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将周瑜》第69章


“诸葛亮在荆南治理,如今特地北上江陵,可见并非单纯只为叙旧。照刚刚都督所言,他探询您对于刘备继任荆州刺史一事来看,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既然目的已经达成,我想他也不会再多做停留,搞不好明天就向您辞行。所以这件事,还是请您现在就做决定吧。”
周瑜闻言,又沉默起来。
“我推测诸葛亮离开江陵后,必先前往樊口面见刘备,共商大事。从江陵到樊口,有一座小山叫牛头岭。一等他从江陵出发的时间确定后,我便以动身前往寻阳任职为由,率领百余名精锐兵士先行抵达牛头岭,再换装扮,面蒙黑布,冒充劫匪。诸葛亮此番前来,只带了几个书僮仆役,既使这些人是刘备亲兵装扮,也敌不过我们。反正兵荒马乱的时节,盗匪横行,遭抢劫杀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周瑜还是不肯点头。
“都督,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许多将领都以为,不杀孔明,江东危矣。”
“那好吧,子明,要小心,不要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只是我们不知道孔明何时离开荆州,这才要请都督帮助。你们情投意合,临别时你亲自送他出城,他不会怀疑的。”
“好吧。”
吕蒙走后,周瑜在屋里走来走去,脚底下仿佛是热锅,躺在床上,床就成了针毡。一个亲兵进来,呈上盔甲,让他去视察军队。他手一挥,就取消了这次活动。
诸葛亮来探望我的箭伤,送了极品金创药,我却默许手下人杀他,这和亲手杀他有何区别呢?他即使是江东的心腹大患,我也应该在战场上打败他,怎能乘其不备,用阴谋杀他呢?难道我周瑜真的不如诸葛亮,只能用这种阴谋诡计?
刘备又不是傻子,诸葛亮若死了,他一定能猜到真相的,到那时,兵戎相见,刘备逃到苍梧郡,或是逃到益州……啊呀,万一刘备逃到益州去,懦弱的刘璋和专横的张鲁绝不会他的对手,刘备若在益州生根,天下岂不三分了?
此时此刻,在周瑜心中,希望诸葛亮不死的愿望占了上风,只想杀了诸葛亮的可怕后果了,不想杀了诸葛亮的好处。
刘备猜到诸葛亮之死的真相,一定会公布于天下,那天下人都会这么想:周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是害怕诸葛亮,才会暗杀他。如果诸葛亮不死,周瑜就不会纵横天下。无论周瑜多么了不起,都有个前提,就是诸葛亮死了,而且是周瑜暗杀的。若真如此,我这一世英名岂不付诸东流了。
不行,我不能让诸葛亮死,我要和他光明正大地比个高低。我要在战场上打败他,要面对面地用谋略打败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周瑜才是最强大、最有智慧的。
第二天,周瑜又宴请诸葛亮,屏退了左右,欲语还休。
“公谨,你好像有心事。”
“不错。”
“不知我能替你分忧吗?”
“贤弟,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兄弟中的老大和另一个家族的老大是好朋友,心心相印。然而有一天,这两个家族发生了战争,两个家族中的老大在战场上相遇了,杀了对方,于心不忍,不杀对方,身后又是年幼的兄弟姐妹。你说他们该怎么办?”
诸葛亮一听,脸色微变:“那两个老大可以让两个家族避免战争。”
“如果战争不能避免呢?”周瑜脸上罩了一层寒霜。
诸葛亮呷了一口酒:“公谨,你要杀我?”
“不是我要杀你,是我的部将们要杀你。我虽是一军之主,但犯了众怒,今后怎么带兵?”
诸葛亮还很镇定,长叹一声:“想不到我诸葛孔明会死在这里。在动身之前,刘皇叔曾劝我不要来,我不听,一是我很想和你交流交流思想,二是我不相信威震天下的周公谨会用阴谋杀我。”
周瑜哈哈大笑:“知我者,孔明也。我想出了一条两全之计,既不犯众怒,又能让你不死。”他将一支令箭交给诸葛亮,“你带着它,在今晚就出城。”
“你为何要这样做?”
周瑜傲然说:“因为名震天下的周公谨,在战场上不怕任何人,用不着耍阴谋。”他拍着诸葛亮的肩,又说:“这个世上,我只有你一个知己了,杀了你,我会很孤独。从智慧、谋略、人品和志向来说,我们就像上天造就的孪生兄弟,我真不忍心杀你。”
“我相信。”
“我的部将要在牛头岭冒充劫匪杀你,你知道这个计划,自己要小心防范。”
诸葛亮哈哈一笑:“公谨,只要你不设计杀我,他们杀不了我的。明天,我不会走,但不会住在你的府上。”
周瑜长叹一声:“明日再见之时,我们是不是就要谈公事了?”
