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青阳是老川军出身,他清楚地记得当初他们第一次跟随萧老军出川参加淞沪大战的经历,从重庆到汉口还好,坐的是下水木船,到了汉口就惨了,数千里路,全靠两只脚杆。正在上海与日本人死拼的中国官兵盼援军盼得人人眼睛起火,可是等他们风尘仆仆半死不活地赶拢,仅在大场轰轰烈烈地打了一仗,日军就在金山卫登陆,抄了守军的后路,中国军队兵败如山倒,他们又扯长脚杆掉转脑壳沿原路往回飞奔。
而现在就今非昔比大不相同了,特务大队刚一拨归第5军序列,前来接他们上路的就是浩浩荡荡清一色的美式大卡车队。而且更让他倍感骄傲的是,他巳经知道了这样的天大美事突然砸到他头上的原因。
十多天之前何应钦亲临巳经驻扎在中缅边境线附近的第5军视察时,杜聿明军长亲口向何部长提出,从缅甸获得的情报表明,日军在缅甸与英军作战时经常派遣突击队化装成缅人,在战役行动展开之前深入英军后方疯狂袭扰,给英国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作为中国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他也极需配备这样一支机动灵活,能征善战的突击部队,伺后进入缅甸作战时,也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他看过报上关于59军特务大队的报道,前番邵青阳与高军武到第5军军部作报告时,他不仅在场认真听过,而且还出席陪宴,对这支特务大队尤感兴趣,要求何部长在最快的时间里把这个现成的特务大队拨归第5军节制。何应钦当然清楚第5军在国军中的特殊地位,对委员长最为器重的爱将当面提出的这一并不过份的要求,自然是满口应允,并立即下令执行。
经过重庆扩充后的特务大队,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了杜聿明将军手中的一柄利剑。
但是,眼下他还不能够把这一喜讯告诉他的弟兄们。他接到的命令是全大队到达目的地后,才能向官兵们宣布。
绝大多数官兵们虽然被蒙在鼓里,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从车队的气派,以及沿途兵站对他们的接待规格感觉到了一种今非昔比的滋味。尤其是在昆明兵站,第5军办事处给他们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变。
车队将他们拉到温泉里洗了澡,旧棉衣、棉裤和鞋袜全都集中堆放到一起。当他们赤身*地走出来,崭新的灰色棉军装,灰色帆布腰带,用布条打的草鞋已经整齐地排放在面前,战士们换上新军装,个个容光焕发,英姿勃勃。来到兵站,从大队长到士兵全被剃成了精光的大秃瓢,原本不错的德制武器全被淘汰,发给他们的是崭新的美制步枪与20响连发手枪。班长则是汤姆森冲锋枪。战士一长一短,军官只配手枪,单是轻重机枪,便有100挺。当他们到达中缅边境线附近的板桥兵营时,住在保山军部的杜聿明带着军部的一群幕僚亲临营房训示。
这时候高军武等人才惊喜地知道,他们现在巳经是国军第5军军部特务大队的战士了!
刚刚成为他们军长的杜聿明还送给特务大队一个见面礼,由于他的建议,特务大队巳经升格为团级编制单位。
中国远征军 第五节(3)
而且从军长的讲话中他们还知道,要不了多少时间,这支精锐之师便会越过国境线,在异国的土地上和日本人再次展开一番较量。
接下来的日子既充实又辛苦,他们从第5军中挑选出500名士兵补充到特务大队。训练也加强了,除了必不可少的擒拿格斗,步兵操典所规定的要求外,为了提前适应严酷的丛林战,邵青阳和几位中队长还独出心裁地制订出一些训练科目,比如说他们过去从未体验过的残酷的野外生存训练,啥吃物也不准带,全副武装钻进深山老林,饮毛茹血,芭蕉树皮,十来天后再钻出来,进去时是一个个神采奕奕英姿勃发,出来时全都变成了面目可怖皮肤黝黑眼冒绿光的厉鬼。连上树下水,砧木取火,根据岩石上的青苔辩别方向,也成了官兵们人人必做的功课。人人都在咬紧牙关忍受旁人不能忍受之苦,为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作艰苦的准备。
对老兵来说,太多的血雨腥风已经使他们轻易地便超越了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感,报仇雪恨的念头让他们寝食难安。而被严格挑选出来的新战士也连做梦都渴望着上阵厮杀,当他们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便明白,当兵打仗,天经地义,生死由天,不死便生,胆小者含垢蒙羞,连家人也从此不得抬头,亡命者则出人头地,升官晋级,光宗耀祖,战场规则就是如此严酷而简单。和日本人拼杀既是保卫自己的祖国,同时也是他们每一个人展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机会!
