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时代》第221章


正因为看不清前途,所以不断地引起不满和期待的心情。
这两种感情不论是哪一种在平民各阶级中都没有引起共鸣;拿破仑的专
制没有使他们发生什么变化;只有捐税、征兵和贫困也许使他们烦恼。直到
1812 年年底,兵役并没有引起如传说那样的反抗;只要面包不太贵,失业不
很严重,由于封锁而产生的物品短缺和物价昂贵对穷人的影响不大;综合消
费税遭到反对,不过它们远不如1789 年以前那么苛暴。只要拿破仑打胜仗,
他的要求似乎都不超越人民所能忍受的范围,因为人民日常的面包一直得到
保障:从1803 年到1811 年,由于连年丰收和皇帝为提供工作机会而采取的
措施,尽可能地保证了人民每天有面包吃。
农村居民的处境趋于固定。在整个帝国期间,国有产业仍在不断出售,
不过除了国家保留下来的森林以外,国有产业所剩无几;国有产业主要是被
资产阶级买去,而购买了国有产业的农民已经发财致富。共和十二年已经批
准,只要按照合法手续,就可以把公有土地分掉;但情况经常都不是这样,
所以很多已经分掉的被宣告无效;此外,尽管1793 年6 月10 日的法令①没有
取消,那也已经停止执行了。然而农民的地产似乎在继续扩大,因为地价显
著下降,促进了私人购买;同时,农民的地产还通过继承的方式继续迅速地
分散。一块块的耕地似乎也变得更小和更多;1814 年的调查证明,在芒托瓦
地区和下塞纳郡,一些大农庄已经肢解。在阿尔萨斯、伊尔…维兰郡、杜郡和
① 《苔尔芬》是1802 年出版的书信体小说,是斯塔埃尔夫人的名著之一。她在书中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女性
的形象,这部小说显然是在卢梭思想影响下写成的。——译者
① 即雅各宾派当权后通过的“分配公有土地法令”(汉译参看《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前引,
第100—109 页)。——译者
塔尔纳郡,小土地经营有所发展。尽管发生这些轻微变 化,但是还很容易看
出农村社会结构的原来面貌;大部分自耕农所有的土地仍然太少;地租在增
加,佃农的负担在逐渐增多;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农村打零工的无产阶级人
数几乎没有减少;农村仍然仅仅依靠集体使用权利,如公共牧场和通道使用
权、拾遗穗权、公地使用权等,而继续维持生活。因此森林的封闭使他们经
常深受影响。他们象在旧制度时期一样,仍然要从工业部门、暂时外迁和行
乞来寻找生活来源以补不足;在阿尔萨斯、洛林、来因地区,农民借口贫困,
相当大量地移居俄国,尤其是在1808 年和1809 年:结果不得不采取严格措
施以制止他们外迁。
至于工人的状况,变化更小。拿破仑只是到1813 年才为工人,而且还仅
仅是为矿工采取了预防工伤事故的措施,禁止十岁以下童工下矿井,并批准
在乌尔德郡煤矿创办自由参加的福利救济会。他公开发表了自己曾多次提出
过的关于消灭乞丐的主张,但是他并不比他的历届前任取得更大的成功,尽
管在1808 年他曾经认真地着手建立一些乞丐收容所。除了几个城市以外,公
共救济事业并无进展;由督政府所创设的救济机构现在还在工作,但是经费
不足。只有私人发起的组织有所改善;拉罗什富科…利昂库尔①和他的朋友们
于共和九年曾在巴黎又创办了“慈善会”,它开设了第一批施药所,其它的
慈善会随之在外省纷纷建立。这些慈善会支助了一些储蓄所和互助会,1815
年储蓄所和互助会约达一百多个;“幼儿教育会”也活跃起来。主要之点是,
在农村和在城市里一样,工资保持了原状或有所增加;在巴黎,将近1811
年的时候,工资由二法郎五十生丁增至四法郎二十生丁;因为物价也上涨,
所以生活并没有改善很多;但是面包不贵,人民能够维持生活。人口的迅速
增长便足以为证。而早婚比以前任何时候更促进人口的增长,因为人们想借
此逃避征兵:1812 年有二十二万起结婚,1813 年有三十八万七千起;结果
