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死了,死了一切都了掉了。』胡雪岩说∶『他的后事,要有人替他料理。应春,我晓得他对你不大厚道,不过朋友一场,你不能不管。』
『是的。我已经叫阜康的伙计替他去买棺材了。尽今天一天工夫,我把他的后事料理好,明天动身。』古应春又问∶『是不是先打个电报给左大人?』
『应该。』
于是古应春动笔拟了个由胡雪岩具名、致左宗棠的电报稿说∶『顷得京电,知获严谴,职谨回杭待命,一闻电谕,即当真到。兹先着古君应春赴宁,禀陈一切。』胡雪岩原执有左宗棠给他的一个密码本,为了表示光明磊落,一切尊旨办理,特别交代古应春用明码拍发。
『洋人那里呢?』胡雪岩又问∶『谈妥了?』
『好!』胡雪岩向七姑奶奶征询∶『七姐,你看我是不是今天就动身?』
『要这样子急吗?』
『我是由宓本常寻死联想到杭州,《申报》的消息一登,一定有人会着急,不晓得会出什么意外。所以我要赶回去,能在《申报》运到这前,赶回杭州最好。』
『说得一点不错。』七姑奶奶答说∶『昨天晚上我们光是谈了公事,本来今天我还想同小爷叔谈谈家务。现在小爷叔已经想到了,就不必我再说。
赶紧去定船吧。『
『我来办。』古应春说∶『定好了,我马上回来通知。』
等古应春一走,胡雪岩又跟七姑奶奶秘密商量,一直到中午,古应春回来,说船已定好,花三百两银子雇了一只小火轮拖带,两天工夫可以回杭州。
胡雪岩专用的官船,大小两号,这回坐的是吃水浅的小号,小火轮拖带着,宛如轻车熟路,畅顺无比,黄昏过了海宁直隶州,进入杭州府境界,当夜到达省城,在望仙桥上岸,雇了一乘小轿,悄然到家。
『这么快就回来了?』螺蛳太太惊讶地问,『事情顺手不顺手?』
『一时也说不尽。』胡雪岩问∶『老太太身子怎么样?』
『蛮好。就是记挂你。』
『唉!』胡雪岩微喟着,黯然无语。
『我叫他们预备饭,你先息一息。』螺蛳太太唤着阿云说∶『你去告诉
阿兰,叫她禀报太太,说老爷回来了。『
这是她守着嫡庶的规矩,但胡雪岩却拦住了,『不必,不必!』他说∶『等我们谈妥当了,再告诉她。』
这一谈谈到四更天,胡雪岩方始归寝。螺蛳太太却不曾睡,一个人盘算了又盘算,到天色微明时,带着阿云去叩梦香楼的房门,与胡太太谈了有半个时辰,方始回来,唤醒胡雪岩,伺候他漱洗完毕,开上早饭来,依旧食前方丈。
『从明天起,不能再这样子摆排场了。』
螺蛳太太急忙解释∶『原是因为你头一天回来,小厨房特别巴结。』
『小厨房从明天起,也可以撤消了。』
『我晓得。』螺蛳太太说∶『这些事我会料理,你就不必操这份心吧!』
胡雪岩不作声了,朝餐桌上看了一下说∶『到大厨房去拿两根油炸桧来。』
古来奸臣无数,杭州人最恨的是害死岳飞的秦桧,所以将长长的油条称之为『油炸桧』,意思是他在十八层地狱下油锅,又写做『油灼脍』。胡家下人多,每天大厨房里自己打烧饼、炸油条,从来不尝的胡雪岩,忽然想到此物,无非表示今后食贫之意,螺蛳太太觉得大委屈了他,也怕下人加油添酱当作新闻去传说,或者还有人会骂他做作,所以当面虽未拦阻,却向阿云使个眼色。这俏黠丫头,自能会意,到外面转了一圈回来说∶『已经歇火不炸了,冷油条最难吃,我没有要。』
『没有要就不要了。』螺蛳太太说道∶『老爷也快吃好了。』
胡雪岩不作声,吃完粥站起。恰好钟打八下,便点点头说∶『是时候了。』
『阿云!』螺蛳太太开始发号施令∶『你叫人把福生同老何妈去叫来。
随后通知各房姨太太,到二厅上会齐,老爷有话交代,再要告诉阿兰,请太太也到二厅上,『
她说一句,阿云应一句。不一会,男女总管福生与老何妈应召而至,螺蛳太太吩咐福生,在二厅上升火盆,然后将老何妈唤到一边,秘密交代了好些话。
胡家这十来年,『夜夜元宵,朝朝寒食』,各房姨太太此时有的刚刚起身,正在漱洗,有的还在床上。其中有两个起得早的,都从丫头口中,得知胡雪岩已于昨夜到家。这两位姨太太,一个素性懒散,听过丢开,只关心她的一架鹦鹉,一缸金鱼,天气太冷,金鱼冻死了两条,令人不怡;另一个性情淳厚,服事胡雪岩,总是处处想讨他的欢心,深知胡雪岩喜欢姬妾修饰,所以梳洗以后,插戴得珠翠满头,换了一件簇新的青缎皮袄,打算着中午必能见到胡雪岩——每逢他远道归家,必定召集十二房姨太太家宴,如今虽非昔比,她认为老规矩是不会改的。
因为如此,等丫头一来传唤,她是首先到达二厅的。胡雪岩觉得眼前一亮,『唷!』他说,『你一大早就打扮得花枝招展,好象要赶到哪里去吃喜酒,是不是?』
宋姑娘在胡家姬妾中排行第五。胡雪岩一向喜欢她柔顺,加以性情豁达,虽遭挫折,未改常度,所以这样跟她开玩笑地说。
宋姑娘却不慌不忙地先向胡太太与螺蛳太太行礼招呼过了,方始含笑答说∶『听说老爷回来了,总要穿戴好了,才好来见你。』
『对,对!』胡雪岩说∶『你穿戴得越多越好。』
一句刚完,螺蛳太太重重地咳嗽了一声,仿佛怪他说错了话似的。
宋姑娘当然不会想到他话中另有深意,一眼望见人影说道∶『福建姨太来了。』
福建姨太姓杨,家常衣服,虽梳好了头,却连通草花都不戴一朵,进得厅来,——行礼,心里还在惦念着她那两条死掉的金鱼,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
接着其余各房姨太太陆续而来。螺蛳太太看看是时候了,便向胡雪岩说一句∶『都到齐了。』
于是胡雪岩咳嗽一声,里里外外,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但胡雪岩却怔怔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久都无法开口,而且眼角晶莹,含着泪珠了。
他此时的心境,别人不知道,胡太太跟螺蛳太太都很清楚。这十一个姨太太,都是他亲自选中的,或者量珠以聘,或者大费周折,真所谓来之不易。
何况一个有一个的长处,不管他在官场、商场、洋场遭遇了什么拂逆之事,一回到家,总有能配合他的心情、让他暂时抛开烦恼的人相伴,想到一旦人去楼空,如何狠得下这个心来?
