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四怀见貂蝉能源电鞭脱手,已不怕她,立即冲上前擒她。但快不过牛蛇并。牛蛇并因得不到纽蝉好处,又被她拍打一顿,欲抓住报仇。而棠四怀惟恐绍蝉不死,在审理中会把自己偷奸之事供出来,趁牛蛇并刚抓到手之际,一剑送去,正好刺中貂蝉心窝。
牛蛇并见了,虽恨军师无情,多此一举,但怕军师之威,还是点头哈腰说:“军师处决得爽快,只是可惜……”棠四怀道:“可惜她怜酷无情,再美一倍,也如画饼,怎可充饥!”牛蛇并听了,与棠四怀相视一笑。
却说马前卒战败了貂蝉,副将王允不堪一击,只得率军投降。只是边尼与伊尹的残卒,见地府军一日一夜战不下貂蝉,以为貂蝉有获胜可能,豪心未巳,又与颜回的大军战斗起来。
(要知颜回与边尼战况,下文再续。)
设为书签|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十九回 遭诛杀边尼惨死 就敌计唐尧用法
却说坤申岭岭主边尼,被韩擒虎率领地府征讨军逼得进退无路,正欲向地府征讨军韩元帅请降,却见夫人貂蝉领军来与地府征讨军厮杀。地府征讨军与她战了一日一夜,未分胜负,估计貂蝉可能获胜,所以把降心收起,又与颜回率领留守营寨的军队厮杀起来。
颜回不会武功,指挥斗了一刻,便有败象,方欲派鬼向韩元帅报告,而韩元帅却带兵回来救应了。
韩元帅见颜回有败象,忙对军将说:“貂蝉已死,其军已降,边尼无所作为了,谁去擒拿他?”
马前卒应声而出说:“末将愿往!”说话间已冲到边尼跟前喝道:“你这厮为何不明道理?”
边尼说:“怎么不明道理了。”
马前卒怒道:“盘古开天辟地,分土造物,划界治守,便已铸成大错,现在已经领悟,地运该统一了,你却负隅顽抗,自算明理?”
边尼说:“既分之国,当永恒之,盘古岂能出尔反尔?这是他不明,非我不明也!”
马前卒听他有一套,怒道:“看来你不懂变通,也不能理喻。”只把飞鞍一掷,吓得边尼闪过一旁。
边尼的军师伊尹说:“岭主休与他一般见识,待我把他擒来。”举起屠刀冲马前卒砍来。
马前卒说:“看来你本领比他大。”在飞鞍击出之际,尾巴跟着一扫,企图一招将他扫倒。哪知伊尹非一般鬼可比,却真的有两下子。见飞鞍击来,早看破是马前卒虚招,不去理会。待马前卒尾巴扫来之际,用屠刀一拖,把马前卒尾巴毛削得精光。
马前卒吃了一惊,知自己一扫之力,全在尾巴毛起作用,现在光了尾巴,知道绝技不再施展。
这时五行星赶来对马前卒说:“马押运先回营小恕,待本先锋拿他。”
伊尹一刀得手,正欲上前结果马前卒,却被五行星跳出来阻住,大怒道:“你这匹夫也狐假虎威!早知如此,昔日在南蛇岗就不饶你。”
原来八百年前,伊尹路过南蛇岗,曾与五行星斗了几日夜,五行星当日修炼未够,几日几夜苦斗后,终于为伊尹所擒。伊尹欲结果他,他苦苦求饶,才得免了性命之忧。
五行星见伊尹要揭数百年之底,更为愤怒,说:“此一时,彼一时,岂能同日而语。看招!”一招“镜破叉分”击出。伊尹说:“来得好!”一招“珠联璧合”化解了五行星来五行星见一招伤不着他,跟着一招“怒不可遏”,相克叉狠狠击出。伊尹毫不畏惧,用一招“平心静气”,屠刀一划而过,几乎把相克叉打落。
五行星见招招都被伊尹用反义招数化解开,心想:我用一招无反义招数的,看你如何化解。于是,开声喝道:“始娥奔月!”相克叉由上至下,似击丹田,实袭印堂。
伊尹听了,一时找不出化解招数,只得靠地一仰,用一招“仰面朝天”招数避开。
五行星见有机可乘,一叉插向伊尹胸口,叫道“定海神针!”伊尹见情势危急,就地一滚。刚好闪出,五行星相克叉由插变挑,用一招“铲草除根”戳向伊尹。眼见伊尹就要死于非命,不料坤申岭主边尼见了,提着铁笔叫道:“口诛笔伐!”一笔挺起,把五行星相克叉挑开,伊尹突然从中跃出,与边尼一起向五行星左右夹攻。
这时马前卒退回阵中用了药,尾毛长出了原来的一半长。见五行星被伊尹和边尼左右夹攻,便愤怒上前道:“伊尹过来,必报一刀之恨!”
