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传》第50章


这些结果并不出乎丘吉尔意料之外。在此期间,他只有尽力为巩固英法联盟而活动。7月14日,他应法国政府之邀参加了法国的国庆节以及为纪念攻陷巴士底狱150周年举行的专门庆祝活动。8月15日,丘吉尔再次来到法国,到莱茵河扇形战区前线进行了10天考察,与甘末林将军和乔治将军时常在一起研讨军事问题。回英国后,他将考察中的札记整理出来送给了陆军大臣,其中写道:
“德国在攻击波兰前,不必进行军队动员。……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希特勒似应等到阿尔卑斯山地区降雪,使墨索里尼可以利用冬季的掩护时才会有所行动。在9月初的两星期中,甚至早些时候,这些条件就会具备。……所以9月的上半月,看来是最危急的时期。”事实再一次证实了丘吉尔的准确预见。因为波兰政府拒不按照希特勒的要求派一名全权代表到柏林去讨论他提出的条件以解决问题,希特勒认为德波关系“最近几星期内已变得难以容忍了”。在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希特勒感到,“俄国的善意态度已有确定的保证。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如果发生冲突,就不再会有由罗马尼亚方面来的任何攻击的可能了”。于是,希特勒“决心用武力来解决问题”。8月31日,希特勒发出了“第一号作战指令”,命令德军“对波兰进攻应按照‘白色方案’执行”。9月1日拂晓4点45分,150多万德国大军突破波兰防线,分三路向华沙推进。9月2日,英国下院爆发辩论,议员们要求政府履行对华约的义务。9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讲说:“今天是我们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为痛心。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我相信,我会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但是,张伯伦最终并没有看到这一天。1940年11月9日,他带着遗憾和绝望与世长辞了。就在9月3日上午11点,对德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时限刚过,英国对德宣战并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震惊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丘吉尔传……六 临危受命
六 临危受命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以后,英国国内要求成立联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可以表明英国人同心协力,举国一致的姿态,或许会令希特勒在战争面前知难而退;也有些人认为,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就应该将包括反对派在内的杰出领导人延揽入内阁。张伯伦对于这种意见不置可否,实际上就是不愿采纳,因为这意味着丘吉尔也将进入政府。
的确,要求让丘吉尔参加内阁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就连最正统的保守党人中间也有许多人持这种看法。保守党的喉舌《每日电讯报》7月3日在社论中提到这种看法时还如此评价丘吉尔,说他“不仅是一位由于同国家事务有着长期而密切的接触而训练得极有责任心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对处理在战争中出现的、特别是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棘手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实际经验的政治家”。7月12日,该报还发表了几位知名的自由党人署名的来信,赞成丘吉尔回到政府中。保守党元老索尔兹伯里侯爵也写来了表示赞同的信。但张伯伦的想法是:“若有任何缓和紧张局势和恢复同独裁者正常关系的可能性,我都不会甘冒那种无疑会被他们视作一种挑战的风险。”他认为让丘吉尔进入政府可能会刺激希特勒。所以尽管许多人提出这一要求,甚至还有人发起了一场四处张贴“丘吉尔必须回到政府去”的标语和海报的运动,许多青年男女在身体前后都挂有这样标语的牌子在下院门口请愿,张伯伦还是不为所动。
