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六弟及儿媳妇、孙男女等都平安。儿子近来与同年会课作赋,每天坚持看书,饮食起居也正常。四弟教纪泽读书,师生都有规定的课程。六弟文章极好,准备明年纳监下场,但现在还没有纳监的钱,不知张罗好了没有?
同乡唐镇海先生已告了病假,明年春天回湖南,他所著《国朝学案》一书,是儿子约了些人同为发刻的,刻版的钱是耦庚先生出的。前门里有义塾,每年请老师八个,教贫困户子弟三百多人。昨天义塾的首事杜某死了,儿子约了些人接管他的事,也是集腋成裘,儿子花费没有多少?纪绎虽从四弟读书,而李作屋先生还住在儿子家里,他很想回湖南,但还没有最后决定。皇上的诰封两辆,今年不能用玺,明年才可寄回。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家中如须阿胶鹿胶,请写信来,以便找便人带寄。儿子谨禀。(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一月二十日)
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乙巳十一月廿二日,同乡彭棣搂放广西思恩府知府,廿四日陈岱云放江西吉安府知府,岱云年仅三十二岁,而以翰林出为太守,亦的来所见者,人皆代渠庆幸,而渠深以未得主考学政为恨。且近日外官情形,动多掣肘①,不如京官清贵安稳,能得外差,固为幸事,即不得差,亦可读书养望,不染尘埃。岱云虽以得郡为荣,仍以失去玉堂为海,自放官后,摒挡②月余,已于十二月廿八日出京。是夕,渠有家书到京,男拆开,接大人十一月廿四所示手谕,内叔父及九弟季弟各一信,彭(上艹下弗)庵表叔一信,具悉家中一切事。
前信言莫管闲事,非恐大人出入衙门;盖以我邑书吏,欺人肥已,党邪嫉正。
设有公正之乡绅,取彼所鱼肉之善良而扶植之,取被所朋比这狐鼠而锄抑之;则于彼大有不便,必且造作谣言,加我以不美之名,进谗于官,代我遘不解之怨。而官亦阴庇彼辈,外虽以好言待我,实则暗笑之而深斥之,甚且当面嘲讽。且此门一开,则求者踵至③,必将目不暇给,不如一切谢绝。今大人手示,亦云杜门谢客,此男所深为庆幸者也!
男身体平安,热毒至今未好,涂药则稍愈。总不能断根。十二月十二,蒙恩充补日讲起注官。廿二日,又得充文渊阁直阁事。两次恭谢天恩,兹并将原折付回。
讲官共十八人,满八缺,汉十缺,其职司则皇上所到之处,须轮四人侍立,直闻事四缺,不分满汉,其职司则皇上临御经筵之日,四人皆侍立而已。
四弟大弟,皆有进境。孙男读书已至陈风,男妇及孙女等皆好。欧阳牧云有信来京,男与商请封及荐馆事,二事男俱不能应允,故作书宛转告之。外办江绸套料一件,高丽参二两,鹿胶一斤,对联一副,为岳父庆祝之仪。恐省城寄家无便,故托彭律楼带至衡阳学署。
朱尧阶每年赠谷四十石,受惠太多,恐难为报,今年必当辞却。小米四十石,不过值钱四十千,男每年可付此数到家,不可再受他谷,望家中力辞之。毅然家之银,想已送矣。若来送,须秤元丝银三十二两,以渠来系纹银也。男有挽联托岱云交萧辛五转交毅然家,想可无误岱云归,男寄有冬菜十斤,阿胶二斤,笔四支。彭棣楼紧,男寄有蓝顶两个,四品补服四付,俱交萧辛五家转寄,伏乞查收。男谨禀。(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
【注释】
①动多掣肘:形容做事情易受限制约束。
②掘挡:收拾。
③踵至:陆续到来。
【译文】
儿子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乙巳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同乡袁棣楼放任广西思恩府知府。二十四日,陈岱云放任江西吉安府知府。岱云年仅三十二,而以翰林出任为太守,也是近来仅见的。别人都为他庆幸,而他还以没有放任主考学政为遗憾。并且近日外官的情况,作什么事情往往掣肘难行,不如京官清贵安稳。能够得到外差,固然是好事,就是不得差,也可以读书提高声望,不沾染尘埃。岱云虽然以得任郡守为荣耀,仍在以离开翰林院而后悔。自放官以后,收拾了一个多月,已在十二月十八日离开京城。这天晚上,他有家信到京城,儿子拆开,接大人十一月二十四日手谕,内叔父、九弟、季弟信各一封,彭(上艹下弗)庵表叔信一封,知道家中一切。
前次的信里说莫管闲事,不是怕大人出入衙门,而是因为家乡的书吏,欺侮别人,养肥自己,与邪恶势力结党,嫉妒打击正人君子。假设有公正的乡绅,专门选择他们鱼肉的人加以扶植,对与他们朋比为奸的狐群鼠辈加以打击,那对他们是大大不利的,一定会造谣生事,把一些不好的名声加于我们头上,在地方官面前进谗言,这样便给我结下一些不解的冤家。而地方官也暗中庇护他们,表面上以好言待我,实际上在暗笑或斥责我们,甚至当面冷嘲热讽。并且这个门一开,求你的人接踵而来,必然目不暇给,不如一切谢绝。现接大人手示,也说要闭门谢客,这是儿子深为庆幸的。
儿子身体平安,热毒至今未好,涂药就稍微好点,总不能断根,十二月十二日,蒙皇上恩典充任补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二日,又得充任文渊阁直阁事。两次恭敬的叩谢天恩。现将原折付回。讲官共十八人,满人八个,汉人十个,他们的职责是皇上所到的地方,要四个轮流侍立。直阁事四人,不分满汉,他们的职责是皇上驾临经筵的时候,四个人都侍立罢了。
四弟六弟都有进步。孙儿读书已读到《陈风》。儿媳妇和孙女等都好。欧阳牧云有信来京城,与儿子商量请封和荐馆的事,这两件事儿子都不能答应,所以写信婉转告诉他,另外办了江绸套料一件,高丽参二两,鹿胶一斤,对联一付,作为岳父庆祝的仪礼。恐怕省城寄家没有便人,所以托彭棣楼带到衡阳学置。
朱尧阶每年赠谷四十石,受惠太多,恐怕难以报偿,今年一定要推辞。小米四十石,不过值钱四十千,儿子每年可以付这笔钱到家里,不能再受他的谷子,希望家中坚决推辞。毅然家的银子,想已送到。如没送,要秤元丝银三十二两,因他原来是纹银。儿子有挽联托岱云交萧辛五转交毅然家,想必不会有误。岱云回,儿子寄有冬菜十斤,阿胶二斤,笔四支;彭棣楼回,独生子寄有蓝顶两个,四品补服四付,都交萧辛五家转寄,伏乞查收。儿子谨禀。(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三日)
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全安。上次男写信略述癣病情形,有不会考差之急,的有一张姓医,包一个月治好,偶试一处①,居然有验。现在赶紧医治,如果得好,男仍定去考差。若不愈,则不去考差。