伊尹想:我若过去与马前卒争斗,边尼挡不了五行星一招,还是对付五行星要紧。所以,对马前卒之言听而不闻。
五行星知马前卒尾巴未复原,未必是伊尹对手,于是说“让我收拾老朽物,你对付那个文不文、武不武、徒得虚名的边尼便是。”
马前卒会意,立即一飞鞍对边尼击去。边尼不知马前卒飞鞍厉害,用铁笑一擦,铁笔立刻断成两截,虎口也被震裂。自知不是马前卒敌手,转身欲逃。
马前卒胜算在握,怎肯放过!鼻子“哼”了一声,两道白光射出,把边尼击倒。边尼在地上求饶说:“马押运饶命,本主……愿降……”马前卒怒道:“这时求降已经迟了”顺手一剑。边尼白眼一翻,呜呼哀哉。
伊尹见边尼已死,不敢恋战,也顾逃命。五行星追上说:“被你跑了,八百年后还会揭我短处。”于是,红眼一瞬,一团火光把伊尹阻住。伊尹向前走不得,急向左拐,五行星又青眼一瞬,一堵木栅拦住也走不得。忙向右转,哪知五行星白眼早瞬,右边却是铜墙铁壁。进退两难之际,见地下有一个窟窿,往下便钻。头刚钻进去,却被马前卒追上,用结地收缩术,把头颅夹扁。两腿伸了几伸,也一命鸣呼了。
这时坤申岭残兵败卒,降的降了,不降的被韩擒虎挥军杀得片甲不留。
韩擒虎收军进城,仰天叹道:“本帅曾念边尼是阳间君子,欲逼其降,饶他一命,岂知彼也是凡欲之徒,不肯放弃功名利禄,只有一败涂地,死于非命!”
马前卒说:“世间哪有真君子,都是人面兽心之徒,沽名钓誉之辈。若说到爽直、无邪、还没有一个如我这畜面红心之鬼呢。”
五行星说:“所以心灵善恶好坏,也不能由外表而论。”
牛蛇并、棠四怀、韩擒虎、颜因听了五行星和马前卒之言,都认为有贬已之意,暗怀不满。知道这次夺得坤申城马前卒立了几次大功,本想论功行赏,因听了这几句话,却绝口不提这一战功过之事。马前卒袭城之功,便付之流水。
马前卒只知完成森罗殿君交给自己的使命,不是贪功冒赏之流,也不计较。
韩擒虎让士卒休养了数天,又向西辛岭进军。
行程非一日,过了界牌关,却有一将带了三五千军挡住去路,喝道:“何处贼兵敢闯我西辛境界!”
韩擒虎打马上前躬身说:“我乃地府征讨军元帅韩擒虎,奉森罗殿军之命,秉盘古太尊地运统一之理,带兵征讨八方不服森罗殿管辖之鬼,你是何鬼,只领三几千军敢阻我百万雄师?”
那将说:“我是百辛岭将军唐尧,奉岭主扶苏之命,把守此关。尽管你雄师百万,勇将千员,有我唐尧在此,休想过关。”
韩擒虎问:“你既是唐尧,在阳间仁德播于四海,永代推崇,怎么到了阴间,只一西辛岭守关之将?实在太委屈了,不如投到地府军,任个副军师如何?”
唐尧笑道:“我在阳间有何德能?只不过头脑比别人开化早些,机谋比别人深,行事目的不露罢了。若说到真正德能,只是以一已之私教化别人。彼时人稀物阜,妒忌争夺者少,被我占了便宜,愚人不明事理,谬加赞赏,或欲借我为由,贬斥别人。我到了阴间,就守此一关也未必能胜过后辈呢。有什么委屈可言。”
韩擒虎说:“唐将军通情达理,不说委屈,就为生灵着想,投降了吧!”
唐尧听了喝道:“放屁!各有其主,岂得妄言。看招!”举起戒尺,一招“平步青云”横扫过来。
韩擒虎也不甘示弱,说了声:“恕我与仁君作对了。”举起打鬼鞭,用一招“独破开荒”打去。韩擒虎认为唐尧是阳问人死后为鬼的,打鬼鞭打落,必能取他性命。却不知打鬼鞭只能打冤鬼和凡鬼,唐尧是五帝之一,打鬼鞭怎能生效。
唐尧见韩擒虎一招打来,将戒尺一拨,用一招“辅正除邪”把韩擒虎打鬼鞭拨出一丈之远。
韩擒虎见打鬼鞭对他不生效,大吃一惊,右手一招“患难与共”挝去。唐尧见韩擒虎出了两招都是两败俱伤的打法,笑道:“身为三军元帅,为何如此为自保?”用一招“同舟共济”,只见戒尺在手中竖起,把打鬼鞭撑到空中。韩擒虎忙用一招“大反宫廷”,鞭梢向后,鞭头撞出,取唐尧心窝。
唐尧见韩擒虎数招奸险,大怒道:“专以奸险取胜,对别鬼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仙演义
- 《地仙演义》作者:春衫薄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径见异树小子返鸿蒙陈震源迷迷糊糊地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睡,昏沉中有些清醒,沉重中有些轻松。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周遭,却不禁大吃一惊。但见身前身后,一片混沌,渺渺茫茫,无边无际。既不分天地上下,也不分左右四方。能感受到的虽然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却觉得庞大
- 最新章:第一卷 鸿蒙劫 新书预告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