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却多看了一层:“不不不,十弟说的是情不是理。依我看,阿哥之中争夺皇位的劲头这么大,皇阿玛的心中是害怕的。这几年,他调武丹,调侍卫,调换将军,调换守卫京师的军兵,为的是什么?老人家年迈体弱、心力不济了;他只求平平安安地寿终正寝。这事儿搁在我身上,我也会想:让一个信得过的皇子手握重兵,万一发生不测,一道诏书发出,几十万大军顷刻而至,谁敢不服?所以,无论是八哥有份,十四弟有份,对咱们都没坏处。十四弟,你手中的兵权要紧得很哪!”
老十四听出话音了。众阿哥也都心照不宣了。房子里静得可怕。就在这时,何柱儿进来禀报说:礼部尚书尤明堂大人,在十四爷府里坐等,要十四爷去南苑演礼呢。鄂伦岱将军也要立刻前去。
老十四不敢怠慢,站起身来说:“众位兄长,小弟就此告辞了。此一去山高路远,相会无期。京城中风云变幻,祸福不定,请众位哥哥多多保重。若是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者父皇龙体不测,请哥哥们不要忘记给我老十四送个信。”老十四说着,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老八连忙起身,说了声:“拿酒来!老九、老十,来,咱们共饮此杯,为十四弟壮行。祝你旗开得胜,凯旋而归!何柱儿,你到后边库房里,叫人找出那件皇上御赐给我的金线牛皮软甲来,亲自骑快马送到十四爷府上去。
“扎!”
国家升平二十多年,又要有大的战事了。率军出征的又是皇子、大将军王,这礼仪是不能马虎的。
今天,是皇上钦命出征的日子。一大早,京城里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全都来到天安门前,按等级整整齐齐地列队,雁翅般地排在金水桥东西两侧。大将军王十四爷胤礻题的中军卫队,是一支三千人马的铁甲劲旅。他们排成方队,站在中间,精神抖擞,杀气腾腾。已时正牌,天安门豁然洞开。总管太监李德全手捧着黄绩包裹的诏旨,在几十名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走出天安门。“啪、啪,啪”静鞭三声,全场立刻鸦雀无声。接着,乐声响起,礼炮轰鸣。几百名太监,擎着明黄龙旗。京城御林军统领隆科多,指挥着仪仗,举着金瓜、锁斧、金镫、银枪、簇拥着身穿金甲、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王胤礻题,骑着高头大马走出城来。胤礻题身后的马上,坐着副将鄂伦岱。他右手怀抱大令旗,左手高举着一颗金光灿灿、四寸见方的大将军王的印玺。他们出了天安门,翻身下马,肃立一旁。此时,鼓乐高奏,颂歌扬起。吟唱声中,康熙皇帝的銮驾出来了。三十六名太监推着车驾,銮舆上的明黄缨络,车驾上的黄金镶板,映着红日,璀璨夺目,光彩照人。车驾四周,是十二面明黄龙旗。在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万万岁”声中,康熙缓缓地走下銮舆,向众人挥手致意。
胤礻题从班部中闪身出来,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流着激动的泪水颤声说道:“请皇阿玛留步。再远送,非孩儿和臣子所能承受。儿臣胤礻题就此拜辞。儿臣当谨遵父皇训示,努力杀敌。请父皇安枕高卧,静候佳音。”
