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原始》第334章


华曦把后勤保障的所有任务都指派给适合的人去做,自己基本上不参与具体的任务安排,他只负责“派粮派钱”,差不多成了一个甩手掌柜。
一个企业在刚发展的时候,是需要靠老板的全力奋斗,这个时候注重于个人的能力。到了企业发展壮大后,需要的是有效的分工合作,而不是他这个企业家多么的勤奋。将合适的人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尽其所能,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稳定,其他大小事宜无需自己过分操劳。
这是现代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基本要求。纵观历史,孔明是个失败的企业家。他掌控蜀国大权,他能慧眼识人,吸纳贤才。他有远大的理想和高瞻的目光,但他却不敢想太多的权力下放。最终积劳成疾,郁郁而终。
万事俱正后,姜维带着华曦策马来到城南数十里外的一处树林边上。因为据姜维带来的最新消息,这里也发现了锡矿的踪影。华曦此刻是带着热切万分的心情而来,希望这里也是个旷地所在。
掠近树林,这里跟华曦之前脑海里的印象已经大不相同。这里新迁了数十个小部落(都是五六十人的规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往昔杂草丛生的荒地早已被烧掉开垦出一大片连绵数里的耕地。随处可见的农民、奴隶不时在人为走出的小道上来往。田地里时刻有农夫正在耕种或是驱赶耕牛进行翻土。此外,田间的一些阡陌上偶尔还会发现一些手持长矛或是木棒的士卒巡逻。
这里已经初具村庄的雏形,华曦从姜维口中得知,这些人数稀少的小部落相互依靠居住,彼此之间往来密切。在这些不同氏族聚集居住形成的村庄,一些关系到不同氏族利益的事情,都会有些威望较高的长者出来主持。可见,小部落也逐渐向村落模式发展,相信只要时间不断推移,宗嗣渊源发展而成村落模式到了最后,必定是取代不同氏族聚居的模式。
'本书首发'
这里犹如土地相对肥沃,加之居住在此的族民普遍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在长阳城附近也是颇有名气。尤其出产的菠萝,甘甜而芳香,驰名长阳。不少长阳的贵族或者是奴隶主、商家都喜欢在空闲时分带着家奴到此游玩、嬉戏。面前的辽阔草原,更是天然的大牧场,村庄不时出现一些远近闻名的好猎手。
“会长,您来了!”几名身穿厚厚的保暖皮衣,离远就朝姜维打着招呼。
“嗯,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便是大名鼎鼎的军司马大人,华司马!”姜维介绍道。
可见,这些加入了兄弟行业协会的商家小贩并不是人人都认识华曦的。别说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就是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如***、***等领导人,也有许多人是不认识的。说个真实的事情:小弟在国庆时,身边有几个人看着广场外的大屏幕指着温总理问身边的人,这个人是谁!差点雷晕我。我们并不能怪这些人孤陋寡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网,每个人都能接受到教育。社会上太多的人因为家庭的原因早早就出来打工挣钱养家了。
“啊,拜……拜见大人!”那几个小贩一听之下打眼朝华曦看了过来,双膝很自然就往冰冷得结了一层薄薄霜冰的地面上跪下。
华曦连忙阻止,并笑道:“无需多礼,快说说那锡矿…………”
几人一听,连忙反应过来。很快,华曦就在几人的带领下,骑着骏马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了树林内一处比较偏僻,但树木的数量明显稀少许多的地方。
“大人,您看!”其中一人指着前面七八米的地方说道。
华曦行前几步,俯身拾起一颗石头一看,外表颇似锡,但明显质地却不是。华曦没有作声,而是在大伙的注视下再次弯下了腰,仔细辨认了一番后再次拾起一块石头。这次华曦可以肯定,这是一块锡了。不过,这纯度显然让他自己感到十分的不满意。杂质太多,这是露天矿的特点。当然,也有露天矿的纯度很高,品质不错的矿,但几率很低。华曦转了几圈后,原本激荡的心情显得有些失望。这里有锡是没错,可问题是露出地表的锡矿太少了。从目前所看到的总量来看,提纯后的量估计只有七八十斤的锡,根本没有采集提炼的意义。
