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第167章


探春面上不急,心里却也没底。她手底下最为亲近的两个丫鬟; 在家里的时候还分不出个高下,只觉得侍书更得用些; 翠墨料理内务也是一把好手——等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就显出差别来了。
柳五儿原本还要藏着自己会番国话的本事,但是在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着两位嬷嬷学习番话之后,她这个本事倒是可以过明路了。探春只当她是语言天赋好,短短几天,就能蹦着词地和扶南人进行简短的交流了,为人也机灵,套话也是一把好手,更是不卑不亢,不至于丢了自己的脸面,因此就免了柳五儿在屋里的差事,只让她管着内外传话这一块。
这样一来,柳五儿更是得了便利。庆晖楼是北阙内的迎宾楼,却是接待王族贵宾的,他们这一行人只有探春及其下人有资格住在里面,前来送嫁的礼部诸人及宝玉,都只能住在王宫外、都城东面的官署驿站之内,但是按理,他们是每天都要过来给“郡主”问安的……这几位礼部的官员也都没有怠慢,虽说各自司职不同,但是每天都会分出一个人来到庆晖楼问候探春几句。这接待官员的差事,探春就交给了柳五儿,每天上午算着时辰到庆晖楼外、通往北阙东门的甬道上等着,周围不乏北阙里的宫人侍女内监来来往往,偶尔闲聊的声音被柳五儿听到一两句,那就是消息的来源。
柳五儿自己对这门差事倒是不反感的,甚至还有几分跃跃欲试,若不是暂时还要遮掩着自己会听扶南话这一事实,恨不得直接就四处找些小宫人嚼舌根子才好。
不过她也不确定,在知道她们这一行人不是聋子、哑巴之后,北阙的宫人们还会不会当着她们的面放心说话。
扶南是番国,虽说早年接受过国朝的教化,一些习俗也沿袭自国朝,但是真的执行起来,却多有疏失。例如那日扶南王后召见探春的时候——若是在国朝,就算大家心底再看不上外邦的公主、郡主或是别的什么人,也无论人家是否听得懂中原官话,当着人家的面,那绝对是一句不好都不会带出来的——那不是当面打人家的脸吗?这也太不给人面子了,只要不是故意下人的脸面,那是谁都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更不用说,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人家听得懂你这边的话,或是就那么好巧不巧,听懂了那几句话,这可就是成心在坏两国的交情了。这个大帽子只要压下来,谁能担当得起?
但是,番国这边,她们也就真的不在乎这个。当着探春的面,王后虽然没多说什么,只是神色玄妙,但是王后周围坐着的那些女人们说出来的话可就不怎么好听了。
却也不是那等很低俗的话,只是欺负探春等人听不懂——这一次召见,用的通译是扶南王后身边的嬷嬷,探春身边的两个懂番国话的嬷嬷根本就没让带出庆晖楼。王后身边的通译自然不会把所有话都翻译给探春听,王后身边的那些女人也就看准了这一点,有所依仗,直接嚼起了舌根子。
“看上去倒是知书达礼,只是知书达礼又有什么用?大王子身边的文德、敬成、庆和……哪个是简单角色?前些天敬成和庆和争得厉害,这几天却又联起手来,不想让这位嫁给大王子呢。”
“这是庆源李氏和清平赵氏联手了吧?这两家联起手来,连王上都要避其锋芒,这一次……啧啧……”
“嘿,说是中原郡主,但是她哥哥在咱们这里压着,她还有的选?嫁不嫁,还不是咱们说了算——李家和赵家也是看准了这点,才让女儿闹的。”
“也是未雨绸缪了,这些日子王上身体不好,那一场大战,里里外外都是大王子张罗操持的,这储君的位置,大王子是坐得稳了……两家还不都朝着王后的位置使力?无论哪家能赢,都不能让中原的郡主得了头筹。”
“王后娘娘可不也是这个意思,还有协庆殿那位……她也为难,现在已经有大臣提议,要二王子迎娶这位中原郡主了,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儿子,还有娘家掺和在里面,她也只好干脆避开了。”
当时这些话,柳五儿听得半懂不懂,但是都被记在了心里。她也没敢告诉探春,只默默地记着那几个名字,平时出门的时候,如果从别的宫人、内监嘴里听到这几个名字,也会听得更为用心。
