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日,回到地府征讨军元帅府,马前卒进去,见韩元帅面黄似蜡,已像死的一般,奄奄一息。忙通知五行星、颜回等进去,众将大吃一惊。
齐天见了,不待与别鬼招呼,急急走到韩元帅面前,用手板开眼皮一看,说:“韩元帅中了糜骨香之毒,而且,毒中了六天,刚好是毒性发作期,而且,他服过别的药,精神在毒未发时虽能清醒,但却把毒全部吸进筋骨,实在是加速他的死亡。”
马前卒大吃一惊说:“我是给了一些解药喂他,却不知会起到如此反作用,齐师叔早点为他下药吧。”
齐天说:“毒中得如此深重,就是我齐天也无法救治了。”
众将流泪道:“元帅真的无救了?”
齐天见众将着急,笑道:“我还有话未说完呢,若过了明天我便不能救治了。”众将听了方才放心,只是马前卒还是愁眉不展。
颜回问:“元帅既然得救,马押运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
马前卒说:“还有牛蛇并先锋、棠四怀军师都与韩元帅同一日中毒,两个在敌营中,今晚如果攻不破敌营,如何救得他两个性命?”
五行星说:“牛先锋和棠军师常常妒忌马押运立功,马押运不怀私怨,以两个性命为忧,如此胸襟,古今罕有。”颜回也跟着赞了几句马前卒。
这时齐天已与众将通过姓名,又冲药与韩元帅服过,然后对众将说:“你们也不用忧,小可懂玄功变化之术,少顷我变化到彼营察看一番,到天黑设法把棠四怀和牛蛇并盗回解救。”
众将听了,齐道一声:“有齐大仙在,我等无忧矣!”
齐天拈须笑道:“这个当然!”
不说齐天设法救棠军师和牛先锋。却说袁候设计擒了棠四怀和牛蛇并,又毒昏了地府征讨军一半军士,喜不自胜。老聘对袁候劝计说:“依我看,把地府征讨军被俘将士全部掩埋,免得看守。”
袁候说:“副先锋有所不知,这些军士迟早也是死,何必多些一举。留着当作诱饵,诱韩擒虎再带兵来抢,彼再中计,不就全军覆没了?”
老聘说:“只怕有世外神仙来助他们,所以,提早了结他们,也是一件快事。”
袁候哈哈笑道:“就是神仙,哪会知道我下了糜骨香之毒?而且,在七天内,他们有什么本领请得神仙来。何况棠四怀、牛蛇并、韩擒虎早在行空营中中了此毒,明天就是七天了。韩擒虎不来攻营,料不定正是毒性发作呢。韩擒虎一死,地府军没了头领,我军乘乱杀过去,也可一举消灭他。”
老聘说:“要知韩擒虎是否中毒,只看棠四怀和牛蛇并便知。”
袁候说:“妙!他三个同时中毒,若有两个发作,那一个没有不发作之理。”于是,命军卒把棠四怀和牛蛇并提来,果见两鬼面黄似蜡,不能言语,笑道:“毒果发了O。”
老聘听了,对狱卒说:“两个毒发,命在明天,不用再提回牢狱了,就留在这里,待本将与正先锋亲自观看他死前神色。”狱卒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欣然走了。
狱卒刚离开,便有一群苍蝇围着棠四怀和牛蛇并乱转。
袁候冷冷地说:“他还未死,就想吃了!只怕吃了他,连你们也要死。”
老聘说:“苍蝇是无骨的,中了糜骨香也不会死。”袁候说:“不是副先锋说,我几乎忘记了,就让它们明天饱吃一顿吧!”
这时已经天黑,袁候对老聘说:“传我命令,军士今晚和明天休息好,明晚准时劫营。传了命令,再到我这里喝几血。”
袁候见老聘去传命令,正自鸣得意,忽然被蚊虫叮了一下,痛切肌骨,立即昏了过去。原来,这蚊虫正是马前卒师叔齐天所变,叮了袁候玄晕穴。
齐天见袁候晕倒,立即现身,提起棠四怀和牛蛇并飘然而去。
老聘传了命令,哼着小曲赶回与袁候喝酒。可是,回到那里,见袁候晕倒,吃了一惊,忙上前察看,知无伤损,非中毒,急在他涌泉和人中两穴捏了几把。袁候醒来,见老鸭已回,悻悻地说:“我只被蚊虫叮了一下便晕倒了。”
老聘初时认为袁候自睡,听他一言,更是吃惊道:“如此说,定有变故。”急出门前,发现棠四怀和牛蛇并失踪了,大喊道:“中计了!中计了!地府征讨军军师和先锋逃跑了。”
袁候听了,也大吃一惊,赶出门看,果然如是,忙令军卒全营盘查,杳无踪迹,知是被救走了。
次日刚天明,地府征讨军已排山倒海般攻到营前。
带头冲锋的,正是棠四怀和牛蛇并。袁候一见,上前喝道:“装死逃将,速速受死!”于是,与老聘分别敌住两将,命本军射住阵脚,阻挡地府军冲击。只是老聘与袁候一招未出,只觉背后一凉,已被抓住背心,全身麻软,动弹不得。
袁候的军兵见两个先锋同时被抓,地府征讨军又蜂拥压来,不敢接战,拔腿就跑。忽然空中一声喝道:“别跑,我乃百会洞齐天也!捉了你们主将,你们缴械投降,无性命之忧。若欲逃脱,本仙施法,片甲不留。”众军听了,谁敢迟缓,都扔下武器技降。
棠四怀和牛蛇并两个见袁候和老聪被齐天捉住,冲上前就欲枭其首,齐天喝道:“不得动手!”
