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刑警奇闻录》第16章


走马上给我滚出车;老婆竟然没有犹豫在行驶中打开车门就跳了出去;丈夫大吃一惊;停车回头一看;妻子已经被后面跟随的一辆货车卷进了轮子下;丈夫脑子一片空白;惊恐;气愤;失望各种情绪交错着;难道她就这么的讨厌我么;宁可摔死也不愿意见我了;看远处血泊中的妻子;他头也不回;绝情的开车就走了。希望能把这些日子来的所有苦闷抛开;回来后他也只字不提;就对外人宁可说老婆和人跑了。也不愿说是厌弃他而跳车撞死了。
根据丈夫及后面货车司机的供述及车辆分析;他老婆当时没有系安全带;属于自行打开车门跳出;肇事司机因为逃逸罪而被判处。丈夫被释放。一切都似乎顺理成章了。但不久;我接到了一个保险公司的协助调查的电话;让此事件有了转机。
漫漫的我了解事件的真实秘密;我打电话给那个丈夫:你知道你老婆为什么那天反常的要去海边么;我想是她觉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和你一起去看海了。因为她在半年前检查出了淋巴癌;并且查出来时已经晚期了;恐怕她没有告诉你吧;可能那时候你业务正刚开展;什么地方都要用到钱;她没有告诉你或许是不想拖累你。
而那天也整整是你老婆为自己投的人身保险的第二年的零一天;受益人写的是你的名字;这个消息是你老婆的那个作保险的同学告诉我的;根据保险法以及保险合同规定;投保人不得在两年内自杀。而她选择了在过了两年的第一天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当初她投保时只是为了能给你们将来美好生活提供一个保障;并没有想到在今天能用上它;但因为这个癌症;以及将来能给你带来2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她提前行使了保险给她的权利。她的变化你没有了解;因为繁忙的工作你也不愿意去了解;我猜测;那时她多想让你有所察觉;多想听到你的安慰。多想带她去看看想象中的大海。
她最后采取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我想她是既然不能让你爱她一辈子;那就恨她一辈子好了。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总是希望你能记得她一辈子。
弥漫的雾渐渐散去;露出了海的轮廓;你听海是不是在笑;笑有人天真的不得了。。。
有趣的女子
某小区一个体态臃肿的妇女报案称其家中总有小偷光顾;经常偷她家东西;以至于被小偷骚扰的有些神经衰弱了;天天疑神疑鬼的。看邻居谁都象小偷。
这次报警说是枕头下的五百元钱不翼而飞了;出警一看;房屋也没有被撬的痕迹;询问还丢过什么东西吧;妇女说是丢过冰箱里的半只烧鸡;还丢过一双拖鞋;甚至还丢过一个旧的洗衣机;这也太神奇了;小偷即使能从外面爬到十几层楼来进屋偷东西;也不可能放着值钱的东西不拿;只偷那些玩意吧?
