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场》第254章


18
怒江两岸的太阳高高地照耀着桃花盛开的大峡谷,手风琴声悠扬,和平鸽哨声声,祖国的山川是那样的壮美和宁静,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
三个白色、青白色、青色的昆仑玉手镯,在灿烂阳光的折射下,不断闪现出“团结、合作、和平”六个耀眼的字样……
《没有硝烟的战场》后记
后记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
二十年前,我怀揣高校毕业的派遣书从涪陵逆长江而上,在重庆转火车到成都四川省劳改局作短暂的停留,就匆匆赶到了省局直属的某劳改总队。后来,我才知道该劳改总队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监管工作都是整个西南地区监狱的一面旗帜!从此我与劳改队结下了缘,开始接触到了我以前一直认为很神秘的监狱以及生活在监狱里的犯人、劳改警察、职工、家属、子女、就业人员以及外来劳改队做活的打工者!
二十年的监狱工作,也让我有幸在监狱这座大熔炉里结识了一些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南下的解放军干部,他们可是我国监狱劳教事业的第一代!应该说中国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是脱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系列的,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后,在22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众所周知,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联系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可以说没有那样一支新型的强大的人民军队,是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国防的巩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已经从战争时期在党领导下为夺取全国政权而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我国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脱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支特殊的队伍。据许多老同志们回忆,当初与他们一起从家乡出来参加革命的许多战友们基本上牺牲在了土地革命、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他们只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中的幸存者!随着全国解放的到来,为了创建新中国的监狱劳教事业,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民解放军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忠诚,告别了烽烟滚滚的战场走上了那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狼烟四起的战场上,他们不怕流血和牺牲;在监狱和劳教所里,他们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又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子孙!
远离大都市,交通不便,零散的茅屋,摇曳的煤油灯,没有围墙的监房、贫瘠的山梁,落后的文化,封闭的人群……这是我对劳改队的第一印象!可就是在这飞瀑流湍、衰草横生、苍鹰盘旋、岩羊踯躅的崇山峻岭中,我国的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押解囚徒走进大山,饥摘野果,渴饮涧泉。没有各项工作的经验,靠坚忍不拔的精神边学边干;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靠艰苦奋斗的精神,肩挑背磨。白天他们与犯人和劳教人员顶烈日、冒酷暑,垒土墙以搭房舍;夜晚他们披星戴月,安营扎寨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青山有情,日月作证!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们,他们在蛮荒之地,披长荆,斩紫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躯体,栉风沐雨,改造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新人。在艰难的创业和建设中,荆棘顽石早磨损了他们的秀发,皑皑白雪也早已染白了他们的青丝,可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常说:“无数的先烈为了民族的自由和解放,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我们活着的共产党人,献青春、献终生乃至献子孙又有何惜?”
我为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也常为无数的革命先烈的英勇壮举而落泪!多年来,我一直想为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英勇牺牲的有名或无名的烈士们写部书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的崇高敬意,同时献给英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默默奉献的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

《没有硝烟的战场》是一部主题为反对战争与民族分裂,崇尚正义与和平的历史主旋律作品。多年来我一直想在不违反国家宪法、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用自己亲身的工作经历以监狱劳教工作所涉及到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生产安全工作、经营销售工作、监管改造工作、教育工作、狱侦狱政工作、对敌工作等平凡题材为背景写一部融历史、军事、侦破、碟战、情爱为主的长篇小说,来反映中国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英勇悲壮的历史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监狱劳教战线的英雄们!所以在近20年工作之余的写作中我相当地谨慎,完稿后,在作家们的指点下,前后进行了10多次的大手术修改。作品描写了中国第一代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产生、发展、成长的经历以及在历史的帷幕下,他们伴随着中国监狱和劳教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进程,在初创和探索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成长的快乐和他们对历史的迷惘以及对中国监狱劳教工作的不邂的追求。在血与泪、爱与恨、悲与壮的背景里,作品不仅表现了中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在对敌斗争中对党绝对忠诚、大智大勇、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还力图把人物的社会历史性与性格个体性结合起来,希望《没有硝烟的战场》能成为建国以来第一部真正描写监狱劳教题材中的融历史、军事、侦破、谍战、情爱一体的长篇小说!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作品在情景双生、声色并茂的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中,还利用了层层悬念,给读者一种不读完全文不知结局的悬念感觉。
作品坚持先进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尽力把历史事实与文学创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整个故事的艺术形式凝结为小说的人文美学精神。作品在双线索,板块式交替记叙中,在尊重历史大背景的前提下,以交替描写的手法去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最后以事物发展的逻辑线索分章断节。这部融历史、军事、侦破、谍战、情爱一体的长篇小说在情景的构成和装配上,为了增强作品的时代感和镜头感,在使用传统手法的同时,借用了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段,使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相互勾连,一环紧扣一环的各个情节按构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图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让那些看似没有多少逻辑联系的“镜头”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在小说人物描写上,除遵循了中国传统小说白描的手法外,吸取了“意识流”手法,认为在人的“原始的感觉混沌”中,意识是不断地流动的,所以在对人的刻画中,尽可能进入人物的内心,跟着人物的意思流来刻画人物。为了简略地交代作品主要的人物活动的背景资料、描写“小长征”的艰难无比以及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作品在对“小长征”的记叙中,还采取了简记的手记“笔记体”形式。作品中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监狱劳教警察在对敌斗争中的英勇无畏,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战斗场面,也有敌特运用残酷、虚伪、阴险、狡诈的手段时刻想颠覆人民民主政权的狰狞面目。按照“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文学创作规律,作品在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还运用了小说的美学原理对生活素材加以陶塑、发酵并进行了一定的取舍,但在浪漫的气息中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意识图像的时候,又运用了历史与美学互动性的创造原则,组成了美的故事情节,以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完美!由于全故事的基本轮廓和线索是在时代的主旋律下展开的,所以在写作中我始终坚信的原则标准是——“要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在生活的素材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加工。”基于此,作品中不仅众多的历史素材是真实的包括鳖三的别动队到西藏去寻找“地球轴心”、国民党特务与日本侨民勾结营救战犯管理所的战犯以及蒋介石妄图招降潜藏在长白山的十万关东军,而且塑造的主要人物(梁志、牛剑、秦梅、苗霞、卢平、鳖三、毛公牛、大珠、周宗迅等),次要人物(张铭、何敬、谭凯、李闽、盖尔城、藤野久芝郎、武香天田、范三娃、黄纹、“八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