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张爱玲》第12章


张爱玲的散文素以津津乐道、细细品味身边琐事见长,她让自己忘情于形而下的生活的具体情节中,同时也以此来观照和透析人类的精神文明。这篇《被窝》即为鲜明的一例。普普通通的被窝,有哪位散文家注意到它?描写过它?张爱玲却在~个淅淅沥沥的雨夜写起了被窝,用的是温馨细腻的笔触,从中式、日式和西式被窝的不同来象征中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既出人意料又自然贴切。而在喁喁细语的背后,读者又分明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时代的苍茫。文末所说把鸡鸣画出来的种种遐思,更是张爱玲式的神来之笔,余音袅袅。《被窝》完全可以归入张爱玲最优秀的散文之列,从中可以深切体会张爱玲独有的从容、散淡的风韵和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笔者不禁为挖掘出这颗遗落的明珠而庆幸。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迷人的名字,她的作品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自一九八七年发现中篇小说《小艾》至今,笔者在尘封的故纸堆中先后打捞了四批十一篇长期湮没的张爱玲佚文,自以为为张爱玲奇丽精美的文学世界填补了若于空A。尤其是这次不仅如愿以偿找到了《罗兰观感》,还连带找到了《老实话》和《被窝》,收获之丰硕,连笔者自己也不曾想到。然而张爱玲非多产作家,她所营造的文学世界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取胜的。对笔者而言,这项富有意义的考证搜索钩沉工作到此很可能真的要告一段落了。但笔者相信海内外众多研究者必将继续探讨张爱玲的独特价值,张爱玲是说不尽的。
(原载香港《明报月刊》1993#58号)
张爱玲话剧《倾城之恋》二三事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张爱玲编剧、朱端钧导演的四幕八场话剧《倾城之恋》由大中剧艺公司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隆重献演,连演八十场,场场爆满,可谓盛况空前,经久不衰。当时,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已先后问世,沦陷区文坛为之惊喜交集,好评如潮。张爱玲怎么会想到再涉足她陌生的话剧领域?未见文字记载。但她把自己的成名作《倾城之恋》搬上舞台,以她声誉日隆的文名果然成为引人注目的大事。戏尚未上演。上海的宣传媒体已纷纷开动,各种报道连篇累牍,有月旦演员人选渲染排练花絮的,有预告张爱玲本人也将粉墨登场跑龙套的,还有人吟诗作文热情鼓吹。该年十二月十四日上海《力报》刊出署名噤圆的《倾城之恋》七绝二首:
座中万掌作雷鸣,曲绘心头欲沸情;烽火香江鸥梦破。果然此恋足倾城!众口哓哓说扫眉,异军突起海之湄:可堪幕启灯明夜,弦外声声有鼓鼙。
张爱玲女士将《倾城之恋》改编为舞台剧,由大中剧团于日内演出。盛况空前,可以预卜!书中写香江烽火,有旁敲侧击之妙,不知剧中于此点,是否保留耳!
真是清词丽句,生动传神,观众的期待心情由此可见一斑。
张爱玲本人对自己在话剧创作上的第一次的尝试其实也是惟一的一次尝试)当然也十分重视,刻意求新,不敢掉以轻心,她公开表示:总希望它撅当她演出,能够接遮许多人oI引自张爱玲《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原载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九日《海报》'创作剧本时,她请富于编剧经验的柯灵提供帮助;剧团排练时,她几乎天天到场,关心指点;公演前夕,她又接连发表《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和《罗兰观感》两篇妙文自我推销'张爱玲这两篇供文最讶亩笔者发现l,这在张爱玲创作史上是很少见的。导演此剧的朱端钧当时与费穆、黄佐临、吴仞之并称为上海话剧界四大导演,自是一时之选。至于演员阵容,也不妨扼要罗列如下:
白流苏:四奶奶:徐太太:
罗 兰
端木兰心韦 伟
范柳原:舒适三爷:陈又新印度公主:海涛
对四十年代上海剧坛稍有了解的人就会发现,男女主角的扮演者都是红得发紫的影剧明星,其他各位也大都是已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由此可见,无论从编、导、演哪方面说,《倾城之恋》都堪称一流。
