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之天朝降临》第354章


其中前期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先让游牧民族孩童进入学堂,各种鼓励措施当然此时就是相应而出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代之治
大汉和过去中原王朝对北方的政策截然不同,臣子们都是老于政治的聪明人,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大汉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牧民的生活越来越接近南方的汉人,大汉的胜利,不在战场上,而在牧民的毡房里,这样的胜利,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
这样的政策持续下去,也许华夏文明和马背民族的战争,真的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
秦长城以北的地区,不能种植粮食,只能游牧放羊。养牛,所以无论中原王朝用什么办法,羁縻、内迁还是军事打击,汉人无法到这条线的北方种植粮食,就只能把这片广大的区域。
这么广阔的土地,让给游牧民族。而这些马背民族,一旦强大,或者北方的气候变得寒冷,就会被迫或者主动的杀向南方,用强弓铁骑从华夏民族手中抢夺财富。即使击溃了匈奴,草原上立刻崛起鲜卑、突厥,击溃了突厥,又有契丹、西夏……北方草原上的马背民族,总会一个接一个的崛起,不断给富庶的中原带来战乱。
刘宇的声音缓缓的回响在整个大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讲述一个个原本已经发生现在正在发生,将来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大汉帝国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历朝历代,不在于和汉唐一样是遥控指挥,毕竟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那没啥用,草原一旦有变根本就反应不了。
而是把华夏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北方草原上传播。当每一个牧民都知道,能用羊毛、活牛羊、马匹、白碱面和其他矿产。从大汉商人手里换取粮食、煤炭、铁器、服装,到那时候游牧民族再也不可能有能力对华夏出兵。
……
华夏王朝数千年来治乱兴替,要么如宋、明、西晋亡于异族入侵,要么如秦、汉、晚唐亡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家并州连县,贫无立锥之地”。便是后一种情况的写照。
儒家经典中,所谓尧舜禹汤盛世,离燧人、有巢、神农。并不遥远,用火、建房、农耕都是刚刚起步,文天祥多曾见过商周钟鼎铜器,知道那时候钢铁尚未普及,技术与后世比自然远远不及;若论疆域辽阔。则夏商之世有东夷西羌北狄南蛮尚未臣服,荆湘自楚子入周、吴越自泰伯开辟,都要在周朝时候了,若和西汉、大唐比幅员广阔,那是差着十万八千里;要论君王贤明,汉文景、隋文帝、唐太宗。乃至前朝宋仁宗,未必赶不上商汤、周武。
当然不可没商汤,周武,个人能力不说单论功绩根本就不可能比得过秦皇汉武,可是如今三代却称之为盛世。如今哪怕是文景,贞观也只能称之治世。
如果单论成就。夏商周也未必比秦汉隋唐牛逼,可是三代却是终究是高高在上的盛世,而其他的王朝再如何也只会是陪衬。
不过当然三代称之为盛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也许很多人想不明白,可是从后世来的刘宇却隐约猜到点,那就是疆域,领土生存空间。
是的,夏朝几乎局限在河南一隅之地,商朝的疆界便伸展到了齐鲁、河北,周朝则进一步扩大到了长江流域、江南两浙,这种扩张的速度和幅度,远胜后来任何一个朝代。
扩张的速度可以说是超过任何一个朝代,哪怕是汉唐整个华夏的巅峰时代也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据历史记载:从夏后启到夏后杼的半个世纪中,夏王朝一直与东夷进行不断的搏斗,战场遍及鲁北,豫东,豫北,冀南。从山东到河南再到河北,到处都是零星的战场。后杼之后,焦点移至泰山东南,武装冲突不时发生。捱到夏末,精疲力尽的双方都不得不考虑改善关系了。
在帝发元年,“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东夷开始展现出宾服友好的姿态。然而,令人尴尬的局面出现了,暴君夏桀王在鸣条战败后窜于南巢,夏人也跟着逃难于淮河,太湖,杭州等地,他们逐渐的被当地的夷人或百越所同化。
在中国人看来,华夏或汉圌族被它族通化的事例是不可想像的。
