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秦始皇》第24章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然李斯不愿意做出头鸟,但愿意冒险搏一把、肯做出头鸟的人也不是那么很难找。在吕不韦的鼓动和重金的诱惑下,一些大臣开始冒险进谏。
首先站出来的是秦大夫陈忠,他认为有相国做后盾,进谏又是劝说嬴政尽孝道,感觉有七成的把握。于是精心准备了一大篇义正言辞的讲稿,准备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把嬴政这个堡垒攻下来,梦想着能一举成名,可谓志在必得。
可是嬴政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命人剥去他的衣裳,斩首示众,还把他的尸体暴露于市。嬴政下令:“再有以太后的事来进谏的,下场如此!”
按说被斩了一个,应该再也没有人以身试法了。
可偏偏是一个陈忠倒下了,N个陈忠又站了起来。幸好不是千万个,否则嬴政杀人要杀到吐了也杀不完。
(www。。)好看的txt电子书
朝中大臣,好像飞蛾扑火,纷纷冒死直谏。虽然被杀的大臣大多是吕不韦和太后的死党,但其中也有忧国忧君、秉公直谏的人。
嬴政其实很爱惜这些对秦王朝忠贞不渝的直谏者,为他们的死感到痛心,但话摆在那里了,想放下屠刀也没有台阶下呀,只好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绝不手软。
这就是王者的权威,威信的建立要靠许多人流血牺牲来奠基。
从嬴政九年九月一直杀到嬴政十年三月,前后被杀的有二十七人,尸积成堆,天下人议论纷纷,不仅议论嬴政的不孝,而且又给他冠上了残暴无道的头衔。这家丑还真不能外扬,否则迟早也要被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此刻,嬴政就好像被悬在半空,上也不是,下也不成,尴尬无比。
二十七人前赴而后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悲壮、惨烈无比,换来天下人的同情自然在情理之中。
李斯想想都感到后怕,幸亏当初毫不犹豫地回绝了相国,否则自己肯定是这二十七人中的一个,早已魂归天国了。
而隐藏在幕后的吕不韦和太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官员们,个个都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除了表示同情和伤痛之外,也毫无办法。本以为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没有任何转机了。
51。重赏之下的勇夫2
谁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吕不韦万般无奈之际,一个人的及时出现救了他的急。
此人身材高大,年约四旬,满脸胡须,眉毛又黑又长,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他就是齐国人——茅焦。
茅焦是战国末期的一代大儒,他最大的贡献是为秦始皇挣得了一个好名声。不要小看这个名声,在古代,一个好的名声是十分重要的,它所取得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嬴政已经斩杀了前来为太后进谏的二十七个人了,一时还无法停手。
此刻,沧州人茅焦,正好游历到了咸阳,在旅店中,他听到旁人说到这件事后,非常愤怒,道:“做儿子的怎么能囚禁母亲呢,天理不容。”于是,沐浴更衣,准备第二天去进谏秦王。
这不是明摆着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吗。二十七人都是秦王的亲信之臣,尚且难逃一死,茅焦只是一个小老百姓,秦王更不会把他当回事。
众人一再劝说,可茅焦就认准了死理,要一条道走到黑。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独自一人向咸阳的皇宫走去。
大家都认为他必死无疑,除了叹息之外,都开始商量着怎么分他的行李了。
死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胆量和勇气,也可以照出一个人的聪明和智慧。但人只有一条命,茅焦真的不怕死吗?
52。生死悬于一线1
站在咸阳宫前,巍峨又庄严的宫殿给人一种喘不上气来的压迫感。
茅焦对看门的执戟郎官自通姓名道:“齐客茅焦,想要进谏大王!”
此时的嬴政还在气头上,杀人就好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一个小老百姓还进什么谏,这不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嘛。
这个郎官心肠不错,不忍心茅焦白白送死,于是并不答话,只是朝茅焦使个眼色,示意他赶快离去,不要自寻死路。
茅焦却并不领情,干脆扯开嗓子,向宫内大呼道:“齐客茅焦,想要进谏大王!”
郎官见这个人*癫狂,不可理喻,无奈入内通报。
嬴政派内侍出来问话:“你要进谏什么事?前提是不能涉及太后!”