《倾城之恋》的演出轰动一时,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上海评论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反应同样热烈,本辑所选七篇剧评就是一个明证。七位作者中,苏青当张爱玲齐名,其代表作《结婚十年》和《浣锦集》都曾一纸风行,脍炙人口:柳雨生当时是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散文高手,而今则以柳存一:的大名执国际汉学界的牛耳:陈蝶衣是著名报人、诗人和影人,当时曾主编颇有影响的《万象》和《春秋》杂志,现仍在香港笔耕不辍;应贲很可能是曾多次刊载张爱玲佳作的《杂志》月刊主编吴江枫的笔名应贾盯颇域之恋》一文开首称我在《页城之恋》 上演特刊上说过一番祝坷,据黄也自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九日仂报》撰文介绍,上演特刊执笔者有苏青、实齐(何永康笔名)、柳雨生、吴江枫和张爱玲姑姑张茂渊等位,此文又恰恰发表在吴江枫编的《杂志》月刊上,由此推测应贲很可能是吴江胡的笔名1。除此之外,沙岑、无忌和金长风三位显然都是笔名,其真实身份一时难以查考。这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所致,不足为奇,但这七篇剧评的史料价值却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由于《倾城之恋》话剧剧本至今尚未发现,《倾城之恋》上演特刊也至今毫无影踪话剧《倾城之恋》是否有文字剧本存世,是一个迷。而所谓上演特刊,真实就是演出谠明书,当时观众不注意保存。叉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可能也已失矧,以至除了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中披露了此剧上演的若干史实外,海内外长期以来对话剧《倾城之恋》几乎一无所知。张爱玲本人关于《倾城之恋》的两篇说明文字和这七篇剧评已成了研究此剧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它们的相继出土,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剧剧情不明的缺憾,有助于消除张爱玲研究上的这一个盲点。
其次,这七篇或长或短,或精彩或一般的剧评涉及《倾城之恋》的方方面面,颇具代表性。对如何评价小说原作,如何评价作者的改编,如何评价导演的构思,如何评价男女主角和其他演员的演技,以及如何评价配乐和置景等等,七位剧评人各抒己见,褒贬不一。肯定者称此剧不失为一九四四至四五年间的一出好戏,充满情调之美,是一首诗,一支悲歌,否定者称此剧不能直接有益于国计民生,仅仅供于贵族阶级欣赏,实在是一个并不爽快的戏:更多的则是有赞有弹,谁都不否认此剧在张爱玲创作史上的重要意义。因此,若从读者反应来考察《倾城之恋》所具有的争议性和所体现的非主流性,将会是耐人寻味的。
综观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优秀小说改编成话剧仍然获得成功的范例实在乏善可陈,田汉、许幸之、陈梦韶等人改编的《阿Q正传》早已被人遗忘,吴天改编的《子夜》、罗明改编的《鲁男子》又有几人记得?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都有人改编过,但也只有曹禺的《家》有幸成为保留剧目,个中原委错综复杂,不必在此赘言。相比之下,张爱玲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何况作者把自己的小说匠心独运的转化为舞台形象,更属凤毛麟角,恐怕只有秦瘦鸥的《秋海棠》差可媲美\五幕景话剧《秋海棠》由作者秦瘦鸥自a改编,费穆、顾仲彝、佐临联合导演,一九四二至四五年问三次在上海舞台演出'。尽管迄今为止的各种现代话剧史著作对《倾城之恋》只字不提,张爱玲对四十年代话剧发展所作的独特贡献毕竟值得大书一笔。
(原载香港《明报月刊》1993年5月号)
读《倾城之恋》苏 青
流苏是个好女儿,但她在恋爱市场上却给人家估低了价,原因是她离过婚,再醮的对象一般都以为无非像那个姓徐的在海关里做事,新丧的太太,丢下了五个孩子,他急等着续弦罢了。不料柳原却看中了她。更不料其时香港适起变乱。幸运竞使她正式成了他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经济上的安全,流苏从此便可笑吟吟的暂时把生命告个段落了。
可怜的女人呀!
其实像范柳原般的男人,又有些什么价值呢?一个华侨的少爷,嫖赌吃着样样都来,偶思螺蛤,垂怜到流苏身上,当初还是打算自己出洋去,把她留在香港当情妇的。后来经过困难,总算良心发现扶她为妻子。读到这里我真要替流苏舒一口气,假如柳原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