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鞭子底下出贤夫》第110章


杨坚哦了声,扭过头看向爱妻那保养得当的容颜,无声邀请她继续。
“俊儿的赏赐是不能少的,可是至于封官加爵,臣妾觉得可以往后推延,相信俊儿那么宅心仁厚,他也会体谅皇上您的决定的,而且那赏赐,殿下您不能做的太过张扬,暗暗托人送过去即可。至于勇儿那边……”独孤伽罗也叹息,杨勇失去的是孩子,也就是她失去的孙儿,做奶奶的她,心头的悲伤是不会比杨勇少的。特别是林公公来报成姬的离去,连同腹中的孩子一起时,那个时候她差点就晕厥过去。
她虽然不喜成姬的那股狐媚劲,也不认可她的身份,而成姬那青楼出身的身份也让她一度不愿见她,但到底还是相处久了,感情还是在的,何况她腹中的孩子,流淌的是杨家的血液。
“勇儿那边,我会好好去安慰他的。”轻拍她的手,杨坚如是说。
独孤伽罗眼底那一圈浓浓的黑色触动了他的心,这个相伴他二十几年的女子,表面看起来对成姬很不满,然心底却已经接受了她是她儿媳这一事实,只是不愿讲出来而已。刀子嘴豆腐心,当无人看见的时候,她的伤心是旁人所不能领会的。
“皇上,请喝点莲子羹吧。”梳着双刀髻的侍女屈膝,双手端着瓷碗举过头顶呈到杨坚面前。
杨坚正想呵斥,却听见独孤伽罗说,“这是我让她准备的,臣妾知道殿下日理万机,又为勇儿和俊儿的事愁烦不已,所以就让人给您熬了这碗莲子羹。”从侍女手上接过那碗,独孤伽罗笑着递给杨坚,“殿下尝一口吧,这莲子还是臣妾让人从江南运过来的,可昂贵着的。”
“是啊,皇后的心意可是更昂贵的。”接过莲子羹,杨坚才尝了没几口,门外林公公来报说晋王杨广求见。杨坚让林公公请杨广进来,继续低头品尝他的莲子羹。
杨广一进来,在问了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安后就说明了来意,几句简单的话,让独孤伽罗连连颔首认可。
“广儿不愧是最贴你母后心的一个,竟然和你母后想到一块儿去了,”杨坚抬起头,接过侍女递来的帕子擦干净嘴角,笑说,“也难怪你母后是那么的喜欢你。”
杨广温和一笑,说:“蒙父皇夸奖,儿臣不过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哪能与母后的睿智相比。”
“有母必有子啊,你倒是继承你母后的智慧,相信将来你也一定能更好辅佐勇儿,把大隋建立得更加好的。”
脸色微僵,杨广在瞬间的晃神之后恢复他原本宽厚的笑容,“父皇说的是,皇兄才华横溢,又那么出色,相信他将来的成就必定会是永远被记在史册上的。”
“殿下,既然广儿这般用心,臣妾以为倒不如把这事全权交给他去做吧,而且以他的心细,臣妾也放心,相信不论是俊儿还是勇儿,都能感受到您的那份心意的。”
杨坚思忖过后,点头,“也好,广儿这么用心,相信也能将事情办妥,何况现在也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那就这么办吧,广儿,俊儿和勇儿那边的事你就来负责,需要人手的话一定要带几个你信得过又不会走漏风声的人,记住,千万千万不能加剧勇儿的悲伤。”
杨广单膝跪地扣手道:“是!儿臣谨遵父皇的命令!”
