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谭政》第51章


许多部队都很注意发挥思想工作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做到人人开口,互相鼓励,使战地宣传鼓动工作更加生动活泼,激动人心。二是开展战场立功运动。在扫清锦州外围作战后,各部队根据军区颁发的《立功暂行条例》,及时地进行评功、记功、表功、授奖旗颁发奖章、宣扬立功事绩、表彰英雄人物等形式,使“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功臣”、“人人当勇士,个个做英雄”成为战士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军许多战士就是高喊着“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冲啊”的口号,杀向敌人的。三是号召火线入党。在锦州总攻前以及后来的战役过程中,部队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都坚持了“边打边建”的方针。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进攻时敢于刺刀见红,防御时宁死不丢阵地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激励许多战士勇猛杀敌,争取入党的巨大精神力量。在火线上,一经号召,大批请求入党的战士纷纷向党组织表决心,递交入党申请书。
他们表示,让党在火线上考验自己!有的战士在牺牲前还希望组织上能追认他为共产党员。四是开展战评活动。各参战部队利用战斗间隙时间,发扬军事民主,用战斗评议的方法,实事求是地检讨干部战士在作战中的得失成败和原因,努力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勇气和克敌制胜的信心。五是进行主动团结友军的教育。各部队积极宣传、贯彻罗荣桓、谭政等提出的要求,做到:不争功,不争战利品,行军让好路,宿营让好房,做饭让好锅,睡觉让好炕。此外,在攻锦战役中,东北我军各部队在执行政策、纪律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严格性。部队各级政治机关在谭政军区、野战军政治部的统一领导下,层层布置,及时检查,做了大量工作。攻取锦州之前, 10 月6 日,由谭政起草、经罗荣桓审定,以林罗谭签署,向东北我各纵队、各师发出了《关于攻城部队应认真进行城市政策教育的指示》。《指示》强调:此次我四纵部队在攻击兴城作战中,认真执行城市政策,遵守入城八大守则,认真保护工商业、保护学校及公共设备,实行缴获归公,统一分配,不搜俘虏腰包及敌方市政机关职员之财物,获得兴城人民的好评,使该城秩序迅速恢复,此种执行政策遵守纪律的作风,应予通令表扬,并在全军之内普遍表扬推广。我十一纵于昌黎作战及热河各独立师攻击绥中作战时,均表现纪律良好,执行政策有成绩,除二兵团已表扬外,亦予通令表扬。
目前,攻锦战斗即将开始,各攻城部队应依照以上范例进行宣传教育,再次宣布纪律,号召大家学习上述部队作风。①锦州盛产苹果。金秋时节,锦州地区的苹果树上果实累累,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弯腰伸手可得。尽管在此地构筑工事的战士们劳累饥渴,但在谭政等东北我军政治工作的作用下,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一个去拿苹果的,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后来此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毛泽东1956年11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我们的纪律就是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①攻克锦州后,城内工商业、学校、公共设备受到保护,对被俘官兵、市政机关职员的私人财物,包括高级军官的黄金、现洋、首饰等分文未动。九纵认真执行“战斗当先,缴获不争”的原则,并发动部队捡拾弹药,三天共捡到子弹一百六十万发,统一上交。对于攻锦战役期间,东北我军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和遵纪爱民团结友军的政治风范,在谭政等军区、野战军政治部关怀与领导下,均由各级政治机关及时整理材料,写成新闻报道,相继发表在《东北日报》、《东北前线报》或各纵队、各师出版的报刊上。对于攻锦战役东北我军政治、军事的双胜利, 10 月17日,中共中央电贺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锦州的伟大胜利。电称:庆祝你们歼敌十万、解放锦州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出现于你们今年秋季攻势的开始阶段,新的胜利必将继续到来,望你们继续努力,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完全解放东北人民而战!①10月19日22时,中央军委在致东北野战军首长的电报中赞扬道:锦州这战,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②在攻锦战役中,谭政的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得到了中央、毛泽东的充分肯定。1948年10月18日凌晨四时。长春大同街以东,国民党第六十军防区。东方露出了鱼白,黎明的曙光渐渐升起。在初冬凛冽的晨风中,装束、士气、纪律、神态截然不同的两支部队,已经交接完毕。装束破旧、纪律井然、士气高昂、神态潇洒的那支部队,便是围困长春的东北我军一部。此时,它已顺利地接管了长春市纵贯南北的大同街(即现在的斯大林大街)以东地区的工事、岗哨、仓库、物资、器材等;而装束新美、纪律松弛、士气低落、神态颓丧的那支部队,就是国民党“坚守”长春城的一部,即曾泽生为军长的第一兵团第六十军。此时,它已宣布起义,和平接受我军改编,开往长春东北部九台县我解放区休整。
原来,自冬季攻势结束后, 1948 年3 月18日,我东北野战军第五、七、八、九、十共五个独立师,尾追吉林逃敌,进驻长春近郊,就对长春形成了初步包围,准备攻城。5 月24日,趁敌外窜抢粮之机,进行试打,并不成功,我歼敌六千余人。尔后,我乘机紧缩包围,并于25日控制了机场。同时,我集结整训,准备攻城。
5 月30日,根据敌我情况,我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6 月13日13时,谭政与罗荣桓、李富春等一起,从哈市起身赴吉林开会,布置围困长春期间二至三个月的部队休整与政治思想工作,筹备吉林高干会议。
6 月15日至20日,在谭政参与下,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等指示精神,在吉林召开了野战军师级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听取了罗荣桓、刘亚楼、谭政、肖劲光等人的报告,总结了长春外围战斗经验,分析了长春守敌的情况,最后会议决定对长春采取“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经济斗争,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的方针(如此可避免五万人的伤亡),即:军事上在加强攻城部队与打援部队的训练同时,紧缩包围,控制要点,封锁市内机场,打击出城骚扰,抢粮与企图突围之敌;政治上利用敌军内部矛盾和恐慌心理,全面展开政治攻势,做好瓦解敌军工作;经济上主要封锁敌人空投和防止粮草入城。此外,成立生产救济委员会,有计划地供应群众粮食,改变过去不让群众出城的办法。会上,谭政还专门就对敌军展开全面政治攻势、瓦解敌军等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6 月22日,我围长部队进入指定位置, 25 日,开始正式封锁围困。为统一行动,围城部队成立了对敌斗争委员会和围困长春指挥所,地址设在长春市东南五十里的李家屯,肖劲光任司令员,肖华任政治委员。围城部队为便于指挥,以伊通河及长春西南(中长路)孟家屯火车站为分界线,将其部队分为东西两个地区队。东地区队以第六纵第十八师及独立第六、八、九师担任,归围长指挥所直接指挥;西地区队以十二纵及独立第七、十师担任,归十二纵首长(司令员钟伟,政治委员袁升平)指挥。后独十一师等也参加围城。
于是,我十六万大军兵临城下,在长春城外方圆五十里的地面上,形成一个环形封锁区,连营数百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长春国民党军成了“瓮中之鳖”。长春“长围久困”、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坚战役,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当时长春守敌是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为首的国民党一兵团(1948年初郑来长后组建)共十万余人。其中以曾泽生为军长的六十军等(原滇军)四万余人防守大同街以东地区,以李鸿为军长的蒋的嫡系新七军二万余人防守大同街以西地区。此外还有地方杂牌部队及后勤人员四万余人,也在大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