总之考与不考,皆无关紧要,考而得之,不过多得钱耳。考而不得,亦未必不可支持度日。每年考差三百余人,而得差者通共不过七十余人,故终身翰林,屡次考差而不得者,亦常有也,如我邑邓笔山罗九峰是已。男只求平安,伏望大人勿以得差为望。四弟已写信言男病,男恐大人不放心,故特书此纸。男谨禀。(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注释】
①一处:即一剂。
【注释】
儿子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上次儿子写信略述癣病情形,有不去考差的意思。近有一个姓张的医生,包一个月治好,偶尔试一剂,居然有效。现在赶紧医治。如果能好,儿子仍去考差。如果不好,就不去考差。
总之考与不考,都无关紧要。考差录取了,不过多得钱。考不取,与不考是一样,也不一定不可以支持过日子。每年考差三百多人,得差的总共不过七十多人。
所以终身翰林,屡考屡不得差的也常常有;比如我们家乡的邓笔山、罗九峰便是。
儿子只求平安,希望大人不要盼望儿子得差。四弟已写信说儿子病,儿子恐怕大人不放心,特别写了这封信。儿子谨禀。(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
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五月初二日,赴圆明园,初六日在正大光明报考试,共二百七十人入场,湖南凡是十二人。首题无为小人儒,次
小说推荐
- 曾国藩家训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风蓝】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部分:养 心前言 近年来,有关曾国藩的图书的出版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大到全集、全书,小到传记、逸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社会上也掀起了“曾国藩热,由学界,而军界,而政界,而商界,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上至
- 最新章:第19章
- 原来曾国藩
- 大智大愚一代名臣:原来曾国藩 作者:张研 引子评说 引子评说曾国藩(1 曾国藩仿佛一位神秘的历史老人,让人对其充满了兴趣与迷思。说不完,道不尽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学者 曾国藩出身农家,少年得志,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得举人,十八年高
- 最新章:第20章
- 曾国藩三部曲
- 作者:唐浩明卷首辞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毛
- 最新章:第333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小`说"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著名报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前总编辑,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程益中(著名学者、凤凰卫视著名资深评论家)王鲁湘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梁启超至于中文读书写之法,在曾
- 最新章:第27章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丁忧侍郎,被朝廷夺情起复,帮办湖南团练大臣:一介书生,为国家出生入死,终成一代相国名臣。他是大清开国文官封侯第一人,他是后世争议最大、毁誉最多、至今尚无定论的人。他到底是睁眼看世界、推动历史进程的功臣,还是镇压农民起义、阻碍历史前进的元凶?揭开层层迷雾,让你看一个全新、全面、真实的曾国藩【由】整理
- 最新章:第54章
- 曾国藩 第三部 黑雨
- -一 养心殿后阁里的叔嫂密谋 跟往常一样,三十岁的慈禧太后寅初时分就醒过来了。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这是她一天中最难度过的时刻。她通常是闭着眼睛,安卧在重帏叠幛遮掩的龙床上,在细软柔和的绣龙描凤的垫被和盖被之中,无边无际、无拘无束地胡思乱想。想得最多的,是她与咸丰帝恩恩爱爱的甜蜜岁月 凭着绝代的美艳
- 最新章:第123章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会试,得中,排名第三十八名,仍属中上
- 最新章:第147章
- 曾国藩 第一部 血祭
-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湘乡县第一号乡绅家,正在大办丧事 这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 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抱,交通闭塞,是个偏僻冷落、荒凉贫穷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异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白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
- 最新章:第109章
- 曾国藩 第二部 野焚
- -一 丑道人给曾国藩谈医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入夏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近半个月,湘中一带又刮起了火南风。这风像是从一座巨大的火炉中喷出似的,吹在人的身上,直如火燎炭烤般地难受。山溪沟渠中的水,全被它卷走了,连常年行船的涓水河,也因水浅而断了航。禾田开了坼。几寸宽的坼缝里,四脚蛇在爬进
- 最新章:第1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