牛蛇并一惊之后,问:“齐神仙为什么还要保全他们?”
齐天说:“非保他性命,是保地府征讨军一半军卒性命。”
棠四怀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齐天不悦说:“一半地府军中了糜骨香极毒,我哪里能带许多解药前来。解铃还需系铃人,只得请袁候和老聘拿出解药来。”棠四怀听了恍然大悟。
话说袁候和老明被齐天捉住,全身酸麻,晕了好一个时辰方才醒来。见旁边坐着一个眉长于发、耳白于面、眼大于口、身高四尺、重无五十之物,人不像人,鬼不似鬼,更无神仙风度之仙,怔了良久才问道:“大仙是谁,用什么妖术擒了我两个?”
那物说:“大仙就是大仙嘛,又能是谁?两位先锋问话气也奇怪得很。”
这时袁候也自知问话欠佳,忙改口说:“敢问大仙姓名,何处洞府?”
那物说:“我非仙非神,非鬼非人,乃混沌世界一物而已,若说姓名,却不自知,开天辟地时出世,自认无物可及,故号齐天,现住百会山百会洞中。”
袁候问:“你既非神非仙,非鬼非人,为何帮助地府征讨军捉拿我们?”
齐天说:“包括盘古在内,我喜欢捉谁便捉谁,何况不捉你们,何以救地府军呀?”
老聘说:“你若真有本领捉了我两个,当然应救他们,只是你出奇不意,用邪法捉住我们,我虽死也不救他们。”
齐天笑道:“倘若我放开你两个,再行捉住,该当如何?”
袁候说:“若得仙人如此,能在十招内捉住,便立即解救他们。”
牛蛇并怕放了袁候两个,再难擒获,大喊道:“齐大仙莫昕他们胡言乱语,他们是不会讲信用的。”
袁候怒道:“我不讲信用,你何时讲信用了?”
齐天止住两个说:“我齐天也不怕不讲信用之鬼,我把你两个放开,你两上取武器来,不说十招内,我若一招擒不住你,你便自行逃去。”
地府征讨军将帅听了,都认为齐天有意开脱袁候和老聘,只是慑于齐天之威,也没鬼敢反对。
袁候和老聘怕齐天反悔,忙说:“君子一言。”齐天接着说:“驷马难追。”
袁候和老聘立刻取过兵器,两个相视一眼,退到离齐天三丈远近,心想:齐天终有通天本领,我离他三丈,也不能在一招内同时把我两个捉住,我两个虽然伤不着他,但只要出了一招,他捉不着我,就可以逃之夭夭。因此,毫不客气地说了声:“看招!”袁候用玄铁棒捅来,老聘用电光掌击出。可是,招字还未说出,齐天双手却突然长了三丈,只一呼吸间,已把两个拿在掌中。
袁候被齐天拿在掌中,连喊:“不服!不服!不服!”齐天笑道:“袁先锋因何不服?”
袁候说:“我两个还未出招就被你拿了,怎算是真功夫?是你出奇不意罢了。”
所有地府军将帅和袁候的下属,见袁候如此耍赖,都愤愤不平。袁候却视如不见,对齐天说:“倘若你再放我两个一次,再被你一招拿获,方才心服。”
原来,袁候认为齐天手能伸长,于远处方便,于近处却不方便,与老聘对了一眼,两个走近齐天身边,出奇不意袭击,定可获胜。但齐天是何等灵物,岂不知之理。于是,笑道:“就再放你们一次吧,不过,你得首先近前,谢过这次开脱之恩。”
这话一出口,正中老响和袁候心怀,不约而同上前谢恩。趁施礼之机,突施杀手,口说多谢,只是谢字刚出口,招式已到。他哪里知道齐天揣摸到他俩心思,故意让他近身,有机会让他偷袭呢。
袁候和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