螺蛳太太当机立断,『请太太跟大家说吧!』接着便想吩咐站在胡太太身后的阿兰,将胡雪岩扶了进去,但一眼瞥见行七的朱姨太,灵机一动,改口说道∶『七妹,你送老爷到后头去。』
朱姨太心知别有深意,答应着来扶胡雪岩。他一言不发,摇摇头,掉转身子往里就走。不过朱姨太还是抢上两步,扶着他的手臂。
『老爷是昨天晚上回来的。』胡太太说道∶『消息交关不好,我也不必细说,总而言之一句话,树倒猢狲散,只好各人自己作打算了。』
此言一出,里外一阵轻微的骚动。胡太太重重咳嗽一声,等大家静了下来,正是再往下说,不过有人抢在她前面开了口。
此人是排行第二的戴姨太太,『我今年四十岁了。』她说,『家里没有人,没有地方好去,我仍旧跟太太,有饭吃饭,有粥吃粥。我跟老爷、太太亨过福,如今吃苦也是应该的。』
『戴姨太,你不要这样说┅┅』说到这里,胡太太发觉螺蛳太太拉了她一把,便即停了下来,转眼等她开口。
螺蛳太太是发觉对戴姨太要费一番唇舌,如果说服不了她,事情便成了僵局,所以轻声说道∶『太太,我看先说了办法,一个一个来问,不愿意走的,另外再说。』
胡太太听她的话,开口说道∶『老爷这样做,也叫做没奈何。现在老爷已经革职了,不晓得还有啥罪名,为了不忍大家一起受累,所以只好请大家各自想办法。老爷想办法凑了一点现银,每人分五百两去过日子。大家也不必回自己房里去了,「将军休下马,各自奔前程」,就在这里散了吧!』
一听这话,第一个是福建籍的杨姨太太,扶着一个丫头的肩,急急奔出厅去,到了花园门口,只见园门紧闭,挂了一把大锁,老何妈守在那里。
『开门!开门!』杨姨太说∶『我要回去拿东西。』
『杨姨太,进不去了,没有钥匙。』
『钥匙在哪里?』
『在老爷身上。』
『我不相信。』
『不相信也没有办法。』老何妈说∶『杨
小说推荐
- 胡雪岩(共五部)
- 《胡雪岩《胡雪岩》之第一部《平步青云》作者:高阳楔子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
- 最新章:第481章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作者:樊文超】前言胡雪岩,为人们熟知的一位商业奇才。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刚开始他只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后来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终于,通过不懈的
- 胡雪岩4-萧瑟洋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纷华洋场,富丽都市,都已被这掩不住的秋意,改颜易色了。欲知胡雪岩面对着种种窘况,又是何样的激烈手段,且看高阳先生继《萧瑟洋场》之后的新作(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寿域宏开因为如此,螺蛳太太的心境虽然跟胡雪岩一样,不同往年,还是强打
- 最新章:萧瑟洋场-第44章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作者在书中极力铺陈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胡雪岩初在钱庄学徒,因囊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思,遂二人结生死之交。后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宫场上的发达,开设钱庄,在官府势力
- 最新章:平步青云-第240章
- 胡雪岩5-烟消云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甲申之变上海的市面更坏了,是受了法国在越南的战事的影响。法国凯觎越南,由来已久。同治元年,法皇拿破仑第二,以海军大举侵入越南。其时清廷正因洪杨之变自顾不暇,所以越南虽是清王朝的属国,却无力出兵保护,越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
- 最新章:烟消云散-第71章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
- 最新章:红顶商人-第80章
- 胡雪岩3-灯火楼台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
- 最新章:灯火楼台-第51章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 大清第一商人的传奇人生:胡雪岩(精编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胡雪岩 第一部分 隆冬,正是年关“大比”之期 杭州的清河坊。人丛中,穿行着一位英俊青年,长方脸,眉清目朗,白净面皮反被朔风吹得红润。青年叫胡雪岩。几天前,请一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号:光墉。他是杭州城有名的“开泰钱庄”的跑街。他每天
- 最新章:第24章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作者:赵月华第1节:前言(1)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文稿前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