康熙的心中也是十分激动。这样的场面,几十年没经过了。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一阵风吹了过来,撩起了他那花白辫子。唉,朕老了,要由儿子们去冲锋陷阵了,但愿胤礻题此去,不负朕望。他走上前去,虚扶了一下胤礻题,沉稳地说:
“起来吧。该说的话,朕全告诉你了,你要好自为之。军情大事,要飞马报朕知道。不要挂念朕,只要前方得手,朕总是高兴的。你,出发吧。”
胤礻题磕头领命,从鄂伦岱手中接过令旗,望空一挥。立时,号炮震天,军歌高唱,三千铁甲军士翻身上马,举起了明晃晃的战刀,在胤礻题的统率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十万大军西出阳关,这可不是件小事情,京师各部衙门立刻忙乱了起来。这些年,不兴兵,不打仗,太平加粉饰,哪还有战备可言呢?兵马一动,所有的弊端立刻显了出来。十四爷胤礻题的大军刚到西安,就飞马传来了十万火急的文书。说西域已经是严霜遍地,水结薄冰,要户部即刻发十万冬衣,以供将士御寒。胤祯接到军报,不敢怠慢,带着人到户部库房里一查,军衣倒是不少,可放的年头多了,拿出来,太阳一晒,风一吹,全部成了碎片。胤祯吃惊之余,马上想到了兵器,又飞马到兵部武器库,情形也是一样,刀枪剑戟,样样俱全,有的因为涂了油,还闪闪发光呢。可是,那枪把、刀把却早已朽烂了。弓啊、箭啊什么的,更是一撅就断。这就够让人着急了,还有更难办的事儿呢。胤礻题在前方又发回了六百里加急军报,说甘陕总督调给大军的粮食,全是霉烂变质的,草料也不够使用。此等玩忽职守,怠慢军情之官员,岂能放纵不管?所以,十四爷断然决定,将甘陕总督革去顶戴,请朝廷明降诏谕,锁拿问罪,井速派得力能员,以确保后方。银子的事儿、更让四爷头疼。户部账上是不少,可那是空的,全让人借光了。现在,不但前方的需要供给不上,连答应发给军士家属的安家费用也没地方出。老十四的军情奏报上写得慷慨激昂:
请四爷转奏皇上,将士远征,浴血疆场,生死只在呼吸之间。其妻子老小,倚门而望。但,家无继炊之米,人少御寒之衣。如此,则前方将士,怎能安心杀敌,为国效命?!
十四爷统兵西征之后的一个多月中,发生的这一连串事情,可把老四胤祯累坏了,也难为死了。但是,他咬紧牙关,再难,再累,也得办好这件差。军情大事,没有哪一件不是十万火急的。来一件,要办一件,绝不能延误。军粮,下令从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急调入陕,以供军用;军衣,让顺天府百姓一齐动手,赶制出来,发往前线;兵器,也日夜赶造、修复。几个有关衙门里的官吏们,见四爷不但雷厉风行地办事。而且忙得顾不上回家,顾不上睡觉,甚至顾不上吃顿安生饭,个个又心疼,又畏惧。从前那种推推诿诿、疲软拖沓的衙门作风一扫而光,办事效率空前提高,总算是堵住了几个大窟窿,现在急需的,是军前立等要用的一百多万两饷银,和安顿家属的几十万两银子。四爷把几个部的尚书们叫到上书房来,商议对策。
其实,来的人心里都清楚。当初,如果按四爷、十三爷的办法,把户部的欠款一清到底,今天何至于捉襟见肘呢?可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马齐沉吟着说:
“四爷,这一阵把您累坏了。看您忙得连剃头的功夫都没有,我们这些人心里都不安哪!说实话,国家有粮,也有银子,只是下面官吏疲沓,运不上去就是了。今早上,我接到广东的解银单子。他们上缴国库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已经到了洛阳。依我看,发个文书,叫他们不必解往京城,就近运到前线去,这就解了十四爷的燃眉之急。”
四爷略一思忖说:“嗯,很好,去了一大头儿,咱们也轻松了。那安置家属的银子呢?”
