不私藏一粒,谁看见了也无怨言,这是条不成文的规矩。
二爷想吃土闷的花生,熟透后的花生米喷香喷香的,既填饱肚子,又余味长流。就着土坡,二爷挖好窖口,留出烧火的地方,掏好烟囱,把潮湿的泥土攥成土瓦,垒成土窑,一个闷花生的工具就做成了。
开始点火,火势总是顺烟囱溜走了,烧了半天,土瓦还是半干不湿的。二爷非常生气,照这样下去,下午社员上工,也吃不到闷花生的。他趴在土窑门口,仔细地瞧了瞧火势走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