这露天锡矿的地表是否蕴含着丰富的锡矿藏,华曦不知道。不过即便知道地表下含有数以亿万吨计的锡矿,自己也没那个能力去开采。先不说自己不懂采矿业,即便知晓,也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装备来支持。就如同南海的庞大海底资源,丰富的已探明石油储备。中国虽已探明,但仍然还没去开采,除了政治原因外,主要原因便是目前技术上还不能支持。拥有那种程度开采的,只有超级霸主老美了。专家推估,起码还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才有开采的“技术”可能性。
第325章 私藏于公
不过,虽说这里没有开采的价值,但提前培养其一批冶金人才储备,却是有益无害。从短期内来看,可能支出的钱财压力有所增加,但长远来看可以为以后的锡矿冶炼提供一个不错的基础。再说,自己又不是大规模冶炼,只是牛刀小试,提前让自己的族人熟悉一下这种新金属。
这件事华曦一样是交给姜维去办,找的人要求是中华族人。
华曦在这边折腾着自己算盘时,另外一边的征戍大军也即将到位。
大军的行军路线是:长阳城…沟河…北水泉…鹰山。大军分别会在北水泉以及鹰山两个地区修筑工事设施,和山戍展开一场生死大战。
山路并不好走,对长阳大军来说是如此,对山戍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山戍所走的道路较之长阳人更加崎岖难行。庞大的军队挤拥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不时有些行走在边缘的山戍在经过一些悬崖峭壁的时候,失足摔下山崖。因此,本来从晋岭外围地域到长阳城短短三天的路程,在大军挤拥加之道路崎岖的情况下,居然走了一周的时间还没到达。
让人觉得幸运的是,姜薛以及属下几名行司马对这一带的地形环境十分熟悉,几经周折之下终于在次日清晨赶到了二十多里外的沟河。
{晋岭到长阳直线是三十里,但道路有两条。目前姜薛所走的道路是一条比较偏僻和稍远的路。}
沟河,大部分长阳的猎人所能到达的北面最远地面。一些猎人偶尔也会壮起胆子,组织起数十人的小队来此打猎。这里不但野兽经常出没其中,偶尔还能遇到一些下山的山戍。碰到落单的几个山戍,猎人们也会进行攻击。不过他们一般都会采取回避的方式,除非被山戍逼到死角才会奋起反击。
沟河再过去,就是一般长阳人所不熟悉的陌生区域。极少有人斗胆来到这里狩猎。因为沿途的路上偶尔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山戍居住的村寨。
根据探马回报的最新军情,山戍大军主力也是往这条路压来。不过他们还没走出晋岭的地面,路途的崎岖加上天气的恶劣,让人举步维艰。现在想想,山戍要是不趁着冰雪封山前出来抢掠一批物资过冬,恐怕他们今年会很难熬。现在虽然气温下降许多,但勉强还可以行军作战。
就这么一个晚上,大军又再连夜走了数十公里十分崎岖的山路,终于抵达第一个防御反击地点——北水泉。姜薛率领的部队里有数十名各个氏族的巫师。这些巫师惊讶地发现,北水泉并不是指一个泉,而是一个拥有大片森林和草原覆盖的山脉以及平地。更让他们惊喜若狂的是,这里生长的药草植物十分丰富。肉眼望去,几乎成片成片药材就在眼前,简直就是一片堆满铜币的宝藏大地嘛!
从各自氏族的巫师口中得知这一惊人消息后,一些行司马以及下面的将领甚至想干脆就在这暂时安顿下来,抢占北水泉这大片绿色宝藏。
北水泉这个地方姜薛以前也走过五六次,但对药材一窍不通的他又何曾想到过这里居然各类药材的家园呢!
要说姜薛没有打起这种私心,那是绝不可能的。说出来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但这姜薛的确是个有点魄力和大局观的人,唇亡齿寒,一损俱损的道理他还是晓得的。
姜薛严厉地驳斥了那些提出抢占北水泉呼声的将领。事实很明显地摆在眼前。先不说山戍大军转眼杀到,就是身后那三支部队也绝无可能让他们舒舒服服地独占此地。到时候如果因为争抢盛产药草的北水泉而发生冲突,那这仗不用打也输了。
在姜薛的明令以及实际行动(当场砍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