第九十三章 三:
不得不说,杨广把这两件事办得很出色,不仅没冷落杨俊和他的正妃崔氏,也没加剧杨勇的悲痛之情,从杨素那边得知后,杨坚对杨广的作为很赞赏,还封了他许多的赏赐。
成姬的丧礼办完后,杨勇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眼神暗淡无光,就好比是整个人都丢了魂那般。整个东宫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灰色,听不见往日的缠绵箫声,也再看不到成姬曼妙的舞姿。而就连那对平日里咯咯笑个不停的杨氏兄妹,也开始变得沉默起来。
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有些事知道归知道,藏在心里把它深埋起来就好了,
十月,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日光无限好,恪靖和秋棠一手拉着一个孩子,朝面前那扇朱红色的大门走去。她们身后跟着五六个捧着礼盒的丫鬟婆子,看门的家丁一见到恪靖他们,就边领他们进门边让人去通报。
被安置到一处厅堂,恪靖只吃了一杯新茶,抬头便见到样子颇为狼狈的杨俊。衣服皱皱巴巴的,衣襟处还有一片湿湿的痕迹,头发也不再如第一次见到时被梳得一丝不苟的,玉簪歪歪斜斜,头发凌乱。
恪靖和他对视,见他脸上划过不自然,面皮微微泛红,她才想起她该请安的。
“让皇嫂见笑了。”杨俊摸摸鼻尖,尴尬道。
“不,是臣妾来得不是时候。”恪靖笑着站起身,等到杨俊落座后她才坐下。“看来三殿下这段时间很忙啊。”
杨俊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叹息着说:“以前不知道,只有当自己做了父亲后才知道,这做父母的实在很不容易,母后拉扯着我们七个儿女长大,比起男儿的血战沙场,当女子的一点不比男儿弱。”
“三殿下不愧是几个兄弟中最有心的一个,不过是几天就让您有如此大的感慨,实属难得,”说着她对着丫鬟婆子们招了下手,丫鬟婆子们立刻恭恭敬敬地呈上礼盒。“一点贺礼,还望三殿下笑纳,这般晚来祝贺,三殿下不要责怪的好。”
杨俊急忙起身,“这怎么行,皇兄他刚……”
杨勇失去妻儿的那天正好是他迎来妻子临产的那天,他知道杨勇的悲痛,也同情杨勇的遭遇,杨勇不来反而让他宽心些,虽然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失落,但是杨勇若来了,他反而更不晓得如何面对。
他的喜和杨勇的悲,孰轻孰重一看就知道了。
本来他还想着等哪天杨勇的情绪稳定些了,他再去看看,谁想今日,太子妃却过来了。他不能确定杨勇是否知道此事,可依据杨勇没有陪同最爱的太子妃前来,可想而知杨勇还是很颓然的。
“之前来不及赶上孩子的出生,就连孩子的满月酒你们也没有办,这样的心意太子是知道的,为了不触及太子的心情,三殿下您做的已经够多了,这点薄礼应该收下的。”
“这……”见推脱不了,杨俊让小厮们接过,“恭敬不如从命了。”
“等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三殿下一定要给他办个风风光光的酒席,若是缺什么,只管问臣妾和太子殿下,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三殿下的。”
杨俊扣手向恪靖道谢,“先替谢过皇嫂了。皇嫂,有件事,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有必要向你说。”
见杨俊的神色,恪靖在禀退了左右的人后示意他继续说。
等整个厅堂只剩下他俩时,他才徐徐道来。
原来是自成姬下葬后一个月,杨勇于前几日向杨坚提出年末修筑长城一事。
为了对抗外敌,特别是塞外之人,长城不仅是防御之城,更是抗击敌人的要塞,许多次的战争,长城都处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的征战,拆长城,后又重建,如此反反复复,修筑得颇为缓慢。所以自隋朝建立以来,每年的年末,隋文帝都会招男丁去修筑长城,只是连年的征战,进度并不是很快。
而杨勇亲自请命,当中包含的意义太多太多,多到即便是宫人“我听闻皇兄亲自向父皇请命,年末修筑长城,皇兄他一向不喜出城门,而今却亲自向父皇请命,皇嫂您说,这……”
穿堂的风吹过耳,恪靖将耳边的发拢起勾好,笑道:“三殿下都说了是听说,可见连您还不能确信,何来叫别人相信呢?”
“这……”杨俊的脸上出现尴尬。
难道不是吗?这事在大臣之间都流传疯狂了,东宫不可能一点情况都不知,何况这样的事也不会空穴来风。
“我知道三殿下关心太子殿下,所以先替他谢过您了,只是在事情没有证实前,我觉得三殿下还是保持沉默为好,而且您也看到,近来东宫都不似往日那般充满欢声笑语了。”
杨俊看着恪靖,缓缓点头。
他相信,东宫的人或多或少知晓这件事,选择缄默,大部分是知道杨勇哀莫大于心死而不愿去提及吧。
短短几年时间,去了两个女人和一个未见天日的孩子,不论是谁,那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不过……我倒是想提醒三殿下一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请三殿下不要因为偏爱别的女子而得罪了正室,有些时候,女人心狠起来比男人更可怕。”
恪靖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