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的能量》第7章


表现=潜能-干扰
在添?高威看来,一个人的表现不佳,并不是他没有这种潜能,而是因为有很多的干扰存在,从而影响他潜能的发挥。
这个公式相当于心态修炼领域的“牛顿定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P=p-i
表现=潜能-干扰
Performance=potential-interference
生物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我们都知道,跳蚤的弹跳力很好。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所以,科学家们第一次得到的结果是,跳蚤们马上很轻易地就跳了出来。
接下来,科学家再次把这些跳蚤放进一个杯子里,所不同的是在杯子上面加了一个玻璃罩。这一次,科学家们听到了“砰、砰”的轻微撞击声。原来,跳蚤们仍然试图从杯子里跳出来。很显然,跳蚤们一次次地蹦起来,只会一次次地撞在玻璃罩上。但是,跳蚤们并没有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
有过几次很痛的撞击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科学家们静静地观察并等待着。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们把玻璃罩又降下了一个高度。跳蚤们又一次次地撞到玻璃罩上,并且又一次降低了自己所跳的高度。
随后,科学家们将玻璃罩一调再调,直到接近瓶底……
最后,科学家把玻璃罩轻轻地拿掉。但结果却是,跳蚤们已经不会再跳了,玻璃罩将它们从跳蚤训练成了可悲的“爬蚤”!
实验并没有结束。
接下来,科学家在杯子下面放了一个酒精灯,然后把酒精灯点燃。不到五分钟,杯子烧热了。一下子,所有的跳蚤都忘记了被撞的经历,在第一时间发挥出求生的本能,全部跳出了玻璃杯。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干扰和潜能的消长关系。
对于跳蚤而言,它拥有绝对的潜能,足够它跳出玻璃杯。但是“干扰”的存在,却让擅长跳跃的跳蚤变成了“爬蚤”。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
更可怕的是,当玻璃罩已经被拿掉,跳蚤们依然不敢再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玻璃罩不仅罩在杯子上,还罩在了跳蚤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它们的“信念”上。
第21节:开启能量之门的两把密钥(2)
“信念”上的玻璃罩比现实的玻璃罩更可怕,它会让跳蚤产生持久的畏惧心理,将跳蚤们行动的欲望和潜能彻底地扼杀。
人有些时候也会像这些跳蚤一样。
很多人碌碌无为,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信念”上有一个巨大的玻璃罩。这种强大的干扰阻碍了他们潜能的正常发挥。
举一个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例子。除了哑巴或者有特殊疾病,正常的人基本上都能够说话。但是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认为,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是其人生的第二大恐惧,仅次于人生的第一大恐惧——死亡。
很多人虽然平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一旦在公众场合,就会立即面红耳赤、紧张结巴而语无伦次。
那么,对着1个人是讲话,对着1000个人同样也是讲话,但为什么换了一个场景,原本口才极佳的人就表现得如此不好呢?
因为恐惧的心态制造了干扰,影响了他们发挥能力的发挥。这些人并不是没有演讲的口才,而是缺乏对很多人说话的勇气。其实很多人具备演讲家的潜能,只是心态上的“短路”给他们造成了干扰。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除了不敢上台演讲,还有人不敢找人沟通,怕被客户拒绝,怕开会发挥不好,怕张口跟朋友谈钱,怕被别人否定等等。
表面上看,我们生活中的干扰是来自外界条件。但是实际上,所有的干扰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恐惧、担心、嫉妒、紧张、压力等各种负面的想法,甚至也有可能来自想做好、不负众望、超越自己这些正面积极的念头,因为有时候任何想法都会成为干扰。
不好的心态会给我们制造干扰,好的心态则可以排除干扰。不仅如此,好的心态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
6名矿工在很深的矿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倒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与外界完全隔绝。这种事故在当地并不少见。凭借经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氧气,井下的空气最多还能让他们生存3个半小时。
这6个人当中只有一人有手表。于是大家让戴表的人每半个小时就通报一次时间。第一个半小时过去的时候,戴表的矿工故作轻松地说:“过了半小时了。”其实,他的心里也相当的紧张和焦虑,毕竟这是在向大家通报死亡线的临近。
(www。。)txt电子书下载
第二个半小时到了,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好让大家多保留一点希望。于是,他又等了一刻钟,才向大家通报说:“一个小时了。”实际上,这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75分钟。
第22节:信念决定结果(1)
又过了一个小时,戴表的矿工才第三次通报所谓的“半小时”。同伴们都以为时间只过了90分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已经过去135分钟了。
事故发生四个半小时后,救援人员终于进来了。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6人中竟有5人还活着,只有一个人窒息而死。死去的人正是那个戴表报时的矿工。
其余的5个人能够超越极限,挖掘出生命的潜能,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放弃信念。这就是正面心态的作用。
总结一下,一个人的潜能,排除了干扰,就是他实际的表现。所以,心态修炼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挖掘自己内心最大的潜能,另一方面则是尽量地排除干扰我们的负面心态,让潜能达到最大值,让干扰降到最小值,从而实现一个人的最佳表现。
信念决定结果
心态修炼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法则,那就是:“信念→行为→成果”。
这个法则的含义是:信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
也就是说,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所取得的成果,归根结底是由我们的内在心态决定的。所以,心态修炼就是改变我们的信念,再通过信念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最终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果。
经验告诉我们,人的信念很难改变,但是可以拓宽。拓宽之后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
人们通常会看到了可能性才愿意做事,他才会从内心产生行动的意向,最终去付诸行动。
人一旦开始了新的步伐,而且从中得到了好处时,便会渐渐脱离旧有的习惯,坚定地迈向新的道路。
如何衡量我们的信念是否需要拓宽?其最终的立足点是我们的目标。当目标确定了,我们就需要采取与目标相一致的行动,也就是说,与目标不相符的行为都需要改变。而根据我们的第二条核心原理,行为又是由信念决定的。这时候,我们当然需要拓宽各种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信念了。
现在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从已有的员工身上发掘出更大的潜能。大量公司认识到,与其招聘人才,不如提升自身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把现有人员的潜力挖掘出来,把他们培养成人才。
因为这个原因,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培训。但是培训公司来了又走了,许多培训内容却还是扎不下根,员工的业绩也并没有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人的能力原本就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知识技能,另一部分就是心态和素质。知识技能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到学校去学,跟老师去学。而心态素质这部分,通常都被人们忽略掉了,或是从来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而并未得到过系统的训练。
第23节:信念决定结果(2)
因此,光学技能而不提高心态素质是“瘸腿”走路,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也不能改善他们的整体表现。
1990年,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圣吉出版著作《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当时正赶上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创办“学习型组织”是根救命稻草。于是,在企业里面大力推行“培训”和“学习”。
结果,一些企业实践了几年下来,发现没有效益产生,就来找彼德?圣吉理论说:“你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没有效果!”
然而,彼德?圣吉调查发现,这些企业进行的所谓“学习型组织”的培训,只不过是学一些专业理论和技巧,而根本没有帮助员工在内在心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