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一女。』
『一男一女一盆花,好极、好极!』胡雪岩转脸向古应春说道∶『我这个把月,居然还遇到这样巧的一件事,想想倒也有趣。』
看他满脸笑容,古应春也为之一破愁颜,忽然想到两句诗,也不暇去细想情况是否相似,便念了出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时孙小毛远远喊道∶『老板,老板你请过来。』
『啥事体,我在陪客人说话。』
『要紧事体,你请过来,我同你说一句话。』
阿利只好说一声,『对不起,我去去就来。』
等他去到帐台边,孙小毛又好奇又兴奋地说∶『老板你晓得这位胡老爷是啥人?他就是胡财神。』
『胡雪岩?』
『是啊!』
『哪个说的?』阿利不信,『胡财神多少威风,出来前前后后跟一大班人,会到我老同和来吃白肉?』
『是一个刚刚走的客人说的。我在想就是因为老同和,他才进来的。』
孙小毛又说∶『你倒想想看,正帐不过两把银子,小帐反倒一出手八、九两。
不是财神,哪里会有这样子的阔客?『
『啊!啊!这句话我要听。』阿利转身就走,回到原处,赔笑说道∶『胡老爷,我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你老人家就是胡财神。』
『那是从前,现在是「赤脚财神」了。』
『财神总归是财神。』阿利非常高兴地说∶『今天是冬至,财神临门。
看来明年房了翻造,老同和老店新开,我要翻身了。『他又加了一句∶』我们老丈人的话要应验了。『
『呃!』胡雪岩随口问说∶『你老丈人怎么说?』
『我老丈人会看相,他说我会遇贵人,四十岁以后会得发,明年我就四十岁了。』
胡雪岩算了一下,他初见阿利是在二十七年前,照此算来,那里的阿利只有十三岁,而阿彩至少有十六七岁,记得她长得并不丑,何以会嫁一个十三岁的小表弟?一时好奇心起,便即问∶『你表姐比你大几岁?』
『大四岁。』阿利似乎猜到了胡雪岩的心思,『阿彩眼界高,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到二十七岁,老姑娘的脾气怪,人人见了都怪她,只有┅┅』
他不好意思地笑一笑不肯再说下去了。
『只有你不怕?』
『不是我不怕。我是从小让她呼来喝去惯了的,脾气好是这样,脾气坏也是这样,无所谓。』阿利停了一下又说∶『后来我老丈人同我说∶我把阿彩嫁给你,你算我女婿,也算我儿子。你嫌不嫌阿彩年纪大?』
『你老丈人倒很开通,很体恤。』胡雪岩问道∶『你怎么回答他呢?』
『我说,只要阿彩不嫌我年纪小就好了。』
胡雪岩与古应春都哈哈大笑,『妙,妙!』胡雪岩说,『再烫壶酒来。』
『胡老爷,我看,你如果不嫌委屈,请你同这位古老爷,到我那里坐坐。
今天做冬至,阿彩自己做了几样菜,你倒尝尝看。『
胡雪岩还未有所表示,古应春已拦在前面,『多谢,多谢!』他说∶『辰我晚了,我们还有事,就在这里多谈一息好了。』
这话矛盾,既然有事,何以又能多谈?阿利听不出话中的漏洞。胡雪岩却明白,因为他们以前同洋人谈生意、办交涉是合作惯了的,经常使用这种暗带着机关的话,当面传递信息。胡雪岩虽不知道他的本意何在,但暗示必须谢绝,却是很明白的,因而顺着他的语气说∶『不错,我们还有要紧事情,明天再说吧!』
『那么,明天一定请过来。』阿利又说∶『我回去告诉了阿彩,她一定也想见一见胡老爷。』
『好,好!』胡雪岩将话题宕开,『你们的房子要翻造了?』
『是的。要造马路了。房子前面要削掉一半。不过,地价有补贴的,左邻右舍大家合起来,平房翻造楼房,算起来不大吃亏。』
『翻造楼房还要下本钱?』
『 是啊!就是这一点还要想法子。』
『翻造要花多少钱?』
『那要看情形。如果拿后面的一块地皮买下来,方方正正成个格局,总要用到一千五百银子。』
『你翻造了以后,做啥用场?老店新开,扩大营业?』
『想是这样想,要看有没有人合股。』阿利又说∶『老店新开,重起炉灶,一切生财都要新置,这笔本钱不小。』
『要多少?』
『总也要一千五百银子。』
『那么,你股东寻着了没有?』
『倒有两三个在谈,不过谈不拢。』
『为啥?』
『合伙做生意,总要合得来才好。』阿利停了一下说∶『阿彩不愿意。
她说,店小不要紧,自己做老板,自己捏主意,高兴多做,不高兴少做,苦是苦一点,人是自由的。一合了伙,大家意见不合,到后来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不错!』胡雪岩深深点头,『阿彩的话你要听。』
『是啊,没办法,只好听她的话。』
『听她的话才有办法。』古应春接口说了一句,举杯复又放下,从大襟中探手进去,从夹袄表袋中掏出金表,打开表盖来看了看说∶『小爷叔,辰光到了。』
在看表的这个动作中,胡雪岩便已得到暗示∶此时便顺着他的语气对阿利说∶『今天晚上我们还有事,辰光到了,明天再来。』
『明天来吃中饭。』古应春订了后约∶『请你留张桌子。』
『有,有!』阿利一叠连声地答应,『胡老爷、古老爷,想吃点啥,我好预备。』
『我要吃碗「带面」。』胡雪岩兴高采烈地说∶『拣瘦、去皮、轻面、重洗、盖底、宽汤、免青。』
『所谓』带面『便是大肉面,吃客有许多讲究,便是』拣瘦『云云的一套』切口『。胡雪岩并不是真想吃这样一碗面,不过回忆当年贱时的乐事,自然而然地说了出来,而且颇以还记得这一套』切口『而兴起一种无可言喻的愉快。
顺路买了四两好茶叶,古应春陪胡雪岩在小客栈住夜长谈。他们都同意,这是此时此地,为胡雪岩排遣失意无聊的最好法子。
『应春,你为啥不愿意到阿彩那里去吃饭?』
古应春原以为他能默喻他的深意,不想他还是问了出来,那就不能不提醒他了。
『小爷叔,阿彩为啥「高不成,低不就」?你想想他替你赎那件夹袍子,还不明白?』
胡雪岩一愣,回想当时情景,恍然大悟,低徊久久,才说了句∶『看起来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古应春很少听到胡雪岩这种『文绉绉』的语意说话,不由得笑了,『小爷叔,』他故意开玩笑∶『如果你当时娶了阿彩,现在就是老同和的老板,不晓得是不是还有后来的一番事业。』