可惜会在庆晖楼周围当差的宫人、内监,本身在北阙就地位有限,平日里闲谈解闷,说出来的事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提到了那几位,也大多是“今儿协庆殿的娘娘多要了一碟子果子”,“庆和公主来北阙,直接就去了协庆殿,没先去光福殿见婆婆,王后身边的侍女带出来的话就有些不满……”
柳五儿听了几天,也只听出来的一件事:大王子的正妻庆和公主,这位公主却是协庆殿赵妃的亲生女儿——也就是说,大王子和庆和公主,是正儿八经的同父异母的亲兄妹,这样不顾伦理,只让柳五儿觉得恶心。
她虽然不敢直接把这件事告诉探春,却也觉得探春如果真的最后没能嫁给扶南国的大王子,那也是一件好事。
可惜没过两天,她就又听说,这扶南国的二王子娶的也是同父异母的姐姐,这就让柳五儿更加接受不能了。
不过,如果不嫁给番国的王子,探春还能有什么出路,又是她无法料想到的——回国朝是肯定不行的,若是和亲失败,她们这一行人恐怕都过不去那片海了。
柳五儿站在甬道上,有些微微走神,可是在眼前出现了熟悉的深绿色朝服之后,她就很快就收敛了注意力,微笑着等那位礼部大臣走近,“周大人——”只招呼了一句,就看到周大人满脸焦急,“侍书姑娘,我有急事要和郡主商量……”
“大人请随奴婢进来吧。”
周大人说有急事,柳五儿自然不敢多做耽搁,领着周大人进了庆晖楼,让他在穿堂出略等候片刻,进去通禀一声,探春就坐在外间的太师椅上接见了周大人。
番国这边人的起居习俗与中原不同,庆晖楼中的家具也谈不上精美,甚至有几把椅子都是在探春到来之后不知道从何处搬过来的,比起秋爽斋内的家具都大有不如,更不用说贾母、王夫人屋里的那些了。
周大人显然没有心思挑剔这些家具的不好,目光略略一扫,就急切地道:“郡主,是臣等办事不力!番国这边,竟然大有反悔的意思……”
探春脸上自然也就显出了焦急:“他们想反悔?不答应和亲了?”
周大人犹豫了一下,“这倒也不是。只是先前和亲的人选是大王子,现在却想要换成二王子——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探春脸上明显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对于她来说,嫁给谁,大王子还是二王子,其实并无太大区别。东平太妃来贾府的时候,也没有说清楚,她到了扶南要嫁给谁。当然,东平太妃认干女儿送过来和亲,究其原因到底是为了换回自己被扣押的亲生儿子,余下的事自然没有那样关心。
但是礼部的官员却在清楚不过,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番国这边临时更换和亲的人选,有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自然就是看不起国朝了。
周大人把这事说得严重,但是也就是知会探春一声,让她对这事心中有数。毕竟探春身为待嫁的郡主,没有王后等人的召唤,是不能出庆晖楼一步的。周大人此来,除了告知探春和亲人选有变外,还是为了另一件事,“这些日子要和扶南这边的官员交涉,之后几天我们几个各有事忙,恐怕只能让底下人来向郡主请安。”
原来是赔罪来了。
探春一个假郡主,只要身家性命还在,对这些事自然是不在意的。她略微点头,只问:“听闻我那位表兄前些日子在船上吹了风,不知道这些日子可好些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啦~
下一本会开一篇古言,《我要青梅变凤凰》,点进我的专栏就能看到啦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么么哒~~
PS:这一段的设定,大家随便看看就好了,千万不要当真啊
第154章 侍书(3)
问起宝玉,探春脸上的神色就真切多了。周大人身为礼部官员; 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对探春对宝玉的关心; 虽有些不以为然,却也如实回答; “已经好多了,若是郡主思念家人,过两日可以安排他进来向郡主请安。”
虽然名义上是“表兄妹”; 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正儿八经的亲兄妹。扶南这边虽然不顾伦常; 多有不同母的兄妹成婚这等乱/伦之事; 但是国朝人却不会在这等事上犯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