“不错。”
周瑜的语气中夹杂着几许伤感、几许无奈:“等到天下太平了,我们就功成隐退,比邻而居,夜里读书,白日畅谈,何等逍遥自在。如果我们生于太平盛世,同殿为臣,共辅明主,造福苍生,那该多好啊。”
这种伤感和无奈也传染了诸葛亮,他握住周瑜的手:“公谨,今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把你当成知己。”
“我也是。”
诸葛亮走时,周瑜没有送他,也没问他要到哪里去。
诸葛亮离开江陵后,周瑜立即吩咐小乔帮他收拾行装,准备出远门。
“你箭伤未好,想上哪去?“小乔不解地问。
周瑜一边敦促她动作快些,一边道。
“我打算去京城(今江苏镇江)见主公。”
京城乃扬州长江出海口附近一座城镇,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向为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因此在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时,孙权便将江东首府由吴(今江苏苏州)迁至此处。
周瑜急着见孙权的原因,即在掌握时间与诸葛亮斗智,避免让刘备拥有掌控荆州的实权,甚至获得整个荆州之地。
然而,当他抵达京城时,刘备与诸葛亮也跟着来到了。
周瑜从密探那里得知此消息,即刻纵马前往孙权府邸。
迎接他的除了孙权,还有鲁肃。
周瑜看一眼鲁肃,内心忧虑立刻浮现。而孙权许久未见周瑜,十分高兴又关心地问。
“你不是还在江陵养伤吗?怎么跑回来了?”
周瑜行君臣之礼后,微笑说:“我的箭伤早就好得差不多了,请主公放心。”
“公瑾这么急着赶回来,想必为着刘皇叔继任荆州刺史一事吧。”鲁肃在一旁道。
周瑜点点头,开门见山地说。
“主公,我不反对让刘备继任荆州刺史。”
鲁肃闻言,显得有些讶异:他原本以为周瑜前来,是想说服孙权不要让刘备继任荆州刺史的,为此他还绞尽脑汁想对策,却没料到,周瑜竟会表明支持。
“刘皇叔在荆州声誉颇高,让他来统领,相信很快便能使这个地方安定下来,对我们不无好处。”孙权倒不意外。
周瑜偷望一眼掩不住惊愕神情的鲁肃,内心觉得好笑,嘴里却缓缓道。
“但是,刘备这个荆州刺史,暗地必须由我们来节制。毕竟,荆州是赤壁之战的一个战利品,倘若由出力较少,势力较小的刘备掌控,江东兵士将领恐会不服,如此一来,以后谁还愿意跟随我们四处征战。”
孙权仔细思索,觉得很有道理,不禁连连点头。
周瑜进一步分析:“当初刘备虽兵微将寡,毕竟与我们结盟共同抗曹,如今战争结束,他身为战胜一方,倘若连块土地或官职都没分到,世人必说我江东器小量窄,欺侮弱者,所以让刘备继任荆州刺史,主要在杜绝他人口。不过,一旦刘备得到荆州,对我们的威胁就会相对增加,非但参与赤壁之战的江东兵士心里不服,荆州的丰饶物产与优势地理,更会让刘备日渐强大,而与我们分庭抗礼,为防微杜渐,我们必须设法削弱他的实权,并派员就近监视,让他这个荆州刺史暗地为我们所节制。子敬,你以为如何?”
他说到最后,突然转向一旁不作声响的鲁肃。
鲁肃认为周瑜思虑周全,况且也同意让刘备继任荆州刺史,没什么理由反对,便道:
“我的意思与公瑾相同。”
孙权听了周瑜的建议,在听了鲁肃的话之后,遂点点头。
“既然如此,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
周瑜一揖谢过后,又道:“关于派员就近监视一事,公瑾想与主公商量。”
“江南的情报网不是都归你全权管理吗?怎么还需要和我商量?”孙权觉得有点奇怪。
“因为我想委任的这位监视者,并非情报网内成员,所以需要主公助我一臂之力。”周瑜微笑道。
当刘备和诸葛亮前去面见孙权时,发现周瑜已随侍在侧。
诸葛亮早推测周瑜会在他离开江陵后,随即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