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自己》第42章


何,一个人只能自己对自己的外表负责,就象对自己的内心负责一样。这些不求变化的人中的一部分人很值得一提。据说北京大学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就是几十年不变地穿衣和打扮。我们也许不能说,他们是内心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外表也不变。我们猜测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把他们的心灵的世界建构得华美而辽阔,以至于无法或者不屑于顾及外表了。佛教认为人的肉体是“臭皮囊”,那毛发和衣着连“臭皮囊”都不如,何必管它们呢?在他们那里,衣着只保留了其最基本的功能:遮羞和保暖;至于对头发和胡子的态度,可能就是遵守八字真言:脏了就洗,长了就剪。
这些特立独行的人是特殊的个人经历和特殊的历史条件造就的。现代教育的方针,除了我们一直强调的德智体三方面以外,还应该尤其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审美教育,以使他们度过更加和谐完美的一生。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所有的男士都边幅不修,或者街上没有一个发式优美、衣着亮丽的女子,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那还会有多少人留恋尘世的生活。每当想到这一点,便让人对那些在打扮了自己的同时也打扮了整个世界和人生的人油然而生感激之情。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过,这些人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是否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没有他们,估计抑郁症患者大约会成倍地增长,自杀率也可能会增加许多。
前面已经说到,内心改变了,外表才能跟着改变。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说到底就是他的内心活动的外部呈现。而且,改变了的外表也会对内心产生反作用,促成内心的更大的变化。由此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源于东方思想的森田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就很重视外表的改变,甚至认为外表的改变是内心改变的前提条件。森田治疗会要求患者自己强制自己做一些事情,以使自己的外表和所处的环境显得干净、整洁,行为显得有条理。在内心慢慢地认同这样的外部形象后,混乱的内心也就可能变得宁静了。也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位大学同学,聪明绝顶、博览群书,成天就是考虑“本体论”之类的哲学问题。个人生活却一塌糊涂,完全不修边幅,估计那些哲学问题也没怎么想清楚,所以大脑一片混乱,情绪反复无常,经常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怪物。毕业以后我们各奔东西,十年以后同学聚会再见面,此老兄象完全换了一个人,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发型衣着相当讲究,言行举止也很得体。我悄悄地问他,“老兄你当年只顾装修里面,怎么想通了把外面也粉饰了一下?”我们之间心有灵犀,我的意思他一听就明白,然后他回答了一句很简单但意味深长的话,“我以前以为外面是别人的,后来不那样认为了。”我不太好问具体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但有一点敢肯定,是心灵和外表长时间的良性互动,造就了这样一个内外都和谐的形象。
这位同学的经验是否可以给另外一些朋友以某种启示呢?我们知道,有很多聪明而有抱负的年轻人总是会思考诸如“人的本质”、“活着的意义”等问题。他们潜在的动机可能是,希望把那些东西一下子想通,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到“突然的”改变和完善。这种突然性当然是不会存在的。实际上,抽象地思考那些问题根本没有意义,除非你是靠想那些问题赚钱吃饭的哲学家或理论家。人活着的全部意义,都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或者事件来表达。比如我们对发式衣着的态度,从较深的心理层面来说,就是我们在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人应该怎么活着”做出了判断和思考以后所表达的态度。或者说简单一点,一个人的外表是他的内心的反映,所以一个人的外表可以向我们展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活着”是怎么样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向他自己展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外表的任何改变,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多引起一些别人的注意,或制造更多的街头风景。这些改变带给我们的全新的自我感受,会导致我们整个人格的震荡。它既是我们内心的改变的结果,也是我们酝酿下一次更大的改变的推动力。我们就这样在成长的和通向完美的道路上行进着,一路上都会有喜悦殷勤陪伴。
2001…12…14于德国埃森大学
学 习 外 语 的 心 理 漫 谈
关于外语的重要性,有一则寓言式的幽默是这样说的:几只小老鼠外出觅食,碰到了一只猫,猫把它们'赶回洞里,而且还守在洞口不走。鼠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便走近洞口,学了几声狗叫,立即把猫吓得落荒而逃。最后鼠妈妈对小老鼠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到了吧,懂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相信小老鼠们有了如此深刻的教训,一定会下功夫把狗的语言学到六级甚至八级的程度。
可以说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在个意义上,上面讲的鼠学狗语的故事就不仅仅只是玩笑而已。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人类的语言当然要复杂的多。据《圣经》说,人类之所以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是因为上帝害怕人类团结得太紧密,以至于有力量做出冒犯上帝的事情来。所以上帝使人类各操方言,以限制他们之间的交流。我们大可不必相信这样的说法是真实的,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掌握多种语言的人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这一点大约没有人会提出疑问。深层心理学认为,如果没有明显的智力上的问题,学习某一样技能有困难,可能是潜意识里不愿意学好的表现,不愿意学好又是因为想逃避由这一技能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从学外语这一个例子来说,学不好是因为不愿意学好,不愿意学好是因为不想跟更多的人更好地交流,不愿意交流是性格封闭的人的显著特点。当然,并不是所有外语不好的人在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封闭的,但是如果他找心理医生谈一谈,在医生的帮助之下,他自己最后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他开放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封闭的和孤独的心。正是这一颗孤独的心在回避着由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所可能面对的全新的交流体验。
我们都有这样的印象,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在“说”外语上比性格内向的人进步要大一些,这就是因为外向的人心理要开放一些。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在中国来的外国人还很少,我的一位性格很外向的同学,为了练习英语口语,专门在公园、街上找外国人说话。据他自己说,进步非常快。先是克服了跟陌生人交流的心理障碍,然后是把说外语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抛在了脑后,最后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到如何把音发准、把单词的顺序摆对上面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学好外语的第一步,应该是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风靡全国的李阳疯狂英语,大部分的工作就是集中在这一点上。
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女性心理治疗师,她在专业上非常优秀,但英语不太好。所以每次在外国专家那里做个人督导时,都要找一个翻译,这当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了。所谓做个人督导,就是心理治疗师自己作为“病人”,在另一位治疗师那里接受“治疗”。这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都必须接受的专业训练的一部分。在这位朋友的个人督导中,翻译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要翻译意味着她的外语不好,学不好或者不愿意学某种东西可能是某种心理问题造成的,所以督导需要借助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大谈特谈的内容,或者说是获得好的督导效果的一个突破口。
在很多次的督导之后,她的老师就她学外语的障碍给出了一个解释:你的父亲是知名的中文教授,你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学外语,或者说你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却没有学好,是不是因为你下意识地认为,把外语学得太好是对你的父亲的攻击?经过若干次讨论之后,她慢慢地接受了这一解释。再后来,她的外语水平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了上来。
对于不是从事心理治疗专业的人来说,这样的解释肯定会显得有一些荒谬。也许另外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位在县城长大的咨客对我说,他在武汉市生活了近二十年,却没有学会说武汉话,也不愿意说普通话,不管在哪里都是一口的家乡话。我问是什么原因,他自己分析说,肯定不是智力原因,因为他拿工科博士学位也没觉得怎么吃力;他觉得可能是因为,在他们家乡,人们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认为,一个从这个县城出去的人如果说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