但是,德国对波兰的入侵,迫使张伯伦改变了态度。9月1日早晨,英国下达了军队动员令。下午,张伯伦在首相官邸约见丘吉尔,向他发出参加由6位大臣组成的小型战时内阁的邀请。但张伯伦说,由于自由党和工党对各大党派的联合尚未作出决定,所以暂时不能发出正式任命。第二天,丘吉尔写信给张伯伦,认为他拟议中的战时内阁的大臣年龄偏大,希望再添上较年轻的辛克莱和艾登。实质上丘吉尔是想添上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9月3日,张伯伦维护和平的幻想最后破灭,下院批准了政府作出的全国进入战争状态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张伯伦是被舆论和下院推着走的,如历史学家泰勒所说:“是下院把战争强加在动摇不定的英国政府头上的。”在下院的首相办公室里,张伯伦向丘吉尔宣布,他决定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参加战时内阁,并请丘吉尔任海军大臣。
丘吉尔传……1 重任海军大臣
1 重任海军大臣
在阔别了24年之后,丘吉尔又回到海军部工作,心情十分迫切。刚接受任命,等不得在王宫行吻手礼,他就捎话给海军部说,他将在当天下午6点到部视事。海军部立即电告各海军舰队:“温斯顿回来了。”
他对海军大臣的办公室仍然相当熟悉,但对海军部的大批高级军官却比较陌生。在他上一次任海军大臣时,这些人都还是中级军官。他任命布伦丹·布雷肯为私人政务秘书;请林德曼教授帮助建立了统计处;还在自己的房间附近设立了高级作战室,以便掌握舰队的调遣分布和商船运输情况。他请海军部侍从副官C·B·汤普逊海军中校每周二安排一次聚餐会,以便可以定期见到各部门官员。
在他刚到海军部不久,因为“雅典娜”号被鱼雷击沉,其中有不少美国人遇难,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给他打来电话交换情况,这是丘吉尔第一次与罗斯福通话。9月11日,罗斯福还以个人名义写信给丘吉尔说:“我希望你和首相了解,如果你们有什么事要告诉我,我随时欢迎你们直接和我联系。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把封好的信,通过你们的外交邮袋或我的外交邮袋寄给我。”丘吉尔立刻以“前海军人员”的名义给罗斯福总统回了信。此后他一直与罗斯福长期保持着通信联系,双方来往信件达千封之多。
英国对德宣战之后到1940年4月这段时间里,实际上处于一种宣而不战的状态,生怕刺激了德国人会妨碍将来的议和,因而在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晦暗不明的战争”或者“奇怪的战争”。只有丘吉尔主持的英国海军部是个例外。他上任以后,把全副精力都投入了海军部的各项工作中去,每天夜以继日地忙碌着,时间往往长达十八、九个小时。为了保持航线畅通,保证军用物资以及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他组织建立了商船护航制度,并为商船装备了反潜大炮以防止敌人潜艇袭击。他视察了英国沿海各基地的舰队。9月14日,他北上视察本土舰队,同时想对斯卡帕湾加以考察,试图为护航舰队落实一个适当的根据地。丘吉尔乘坐本土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查尔斯·福布斯爵士的旗舰“纳尔逊号”,视察了斯卡帕湾和停泊在埃韦湾的其他舰只。他回顾了25年前的另一次视察,与今天两相对照,他认为:“严格的军纪,优良的作风,威武的姿态,以及礼仪上的惯例,这一切都没有变。但完全不同的一代穿上了军装,走上了岗位。唯有战舰绝大部分还是我在任期间建造的,没有一艘是新的。”不仅装备陈旧,而且数量不足。丘吉尔惊讶地发现,像“纳尔逊号”这样的巨型战列舰,竟连一艘负责护卫的驱逐舰都没有。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军事技术的进步,战舰受到了来自水下潜艇和空中飞机的更大威胁。绥靖政策荒废的岁月和眼前的严重情况都使他的心情格外沉重。
当他于19日晚乘火车回到伦敦时,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达德利·庞德爵士亲往尤斯顿车站迎接他,并向他报告了“无畏号”航空母舰在布里斯托尔海峡遭鱼雷袭击下沉,舰上1260名官兵中约有500人丧生的不幸消息。丘吉尔当即决定允许新闻界报道这一事件。他随后向下院通报了建立商船护航制度、武装商船以自卫,以及消灭德国潜艇的战斗情况。丘吉尔认为,反潜艇斗争是“一场残酷的、大规模的和艰苦的搜索与驱逐战、伏击与计谋战,以及科学与航海技术战。”尽管形势严峻,他还是满怀信心。他的发言受到下院的高度评价。艾德礼称赞这是一篇“坚定有力的声明”;辛克莱认为他的“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