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一个小山村》第48章


二大爷就独苗儿一根儿,连个姊妹都没有,人家啥都不说,里里外外的一把抓,直到送走了俩老的,人家还呆在那儿等。等到解放了,你二大爷家来了,可你二大爷是带着老婆孩子家来的,跑到他爹娘的坟上哭了一场就走了,打那就再没家来。知道了真相,俺说人家该走了,可她还是不走,她说,她要守着这个家,逢年过节的还要给俩老的烧纸上香的呢。就这样,东家有事儿帮东家,西家有活儿帮西家的,村里谁不说是个守孝道的好妇道人家,啊?您娘俩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俺都不管,你那天说人家是猪一样的,对吗?是你这么懂事乖巧的妮子该说的话吗?”“扑哧”我笑了,说:“大爷,俺就是顺着她说的那么随口一说,说着玩的,”“噢,那人家说狗,你还顺着说人家是狗不成?”伯父不依不饶的,我说:“俺知道了,大爷,俺错了,俺记住了,俺不再说小大娘那样的话了。”我是真心说的这番话,听了伯父说的,就是木头人,也会有所触动的。 
那以后,我对小大娘的态度好了许多。 
那晚吃着饭,她说我:“妮子,俺个子小是小点,可俺咋说也是你的大娘呀,俺不愿意听你叫俺小大娘呢。”我说:“两个大娘,都叫大娘,您知道俺叫得谁呀?你比俺大娘小,你别咧嘴,俺说的年纪小,不是说个子,不叫你小大娘叫么?要不俺还叫你二大娘,这个您不早就不让叫啊。”她依旧“吧嗒”着嘴,声音好像比原来小了,她说:“你就叫俺后大娘,不,晚大娘,咳,咋都这么难听啊,算啦,还是小大娘吧,还这个顺溜,谁让俺小来。”伯母在屋里笑出了声,伯父跟着也“嘿嘿”笑了,“俺这妮子聪明着呢,她给你的这个称呼俺也听着顺嘴儿呢。” 
小大娘来了以后,我和伯父真的轻松了不少。小大娘不怕脏不怕累的,天热了,天天都给伯母擦身子,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喂药打针还是我的,跑出去买东西和做饭也是我要做的;伯父烟抽得少了,咳嗽轻了,也有空儿听收音机了;兰花姐他们来的少了,好像又要生宝宝了;最大的变化是伯母,虽然依旧卧床,但伯母的情绪明显好多了。 
来来往往的乡亲,互相传递着双方的消息,家里人听说伯母恢复的很好都跟着高兴;听到家里都挺好,我们也高兴。说到姐姐和哥哥,都有人不断上门提亲了,伯父说:“这可是好事儿,忠厚人家喜事多嘛。” 
秋天,家里收成好,城里收成也好,姐夫单位分了房子,虽是旧的,却是独门独院,比伯父伯母这儿还宽敞,更可喜的是,兰花姐姐果然生下一个男娃娃。 
满月那天,兰花姐叫我去帮忙。村里来了好多人,秋没忙完,自己家里就来的三婶儿和姐姐,留她们吃午饭都推说忙秋,说了会儿话就都走了。我跟姐姐都没说几句话,不过我记住了最要紧的是,姐姐过年要定亲了,姐姐盼着我能回家。兰花姐和姐夫俩人单位来的人都没让走,姐夫从饭店订的菜,大桌小桌的坐了满满三桌。 
送走客人,兰花姐塞满我一兜糖,另一个衣兜装了两盒烟,还装了一篮子鸡蛋,跟我说:“告诉爸妈,过两天我们去看他们。” 
到了家,伯父在听收音机,小大娘在陪着伯母说着话。放下篮子,我掏出烟和糖,“大爷,快抽喜烟,吃喜糖啊,”伯母叫着:“我,也要”,我又赶紧进屋,拿过去糖。小大娘剥开一个给伯母,接着挑了一块儿自己吃,“唉呀,真好吃啊,”好像头一回吃这么好的糖,像小孩子似的还不停的“嘶”着。 
我跑到外屋,伯父点着烟抽着,嘴里也是“嘶嘶”的直吸气,我说:“您都咋的啦,吃糖的,抽烟的,都像是害了牙疼啊。”伯父“嘿嘿”笑着,“俺是在使劲儿品着这里面的喜气噢。”小大娘也在里屋喊;“就是的,俺也是仔细尝这喜糖里的滋味呢。”伯母自然更高兴,反复说着“儿女,双全。我,要看。”我说:“俺姐说了,过两天就过来看您。” 
忽然想起姐姐订婚的事儿,我告诉大家:“俺家也有喜事儿呢,俺说的是俺山里的家。”这一说,伯父挑着眉毛对我说:“该不是你姐姐要订亲?”我跳着脚说:“就是啊,大爷,您真会猜,俺姐盼着俺能家去,俺也想家去热闹热闹呢,到时候俺能家去不?”“怎么不能啊,能啊,”伯父又眉飞色舞起来,“家里头一桩喜事儿,可是得让你家去,要不是你大娘这样,咱们都家去呢,到时候,你还是城里这个家的小代表,得替俺还有你大娘,给你山里一家和你姐姐道喜呢。” 
