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举起相克叉迎上去。
行空知道敌不过五行星,急忙中用反光盘虚晃一下,往左侧逃走。五行星欲上前追赶,却被狼席用荧光鞭拦着厮杀。
五行星已知用轮回之理能克住狼席荧光鞭,二话没说,瞬瞬青眼,腐草纷纷飘下。狼席荧光鞭不能再用,只得弃了鞭,用一招“倒海翻江”,手脚齐飞,对五行星打踢而来。五行星也不甘示弱,用一招“大雨倾盆”化解了来招,跟着用一招“黄蛇穿壁”对准狼席胸腹刺去……
狼席正欲用“铜墙铁壁”挡住五行星一招,只是未及运气,已被五行星手掌插入,连心带肝掏了出来。
五行星收拾了狼席,又搜索行空。走出里许,见行空早已与马前卒交起手来。
原来马前卒放火烧了行空后营,立即进逼前营,正好遇着行空逃跑,便上前拿他。行空怎肯束手就擒!只得与马前卒厮杀起来。
五行星一见马前卒,忙说:“马押运先去救元帅、军师等,待末将收拾这个无信小鬼。”说话间,相克叉已经掷出。
行空听到脑后生风,忙举起反光盘,出尽全力,光速源源不断,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五行星。五行星已知克制之法,急忙放出云雾阻住光柱。
行空见法宝不灵,急用一招“风卷残云”扫向五行星,五行星用一招“晴天霹雳”化解了来招,顺手抛出相克叉。眼见相克叉就要击破行空头颅,行空却笑道:“五先锋难道不要元帅了?”
五行星听了,忙把叉收回,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行空说:“你元帅、军师都中了我廉骨香之毒,若不救治,只七天,便全身骨头康烂而死。”
五行星听了,不知真假。正在犹豫之际,不防行空反光盘一晃,躲闪不及,被光速逼退了十多步。行空见了,立即逃命。
五行星中了行空缓兵之计,十分愤怒。腾云驾雾追上前喝道:“我把你弄成残废,不怕你不把解药交出来。”
说话之际,瞬瞬红眼,放出几条高温火舌,恰恰把行空双腿烧焦。行空负痛难忍。只得就擒。
五行星把行空提回阵中,马前卒早已把元帅、军师和左先锋救醒。韩元帅见行空被提回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立即命令道:“把他提出去斩了!”五行星说:“慢…”
韩擒虎怒道:“上次饶了他,才有今日之辱,还留他作甚!”于是,亲自上前,用打鬼鞭打落,立即把行空打得粉碎,五行星欲阻止已来不及,只得把行空之言实告。
棠四怀和牛蛇并听说中了康骨香之毒,吓得不知所措,就是韩擒虎听了也吃一惊,但松了松身骨,觉得无事,吸忆起盘中古五鬼成事的天机,回想、棠四怀与牛蛇并数次遭擒,都反败为胜,笑道:“吉人自有天相,命不该绝,就是中了极毒,自然会有解救之法。我们不是服了马押运的药便醒来了。”棠四怀和牛蛇并听了,觉得有理,这才放心。
韩元帅打扫了战场,又率军向前进。刚到坤申岭界,懈听“轰隆!轰隆!”地响了数声,立即天摇地动,山崩岭明,沙飞石走。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军士们纷纷抱头鼠窜。被石块砸着的,穿了几个窟窿;被沙射着的,流了几升眼泪。
还是韩擒虎镇定,见军士纷纷乱跑也免不了沙射石砸,便立即摆出元帅架子喝道:“不许动!不许动……”连喊了数声,却见一鬼站在自己面前反喝道:“不许动!”
韩元帅这时再大胆也被吓了一惊。凝眸细看,站在面前之鬼,正是前日替行空送降书的那个小鬼,便勃然大怒道:“当日受了你的欺诈,今日又中了你的埋伏,不杀你这小鬼,怎解我恨!”举起打鬼鞭,使尽全身力气打去。
那小鬼不过六七十斤,韩元帅这鞭打落,少说也有几千斤力,自以为那小鬼必成窟粉。哪知鞭落下时,只把面前一块几百斤重的石块打得粉碎,那小鬼却闪过一旁冷笑。
韩擒虎一鞭伤不着他,心里暗暗吃惊。正欲再打,那小鬼身后却有几路军队拥来,只得退后指挥军队迎战要紧。
五行星见那小鬼灵巧,韩元帅伤不着他,忙上前喝道:“你这不知名的小鬼,只凭躲躲闪闪,算什么样的好?”
那小鬼还是冷笑道:“我鬼虽小,可名却不小,堪笑你们地府征讨军无能,连知己知彼的军事常识也没有。”
五行星见他口气不小,问:“你难道不是丁未岭一小卒吗?”
