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狙击手》第27章


日本人的散兵线里,有一名军官的身影。这么冷的天气,他却脱了上衣,只穿着一件衬衫。他手里的指挥刀不住地挥向前方,一边向前跃进,一边嘴里喊着什么。
萧剑扬稳稳地趴在掩体里,迅速地瞄准、击发。
不断有日本兵随着他的枪响倒在冲击线路上。
拉动五次枪栓之后,他飞快地把打光了子弹的步枪递给身旁的小苏北,利索地抓起装填好子弹的另一支步枪,接着射击。
一旁的小苏北,接过班长递过来的步枪,手忙脚乱地往里填满五发子弹。
二连的火力明显地难以压制住敌人,日本兵越冲越近。
就在这急得掉眉毛的时候,阵地上惟一的那挺重机枪却哑巴了。
从重机枪掩体那里,传来二排长嘶哑的骂着:
“操!操!……”
大概是重机枪临时出了啥毛病。
日本兵们逮住这个机会,几乎是立着身子就冲了上来。他们嘴里发出的呐喊声已经清晰可闻。
那个穿着衬衫的日军指挥官,不觉中也直了直身子。
“啪!……”
回敬他们的是中正步枪发出的焦脆声。
刚刚直了直腰的日军指挥官,身子一弹,手里的指挥刀落了地。他像是一个断了线的提线木偶,颓然倒在枯草丛中。他那件白衬衫上,多了一个暗红的弹眼儿。
萧剑扬手里的中正步枪继续“点名”。他轮流使着身前的两支步枪,除了拉动枪栓上子弹外,基本连个嗝儿都不打。
这两支步枪在他手里,几乎成了挺轻机枪——机枪可没这准头啊。
他面前正对着那段土黄色的波队,开始变得稀疏起来。。
大概是发觉这掩体里的中国兵对己方形成了威胁,很快,小鬼子的掷弹筒就朝这里招呼了过来。
掷弹筒发出的掷榴弹,尖声呼叫着落在萧剑扬的身边。
他赶紧抓起两支步枪,带着小苏北往旁边的掩体躲——他很清楚,小鬼子的掷弹筒打得贼准,溜得慢了摊上一发,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原本冲在前面的鬼子兵,迅速地爬起来,继续往前冲。
“咕咕咕……”
这时候,马克沁那特有的水音儿又响起来了,清亮清亮的。
端着三八大盖的身子,东倒西歪地躺下了一片。
原来趁这一打岔,二排长利索地排除了重机枪的故障。他把稳枪身,一口气把最后的一条子弹带全忽悠给了日本同行。
鬼子的这个波队被打了下去。
第三章烈骨秦淮
第三章烈骨秦淮(8)
可另一个波队又冲了上来。
二连最后的一批手榴弹扔了出去。
这个波队被炸得零零落落。
但第三个波队又接着压了过来。
阵地上的弹药基本已经打光了。
眼看鬼子就要接近堑壕前沿。
就在这时,在中国人的阵地上,一阵凄厉的军号声响了起来。是冲锋号!
冲在前面的日本兵一愣——敢情中国人要打反冲锋?
紧接着,二连的阵地上响起了一片近乎于疯狂的呐喊声。
尽管不太懂中国话,但日本兵也能大致猜出对面的同行在喊什么——“杀呀!”
日本人毕竟也是人。打了一整天了,他们也是人困马乏。中国守军在暮色中发出的反冲锋号、喊杀声,大出他们的意料。在闹不清对手反击实力的情况下,日本军人选择了一种最合乎逻辑的应对方式——后撤。
这最后一次的“黄昏攻势”,就这么着给彻底瓦解了。
望着暮色中后撤的日本兵,萧剑扬疲惫地笑了——那位代理营长的命令,还挺管用。
日本人退下去不久,天色就全黑了。
一营的官兵着手开始准备突围的事儿。
笔杆儿连长下令,全连弟兄把身边剩下的干粮归置归置,集中分配,每人马马虎虎地填了下肚子。
他招集连里的军官,商量突围的具体安排。
连里当官的损失相当大,目前就二排长何进财最有作战经验了。大家的眼睛都瞅着他,包括笔杆儿连长。
他倒是挺有定见的,不慌不忙地扬了扬小拇指上黑黑的指甲,剔了剔黄黄的门牙,然后很有把握地一抬下巴:
“咱们迎着鬼子攻来的方向突出去!”