1814 年比1813 年多出生了十二万二千个婴儿。出生率从1801 年到1811 年
超过了千分之三十二,法国从来没有这样生机勃勃。政府为减少死亡率作了
一些努力,主要是推广接种牛痘;莱载…马内西亚在下来因郡组织了一个免费
医疗站。从1801 年至1810 年,尽管战事连绵,在法国原有领土内①还是增加
了一百七十万人;有很多人为此而感叹,因为这只能增加贫困和乞丐。
1811 年的工业危机中断了接连几年的好年头;但是1812 年就迅速地复
苏了;这真是幸运得很,因为1811 年曾歉收,而且出口使“库存的麦子”销
售一空,所以1811 年冬法国大闹饥荒,与共和十年时一样严重。1812 年春
达到最高峰,一百公升麦子的平均价格从1809 年的十五法郎上升到三十三法
郎,而面包在某些地区从每磅两个苏涨至十二个苏。人们又看到了惯常的动
乱:乞丐增多并结成匪群,抢劫和焚烧农庄,拦截粮车,扰乱市场,三月初
在冈城发生的事就是个例子。强大的国家镇压机关进行了无情的镇压:近卫
军的一个分队占领了冈城,军事法庭命令处决了六个人。与此同时,还努力
进口粮食。早在1811 年8 月28 日,拿破仑就组织了一个粮食委员会,粮食
供应局局长买进了大批粮食。象往常一样,这主要是为巴黎着想的:国家在
① 拉罗什富科…利昂库尔公爵(1747—1827 年)出身旧制度的大家族,1789 年当选三级议会代表,在政治
上属于以拉法叶特为首的自由派贵族,在大革命初期起过一定作用,后以慈善家身份参加社会活动。——
译者
① 即不计入1792 年对外战争后合并的地区。——译者
巴黎出售了四十五万袋小麦,补贴了一千四百五十万法郎,以维持每磅面包
为四苏半的价格。然而,皇帝在出发去俄国的前夕已感存货过多,就毫无顾
忌地效仿国民公会;5 月4 日的法律迫使商人把粮食拿到市场出售,规定对
粮食出售加以管理,并强制粮商申报其库存;5 月8 日,重新规定了“最高
限价”:小麦的官价在巴黎地区定为三十三法郎,郡守们接到命令要定出每
郡的小麦价格。后果却和1793 年5 月4 日的法律颁布以后一样,因为还没有
做到征用粮食:市场上空无所有,而黑市贸易却形成了。收获季节一开始,
政府就放弃了最高限价。尽管有这些考验,帝国在人民眼里似乎并没有失去
声望;派去巡视的特派员之一拉斯卡斯送上的报告,丝毫没有留下拿破仑不
如以前那么受到尊敬的印象;无论如何,农民和工人甚至从来没有想到可能
由一个波旁王室的人来取代他。
在1804 年以前合并的比利时、来因地区、日内瓦、皮埃蒙特和利古里亚
等国中,革命的变革已经全盘实施,拿破仑的体制得以正常运行。各国人民
领会到这个体制的优点,特别是由于象托纳里山郡的让邦和来因…摩泽尔郡的
莱载…马内西亚等郡守勤敏执行和坚定不移的贯彻。另一方面,经济活动蓬勃
展开。正是在这个时候,由于开放了法国市场,由于来自巴黎的资本和订货,
比利时的大工业产生了;从亚琛到科隆的来因平原和萨尔地区的情况也是如
此。比利时和皮埃蒙特的农业似乎并没有得到改进;但是在来因地区开垦了
很多荒地。虽然比利时(安特卫普除外)没有兴建大的公共工程,但皮埃蒙
特却利用了阿尔卑斯山的大公路了;来因地区开辟了一条沿着来因河的公
路、摩泽尔公路和一条从巴黎通过威塞尔到达汉堡的公路;一些运河把萨尔
和洛林连结了起来。形势不能使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满足:热那亚、安特卫
普和来因地区各港口就注定要萧条起来;帕拉蒂纳并没有在帝国找到它在来
因河东面失去的农业市场。象在法国一样,这些地方的负担看起来还是沉重
的,租税摊派得较好,但是正好补上甚至超过了所废除的捐税;封锁使消费
者深感不便,征兵更使人反感。然而人口还是到处增加;虽然生活福利没有
增加很多,但是居民也确实没有感到贫困难忍。
在所有这些地区,从这个政府得到最大好处,因而最拥护这个政府的是
资产阶级。国有产业的出售、工业、公共职务等产生了暴发户和小资产阶级,
如果旧制度复辟,他们就有丧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