屋里巡视一圈发现;阳台的角落里放着一个箱子;里面似乎是个新买的微波炉;心中生疑;趁其不备;轻轻撩开箱子查看;发现微波炉上有个购物发票;金额正好是五百元。问她微波炉来源;她竟然也说不清楚。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遇到也多了;无奈撤退。
后来该妇女又来报案;说是自己存折里的4000元钱被人取走了;要不就怀疑银行欺骗她;信誓旦旦的要警察来抓人;一看又是她;没办法,开个证明;派人到银行去调取当日的监控录象;看看到底是谁干的;看了银行监控录象;明明是该妇女本人亲自取的钱;这下证据确凿了;我们警告她;再报假案可是要收处分的。可该妇女一脸无辜的样子;口口声声的说自己从没取过钱啊。
我们只好把她丈夫喊来;对他们两人耐心的教育了一番
后来接到了丈夫的电话;弄清了缘由;原来是丈夫觉得妻子总这样不行;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一检查不要紧;竟然发现他老婆患有罕见的精神分裂症;这种症状发作;自己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对原先的自己非常陌生;分明是两个人;性格也有所突变;作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可能是吃了半只烧鸡;或者把洗衣机变卖;或者去无意识的消费;而恢复正常状态后;又对自己以前刚发生的事情毫无察觉。一个躯体内存在着两个我;的确是令人琢磨不透的事。
质数之迷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他,曾经经历过两起这样的例子
朋友的老婆临产住进了医院,朋友也在陪床,正好路过医院,顺道想在她生之前去医院探望下,进了医院和朋友闲聊,忽然发现该病房有一个奇怪的规律,1号床的孕妇不知道是什么疾病,生的是死胎,2号床生了个闺女,3号床也是闺女,4号床生个小子,5号床是个闺女,6号床和9号床是个小子,7号竟然也是闺女,朋友老婆是8号床,在以前检查中也偷偷得知是个小子,朋友心中窃喜,结果生下来一看,果然是小子.后来10号床也来个孕妇;过些天一打听;也是生小子。除了1号非质数合数;凡是质数床位的都生下的是闺女;比较有趣。
另一个例子值得庆幸;非典时期天津某医院接收了大批当时有疑似症状的发热病人,确诊的非典患者被安排住进了隔离病房,疑似患者或有接触史的人被安排住进了监控病房,也就是所谓的黄区,黄区里的人虽还没有得到确诊,不过也要采取相对的隔离措施,以前十个病房统计;也正是2 3 5 7 号病房的人相继出现发烧疑似症状;后来经检查;都排除了肺炎;不久也漫漫康复了。
生活中的博弈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熟悉,看似简单战略充满了博弈。
什么是博弈呢,也套用博弈论中一个经典的老例子“囚徒的困境”
讲的是两个嫌疑犯A和B合伙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A和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
1、A和B都坦白
2、A和B都不坦白
3、A坦白B不坦白
4、B坦白A不坦白
如果你是其中罪犯之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考虑到对方所做的决定,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A和B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假定A选择坦白的话,B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判8年而抵赖却要判10年;假定A选择抵赖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不被判刑而抵赖确要被判刑1年。即是说,不管A坦白或抵赖,B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是坦白还是抵赖,A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8年。在(坦白、坦白)这个组合中,A和B都因为不能串供达到攻守同盟,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结果增加自己的收益,人都是自私的心理,期望自己利益最大化, 即使有某种协议也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这个协定。因此谁也没有动力摆脱这个组合,所以这个组合是静态的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
A B A B
坦白 坦白 …8 …8
坦白 抵赖 0 …10
抵赖 坦白 …10 0
抵赖 抵赖 …1 …1
在现实的经济学里,商业行为中,也同样存在着博弈
有两家电器销售供应商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分别是国美和苏宁。他们的价格策略有几种选择。国美和苏宁同样的价格体系,而且维持比较高利润,各分一半的市场销售额。国美降价苏宁不变,国美拿到该市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销售额。或者苏宁降价国美不变,苏宁拿到大部分或全部销售额。而由于竞争的激烈,肯定会有其他的供应商大中或一商家电参与进来。因此,保持第一种状态是不可能的。所以此时,对于任何一家供应商来说,最佳策略都是降价,以期望获得更大的营业额。
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价格战永远是在所难免,也就是说,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我们永远都要陷入“囚徒困境”。不过,这都是讲的纯市场因素,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的非“理性”因素都排除掉。要从“囚徒困境”解脱,最好的办法却是最不可行的办法,就是供应商形成联盟。因为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几乎为零,而且即使有了联盟,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偷着降价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联盟的作用并不大,大家还是降价降价。直到最后大家都觉得降不动了,或者觉得降价对自己最终没有好处了。这时就会形成一个平衡状态,也就是纳什均衡。
人为什么要合作;人什么时候是合作的,什么时候又是不合作的;如何使别人与你合作
如果你在一个人流拥挤的迪厅中突然遇到火灾,这时你看到有两个逃生的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