茅焦说:“我正是为这件事来的。”
又一个送死的,内侍摇摇头,赶紧回报:“果然是为太后的事来进谏的!”嬴政说:“你可以指指阙下堆积的尸体告诉他,这就是进谏有关太后事的下场。”
内侍出来对茅焦说:“你难道没看见那些阙下的死人吗,你难道不怕死?”
(www。。)免费电子书下载
通过内侍这个传声筒,茅焦和嬴政还没有见面,便有了一场交锋。自己不过是无名百姓,既然嬴政没有立即杀他,这说明嬴政的立场正在动摇。想到这里,茅焦心中暗喜。
于是,茅焦说道:“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宿,降生在人间,就成了正直的人,现在已经死了二十七人,还缺一个,我之所以来进谏,就是想凑齐这个数目!古代圣贤的人没有长生不老的,我又怕什么呢?”
疯了,真的疯了,天下怎么这么多疯子。内侍摇摇头,又回去禀报。 txt小说上传分享
53。生死悬于一线2
嬴政龙眉倒竖,怒气冲天,在大殿里咆哮:“狂傲之人,故意犯我的禁忌!”
在盛怒之余,嬴政命令左右在大殿中架锅开煮,他倒要看看这个不怕死的人在死神面前还那么理直气壮吗?
内侍出来对茅焦说:“大王准备生煮了你,你还敢进谏吗?”
茅焦仰天大笑道:“茅焦千里迢迢来到秦国,一路风尘,正渴望一锅热汤,好好沐浴一番。”
内侍叹息一声,都什么时候了,还满口大话,于是领茅焦进入大殿。茅焦故意走得很慢,内侍催促他快走,茅焦说:“大王就要烹煮我了,我走一步就少一步,走慢点对你有什么害处吗?”
“你既然不想死,干嘛,还来进谏找死呢?”
内侍很可怜他,于是扶着他慢慢往前走。
茅焦来到阶下,拜伏在地。
嬴政按剑而坐,冷冷地观察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心想:连一个小老百姓都来管寡人的家事,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左右上奏道:“汤已经准备就绪。”嬴政对茅焦道:“现在汤已经煮沸,你还有什么遗言吗?”
茅焦再拜叩头上奏道:“我听说:‘活着的人不能避忌死亡,国君也不能避忌国家灭亡,怕灭亡的国家就不能生存,怕死的人就不能很好地活着。’明主是怎么看待生死存亡的大计呢?大王愿意听吗?”
嬴政审视着这个不起眼的人,难道他胸怀治理国家的大计,就给他个机会说道说道。
嬴政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问道:“你有什么计谋,说吧,省的带到下面做个冤死鬼。”
茅焦说道:“忠臣不阿谀奉承君主,明主不残暴背天逆行。君主有逆行而臣不进谏,是臣有负君主;臣进谏忠言而君主不听,是君主有负忠臣。大王有逆天的行为,而大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忠言,而大王又不想听。恐怕秦国从此就危险了!”
“危言耸听。”嬴政说完,开始沉思,二十七人不怕死地进谏,这不能说全是相国和太后的手段,现在连老百姓都做这样的事情,难道自己的行为真的有悖于天理人伦?
“继续说下去。” 秦王脸上的怒色已经没有了。
茅焦说:“现在天下的人之所以独尊秦国,不是只靠秦国的威力,也因为大王是天下的雄主,所以忠臣烈士才都齐集到了秦国。如今大王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扑两弟,有不友之名;把母亲幽禁在棫阳宫,有不孝之行;诛戳谏士,陈尸阙下,和桀、纣的残暴没什么区别。”
把秦王嬴政比作桀、纣,这不是在太岁头上拉屎吗?
内侍忍不住了,“大胆狂徒,胆敢污蔑大王,活得不耐烦了?”
左右侍卫也怒气冲冲,准备把这个狂人狂揍一顿。
此刻的嬴政却出奇的平静,如果在从前,他早就把眼前的这个人碎尸万段了。难道他真的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吗?
茅焦抓住这个机会继续说:“大王的这种行为,怎么能够让天下的人臣服呢?古有舜事嚚母尽孝道,成为了王;桀杀龙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