不久,商朝建立,华夏人仍与东夷打起了乱仗,却始终没有彻底的征服战争。在后世的卜辞中发现了这样的话:“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还有这样的:“纣克东夷而殒其身”。显然,商朝时期华夏人与东夷依旧经常兵戎相见,而且,纣王这个野蛮的暴君就是因讨圌伐东夷,损耗国库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牧野圌战后,商朝覆灭,纣王自圌焚。宽宏大量的武王为纣王的亲子武庚保留了祖先的土地,让他依旧居于朝歌。
然而,武王却忧心忡忡,自夜不寐。商人的祖先;原本是从东夷分化出来而后加入华夏的;因此;东夷与商朝王室的关系毕竟有密切的一面。
为了杜绝谋反事件的发生,武王将监视武庚的任务委托给三个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史称“三监”。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这三个手足同胞竟在日后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叛乱。
公完成了对东夷诸国的平定,这一战历时三年,斩首无数。《逸周书。作雒》篇有言:“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篇记载:周公“灭国五十”。
《逸周书。世俘》则说:周公共灭了国九十九国,使六百五十二个国家相继归顺。这一战,使中原男儿汇成一道铁流,铸就了华夏民圌族空前的胜利。这一胜,杀尽了东夷1000年来拒不臣服的威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期东部少战事的局面。
后世记载:‘东方诸夷没有成立强大国家;陆续被齐;鲁;楚吞灭。‘应该说;这是周公东征带来的长远影响。
华夏的版图到秦朝基本定型,岭南、辽东、安南都是那个时候纳入华夏的版图,汉唐虽开西域万里,黄沙漫漫却不适合农耕,仅仅作为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无论霍去病封狼居胥,还是李靖北逐突厥,寒冷的漠北草原,更是远离传统农耕区,沐浴不到华夏的文明之光……”
北抵长城一线,南到珠江三角洲,西到关中、巴蜀,东到钱塘江口,就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核心区,炎黄子孙们的农业生产,差不多也就是在这片区域上进行。
汉代尽管得到的空前的扩张,可是那并没有什么用,得到的土地不是漠北不适合华夏居住之地就是西域完全无法生存之地。
整个两汉时期的领土控制之地恐怕不亚于后世的苏联,可那又如何,一点用都没有,那只是控制并不代表占有两者拥有的本质的区别。
那些地方华夏人根本去不了,只有汉朝一崩溃,那些地方原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不可能成为华夏故地。
华夏的扩张就此可以说陷入完全的停止状态,如果是近代那并没有什么,可是古代那就不同了,停止扩张那也代表着停步不前。
封建时代的农业为主,一旦停止了扩张那代表着原本的华夏已经拥有了一个巅峰,一个界限,永远不可能超越的界限。
一旦达到了这个界限,等待的就不是突破而是毁灭,一切都从头开始,这也是华夏文明完全陷入死循环的根本原因。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华夏的死循环
汉唐时代两朝的扩张的确很大,除了一个不能称之为华夏的蒙元根本就无法和他们比,全盛时期的汉朝领土拥有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还只算汉朝直接控制的领土,并没有遥控指挥的,如果加上间接控制的,恐怕三千万平方公里都不止,甚至可能更多。
毕竟在汉朝哪怕是东非的土著也得听汉朝的,当然如果说遥控指挥,唐朝更加牛逼,尼玛似乎已经快搞到欧洲去了,当然如果不是高仙芝那个蠢货,当时打到欧洲去也未必不可能。
当然那是遥控指挥,并不是真实的领土,真实控制的领土其实华夏在秦朝就已经基本定型了,这也导致了华夏发展陷入了停滞。
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天的河南省西部,以及黄河北岸、山西省南部地区。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
夏王朝建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的东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县西北部)等地。国君居住过的地方原(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