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文化美国八个故事》第11章


因苏联侵略阿富汗,美国不参加一九八〇年莫斯科奥林匹克世运会,使配备美国选手全部制服和运动服、并制作了一百多个半分钟电视广告、借以推出其体育装的利瓦伊·斯特劳斯公司蒙受一千多万美元的损失,尽管如此,这两个也都是加大—哈佛出身、年纪都才三十几岁的第五代上台之后第二年的成绩是,一九八〇年,三十亿美元。
伟大的牛仔裤,了不起的Levi’s(17)
“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今年,里根总统进入白宫之后第一道命令,不是关于国内经济情况,也不是关于苏联到处称霸,而是关于牛仔裤。他下令,凡是在白宫工作的人员,无论男女,一律禁止穿牛仔裤上班,连周末都不许。接着,美国内政部也发出了类似命令。一百多年来,牛仔裤从劳动装变成抗议装,又变成个人自由装,又变成高级时装,可算是登峰造极了。如果没人理会,作为时装的牛仔裤不久就会被另一种更新的时装取代,牛仔裤则恢复其本来面目,人们的一种基本服装。可是给里根总统这么一搞,全国报纸一渲染,说不定牛仔裤的运气又来了。总有一天,白宫的一位工作人员,就为了向纪律挑战,偏偏要穿一条牛仔裤上班……
想到这里,我走去洗衣间,找出来我为写这篇文章而特意又去买的一条“保证缩水、起皱、退色”的利瓦伊式五〇一双X牛仔裤。洗洗穿穿,穿穿洗洗,现在大概总有三次了吧。我穿上后走到镜子前面站了半天,脑海中飘过了各种回忆和影像,浮起了三十年前那个秋天下午的一幕,深蓝色开始微微泛白,布还不够软,但因为用烘干机,倒是暖暖的,而且我也觉察出牛仔裤已在按照我的体形开始缩了,紧紧地裹着,紧紧地兜着,仍使我感到非常兴奋,可是又总觉得有点什么地方不对,左看右看也看不出来,猛一回头再看,才发现,利瓦伊式牛仔裤依然如旧,只是镜中的人却已非当年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儿了。
一九八五
时装的故事
——什么是时装?怎么来的?为什么?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在出门去面对我们各自的世界之前,都要进行一个历史几乎和人类一样悠久的仪式:穿衣服。也许我们所穿的衣服只是一件衬衫和一条裙子、一套西装或一条牛仔裤。有时我们也许选了更讲究或更随便的服装,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穿上了之后,在出门之前,总要自己觉得合适或满意才行。尽管古代希腊那种长达脚背的短袖束腰外衣,或中国清末民初的小凤仙装,或十几年前风行西方世界的超级迷你裙,至今仍各有各的吸引力,但今天,除非是参加一个特殊场合,否则没有一个妇女会如此打扮去上班或出门办事。对一般人来说,其中道理简单极了,就是,“现在人不穿这种衣服了”,或者“今天不流行这个了”。但是对服装设计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服装市场分析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等等,“时装”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题目。这些专家学者们多年来一直在设法从各种角度,无论是政治情况、社会文化习俗、宗教和道德准则、经济和贸易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工业化程度、艺术潮流的演变,还是美感、性感、优越感、自卑感、安全感,以及人之合群与孤独的矛盾心理,来回答一个奇简单无比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穿我们所穿的衣服?”