那鬼笑道:“我虽为丁未岭大将军行空下过降书,可我却非丁未岭之鬼。”这时他身边闪出一将说:“袁先锋免与他多费唇舌,待我收拾他。”
原来,那小鬼正是坤申岭大军先锋官袁候,奉岭主边尼之命,前来阻挡地府征讨军进入坤申境界。袁候知道行空欲用诈降计,便主动与他联合,借替他下书之机,窥探地府征讨军虚实。
袁候见副先锋老聘自愿上前,笑道:“来将是五行星,有些道术,老将军不可轻视他。”
老聘听了,冷笑道:“袁先锋何必长他志气,灭我威风。且待我老聪收拾他再说。”跟着两手一伸,掌心立即放出两条光柱,对准五行星袭击。
五行星因领教过行空的反光盘,知道云雾能克住光速,立即瞬黑眼,放出云雾阻挡。自以为也能克住光柱袭击,岂知老聘掌中光柱非日月,却是激光,与雷电之光颇同,也称电光,云雾却阻挡不住。电光袭来,躲闪不及,只得硬生生接了一光柱。若非金、木、水、火、土聚于五行星一身,早已粉身碎骨。纵然如此,也震得胸口发麻,连退几步。
五行星知道老聘光柱的厉害,忙从金土两眼中放出一把云母刀。刀刚在手,老聘的光柱又逼到,忙乱间挥刀猛砍。说也奇怪,这把云母刀砍落,老聘的电光柱果然断而不接。他连砍数刀,老聘光柱断为数段。
凡是能源都有穷有尽,老聘手掌的电光柱在袁候一激之下,欲一招收拾五行星,已百分之百用了出来。现在被五行星斩为数段,离手的光柱自然消失,不离手的只有尺许,再不能延长袭击五行星。
五行星占了便宜,立即收起云母刀,抛出相克叉,对准老聘头顶击落。眼见老聘躲闪不及,忽听一声喝道:“休伤我副将!”一条玄铁棒对准相克叉一撞,把相克叉撞偏尺许。老聘从危险中脱出,举起手中宝剑对五行星刺去。五行星收叉一格,左边袁候玄铁棒又打过来,只得将身一矮,避过袁候玄铁棒。可是,老聘的剑又对准太阳穴刺到,只得把头一偏,瞬瞬红眼,放出一团火光,希望把两鬼烧死。可是,两鬼身虽在火中,并不受伤,还是左右夹攻。
棒来又往,剑出身闪,又斗了五七十合,五行星渐渐处于下风。眼见就要被老聘的宝剑刺着气海穴,却听大喝一声:“本军师在此,休得逞能!”原来却是棠军师,见五行星战不下袁、老二鬼,挥宝剑上前一格,恰恰与老聘宝剑相撞,叮当之声,响成一片。
老聘见就要刺伤五行星,却被棠四怀冲上来格开,不能得逞,愤恨十分,用一招“乘风破浪”击向棠四怀中枢穴。棠四怀武功虽不十分高,但与老聘相比,却不相上下,怎甘示弱。见老聘刺来,跟着一招“风平浪静”刺出,化解了对方招数,接着还一招“怒发冲冠”刺向老聘风池穴。老聘用一招“平心静气”化解了棠囚怀招数,接着使一招“精卫填海”。两个你来我往,斗得难分难解。忽听“啊呀”一声。原来五行星与袁候那边也斗得十分激烈。袁候终因身小,气力不加,招法散乱,被五行星觑准破绽,一相克叉击中肩骨,所以“啊呀”一声。
老聘见袁候中了一叉,摇摇晃晃,五行星第二叉又向他致命处击去,不得不使一招虚招,摆脱棠四怀的招数,撤剑回救袁候。
五行星就要取袁候性命,却听脑后生风,知有武器袭来,只得弃了袁候,回救自己。
袁候趁五行星回救自己之际,一溜烟跑回阵中。老聘不能取胜,见先锋逃跑,也跟着逃跑。五行星和棠囚怀哪里肯舍。一直追到阵前,袁候命弓箭手连续放箭,把两个阻住,五行星和常四怀冲不进去,也只得退回本阵。
袁候回到阵中,对副先锋老聘说:“斗武艺和法术,我们胜不了他,必须以奇谋取胜。”
老聘问:“计将安出?”
袁候附在老响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老聘抚掌笑道:“妙极!妙极!我立即领军士布置去。”
不说袁候与老聘用计,且说棠四怀和五行星回到帅府,把战斗经过报告了韩元帅。牛蛇并在旁献一计说:“袁候新败,锐气巳挫,我军今晚乘胜劫营,必获全胜。”
五行星说:“袁候奸滑狡诈,未必元防。”
棠四怀说:“就算他有防备,也非我军对手,有何惧哉!”
五行星说: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