就在中缅边境的万壑千峰之中,10万中国大军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只待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便浩浩荡荡开出国门,杀向战场。
但是,等来的却是一道“暂不入缅”的命令,全军依然是日复一日的训练,训练……
战前训练的日子既艰辛苦又枯燥,好在第5军的伙食与在重庆时相比,巳经让特务大队的官兵们喜出望外。
在重庆时,他们每顿只有一碗米饭,菜则是萝卜白菜南瓜冬瓜占了主角,煮熟后洒点盐,连油星星也很稀罕。肉,则和女人一样成了梦中之物。一月打一次“牙祭”,一大盆水煮萝卜上搭着薄飞飞几块肉片,动作慢了的就只能抢一口油汤喝了。而这,还算是不错的了。他们知道随着物资与粮食的愈发困难,新兵营里巳经由日食三餐改为了两餐,而且一干一稀,干饭里石子沙子老鼠屎啥都有,稀饭则清得能照出人影子,每天饿死的壮丁,不在少数。而在这里,虽然肉仍然不可奢求,但是能敞开肚皮吃饭,菜里也多了些油水,这就巳经美上天了。
第5军军部加上军直部队有20000多官兵,他们的粮食以及马料都是由士兵从七八里外的桑树坪汽车站拉来的。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军粮库。机械化部队自然不缺汽车,但因汽油太金贵,所以拉粮均由各部轮流当苦力,只能用大板车。
这一天,巳经晋升为中尉连长的麻哥奉命带着他的小队去桑树坪拉粮。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美差。偷盗军粮在下级官兵中间巳经成了公开的秘密,通常采取的手段是用自备的麻袋将粮食匀出来,袋数不变,但每一袋的重量却少了许多。虽然军法处早有“偷盗军粮者格杀无论”的规定,而且的确也有好几个人因此掉了脑袋,但以身试法者,仍然如过江之鲫。
麻哥是官,官自然用不着当苦力。他手里提了根木棍,沿着公路游逛,提防众多想打军粮主意的当地老百姓。
中国远征军 第五节(4)
久未下雨,积雪早巳融化,路边的野地里露出枯黄的衰草,路面被车轮辗压的辙痕,被脚踩踏出的深深浅浅的脚坑,干硬硌脚。在路面烂得厉害的公路两边,站着许多衣衫破烂的老百姓。他们人人手里拿着篮子、口袋、扫帚等候着,一旦有粮食从运粮车上抖落下地,便争先恐后地冲上去,不顾士兵的吆喝斥骂拼命争抢。
麻哥觉得眼下这活儿也算得上一桩美差,天气虽然奇冷,比起整天关在营房里的日子,毕竟轻松得多。对那些扫粮食或趁机偷几把粮食的老百姓,他从不喝斥打骂。他没有少经历饥饿,所以同情也理解他们,从他们为抢夺一点面粉、胡豆、玉米而表现出来的疯狂劲儿,他看到这场战争巳经使他们饥饿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一点儿掉在地上的粮食和马料被他们扫去,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在野外训练时到过许多城镇和乡村,知道青壮男人大都当兵上了前线,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小孩。营区附近不少被空置得太久的年轻女人常常向外出的官兵丢眼神,*事也就弄得层出不穷,成为官兵们私下里津津乐道的美事儿。
麻哥转过一个弯道,看见前面一架粮车正吃力地爬上一道陡坡,三位弟兄躬着背在前边使劲拉,他赶上前去搭只手帮着推。爬上陡坡,眼前便是一道长长的斜坡,三位弟兄放着粮车踏踏往坡下跑去,一点没有发觉一只口袋从粮车上抖落了下来。真是老天爷保佑!一口袋美国人援助的精粉正巧掉在麻哥脚下。他看看后面没有来人,急中生智把粮袋抱起,顺着陡峭的岩壁溜进了下面的荒草丛中,然后飞跑地爬上公路,放缓脚步,悠哉游哉哼着川剧调子,继续往前游荡。
这晚,麻哥吃过晚饭后蹲在操场边看完了一场特务大队和军官教导团的蓝球比赛,又到厕所里呆了一会儿。春日里,天黑得快,还不到7点钟,浓重的夜色就巳张罩了下来。麻哥?
小说推荐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中国远征军史
- 作者:时广东 冀伯祥读《中国远征军史(代序)时广东、冀伯祥二位同志历时六载,在广泛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第一部较详尽、较全面地反映四十年前中国远征军历史的著作,这是我国二战史研究、抗战史研究中的一件好事情,可喜可贺。建国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有关中国远征军的系统研究,在我国几乎是个空白,国外
- 最新章:第56章
- 越战的血(远征)
- 作者:远征士兵一个在现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来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代,他又会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怎样面对自己曾经痛恨过的父亲呢?越战的血,为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战友之情!前言越战的血前言一张地图,一个指南针,找到了一个地点。一个人,一把锄头,我开始动手
- 最新章:第1092章
-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作者:骠骑[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骠骑 著/书籍介绍(起点编辑部四组签约作品 在布满尘封的记忆中,在历史遗忘的角落里还回响着66年前的枪声,为了争夺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路,在茫茫丛林之中,在缅甸的崇山峻岭中曾经躺下了中国远征军官兵十余万具骸骨 这是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次踏出国门迎战
- 最新章:第692章
-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骠骑)
- 作者:骠骑在布满尘封的记忆中,在历史遗忘的角落里还回响着66年前的枪声,为了争夺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路,在茫茫丛林之中,在缅甸的崇山峻岭中曾经躺下了中国远征军官兵十余万具骸骨。这是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次踏出国门迎战强敌,英勇无畏的中国军人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重新打开了国际生命线,粉碎了日军双面合击灭
- 最新章:第680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热血传奇二十年
- 作者:枯木部落】第一章 初出茅庐第一章 找光哥夏日炎炎。江南市某处农村最北面的水库边上。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自动收拉线的鱼竿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旁边是一盒抽了大半的烟和一个贴满大头贴的电话。地上,此时已经有不少的烟蒂。纹丝不动坐在那里的青年,丝毫不在意直晒着自己的毒辣的太阳。这个时候,浮在水面上的
- 最新章:第204章
-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作者:马骏(主编)序 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我们推出了这套二战纪实丛书《走向胜利之路 在这场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战争中,全世界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但是,
- 最新章: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120章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
- 峥嵘岁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 作者:李海文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长征纪实录。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写于1936年10月,作者都曾是党的高级干部或红军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将那段爬雪山、过草地的峥嵘岁月悉心记录下来,使70年后的读者读来仍为这场史诗般的革命壮举慨叹不已。书中许多篇章早已脍炙人口,如陆定一的《
- 最新章: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