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性家教》第29章


梦蝶心想,看得出来,张彬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男孩。但从他的眼睛和眉间,梦蝶感觉到了他的心里充满了困惑——对青春期恋爱的困惑。
“早恋”这个词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化概念,应该用“中学生恋爱”这个既不褒又不贬的中性概念取代。
——闵乐夫
“早恋”确实不是一个好词。
对于早恋,老师口诛笔伐,家长絮叨和训斥,当事的孩子们也觉得不光彩……
著名性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潘绥铭说:
“在全世界所有民族的语言里面,都没有‘早恋’这个词。你要硬把它翻译成英语也可以,只能叫作‘中学时期的约会’。但是如果不加任何解释,美国人就看不懂,尤其是那个‘早’字里所包含的贬义。‘早’和‘恋’这两个字可以合在一块,只有我们汉语里才有。早和恋本身就是矛盾的。是早那就不叫恋,是恋那就不可能早。”
除潘绥铭教授外,梦蝶还注意到了另一位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鼓晓辉教授关于早恋的提法。
他说:
“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恋爱事实,可以将‘中学生恋爱’改称为‘青少年恋爱’,作为涵盖自中学生年龄以下的未成年人的异性恋爱的概念。”
尽管如此,梦蝶仍然认为对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恋情,还是李银河女士的概括比较准确:青春期恋爱。
关于青春期恋爱,梦蝶在上次采访的基础上,又利用了几天时间,进行了深层次的采访。在采访中,梦蝶发现:在教师之间,对于青春期恋爱,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形成了反对派和支持派。
一位持否定态度的男教师说:
“青春期正是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作为教师不仅要看他们今天的心情是不是快乐,更要对他们将来的幸福负责。如果允许他们恋爱,那无异于放纵。这正如吃糖,吃的时候他们感到很甜,也很快乐,但成年后却可能因为蛀牙而痛苦……”
一位持肯定态度的男教师说:
“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应只对孩子眼前负责,所以我们不能只盯住‘考试指挥棒’而不顾孩子的心理、情感需要。教育不应只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完善人格,人格的完善也包括情感的发展、成熟,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完善,将来即使在学业、工作方面很出色,也不能保证他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一位持否定态度的女教师说:
“少男少女们比较容易感情冲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多观察他们,一有恋爱的苗头就应该制止。这几年少女堕胎、未婚妈妈的事件不是屡有报道嘛,出了这种事,对男孩女孩都是巨大的打击和伤害,老师有义务防患于未然。”
一位持肯定态度的女教师说:
“少年时期的恋爱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情感的需要,只是我喜欢他、他喜欢我,很少会想到我是否要嫁给他,他是否会娶我,更不会想到在哪里工作、供房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纯真的情感,不应该被打压。深圳一项对中小学性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高中男生和女生为了结婚目的而谈恋爱的分别占被统计人群的1。1%和1。3%,而为了满足情感需要却都在50%以上。未婚先孕的例子毕竟是极少数,而且这正说明我们的性教育还没有成功地教会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
两种观念,针锋相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梦蝶带着这个问题,向庄生和阿刚求教。
他俩都是“青春期恋爱”的支持派。
阿刚说:
(。。)txt电子书下载
“青春期恋爱可以调节单调的学习生活,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恋爱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技巧,克服交际胆怯心理,还可以学习异性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会坚强、勇敢、关心、体贴等;恋爱可满足青春期情感需要,缓解与父母关系的矛盾;说甜言蜜语、写情书等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在生活、学习、精神上等得到来自异性的帮助,每天心情愉快;恋爱可使个人发掘、完善自我,学会装扮自己、表现自我等,变得更加可爱。
“……
“有一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会突然听到在他们的心底响起了一阵最甜蜜、最温柔、最动听的音乐。这是性开始萌动了,这是青春苏醒了,是存在的庄严召唤,是生机勃勃的人的本性的回归。这个时候,两颗年轻的心碰撞了,这就是青春期恋爱。
“当然,家长和教师的职责是疏导,像大禹治水一样;如果疏导得不好,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庄生说:
“青春期恋爱是有可能导致性行为的,但性行为引发的许多不良后果并不是青春期恋爱带来的,而恰好是性教育不足引起的。那个男孩为什么会轻易和不同的女孩发生性关系而不考虑到两性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问题?发生了性关系女生要面临什么问题和压力,向谁求助?回避这些问题不讲,性教育就成了掩耳盗铃式的‘鸵鸟’教育。
“……
“比如少女怀孕,说到底,是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的失败,而不应该是青春期恋爱的责任。孩子已经进入了躁动不安的青春期,可是她们连最起码的怀孕知识和避孕知识都不懂,到底是谁的责任?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不应该扪心自问吗?!”
庄生讲完之后,向梦蝶建议:关于青春期恋爱,要多听听当事人及其家长的看法。
梦蝶认为庄生的建议在理,而且正中她的下怀。于是她又一连采访了好几个中学生,听听他们对青春期恋爱的看法。
婷婷(初中三年级,学习委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
“深圳是一个年轻而繁荣的城市,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诱惑。而自制能力相对比较弱的青少年在面对感情世界时往往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父母和老师指导,可是父母和老师都只满足于说教,除了说教就是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感情问题。比如,一个男生给女生写纸条,或者女生给男生写纸条,大人就认为这个男生或女生早恋,于是耳提面命,或者絮叨不已,大讲早恋的种种坏处,或者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诸如‘不学好’之类。其实,男女生相互传递纸条,只是青春期的一种心理反应,可能两个人只是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相反,男生与女生中间有一条‘界河’‘老死不相往来’,那倒应该大惊小怪了!
“对于四五十岁左右的家长来说,因为他们小时候受的教育和目前孩子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就试图让自己的孩子避免走‘弯路’,在感情上不知不觉就将一些成人的观念渗透给孩子,这是一个看似聪明实则大错特错的认识。”
小莉(高中三年级,成绩中上,正处于紧张的高考备战冲刺阶段):
“我是客家人,家里家教很严格,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可能还未遇到一个打动自己的人,但我希望自由宽松一点,过于压抑会变态的。
“什么叫早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在大学生都可以结婚了,中学生为什么不能谈恋爱?更何况我看周围很多同学也就是牵牵手,交往密切些,这也能算是恋爱?我希望自己在大学能够真正的经历一次恋爱。”
华仔(高中三年级,班长,校学生会干部):
“我很赞同小莉的观点,我们都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还用‘早恋’这样的词来形容我们,有些过分。我看过一份资料,说从20世纪开始,每过20年,孩子的青春期就会提前1年,现在青春期一般十二三岁就到了,我们不应该还算早恋。
“我觉得在学校恋爱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要影响到学习,毕竟学习才是第一任务。我曾经谈过两次恋爱,一次在高一,一次在高二,我不知道老师们是否知道,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还让我在其他方面有了发展。我去竞选校学生会干部就是我高二的女朋友鼓励的,现在我感到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强了很多,后来她的成绩跟不上,为了不影响她,我和她在一起只是帮她补习功课,一上高三,她就提出了分手。
“如果有合适的,我觉得可以再谈谈,就算是积累经验吧。小莉不是说了吗,大学就可以结婚了,不尽早学习,就要被淘汰了。”
小强(高中二年级,电脑高手):
“从初中开始,就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