:“嗯——这个,我倒真想不出办法来。不过,咱们是不是可以发个文告,明告诉随军家属,请他们体谅一下国家正在用兵、到处要钱的难处,先不要闹,到年底一定全部发放,决不拖欠。”
尤明堂接口说:“嗯,马中堂这话有理。前方是八旗子弟,后方是八旗父老,自己的儿孙自己疼。只要把话说清,而且保证年底清账,他们掂算一下就会明白。后方多吃点苦,前方就少流点血。我看,这些从军人员的家属就能想得通的。再说,到不了年底,魏东亭海关上的银子就到了。这不是空头支票,四爷您放心好了。”
施世纶更是成竹在胸:“四爷我有个见识,说出来请四爷斟酌。如今前方正在用兵,钱粮之事,至关重要。咱们老在这儿东挡一阵。西挡一阵地补窟窿不是常法儿。依我看,各省的钱粮库存都不少。干脆列个单子,给各省派个明数,要他们按月准时送往军前听用。违了限期。少了数目,一律按军法处置,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是显得过于严厉。刻薄了点。”
四爷胤祯苦笑了一下说:“老施,这办法我也想过。说心里话,我老四早就落下刻薄寡恩的名声了。虱子多了不痒,再加上这一条,我也不在乎。可这是一件牵动全国的大事。不这样办,保证不了前方。十四弟率领军士,在冰天雪地里打仗,后方供应不上,那怎么行呢?可是,如果这样办,又不是我一个人说了能算的。这要请旨,要有父皇下旨才行。父皇年纪大
小说推荐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
-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第一卷 夺宫 第一章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
- 最新章:二月河-第334章
- 康熙大帝二月河
- 书籍介绍-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第一章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2 23:49:44 本章字数:64026一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
- 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
- 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作者:李木白第一章 假如我是孝惠的头三天宁芳惯性早起,不论自己当天是不是早接班。可今天起意时即觉头昏沉,周身无力。回忆着,昨天没走什么路呀,只是清晨出吴山驿在吴山里遛 达了一两个小时,下山过仿古街早中餐做堆吃完 就顺着四亭路回来了。而后坐在木房子里上了一下午网,稍晚也就睡了。
- 最新章:第168章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作者:屠狗辈第1章 离奇重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江涛仰头饮了一大口酒,心中沉吟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江涛想到此,自言自语道“呵呵,大学刚毕业时野心勃勃,现在已毕业五载,却还是一事无成,真是不堪回首,时也,命也”落寞的声音有点响亮,此时已是星空如海,他正蜗居在郊区的租房
- 最新章:第266章
- 找个皇帝做老公(清穿、康熙)
- 作者:香辣肉丸面、就叫她引子现在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每个频道里都会有一群托着长辫子穿着长袍的男人,和梳着两把头穿着旗袍的女人在屏幕里晃来晃去。所以,咱不得不承认三百多年前清军入关,为中国的影视届和文学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为穿越大军创造了一片沃土。穿越了的姑娘小伙们抛爹舍娘的,从怒而哈赤到皇太极,再到
- 最新章:第128章
-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
- 文案 汉武帝从未想过他死了还能活过来,还是在一个皇帝身上活过来 可是这个康熙皇帝,除了是九五之尊,其他方面简直一言难尽。八岁死了爹,九岁没了娘,不过而立之间就死了仨媳妇 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更严重的是康熙的魂魄没消失,天天盯着他勤政爱民…汉武帝烦的秃头,这日子,可怎么过 看文指南:康熙没有消失!
- 最新章:第170章
-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 作者:窦应泰】第1章 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悍然指挥国民党第12军盗掘乾隆、慈禧陵墓的事件,早已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发生在1945年深秋的第二次清东陵盗宝案却一直鲜为人知,隐藏在了中国近代史的浩瀚海洋之中。为了揭开第二次清东陵盗案的神秘内幕,笔者曾于1995
- 最新章:第81章
- 康熙通嫔
- 《康熙通嫔》作者:电话文案:通婉从平凡到尊贵的奋斗史,对通婉来说,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六岁多的时候战胜了所谓的穿越者,获得了自己最大的金手指(另一个金手指哭晕了。内容标签:清穿搜索关键字:主角:通婉,康熙 配角 其它:金牌编辑推荐:通婉从平凡到尊贵的奋斗史,对于通婉来说,这一生最大的幸运便是在六岁
- 最新章:第298章
- 康熙宠妃
- !书名:康熙宠妃作者:指尖的精灵文案“洛姬,朕的美人,给朕笑一个呗”出其不意的抱住洛己的康熙,笑得春光灿烂。懒洋洋靠在软榻上读书的洛己,抬头看了一眼笑得有点傻的帝王,给他一个“你又闲得无聊”的眼神,低头继续读书,任由忠犬皇帝在她身上闹腾。又吃了闭门羹的康熙一点也不恼,使劲的蹭过去,好脾气的道“美人不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