星期天,姐夫带着兰花姐和一双儿女来了,兰花姐说:“爸,妈,快看您的宝贝外甥,多喜人,多壮实啊,我们给他起了名,叫强强,好不好?”伯父连声说“好,好啊。”伯母也说“男孩,强,强。” 
姐夫从屋里转到外屋,问我:“一样的屋,我怎么就觉着这个窄巴了?”我说:“您那屋比这个大,再说,您那墙刷得白生生的,地抹得平整整的,看着就觉着豁亮呢。”兰花姐听见对姐夫说:“啥时候有空儿,找人帮咱爸咱妈也拾掇拾掇,黑黢黢的可不显着窝憋呢。”姐夫答应着,“这好说”。 
晚饭,抬出来八仙桌,把伯母又架了出来,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的,伯父“嘿嘿”笑了,“原来三口,后来三口,现在可是一大家子人了,呵呵。”伯母也说:“我高兴,送,孩子来。”兰花姐姐姐说:“妈,您老就别挂着孩子了,您快点儿好起来,比啥都重要呢,等我上班了,赶上星期天,我带孩子们来看您就是了,好不好?”“来,找二姨。”我拉过外甥女,抱她坐在我腿上,兰花姐说:“瞧咱闺女,这么长时间没见,一会儿就又熟了,好孩子,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二姨呀。” 
那天,伯母想起催我学习了,我打开尘封已久的课本,像对久别的亲人似的说:“俺以后又可以天天陪着你了。”又有时间可以看书学习,真的是我生活中一件值得欣慰的大事呢。不过,白天,我还是里里外外的忙个不停,只是到晚上,才静静的坐在桌前,如饥似渴的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海洋。直到小大娘回来,才恋恋不舍的合上书本。 
忙秋前,姐姐陪母亲进城去医院检查,检查完就匆匆来家里了。进了门,就直奔里屋,拉着伯母的手,长长的舒了口气,“都说俺嫂子好了不少,今儿个看见俺才踏实了。自打头年家去,俺就天天结记着城里,行了,看见嫂子您气色这么好,还有他大爷和菊花也那么好的神色,俺算是去了块儿心病了。俺就寻思着,老天爷不是不开眼,这么好的老老少少的,凭啥看着他们受罪啊?行了,嫂子您好好歇着,俺娘俩走了,俺到集上还得买点忙秋的物件儿,完事儿俺还得赶那班车家去,您谁也不用让,看您都好好的,俺比啥都高兴啦。”母亲说的实实在在,伯父也就不强留了,就是伯母恋恋不舍的拉着母亲的手不放,母亲深情地说:“嫂子,家里眼看着要忙活了,俺就借或着这空儿先来看看您,等不忙了,俺再来就是,俺还盼着您哪天好起来,再家去住些日子,孩子们也都在盼着那一天呢。”伯母点着头,慢慢松开手,嘴里说着:“我去,一定,去。”眼里落下一串热泪。 
伯父让我陪母亲一起去,我赶忙叫过小大娘,嘱咐她:“俺大娘可是个爱干净的人,你打上香皂多洗几遍手,晌午饭您替俺做吧,俺得等俺娘上了车才家来。”小大娘连连点头,“去吧,妮子,要不是你娘来,俺怕是甭想摸上锅碗瓢盆的了,”我张嘴还要说什么,伯父在一旁“嘿嘿”笑着说:“快走吧,妮子,俺替你监督着,家来了俺再跟你汇报,还不行?” 
母亲拉着我头也不回,直走到一个僻静处才停下脚,搂过我,把我紧紧贴在胸前,头上已经“噗啦啦”的洒落了母亲的泪水,我长长的叫了声“娘——”,眼泪也汩汩的如泉水般涌出来。许久,母亲蹲下身,捧着我的脸说:“妮子,不哭了,可把娘挂死了,上回见你小脸儿黑黑的,瘦瘦的,家去,娘是咋熬过来的知道吗?俺就没寻思到,让你进了城,咋就碰上那么多的事儿,咋就让你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的罪啊?一想起这些,娘的心里就像刀子剜着那么疼啊,俺从来没后悔过做过的事儿,就这回,娘是真的后悔死了,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娘除了埋怨自己,还能做啥呀?妮子,娘的好闺女,你后悔不?你怨恨娘不?”我泪眼模糊的看着母亲说:“娘,俺不后悔,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