『那就不晓得了。不过,』胡雪岩加重了语气说,『 如果我是老同和的老板,我一定也会把它弄成上海滩上第一家大馆子。』
『这话我相信。』
胡雪岩多日无聊,此时突然心中一动,想小施手段,帮阿得来『老店新开』,要轰动一时,稍抒胸中的块垒。但念头一转到阜康,顿时如滚汤沃雪,自觉是可笑的想法。
看他眼神闪烁、脸上忽热忽冷,古应春大致也能猜到他心里,此时此地,心思决不可旁骛,因而决定提醒他一番。
『小爷叔,我刚才的话没有说完,其实到阿彩那里去吃一顿饭,看起来也是无所谓的事,不过,我怕阿彩冷了多少年的一段旧情,死灰复燃,而小爷叔你呢,一个人不得意的时候,最容易念旧,就算不会有笑话闹出来,总难免分你的心。是不是呢?』
『是的。』胡雪岩深深点头。
『还有,看样子当初阿彩也是不得意才嫁阿利,她总有看得阿利不如意的地方,事隔多年,老夫老妻,也忘记掉了。不过,「人比人,气煞人」,有小爷叔你一出现,阿利的短处,在阿彩面上又看得很清楚了。』
『啊,啊!』胡雪岩很不安地说∶『亏得你想到,万一害他们夫妇不和,我这个孽就作得大了。』他停了一下又问∶『应春,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古应春想了一下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要送阿利三千银子。我来替你料理妥当。不过,小爷叔,你明天要搬地方,省得纠缠。』
『搬到哪里?』
『还是搬到我那里去住,一切方便。』
『好!』胡雪岩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于是古应春回去安排,约定第二天上午来接。胡雪岩静下来想一想,三千两银子了却当年的一笔人情债,是件很痛快的事,所以这一夜很难得地能够恬然人梦。一觉醒来,漱洗甫毕,奇Qisuu书网古应春倒已经到了。
『你倒早。』
『想陪小爷叔去吃碗茶。』古应春问道∶『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
小说推荐
- 胡雪岩(共五部)
- 《胡雪岩《胡雪岩》之第一部《平步青云》作者:高阳楔子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
- 最新章:第481章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作者:樊文超】前言胡雪岩,为人们熟知的一位商业奇才。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刚开始他只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后来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终于,通过不懈的
- 胡雪岩4-萧瑟洋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纷华洋场,富丽都市,都已被这掩不住的秋意,改颜易色了。欲知胡雪岩面对着种种窘况,又是何样的激烈手段,且看高阳先生继《萧瑟洋场》之后的新作(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寿域宏开因为如此,螺蛳太太的心境虽然跟胡雪岩一样,不同往年,还是强打
- 最新章:萧瑟洋场-第44章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作者在书中极力铺陈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胡雪岩初在钱庄学徒,因囊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思,遂二人结生死之交。后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宫场上的发达,开设钱庄,在官府势力
- 最新章:平步青云-第240章
- 胡雪岩5-烟消云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甲申之变上海的市面更坏了,是受了法国在越南的战事的影响。法国凯觎越南,由来已久。同治元年,法皇拿破仑第二,以海军大举侵入越南。其时清廷正因洪杨之变自顾不暇,所以越南虽是清王朝的属国,却无力出兵保护,越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
- 最新章:烟消云散-第71章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
- 最新章:红顶商人-第80章
- 胡雪岩3-灯火楼台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
- 最新章:灯火楼台-第51章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 大清第一商人的传奇人生:胡雪岩(精编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胡雪岩 第一部分 隆冬,正是年关“大比”之期 杭州的清河坊。人丛中,穿行着一位英俊青年,长方脸,眉清目朗,白净面皮反被朔风吹得红润。青年叫胡雪岩。几天前,请一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号:光墉。他是杭州城有名的“开泰钱庄”的跑街。他每天
- 最新章:第24章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作者:赵月华第1节:前言(1)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文稿前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