名不正言不顺
我们通常把“时装”、“流行的式样”、“新款式”等名词相互使用,但美国服装界在有关时装的几个英文字的使用上却有相当清楚的界线,现在让我们来把几个有关的英文字的意义搞明白。
首先是Style,中文翻作“式样”,指一个具有一种或多种可与同类的其他产品相区别的具体特征的产品。比如,喇叭式牛仔裤与其他式样的牛仔裤不同,因此喇叭式牛仔裤就是牛仔裤中的一个式样。然而即使在喇叭式牛仔裤之中,一个牌子的和另一个牌子的也有不同之处,有的前面是拉链而非铜扣,有的没有后面的口袋。这种在同一式样之中由个人所构思出来的特别形式则叫做designs(设计)。那么于某一特定时间或季度风行,或被社会上一定数额的人接受了的式样就成为fashion,中文一般译作“流行的式样”。这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事情或产品,从汽车到家具,到建筑,到发型,到化妆,到几乎任何制成品。可是因为我们这里只是在谈服装,所以就将这个字简化为“时装”。一个“流行的式样”,即一个fashion,像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双的跑步用的球鞋,永远是以某一种“式样”,即某一个style作为根据的。美国每年每季要推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式样的服装,但直到其中某一个式样得到某种程度的风行,这某一个式样才变成为“流行的式样”,才变成为“时装”。喇叭式牛仔裤永远是牛仔裤的一种式样,但今天没有十几年前流行,那么喇叭式牛仔裤只能又算是牛仔裤的一种式样,而不能算是今天的时装。不过这里有一个现象要区别出来:就是fad,“一时流行的式样”。比如,去年的一部电影,《10》,一出来,立刻就有许多白人妇女在模仿电影女主角抄袭黑人流行多年的那种发型。可是没有几个月就再没有人这么做头发了。这种突然流行突然停止、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尽管风行之时有雷霆万钧之势,仍然算是fad,一时的风尚,而非流行的式样。另外,已经站住了脚,不管昨天、今天和明天流行哪种式样,而这种仍因能够满足一般人的基本需要而可以超乎寻常一段期间地继续存在的式样则称为classic。这个英文字在这层意义上没有恰当的中文翻译,但意思是指永不过时,永远时新。一件开襟毛衣可算是一个classic。牛仔裤也差不多有资格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模仿(1)
我们应该把时装分成两个部分来谈。一个是“高级时装”(high fashion),一个是“大众时装”(mass fashion)。高级时装是指接受程度有限的时装,而接受程度有限是由于价格太贵、过分刺眼,或太离谱,因此只限于在最有钱的或大明星的圈子里流行。不少人在看了比如像Vogue或Harper’s Bazaar之类的妇女时装杂志关于名女人的服装的介绍,或一般报纸有关时装表演的报道之后,都可能有一个错觉,就是误以为里面所介绍报道的那种高级时装是主流,或这才是今天或明天的时装。其实不一定,而且高级时装无论是在时装还是在服装业里只占极小极小一部分。服装业所照顾的主要是大众时装,指绝大部分人接受或穿着的服装。高级时装有无数式样,但只有极少部分的式样在我们一般大众之中流行而成为大众时装。
从一个式样的出现,到成为时装,再到不流行的演进过程之中大致可以找出一个所谓的“时装周期”。这个时装生命期有的只有一两年,有的可以活上七八年。在起步阶段,时装是由高级时装领袖作为带步人(pacesetter)。是这些带步人首先将某大牌时装设计家设计的创新式样公之于世。换句话说,某大牌时装设计家通过这些现代社会上的贵族夫人将他设计的最新式样介绍给全世界。当然他还有另外的途径,更重要的渠道,如巴黎举行的每年两次的时装表演。但一个新式样借比如说,肯尼迪夫人,推出,可要比通过一个即使是名模特儿推出戏剧化多了。这些带步人的共同点就是有钱。肯尼迪夫人再嫁希腊船王时,一年之内,不算首饰和化妆品,就花了一百二十多万美金买衣服。但有钱是最起码的,光是有钱还不够。香港有不少靠炒地皮或走私发财的巨富,美国也有不少足可以给太太每年花上二十万美金买时装的大小财阀,但如果你不属于你所居留的社会的“上流阶级”,那你还没有资格成为高级时装的带步人。二十年前,肯尼迪夫人在一次公开场合戴了一顶“碉堡式”女帽(pill box),结果这个式样的女帽几乎立刻成为时装。这个时装,高级时装靠大众追随者的模仿而进入了高峰阶段,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带步人对这个式样,因人人都穿戴而失去其独一无二的特性而失去了兴趣,再请时装设计家为她设计更新的式样,或参加各地的时装展览挑选她中意的新式样。于是,在时装开始走下坡进入衰落的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