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第27章


在西医看来,刮痧无异于损伤肌肤血管,是愚昧无知的自残行为。而正统的中医呢,也因其工具简陋、操作简单好像有失医者的身份而不屑一顾。而刮痧疗法实在是中医疗法之鼻祖、针灸之先驱。中医弃之,岂不是数典忘祖?
刮痧古称砭法,是中医治疗六大技法之一。
中医治疗六法分别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砭为第一法,可见其地位的重要、应用之频繁。砭法又分为刮痧、揪痧、吮痧和刺络法。
我们以吮痧为例讲解一下。望文生义,“吮”就是吸吮,用嘴嘬的意思,主要用于婴儿的治疗,由医者根据病情的不同,指导孩子的母亲在幼儿身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吸吮,嘬出紫红痧,患儿病情即时就可得到减轻。治疗就像母亲平时对孩子的爱抚,孩子们都以为是母亲与自己嘻戏、亲吻自己,没有丝毫痛感且心情愉悦。这种治法难道不是医疗的最高境界吗?可现代中医对此竟茫然无知,且还轻视遗弃,岂不可惜?
刮痧虽然手法简单,但医理复杂,对经络走向、脏腑虚实不熟悉的人,很难正确地把握与使用。如果认为此种疗法有益无损则更是贻害不浅。请记住:刮痧是否出痧,不在于你刮的力度是否够大,而是在于患者的气血是否够足。痧不是医者刮出来的,而是患者自己的气血所到之处而推出来的。正确的刮痧是无痛的,就像抓痒一样,感觉很舒服,出痧也很顺畅。若患者感觉刮的地方很痛,心里烦躁抵触,那刮的地方肯定不对,白白地耗费气血,而且出痧也不多。
刮痧最适合皮肤、肌肉和关节的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等,疗效立竿见影,远胜于药物和针灸疗法。而对于脏腑病使用刮痧就有些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了。
中医的六大治疗方法各有各的优势,各有治疗的领地:脏腑的病多用药,经络穴位的问题多用针灸,浅表皮肤的病多用刮……生活中,许多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一种疾病,其脏腑、经络、表皮都可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这就需要多种方法一起配合治疗,各自发挥在治疗上的优势,才能做到法到病除,而不是单纯依靠其中某一个法来解决。例如,皮肤浅表的疾病若用药物来治疗,药物要先入脏,然后到经络,再到肌肉,最后才到皮肤,绕了一大圈,药的力量就好比强弩之末,所剩无几了,治疗的效果还不如用刮痧立竿见影来得快。
可叹的是现在的中医,用药的不用针,针灸的不懂药,至于刮痧和按跷导引更少人精通。更有甚者,将刮痧这门纯中医的东西归结到旁门左道、民间疗法。中医技法变得支离破碎,对疾病的治疗都受限于单一的技法,难怪疗效要大打折扣了。
其实,我在这里不是要给刮痧正名,而是要唤醒同道们找回被随意丢弃的中医至宝,以重振岐黄大道。
求医录
痧迷问:
刮痧是不是按照经络走向来?
中里巴人答:
一次不要刮那样多条经络,因为人体的气血有限,那样太分散战斗力了。最好得知哪条经络比较瘀滞虚弱,就主要刮那条经。一般刮痧都是从脖子往下刮,推拿一般都是从腰骶向脖子方向。不要拘泥于所谓的补泻手法和方向,那些都是花拳绣腿。按揉刺痛的地方用力可以强些就,等于泻了,酸或酸痛的地方有些虚,就力度小一些,等于补了。按摩穴位只是保持开关接通的方法,打开开关,有些刺激就成了,没必要一个劲地在那些地方按个不停。推个三四遍,5~8分钟就成了。腰背疼可以看看是哪个经的穴位,然后找到该经腿上的穴位进行按摩,腰疼多是按揉小腿上的承山、委中。
好学问:
小时候在农村,有一种疗法就是用缝衣针快速挑刺皮肤,然后挤出一些血。老家的很多人头痛感冒就用这种方法,比如着凉了头痛,就沿发际用针挑刺,然后挤血;有时候会挑刺太阳穴,一般都会在针刺破的地方出现黑紫色的小疙瘩,类似痣一样,过段时间会消失,疗效不错。我的亲身体验是有一次肚子疼,忘了什么原因,疼得直不起腰来,就是村子里的老奶奶用一种三棱的针刺破胳膊肘内侧的血管,流了些发黑的血,很快就好了。不知这种疗法在中医里有没有?叫什么名称?是否有科学根据?
中里巴人答:
此法为刺络疗法,中医常用,现在医院的针灸科也偶尔使用,但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种方法疗效显著,也叫刺血疗法。
bxl2610问:
我看到有些书上说背为阳,腹为阴,冬季要养阴藏阳,所以冬季不要在后背刮痧和按摩。这种说法对吗?
中里巴人答:
此论只知其常,不知变通。秋收冬藏,确实不宜宣发、耗散。但若寒气束表,郁热难发,不及时用刮痧法解散,用按摩法疏通,则冬令难补,外冰内火,春必发病。
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
拔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
(。。)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
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许多人家里有拔罐、刮痧板,却不会使用,只好束之高阁。现在咱们就拿下来,擦一擦,准备派上用场。
很多人畏惧刮痧,觉得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解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必须找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记得我3年前曾给一个比利时电视台的记者刮过痧,他当时不住地向我挑起大拇指称赞这种方法的神奇,没有半点恐惧与排斥,并把我送给他的刮痧板当做宝贝似的珍藏起来。可是国内的很多专家,甚至是中医专家,都在抵制或轻视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真让人不可思议,似乎这种方法一进了健身中心就不是正统中医的东西了。其实,你就是把它算到民间土法当中,它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医疗价值。拿颈椎病这个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来说,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的煎熬呀!
很多人问我拔罐有用吗,比刮痧如何,我怎么说呢?我会说,比刮痧还棒。真是这样吗?那当然了,这些东西如果你会用,非常地好使,而且能除大病。
一年前,我曾在香港治疗过一位中风的病人,她被当地最好的医院诊断为不可能再站立行走的重症患者。我在她家住了12天,她便从卧床不起的状态变成了能拄杖行走两步了。我用的就是朋友从内地带去的真空拔罐。你说拔罐是不是好东西呢?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你就吹吧,反正也不用交税。”好,如果我的吹牛能让许多人增加一点对拔罐的信心,那我闪了自己的舌头也是值得的。
至于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等许多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大家。我这里就较为详细地讲解一下。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举个例子,有个朋友的右手腕不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