军官们先是一愣,过了阵子便也回过味儿来了:
鬼子既然想把咱们包饺子,注意力自然放在切断我军的后路上,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防备被包围者向后突围。
这么一来,正面的日军部队肯定疏于防范——因为他们想不到,这支缺弹少粮、疲惫不堪的中国部队,竟然打算逆着自己的主攻方向向外突。
笔杆儿连长接受了二排长的主意,上报给了代营长。
最后传达下来的命令是:部队分散向东南方突。等摆脱了鬼子之后,再绕弯向西北方转进。目标——南京城的中华门。
很快,全体官兵都准备了起来。
全营现在只剩下120多人,营长成了连长,连长成了排长,排长成了班长。
按计划,所剩官兵分成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又分成三拨,趁着夜色悄悄地向东摸。
萧剑扬跟小苏北都编在二排长的那个班里。
动身前,二排长叮嘱大家,除了枪支、弹药、水壶,其他的东西全部留下。
步枪上刺刀,轻机枪用枪皮带挎在身前。
几名膂力好的弟兄走在前面,所有剩下的手榴弹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手榴弹袋挂得左一条右一条。木头柄后头都拧开了盖儿,手上还现拎着两颗。
枪炮声停息了。黑夜像冰冷的湖水一般,荡漾开来。
第一拨的弟兄出发了,很快地消失在黑暗中。
萧剑扬他们爬出堑壕,静静地侯着。
过了半晌,二排长一挥手,11条身影开始顺序向前运动。
每条身影从二排长的身边经过时,他都轻轻地嘱咐一句。
当萧剑扬经过的时候,听到了他尽量压低的声音:
“如果打散了,自己跑!”
(五)
天快亮的时候,萧剑扬被冻醒了。
他从藏身的一座草垛子里悄悄探出头来,向四周仔细打量了一圈儿。
清晨的田野上,看不到一个人影。枯黄的稻田里,铺了一层白白的纱巾——那是夜里未化的霜花。
还不到开战的时候,不论保卫者还是入侵者,都还在睡意朦胧中。四下里一片寂静,偶尔有两声短促的鸟鸣,很快就被清晨的寒气淹没了。
昨天晚上,萧剑扬他们一拨人在往外突围的时候,撞到了一股日军的部队。一阵短兵相接,队伍被冲散了。等他甩掉了鬼子的尾追,发现自个儿成个单影子了。
他定了定神,选定了一个远离鬼子战线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走出大约七八里地,他觉着够安全了。一松劲儿,疲倦和困乏猛地就扑上来了,他脚下一晃,差点栽倒在地。
不过他还是咬着牙向前走了一段,直到发现一座田野中的稻草垛子。
他刚刚把身子全部钻进草里,就被睡意完整地吞噬了。
第三章烈骨秦淮
第三章烈骨秦淮(9)
这会儿,他从睡了一夜的稻草垛子里探出头,认真地观察周围的情况。确定没有敌情,他迅速地爬了出来。
太阳从地平线下面露了个小脸。萧剑扬根据日头的位置,判断了一下自己的大概方位。
他紧了紧腰间的皮带,把皮带往里又扣了两个扣子——从昨天中午起就没正经吃东西,肚子瘪下去很多。
他从挎包里摸出那根用来计算日子的皮绳。昨儿个又守了一天,他慢慢地在皮绳上系好第三个疙瘩。
然后,他理好步枪,最后确定了一下方位,接着动身。
由于不清楚周围日本部队的分布,为了更保险起见,他决定继续向偏南的方向走几里,然后再绕向西北方。
太阳爬出了地平线,可四下里还是冻得够呛。
这南京郊外的田野里,分布着一块块收割后的稻田。除此之外,还常常见到一片一片的水塘。在寒冬的清晨,水塘表面结着一层薄薄的冰。冰面反射着寒气四溢的白光,让人看了冷到骨头缝里。
北面偏东和南面偏西的地方,都开始响起了零星的炮声,是鬼子的炮兵开始每天早晨例行的试射了。
萧剑扬又把皮带勒紧了一下,加快了步子。
走了几程,突然,在路边的荒草中,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看样子,像座不高的小房子。
萧剑扬弯下腰,把中正式步枪提在右手上,悄悄接近那小房子。
等离得近了,他发现这房子怪模怪样的,像是用生铁铸的。再细瞅瞅,它下半身有一溜圆圆的轮子;轮子四周,还有一圈儿用钢铁攒成的带子。
萧剑扬琢磨过味儿来了——这不是小房子,是辆铁壳子战车。
他吓了一跳,赶紧卧倒,以为自己碰到了鬼子的铁甲王八。
在枯草丛中趴了一会儿,没听到什么动静。他微微探起头,仔细端详了一阵,觉得这辆战车的个头和形状,跟以前看到日本铁乌龟样子大不一样。
特别奇怪的是,这辆战车沉默地蹲在路边,没有一丝动静。可身上找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